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78798

您的位置: 主页 > 重庆天曜资讯
重庆天曜资讯

我们还为每栋小红楼设计了“简化版”的专属门牌

发布日期:2024-03-17 来源: 本站 阅读量(

:回望胜因院

◆ 烂漫

1946年的胜因院定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大师们云集于此,结庐相伴;建筑和庭院相互映衬、绿树成荫——这里的某棵国槐或许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亲手栽下?房下的某丛野花是不是金老或者费老的杰作?细想之下不禁肃然起敬。

胜因院位于清华大学大礼堂传统中轴线南段西侧,始建于1946年,是清华大学近代教师住宅群之一,先后共建成54座住宅,以质朴、亲切和富含生活气息为特色,是中国近代住宅的重要实例。其得名,一因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曾租用昆明“胜因寺”房屋为校舍,又因建于抗战胜利之后,因此具双重纪念意义。胜因院由中国近代著名建筑事务所基泰工程司设计,具体由建筑师张镈负责。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林徽因也曾亲笔指导住宅设计。曾有多位清华大学知名教授在胜因院居住过,包括金岳霖、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张维和陆士嘉夫妇、费孝通、邓以蛰、施嘉炀、李丕济、马约翰、刘仙洲、汤佩松、吴景超、陶葆楷、李广田、美籍教授温德(RobertWinter)等。

◆ 零落

60多年过去了,大师们早已远去,带走的可不止几片云彩。

校园变迁使得胜因院局部低洼,加之缺乏市政排水设施,下雨就成了这里最大的敌人。为了防止外面的积水倒灌入室,居民在一层大门的门槛外用水泥砌筑高达40公分的拦水坝;若赶上连续几天下雨,出入都成困难。除了内涝,建筑损坏、私搭乱建、院落空间消失、植物良莠不齐等顽症同样蚕食着胜因院的躯体。

:再造胜因院

从接到任务到方案确定,整个设计研究过程长达半年(另外还有充足的现场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对于一个不足1公顷的项目来说,设计者和委托者都是幸运的。

回顾项目整个过程,成功之处在于始终明确地抓住了核心目标——用雨洪管理(现在称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缓解内涝问题。其他一切景观设计内容(公共空间、教育、纪念)都围绕这个主题,以“配角”身份铺展。正是这种理性、含蓄的设计观,使得完成后的景观总是以若隐若现的姿态配合着建筑主体出现。事实证明这种“退居二线”的设计方式在胜因院的特殊地位和风貌下是正确的。

▲胜因院平面图

过程

雨洪管理设计研究步骤:

1. 场地竖向、径流分析与汇水分区划分

通过分析确定25、26、29、30号建筑被划入同一汇水分区,应当采取有力的雨洪管理措施以缓解场地积涝问题。其他汇水分区根据径流规模采取相应雨洪管理措施。

2. 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

研究团队在2012年3月25日上下午各进行了一次现场测试,每次约2.5h,在需要布置雨洪调蓄设施的汇水分区的2处典型地点,获得2组土壤渗透系数数据,第一组为2.19×10-5,第二组为3.09×10-6。数据显示,场地土壤基本满足设计雨水入渗系统的渗透要求,但渗透性不高,需换土来提高土壤渗透性能,且换后的入渗层厚度应能保证蓄渗设计日雨量。

3. 雨洪管理措施的选择、计算与设计

确定胜因院雨水花园的设计目标定为调蓄1~2年一遇24h暴雨(日暴雨)。据有关资料,北京市1年一遇日暴雨雨量45mm,2年一遇70mm。基于此规模,胜因院总体设计6处雨水花园。在最低洼的25、26、29、30号楼所在汇水分区内设较大规模雨水花园,按2年一遇暴雨设计,过量雨水外排。其他庭院根据径流总量分别设置一定规模雨水花园。据2012年7月—2013年10月的多次观测,其调蓄能力都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详细分析与计算请参考《中国园林》2014年第一期,景观水文与历史场所的融合——清华大学胜因院景观环境改造设计,TheMerging of Landscape Hydrology with HistoricalSite—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Shengyinyuan, TsinghuaUniversity

