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78798

您的位置: 主页 > 重庆天曜资讯
重庆天曜资讯

戴维·莱瑟巴罗(David Leatherbarrow)曾经拓展了场地的概念

发布日期:2024-03-03 来源: 本站 阅读量(

栏目主持:戴春

教育体育结合,空间多重共

常州皇粮浜实验学校设计

Combining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Multiple Ways of Space Sharing

The Design of Changzhou Huangliangbang Experimental School

李振宇 宋健健 张祎言 LI Zhenyu, SONG Jianjian, ZHANG Yiyan

Abstract

常州皇粮浜项目是共享建筑的创新尝试,实验学校和全民健身中心同处一个街坊,共建教育、体育综合体;设计实现了四重共享,学校和少年宫季节性变化的建筑共享、运动场体育馆功能共享、地下停车场分时共享以及体育教师双聘制人员共享。校园以有机体的形态应对无参照的场地条件,从社会和空间两个层面的共享来应对,在个体与集体、开放与封闭、规矩与自由、组织与自主等多对关系中,形成新的表达。

1. 东南方向望向校园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常州皇粮浜实验学校

建设地点: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

项目功能:中小学校

建筑面积:74 985

设计/建成时间:2017.09 / 2020.10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总负责人:李振宇

建筑专业:卢斌、宋健健、朱怡晨、王达仁、张一丹、张篪、梅卿、王浩宇(方案);颜开、唐可清、杨晔明、程远、闫正明(扩初)

结构专业:成戎、蔡舫

给排水专业:尚家佳、曹阳

暖通专业:郭长昭、李菡茜

电气专业:焦学渊、沈健

建设单位:常州市城西地区综合改造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新城建设如火如荼,优先建设的场地周边往往处在待开发的状态。不同于老旧城区中高密度校园的难题,空白场地反而缺少某种参照,配建的中小学校园同质化特征愈发明显,社会性和本体性两个层面都需要得到特有的回应。常州皇粮浜实验学校是共享建筑的创新尝试,社会共享与空间共享正代表了校园建筑突破规范限制与教育模式藩篱的积极手段。

1 项目背景与场地环境:配套先行、无参照的场地

项目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钟楼皇粮浜片区,南临京杭大运河,北面是生态公园。整个居住片区总用地面积250 h、规划居住人口容量约为4.4万人。本着公共配套先行、共建共享的理念,率先启动两块用地的规划建设工作:常州市城西地区综合改造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九年一贯制中小学校园,校园红线内不单独设置体育馆及风雨操场;体育产业集团负责东北角的全民健身中心,对学校和社会共同开放。两块用地同处一个街坊,既是有机的整体,同时能独立运行管理,地下空间共同开发且相互连通,统筹协调出入口位置,并且要作为当地绿色接送系统的示范(见图1、图2)。

2. 艺术楼大厅入口

场地是难以回避的建筑命题,无论是在环境中凸显还是隐没,建筑都要回应场地并与之对话。2017年方案竞标时,北边皇粮浜公园绿化刚开始覆盖,周边仍是规划未完成的道路和大片待平整的空地。场地是非具象的、模糊的,这也是多数新城区配套建筑面临的实际情况。在新城建设中,留给建筑师的往往是抹去历史遗痕和地形原始面貌的白纸,因而面临无所参照的窘境。场地缺乏老城区的物质与历史文脉,又缺乏自然地表中的多样性[1]。少了场地周边具体限制这些外因,设计需要从校园建筑内在机制以及更大范围的环境中寻找依据。现状的场地即便缺失物理性的特征,但作为绵延时间中的某个节点,对后来者来说仍是参照物。

2 建造模式:共建模式、教育资源共享

校园出于安全管理需求受到明确的围墙限制,从而划分出清晰的公共与私密领域。学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是教育资源共享的早期模式,而由于安全管理以及校园秩序等因素限制,实际实施难度极大。李振宇、朱怡晨在《迈向共享建筑学》一文中指出共享空间的核心在于“共”与“分”的关系,可以分为分隔、分层、分时、分化四种形式[2]。共享空间的出现使得公共与私密之间的界线逐渐消解,对公众开放的社会公益性受到鼓励,创新的建造与使用模式打破了公私壁垒,空间的属性发生了融合与重组[3]。常州体投公司基于自身优势与发展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与教育部门整合各自资源、共建教育与体育综合体的新模式。基于不同人群对体育设施使用时间的区别,整体设计比较研究了两块用地的三种开放与封闭关系,最终选择了半开放的围合形态(见图3)。共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部分功能的围墙限定,全民健身中心不设围墙与城市直接连通。为避免与全民健身中心的一层社会人员出入口流线交叉,学生经由校园内部艺术楼中庭与全民健身中心通过二层连廊连接,学生从专属通道直达健身中心二层服务大厅。学校提供生源和课时安排,有助于提升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健身中心提供外聘教练和专业体育培训课程,体育教师以双聘制形式兼顾社会与校园两类人群培训需求,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互补。