竖向分析雨水花园定位:

综合上述分析研究过程,最终确定了雨水花园的容量、功能和位置。此时需要根据场地实际的空间尺度,在考虑雨水花园下凹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一般边缘高差不超过500mm,最深处不超过700mm)的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长宽比和形状,也可适当调整位置,将雨水花园置于视觉焦点处,突出其景观价值。

空间及场地环境分析:

翻阅历史资料和参照场地现状可以看出,历史上的胜因院存在一条主要的核心轴线空间,可以向北通达清华二校门前的主路。经岁月变迁,消失的一部分胜因院被新建的住宅单元楼和教授公寓代替,中轴空间被一幢单元楼拦腰截断,形成现状的情形(下图左一)。

我们的做法是复兴主轴空间,通过设置:入口——浮雕广场——下沉花园,形成三段空间序列,使原始单一的线性空间转换为可停留使用并具有景深的积极空间。

入口—轴线中心—轴线端点

主轴的第三段空间设置为下沉砾石花园,以“红砖”为代表性铺装设置在中轴线上并延伸到末端,由“二维”的地面转换成“三维”的立体“红砖”景墙,以“纪念碑式“的端点宣告轴线的结束。

由轴线端点回看

雨水花园建造:

胜因院共设6处雨水花园,根据其高差关系,设置好各自的溢水口,以砾石沟或浅草沟连接,形成联动调蓄作用。其中2号雨水花园标高最低,溢水口连接市政雨水管,过量雨水靠重力外排。

雨水调蓄系统

雨水花园(雨水收集过程)断面示意图

材料:

石笼、花岗岩导水口、砾石、卵石、景石、防腐木等。

为达到更好的功能和景观效果,石笼的剖面设计呈梯形。这样不仅使雨水花园的边界显得平缓,保证视觉景观效果,40度左右的坡度能更平缓的与花园底部的微地形交接。每个花园设2~3个明沟排水入水口,为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在入水口底部铺设卵石,削弱水流冲力。

选择石笼作为雨水花园边界的主要材料,有三个原因:1.经济、环保。利用废旧石材作为内部填充材料;2.渗透性、过滤性。石笼中的缝隙有利于雨水进入雨水花园,同时又对初期雨水具有很好的过滤作用;3.石缝积累一定量的土壤杂质后可自然生长植物,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俱佳 。

从上图可以看出石笼对植物的生长起到很好的基础和保护作用。

1#、2#雨水花园建造及高差处理过程

2#雨水花园建造过程

植物:

黄菖蒲、千屈菜、花叶芦竹、狼尾草、鸢尾、细叶芒、蓝羊茅等

胜因院雨水花园在设计之初就明确要具备景观水文与雨洪管理教育功能,因此我们将雨水花园与开放空间相结合,通过设置科普展示系统、活动木平台等方式实现“校园里的雨洪管理示范园”。

雨水花园科普展示牌

空间处理

片岩(房山黄锈石)毛石挡墙和木平台是胜因院景观主要的显性语言。力图用最少的显性语言表达最丰富的空间状态是我们的主旨,因此要利用好现状的每一棵树,让树与景观之间形成无处不在的对话。

胜因院从独立院落的居住区转变为科研职能的半公共半私密建筑群,为景观设计提出了另一个难题——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独立院落的领域感和公共空间的场所性之间的模糊状态——二者之间既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就必须要让二者“模糊”起来。这里的“模糊”不是消极的处理,而是利用“视线通透”和“空间隔断”的组织来实现。

以连续的毛石挡墙系统梳理竖向关系,并组织起水平方向的景观骨架

剖面图

局部竖向关系和空间转换

水平向的挡墙与竖向的乔木既形成对比又相互和谐,优化了景深和构图关系

竖向处理前后对比

◆ 细节

“灰瓦两坡顶,清水红砖墙”是胜因院独特的建筑风格。为了唤醒人们对胜因院历史地位的认知,我们专门为其设计了纪念LOGO——以抽象的建筑形象为隐喻象征,以“1946”为故事引线,试图激发人们的探知欲。不仅如此,我们还为每栋小红楼设计了“简化版”的专属门牌,强化了新业主的归属感。

2010年开始,2012年建成并实现雨洪管理功能——胜因院在中国的“海绵城市”大热以前悄然落地。如今“雨水花园”和雨洪管理项目层出不穷,标志着业界对雨水的态度已经完成转变。

然而这类项目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演进和完善。如针对不同地区的雨水花园植物的筛选;根据植物的季节特征,合理搭配;通过跟进调研,总结雨水花园的综合效益,掌握科学的数据;雨水花园形式的探索——艺术性、功能复合性等。

不断求索,与君共勉。

作者:李金晨

项目位置:清华大学胜因院(二校门以南,照澜院以西)

项目规模:9640m2(含建筑屋顶面积1324m2,外部空间面积8316m2)

项目领队:清华大学景观学系刘海龙副教授

研究阶段:2010.3~2010.6

设计阶段:2010.6~2010.9

施工阶段:2012.4~2012.8

二:最有趣的校园改造北京林业大学树洞花园

◆ 场地概况:

“树洞花园“的场地原来是北京林业大学1号学生宿舍楼北侧的一片破败的自行车停车棚,在停车场的轻钢雨蓬间,24棵高大的洋白蜡树肆意生长。 20年前,我就住在南侧的1号宿舍的5楼,从窗口望下,满目皆是浓绿阴翕的树冠,那时还没有停车场,我们在这里打羽毛球,晾被子,偶尔也谈谈恋爱。由于长期被铁栏杆隔离,且缺少日照,这块场地未被妥善利用,一直处于被遗忘的状态。

◆ 设计主题:

尽管20年来都在学校,我却很少从1号楼北边的这条小路走过,直到今年夏天,车棚被拆除后,站在空空荡荡的铺着长满青苔的场地中间,我抬头看着从密密叠叠的树叶间透下的摇摇曳曳的天光,仿佛看见20年前的我,正趴在5楼的窗口望着现在的我。这20年的漫长时间,被折叠成庭荫下浮散的微光,如蜃景般折射叠合着跨越时光的空间。

那一刻,我决定用很久之前读过的一句诗来做为这个场地的设计主题——“我们相对而望,任时光,兀自生长”。

这个主题明确了这块场地,将是一个安静的休息和私语的空间。并通过空间的组织,来谋划不同的【相望】的可能性,以及【相望】所引发的故事。

场地首先被划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南侧抬成0.4米高的绿地,种植耐阴性强的花灌木包括金银木、荚蒾、京山梅花及丛生丁香,这些灌木在达到一定生长高度后,将形成很好的遮蔽效果,阻隔场地与宿舍窗户【相望】,以保证宿舍的隐私性。

在抬高绿地之间,以白蜡树作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广场。两个较小的广场中心各是一颗,西侧最大的广场是5棵。圆形是场地的设计母题,由于圆形的向心性,使【相望】成为自然发生的事件而非刻意的窥视,解决了陌生人之间对视的“合法性问题”。

广场的边界均由石材、木材和耐候钢构成的坐凳来界定,与宿舍距离较近的木质坐凳,设有靠背,一方面提升了坐的舒适度,又无形中增加了与宿舍之间的隔离。坐凳圈成的圆形空间,由于切入了绿地不同深度,从而形成尺度不一的开口,构成不同的空间隐私度,三个尺度、封闭度不同的广场,引导着不同的聚会、交流的模式,也引发不同的空间故事线索。圆形广场坐凳上生发的视线,会穿过中央的白蜡树,再发生交叉和碰撞,在西侧最大的圆形广场中,有一个圆形黑色石台,一颗白蜡树从石台中穿出,抛光的镜面石材反射着美丽的树冠,这暗示着林大特殊语境下的“与树同坐”的对话关系。