3. 学校与健身中心开放与封闭关系

校园生态类似自然的潮汐现象,学生、家长及教师等不同人流在上学和放学阶段呈现出迥异的状态。任务书提出校园需考虑在节假日开放少年宫功能,因而与教学区需形成可分可合的弹性联系。剧场、报告厅、图书馆和艺术楼独立成可单独对外的体量,并设置在临校园出入口的西边和北边,在节假日与全民健身中心共同组成共享外区(见图4、图5)。地下空间对复杂设计要素的整合需求更高,造价限制、物理条件和流线组织等通过共享被包容在完整的系统内,车库设计考虑对社会开放的可能性,东边边界处预留单独的社会人员步行出入口。

4. 整体功能分区

5. 校园内区与共享外区

3 建筑形态:流动的有机体

6. 共享校园网络层级的消解

校园形态反映了对更大尺度上的周边城区现状的思考,应对场地的策略包含了抽象的和具体的两种方式:抽象表现在几何层面,平行于边界的建筑轮廓以及连接体量的圆弧线这两类几何要素共同构成了完形的体量;具体意味着在更大的地域范围有象征性,建筑与场地的物质独特性、气候条件等是协调的,集约而水平向延伸在更大尺度内有现实的意义,流动的有机形态与北边模拟自然形态的皇粮浜公园也有着某种内在相似性。日本“新陈代谢”派曾在都市再生的议题中探索与生命机制相关的共生理念,建筑与自然、异质文化要素共生[6]。巨构的有机体形式正是在回应这种需求。中小学教室是类似“家”的重复单元体,水平的流动层板容纳了教室细胞单元,多个年级、不同属性的群体居住其中,共享线性的流动空间[7]。如今项目往往受到严格的规范、用地紧张下高指标、复合的教育培养等要求限制,集约化的水平向空间策略是适宜的选择。戴维·莱瑟巴罗(David Leatherbarrow)曾经拓展了场地的概念,描述了建筑与景观的水平向特征[8]。师生宿舍楼位于校园东南角,受400 m标准足球场压迫,以直线与圆弧线结合的形态适应场地。建筑形态在环境背景下凸显的同时,有意识地通过具体的建筑策略弥补两种“场”间的差异。

西边船舫南路市政规划了约20 m宽的绿化带,并且南北向临路有接近240 m长。校园地面主出入口设置在西边,基本顺势而为,易于塑造形象,同时可借用市政绿化带作为缓冲空间,有利于校园出入口流线组织。两个半圆形体量限定了主入口的广场空间,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校园,南向的报告厅和图书馆为留出更多日照给主广场,垂直向做了两次退台处理,底层在双层表皮间设置了半室外的环廊;北向小剧场依据内部空间自下而上向外悬挑,并形成天然的檐下空间(见图7)。“退台”与“悬挑”在几何关系上是对比的物理反转,同时和场地自然条件产生关系,一边退让光线、另一边投下阴影。两个半圆形体量在方案阶段将底层营造成通透的玻璃厅而上层实体近似悬浮,从而强调视觉上的物理透明;方案深化阶段弱化了上下层的对比关系,底层调整为环形敞廊与架空的入口大厅连接,增强学生身体可达性。教学综合体东边面对操场的体量主要为教学辅助实验室及教师办公室,边界平行于操场跑道,一层等候大厅与室外直接连通,小学与中学部庭院临操场为二层高屋顶平台,三层以上外廊朝向操场打开,东立面剩余实体外层覆盖铝合金穿孔板,同时形成减少室外活动场地干扰的屏障(见图8~图10)。