抬升绿地的挡土墙采用暗褐色的陶土烧结砖砌筑成镂空花墙,这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常用的砌筑方法形成了怀旧的形式和质感,与周边的老式宿舍形成和谐的整体关系。而绿地北侧的主广场的铺装也留用了原场地的暗红色水泥砖,在节省了造价的同时,斑痕累累的旧砖也调和了新的构筑与旧的环境之间的对立,使这个改造项目在建成之初就呈现出时间的痕迹。

主广场随机生长的原生树之间,放置了三个表达“相望”主题的景观装置——“树洞转亭”——筒外壁是自然锈蚀的耐候钢,筒内壁则由山樟木拼合而成,圆环状的装置犹如三个树洞,散卧在林间。树洞转亭内的坐凳并不相同,分别是单排坐凳,双排坐凳,双排带桌子三种形式,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交流模式。

树洞转亭均设有精心设计的转轴,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树洞转亭转到任意方向,由此构建道路与树洞转亭,广场与树洞转亭,树洞转亭之间的不同的“相望或屏蔽”的关系。恋爱的人需要自己的亲昵的行为不被人所窥视,而当树洞中坐着一个孤身美女时,你或许会下意识得将树洞与她对齐。景观不再是由设计者主观控制的静止,而任由使用者互动得改变它的形态。在任意时候,都构成了不同的场景状态,塑造无数种可能性。由于环形的树洞之间的相互叠加,如同取景器一样勾勒出极具几何美感的空间剪影。转亭里的人,既可以从圆形的树洞中裁剪周边的环境和人,同时,他们也成为观望的对象。人成为景观的一个部分,正如卞之琳的那句经典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树洞转亭的顶壁上设有智能led灯及音箱。使用者扫码获得控制权限,可以用手机改变灯光的颜色和亮度,并无线播放手机中音乐。由于圆筒的回声作用,可获得更加动听的音乐效果,同时也不对外界形成干扰。因此,树洞成为心情的巢穴,使用者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灯光和自己喜欢的音乐装饰树洞转亭,并使之成为景观的元素之一——当夜晚灯光亮起,从北侧的道路上,可以看见在林荫下的不同色彩的光环,并且因为它的转动角度不同,而照亮了场地的不同局部。

在主广场的东侧,斜穿出一个黑色镜面石材的长桌,它同样反射着树冠,映照着天光和季候的变化。长桌上刻着“树洞花园”的主题:” “我们相对而望,任时光,兀自生长”。

长桌边的高凳间距被保持在不侵犯人的心理保护半径,同时又能很轻易得发生对话的距离。坐于高凳之上,可以看到三个树洞转亭叠加的影像,也可以看到,树叶从天空坠下,落在亭上的瞬间。

在桌子的尽端,未来将放上一个小小的铜雕,这是我特地献给青春的纪念物,男孩和女孩并肩而坐,女孩垂眉低首,男孩欲语又止,风似静还动,时光短暂而漫长,我们静静等着,他们相望。

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蔡凌豪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植物景观设计:尹豪、蔡凌豪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施工单位:北京欣风景生态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三:“薄房子”改造

北京林业大学轻房子

壹 : 零食铺子

场地原貌

北京林业大学二食堂与4号学生公寓之间有一块南北宽仅13.4米的狭窄场地,被一片红顶彩钢板房覆盖了很多年。逼仄阴暗蒙满灰尘的墙上贴满了小广告,里面却容纳了一间超市和一家水果铺。作为学生生活西区唯一的商店,它破败肮脏,却无可替换。

在去年冬天全北京拆除临建的大革命中,它无法幸免。1月份最寒冷的午后,我站在拆迁后露出黄土的空地上,举目四望,惊奇得发现它实际上充满了生机。原本被包围在板房之中的5棵老洋槐树显现了出来,深纵裂的树干在稀薄的冬日阳光斜照下刀砍斧劈般苍劲有力,临路则是一排高大的金银木,如同一层烟云般扭转生长。北边的食堂熙熙攘攘,着急回女生宿舍的自行车们叮铃而过,消失在西边的公共浴室升腾起的白色蒸气里。