7. 主入口半圆形体量

8. 操场看向完整东立面

9. 中学部内庭院

10. 底层架空廊道

4 空间组织:重塑场地、共享校园景观

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建构文化研究》[9]中描述地形的建构存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以模仿的态度,即对环境的复杂性进行有机模仿和再现;第二种则是对物理条件、形式语言及其内在矛盾进行重新阐释。皇粮浜校园场地本身相对平缓,没有可特别利用的地形高差,面对大面积地下空间对自然通风与采光的需求,设计利用场地自身的内在矛盾重塑地形。一般校园内的室外球场周边都环以醒目的金属防护网作为围护。本项目将篮球场整体下沉5.4 m到地下一层地坪高(见图11),利用台阶式护坡作为天然的屏障,在地面层的视线中消隐。停车库朝向室外场地打开,获得自然采光与通风。车库临球场一跨界面内凹,形成了带覆盖的檐下空间,用作雨天半室内跑道或者乒乓球场(见图12)。绿地率要求操场绿化覆土不小于1.5 m高,操场下停车库车道与停车位沿东西向平行布置,有利于东面下沉庭院自然光线进入。足球场与篮球场的“断层”设计避免了单一的室外空间意象,尽管不是来源于场地先天的高差,这种处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嵌入”,而是对场地重写,依据项目的计划内容塑造新的自然地形。

11. “消失的篮球场”

12. 地下空间组织示意

在素质教育需求日渐提升的影响下,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面积指标增加,受限的容积率及造价反过来又迫使建筑选择更加集约高效的空间模式。集约化的趋势逐渐改变传统的水平向空间联动,皇粮浜校园通过比较食堂与宿舍竖向集中、教学用房与食堂竖向集中等多种叠合模式,最终分别将小学部与中学部食堂设置在两个半圆形体量下部,临近设置了几组下沉庭院用于竖向交通与采光。地下室的不规则轮廓既是受限于地下面积指标也是回应地上空间的结果。教室与食堂垂直向叠合重新塑造了学生下课就餐的行为模式,学生活动始终围绕内部的庭院,经过宽阔外廊与竖向交通到达半地下的食堂,空间组织与行为动线相互交织(见图13、图14)。

13. 半地下食堂

14. 小学部庭院空间示意

校园社会性需求的日益繁复激发了本体性视角,通过与建筑本体相关的手法与操作,再反馈回社会性机制。我国中小学教育组织形式以编班授课制为主,相适应的教育建筑形式以长外廊串联普通教室为主。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原有的普通教室构成不能满足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要求[10]。皇粮浜校园“L”形的教室平面中包含了展示区、储存区、洗手区等多种空间,令学生能在不同场景下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教室柱网依据普通教室单元模数确定(9.60 m面宽×9.45 m进深)。校方在方案深化阶段提出需要给每个普通教室配置10 多功能空间,设计通过将每两个教室设置为一组,在两两之间插入2.40 m×9.45 m的中间空间,一分为二给每个教室。横向结构柱网9.6 m×2.4 m×9.6 m据此产生,外廊立面为加强水平向线条,教室对应外廊选择悬挑结构,而由于结构上不得出现单跨,教室进深方向9.45 m分为6.3 m与3.15 m两跨,避免教室顶中线位置出现梁。常州当地中小学校教室外廊朝南在热舒适性角度更为适宜,但如果将此定义为僵化的标准,容易成为空间组合的藩篱。设计从流线组织上突破这一“定律”,小学组团和中学组团分别围合出一个内向的庭院,朝向操场方向打开,内部包含了多重高度的平台,互相面对的3.5 m宽外廊作为交通与室外活动空间环绕出回字形廊道。临操场板式体量含实验室及教师办公,采用中廊形式,艺术楼内部环廊围合出楔形院落,共同构成了三种空间结构形式(见图15)。教学用房与室外运动场地的距离规范决定了操场往往作为服务固定室外课程以及跑操的空间,而学生最常使用及交往发生的是日常的偶发性活动场所,教师外廊、屋顶露台及各类内院构成了学生多向度的社交与活动空间。

15. 学生教室、教师办公与艺术楼三种空间结构

地下接送系统从安全与效率角度参考了交通站台设计模式,并根据中小学不同年级上学、放学时间错峰安排组织单线的进出流线。学生家长车辆从北侧车库入口进入,行驶到各自班级对应的下客岛,将学生放下交由执勤教师,学生沿疏散楼梯到达一层。消防审查认定存在安全隐患,因而与一层共享大厅直接相通改为先到达室外场地再进入大厅,家长在放下学生之后直接向前从地块南侧离开地下车库。放学时间下客区南北两端设置路障,通过管理措施实现等候区无车,家长到达学校地库停车后沿步行通道前往各自对应的交通等候区等候学生下课,车行与人行通道平行不交叉。地下车库具备对社会公众开放条件,校园围墙东边预留了社会人员进出车库的独立通道,车库进入校园的入口均设置门禁,并通过车主认证等方式保障校园安全(见图16)。设计中有一个插曲值得一提,交通评估会议上规划部门要求原先北向的地下出入口设置在校园围墙以外,避免安全隐患,而北部校园红线内出入口空间局促,无法辟出独立的车辆出入口。针对这一情形,设计方提出了车库出入口置换的解决方案,学校地下车库入口设置在全民健身中心用地红线内,而全民健身中心的车库入口在校园东北角红线内,既满足了分开报批时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规范需求,实际使用时也可通过管理协调各方需求。