然而这些市井喧闹显然并非住在4号公寓1楼的学生们所乐见,他们的窗户从道路上一览无余,几无私隐。

从树洞花园开始,我一直试图用空间和构筑探讨校园内的特殊的“对视”与“相望”,以及由此引发的故事。

而此时此地,我必须首先切断对视的可能。

我一边哈着气跺着脚,一边想象着在金银木的背后,升起一条薄长的、白色的房子,它临着路的一面是完全透明的玻璃,金银木会映射到立面上,而朝向学生宿舍的一面,则是无数堆叠在一起的木匣子,洋槐树会从开满野花的覆土屋面穿出去。

作为消失了的小超市的补偿,这里实在是太适合开一间小小的、薄薄的、只能容纳16个人的面包房和奶茶店了。

我甚至已经给它取好了名字——零食铺子,那些堆叠的木匣子,里面全是不同种类的小零食,每打开一次,你都不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

零食铺子的初始方案

这个方案马上就无疾而终了。学校显然更希望在食堂地下开设一间超市和咖啡馆,而不是在刚刚拆除掉临建的地方又盖起另外一座临建来。

于是就有了“薄房子”。

贰 :折纸

我不甘心我的零食铺子就这么烟消云消,至少最低限度得保留它作为一个房子的属性。我称之为“轻建筑”——一种临界状态的,立面消失的,但又可蜷缩容身的暂栖之所。在失去了建筑功能和构造的繁文缛节之后,它能够变得更加轻巧,空灵,通透,单薄。

薄房子轴测图

薄房子效果图

它的原型是一张白纸,对折之后,穿插入五棵洋槐树之间,并保持与学生公寓的最大距离以减少干扰。在白纸上裁剪出一些开口,翻转就形成了桌椅,有些部分被大块得切割下来,折叠成方筒,插入白纸墙,就变成了四个小小的房间。在过程模型中,这几个房间的顶曾经被做成三角形以更易于与房子产生关联。但最终还是采用更加简练抽象的方盒。因为实际上,这片薄薄的墙,才是真正的“薄房子”——它仿佛被狭小的场地压缩到极简的状态,舍弃了所有的自我表达的欲望,而成为一个单纯的光影、时间和心情的容器。

清晨

黄昏

叁: 构造

为了让它更像一个折纸,必须让墙在保持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得薄。钢结构成为唯一的选择。一片钢板和巴劳木组成的68毫米厚的复合墙和一片80毫米厚的木质地板构成了薄房子,材质的差异在视觉上强化翻转折叠的逻辑。墙的背面的木墙板,在切割翻转之后,正好变成木凳面和木桌面,从而提供足够宜人温暖的触感——这些桌椅的龙骨还将薄墙和地板结构拉结在一起。在对应4号学生公寓的应急消防门的位置,墙体会在此切割出长缝,既形成了立面的分段节奏,又能够在墙端弯折出类似短肢剪力墙的L型结构,从而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

这些切割、翻转、穿透形成空洞和缝隙,构成了一种半透明的轻薄感。

正面的3毫米厚钢板需要喷漆成白色。在北京的尘霾里,做一个纯白色构筑物显然需要勇气,所幸在更有勇气的总务处的支持下得以实现。但是我依然担心一场泥雨之后,薄房子变成了土胚房,因此试验着在白墙上喷涂了一层超疏水纳米自洁材料,除了不耐剐蹭,它的效果好到出乎意料(Btw,为了保护这层材料,希望大家不要好奇得触摸墙面)。

超疏水纳米涂层喷涂后的抗污效果

肆: 植物

作为林业大学的校园微更新,薄房子应该完全和植物生长交缠在一起。由于地处荫蔽,新增植物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大。在略显空白的西南角添了一棵高大的复叶槭,为了形成与公寓楼之间的屏障,在薄房子尤其是每个透空的洞口之后密植丁香和青仟,植物的枝叶会从这些孔隙间穿透过墙面。现状的老洋槐树和金银木被完整得保留下来。金银木构成了道路和薄房子之间的绿色帘幕,使之与喧闹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

薄房子里的“房间”和“家具”与洋槐树之间的关系经过了仔细的推敲:其中一个“房间”躲藏在两棵洋槐之间。在正对食堂主出入口的位置,墙和地板被切开一个最大的开口,一棵最沧桑的洋槐正好从开口处斜斜得生长出来,它周边是浓密的蓍草、锦带、丁香和云杉,再远处,则是爬满公寓外墙的地锦,它们层层得叠合起来,从食堂一出来,满目皆是绿浅碧浓的凉荫。

地板的最东端翻卷起来,形成一个长凳,三棵洋槐密集得簇拥在凳前,这是小小的密境,无聊的时候,你可以尝试和它们说说话谈谈心。

伍 : 光影

既然做不成零食铺子,只好做一个光影盒子。

施工阶段,我几乎隔天就来一趟,看着薄房子从泥土间一点点得生长起来,立起龙骨,安装钢板,铺设地板,一天的多数时刻,这里都笼罩在公寓楼的阴影里,潮湿而阴冷。五月的一天下起来了蒙蒙细雨,我照例从施工围挡的缝隙里钻进去,忽然眼前满是光亮,白色的底漆已经喷上去了,它反射着从树叶间摇晃的微光,犹如忽然打开的储藏着光的容器,使得最幽深的角落都铺陈着响亮的光芒。这道插入的白色薄墙,使这个场地的特质浮现了出来——原来它一点都不阴暗,而明媚得宛如盛夏。

雨中的工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 ,树洞是属于秋天的故园,而“薄房子”,是夏天的敞轩。

白色是最变幻的颜色,清晨和傍晚都会在薄房子上晕染出深浅浓淡粉黛菲蓝,再透叠上木地板的暖黄。坐在4个小“房间”里,犹如躲藏进林间的木屋里,“窗”边铺满丁香的浓荫,方筒形成穿堂风效应,即使最热的正午时分,“房间”里也有凉风习习。

摄影:梁名浩等

夜晚来临,白墙渐渐变成深蓝,四个小房间会亮起灯光,反射着木墙板的温暖,其余皆浸入黑暗。我希望这几盏在幽暗林间的灯火,能让坐于其间的人慵懒得聊天谈心,也能让匆匆而过的行人们在一瞥之间,会想起家的灯光——大学是这样特殊的地方,无数人生活在这里,而他们的家,都在远方。

陆 : 留白

在一篇有关校园空间的论文里,我讨论了场域(Field)、景物(Sight)以及记忆(Memory)的关系。“场域”包含空间的尺度、围合感和组构,是事件的舞台和记忆的容器,是整体性的、潜在的、弥散的知觉。“景物”则是具体的、可以被感知聚集的焦点。“场域”与“景物”不能相互脱离。正是因为“场域”的存在,“景物”才不成为孤立的图像和片段式的记忆碎片。而“景物”是记忆的锚点,由于它强烈的聚焦度和识别性,才能够重聚弥散的“场域”的记忆,让记忆具备了定位性和组织性。

薄房子通过轻盈的空间结构和大面积的留白试图构建一个轻快愉悦充满校园诗意的夏的场域。然而大面积的白墙,很容易让人处于失焦的状态。我需要几处锚点来聚焦勾连记忆。

在薄房子中间的最大一面白墙上,用激光透雕出设计的主题——“薄”房子,轻Talk。墙后的植物会透叠在镂空的字上,给人墙身极薄的错觉——在这样轻薄的空间里,最好轻声细语,才能与之匹配,或者,什么都不要说,静静坐着就很好。

薄房子只有南墙和西墙,西墙的顶上,是唯一一片弯折而成的屋面,不同的空间围合语言和墙边的“留白”二字,暗示了这片看起来一无所有的白墙有着特殊的意味。

尽管在每个“房间”的墙上都设置USB的充电插座,可以使手机电池耗尽的人们可以继续远程聊天,但我还是希望薄房子有另外一种古老一些的Talk方式。

在西墙的墙角有一个20cm见方的纯白色盒子,许多人误以为那是一个灯。走近了才会发现它有个安装了合页的活动顶板,打开盒子,里面装着白色的磁吸和白色的无胶便签条——这是这片白墙的秘密,它实际是一个小小的邮箱,投放那些需要倾诉却无人倾听的话语,它永远无法寄出,但谁知道哪天,你想倾诉的人会恰好打开这个邮箱呢。