16. 上学、放学接送模式示意

5 结语:共享校园到共享社区

20世纪传统的教育法得到革新,学校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其中代表之一蒙特梭利教育法的主旨包括学校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有更强的可进入性。周红玫在介绍福田计划文章中提到“麦肯齐(Donald G. Mackenzie)在Planning Educational Facilities中强调学校建筑应能在学生不用设施期间,将食堂、礼堂、音乐教室及运动场等释放给社区,提供教育、活动及文体空间。社区型共享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共享方式联系校园与周边居住区”[11]。皇粮浜周边地块规划了大量居住小区,校园将成为后来居住体的参照物,共享更完整的场地时间脉络。

校园是某种精神乌托邦的象征,同时也包含了日常的各类属性,从某种意义上真实表达了结构主义建筑师赫曼·赫兹伯格“学校是一座小城市”的思想。对于要在其中生活学习九年的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去创造更具体验意义的公共空间,回归校园本体的居住和学习,令学生在其中找到个体与集体的平衡点。共享校园不仅是一个起点,更应该是社会的催化剂,面对日常生活的细节去激活周边社区的活力。

(图片来源:照片摄影:吴清山,其余为作者绘制)

参考文献:

[1]曹伟,史永高.参照的缺失与建立——试论新城环境中的设计困境与可能策略[J].新建筑,2014(01):92-95.

[2]李振宇,朱怡晨.迈向共享建筑学[J].建筑学报,2017(12):60-65.

[3]李振宇.形式追随共享:当代建筑的新表达[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04):37-49.

[4]雷姆·库哈斯,王群.广普城市[J].世界建筑,2003(02):64-69.

[5]周榕.向互联网学习城市——“成都远洋太古里”设计底层逻辑探析[J].建筑学报,2016(05):30-35.

[6]黑川纪章. 新共生思想[M].覃力,杨熹微,慕春暖,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7]伍端.逃逸的力量“新校园行动计划”的批判性实践[J].时代建筑,2020(02):68-73.

[8] LEATHERBARROW D. Topographical Premises[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2004, 57(3): 70-73.

[9]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建构文化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0]周崐,李曙婷,李志民,等.中小学校普通教学空间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09(S1):102-105.

[11]周红玫.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从红岭实验小学到“8+1”建筑联展[J].时代建筑,2020(02):54-61.

如有需要,可扫描下图二维码购买《时代建筑》电子版或纸质版(购买纸质版请标注具体期数)

电子版 纸质版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21年第5日常空间的策略:型式、过程与方法 李振宇、宋健健、张祎言《教育体育结合,空间多重共享:常州皇粮浜实验学校设计》,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李振宇,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宋健健,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张祎言,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本科在读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21年第5日常空间的策略:型式、过程与方法 李振宇、宋健健、张祎言《教育体育结合,空间多重共享:常州皇粮浜实验学校设计》,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李振宇,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宋健健,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张祎言,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本科在读

[1] 江嘉玮.西塘市集美术馆 钢木整合式结构设计与家型探索[J].时代建筑,2021(05):76-83.

[2] 汤朔宁,邱东晴,余雪悦.纯净之“重” 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设计回顾[J].时代筑,2021(05):84-93.

[3] 张宇星.架构:深圳坪山美术馆的空间生产 一次源于对谈的评论[J].时代建筑,2021(05):94-105.

[4] 王辉.从乌托邦到异托邦 深圳坪山图书馆[J].时代建筑,2021(05):106-117.

[5] 王飞.多维乐高花园 评Crossboundaries的深圳坪山锦龙学校[J].时代建筑,2021(05):118-125.

[6] 王红军.地景与地方 上海水库村公共建筑小记[J].时代建筑,2021(05):126-133.

[7] 李振宇,宋健健,张祎言.教育体育结合,空间多重共享 常州皇粮浜实验学校设计[J].时代建筑,2021(05):134-139.

[8] 潘允哲,李锦程,延永辉.社区与社群营造 融创精彩天地项目建筑设计[J].时代建筑,2021(05):140-145.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邓小骅,高静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日常空间的策略:型式、过程与方法】

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时代建筑》杂志电子版二维码

微信平台:timearchi(微信号),时代建筑(公众号)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http://timearchi.tongji.edu.cn

邮箱:timearchi@163.com



本文由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提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