如果再open一些,那就用磁吸把留言贴到白墙上。“留白”二字实际是个双关语,明面上是希望留出素净的白,而第二层意思则是留下表白。我费了好大的劲,做了好大一面白墙,其实早就在告诉你,这就是一片穿插在洋槐树和金银木之间的留言板和表白墙啊。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公共场合干这些看起来很蠢的事,但是没过几天,我打开盒子,发现里面已经堆叠了很多写满字的便签。

这就是做校园景观的好玩之处。这个邮箱,放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或商业空间,都会变得刻意而做作,只有放在校园里,无论里面有着多么肉麻的话,都显得真实无比。毕竟,我们都曾经,那么年轻。

柒 : 黄昏

薄房子建成的那天黄昏,我坐在最东端三棵洋槐树环抱的长凳上,眯起眼睛看着夕阳将交错细密的叶子和斑驳遒劲的枝条斜斜得拓影到白墙上,摇曳多姿,明媚透亮。金色的光线轻盈得穿透过薄房子里细语的人们的衣襟和肩膀,在刚擦拭过的木地板上跳弹。金银木的帘幕外,刚刚从浴室出来的白衣女生们甩着湿漉漉的头发,拖鞋在石板路面上吧嗒作响,空气中弥散着浴液和食堂米饭的微香。

一切的一切,都美好得象那年的夏天一样。

感谢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谢学文、总务处处长刘雄军以及总务处、北林苗圃、北林物业的诸位同仁的大力支持及辛苦工作。

方案及施工图: 蔡凌豪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植物设计: 乔转运,蔡凌豪

材 料: 钢、巴劳木

设计时间: 2018年3月

施工时间: 2018年4-5月

施工单位: 北京华开建筑装饰工程公司

摄 影: 除注明外均为蔡凌豪拍摄

四:绿色校园实践

同济大学屋顶实验花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密度城市中的可绿化区域越来越少,而绿色校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高密度城市绿化日益立体化发展的今天,屋顶绿化提供了校园既有建筑绿色化更新的可能途径。自2016年3月至9月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设计与现场安装,在同济大学校内一栋只有150平米规模的小建筑屋顶进行了实验性屋顶花园改造尝试。

鸟瞰图

屋顶花园一角

屋顶可使用面积仅为150㎡,长度23m,最宽处8.2m,而最窄处仅有4.4m,形状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四周被高层建筑包围。

IUG团队联合相关专业设计团队、建造工程与设备技术供应伙伴、高校实验室等研发创新机构进行了详细的跨专业协同设计,最终在150平米范围内完成了包括建筑结构荷载测算、屋面防水测试与改造、木结构参数化设计、屋面雨水收集与自动灌溉系统、轻质化屋面构造基质等多项技术应用。

平面图

前期改造:

原屋顶设计施工时,整个屋顶存在防水层构造问题,空间感较差。基于以上问题,IUG团队在屋顶花园正式施工之前,通过试验对楼面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重新测定,同时再次铺设防水层,进行闭水试验以及更改排水口位置等一系列前期改造。

屋顶改造前/72小时闭水试验,72H Waterproof Test

199片轻质木架结构实现功能分区:

屋顶花园的空间界面通过数字化技术生成三维曲线并详细推敲了尺度与轮廓,最终设计出199片不同的木构架基本单元, 实现了具有座位、围栏、吊挂点等多个区域的全新空间。

199片不同木构架基本单元划分区域

轻质木架构初稿

经过对荷载的测算,屋面的人行平台部分整体架空,结合对屋顶花园的空间功能分割需求进行详细的屋面竖向剖面设计,在保证构造的稳定性基础上满足了屋面快速排水的要求。

屋顶花园功能分区图

建造中的轻质木架结构

藏在花园中的小心机:

IUG团队在屋顶花园设计融入许多小细节,使漫步实验花园成为惊喜和有趣的体验。

入口门牌

花园入口地板的JOY GARDEN轮滑

花园入口大门由木制衣架拼接构成

独立花盆植物盆栽,可以随季节变换更替/ 龙骨构架的连接、钻孔设计,便于悬挂或放置物品

片状龙骨上放置蒲团后,成为休憩座椅

JOY GARDEN屋顶花园,展现了绿色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生态循环理念与科技的结合,植物灌溉与养护需要的电源、水源都取于自然,并用于自然,目前正在开发的APP将会进一步进行精密地监控与系统运行。

花团锦簇的小道

繁盛的花草

能收集雨水,自动浇灌的花园:

通过与专业合作伙伴的协同设计,实验屋顶花园在室外一楼地面设置了储水箱和控制箱,集成了雨水收集、净化系统与自动灌溉系统,并通过太阳能光伏板为系统提供电能、物联智能系统对雨水量和喷灌量进行精确计算,实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面雨水收集与净化、屋顶绿化自动浇灌一体的集成功能。

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置于一楼室外的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物联智能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 喷灌系统/ 滴灌系统

目前,改造后的JOY GARDEN屋顶花园,作为绿色校园改造的小规模实验,将逐步结合立体绿化的现场教学、系列立体绿植的评估和专题测试开展一系列的校园建筑绿色改造后续跟踪实验,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登高小憩的场所。

模型

▲卫星图

设计图纸

项目设计:都市绿创

五:屋顶花园实践

华南农业大学38号楼朴门匙孔花园

在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秾•可食地景课题组的同学们在38号楼屋顶不断调整布局和种植实践,对春夏季、秋冬季植物进行观测和总结,筛选出适应于广州地区屋顶种植的植物种类。与此同时,同学们还对屋顶种植设施进行市场调研和营造实践,同时也不断试验和制作新的休憩设施。

01、朴门匙孔花园屋顶营造

在朴门永续设计中很关注土壤的“边缘效应”、“边界”的生产力,因为边界集合了两个系统的资源,植物可以从中获取更多养分。因此在朴门设计中,常用曲线获得“边缘效应”,例如螺旋花园,匙孔花园以及曼陀罗花园等等。这次匙孔花园屋顶营造从朴门中常用曲线设计以获得“边缘效应”为灵感来源进行38号楼可食地景营造实践。

曼陀罗花园

前期准备:

前期需要有一定的可食地景知识。

并在实践操作前对38号楼楼顶进行场地观察:了解楼顶的植物、已有设施、周围环境、基本特征等要素的状况,并对现场存在的资源与优势、风险与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应用和策略。

在分析完场地状况后,开始前期的物料准备。

收集绿色物质材料(青叶杂草)、枯枝落叶与餐前厨余

实践操作:

完成“匙孔花园”的基本形状塑造以后,开始进行厚土种植,一层一层地“填充”花园:最底层是隔根板,第二层是土工布,第三层是枯枝落叶,第四层是有机肥,第五层是生厨余垃圾,第六层是绿叶、青草,第七层是枯枝落叶,第八层是泥土。特别注意的是,每次覆盖完一层物料的时候,都要用铲子或者用脚压实。

▲覆盖有机肥、绿色物质、枯枝落叶覆盖10cm的土层

▲按照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与植物搭配所成的景观效果,开始种植植物。

▲生态池:利用废弃的实验玻璃缸来制作“生态池”,在缸里种植睡莲,旁边种植喜湿的香蕉,营造湿润的小气候环境。

实践完成:

通过建造匙孔花园,让大家不仅在互动中学习朴门的基础原则、理论知识,还在实操中了解朴门永续设计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匙孔花园完成

| 屋顶花园一角改造|

设施营造组同学改造了屋顶花园一角,并设计出升降自由、组合多样的,双卡槽木制种植池。

改造前(上)与改造后(下)的花园一角

2017年2月、7月、12月38号楼屋顶花园航拍图

本文转自景观周

编辑:颜琦



本文由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提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