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78798

您的位置: 主页 > 重庆天曜资讯
重庆天曜资讯

英国古典式的上海总会大楼(1911年)、欧洲古典折中主义的海关大楼(1925年)

发布日期:2024-01-20 来源: 本站 阅读量(

前几日看《攻壳机动队2》时,看到里面几个场景的设计,觉得很赛博朋克。

也看了一些弹幕,都是表达了对动画设计师的崇拜之情的。他们确实是伟大的,把细节做到了极致,环境也烘托得极好,按照美术的角度看,算是大手笔了。

但是,说句实话,里面的建筑,不可能一比一的复刻到现实的,就算复刻了,实际效果也不会有多好。

因为这是不能对应现代建筑的建造逻辑的。实际建造过程中,尖顶也罢,屋檐也罢,只能作为装饰放在建筑的外观上,起不到非常大的实用性。

这个说法也适用于这个问题。

苏州博物馆的屋顶

举个苏州博物馆的例子,虽说这是贝聿铭的作品,然而时至今日,很多人依旧不买账,诸如“不如传统苏州园林大气”之类的话不绝于耳。这个屋顶就是争议来源之一:为什么不用青瓦片,而是用玻璃和石板做屋顶?

其实贝老不是没用过,而是用了之后就后悔了。

香山饭店

没错,他用在了香山饭店上。建成没多久,瓦就经受不住风吹日晒,开裂了。

要知道,青瓦片本来的服务对象,都是古代民居,体量不大,层数不多,更换还不那么麻烦,然而香山饭店尽管也不是什么摩天大厦,要是动不动换瓦片的话……

所以贝老做苏博时说什么也不肯用瓦片了。

瓦片只反映了冰山一角,事实上,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几百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一些构造,在当代建筑中都有了物美价廉的替代品,而各种各样的传统建筑的构件也越来越少, 比如说古代的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木结构体系在如今不可能大规模使用了,我们平时在各种古镇景区里看到的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实质上只是做了个模样,剥开那些东西,它们的结构依旧是钢筋水泥的。

还有一个问题:当代建筑的功能、尺度,本就是要比传统建筑复杂许多的。而且需要最大效益化。

这里举个例子:

圣马可大教堂平面图

这是一千多年前一座教堂的平面图。

路易斯.康 唯一神教堂

这是几十年前的教堂平面图……

所以说,在当代建筑中,严谨的对称最多也仅限于外观了……

有很多人喜欢大屋顶建筑,实际上建国之初梁思成先生做这个的时候,也是招致非议的,毕竟就算那时候的房子,尺度也比传统建筑大不少,想要比例不失调,那得把屋顶放大。

地质宫,建国初完工,典型的大屋顶建筑

大家应该也发现了:屋顶占去了非常多的空间,也增加了建筑的高度,但是也只是遮风挡雨罢了,实用性一般。

也不是说不能做,如果甲方乐意,那加这个当然可以,但是更多时候,我们见到的建筑都是平屋顶的,或者只是在天台外加了圈仿古的檐口,跟传统建筑完全不一样。

如今,钢筋水泥让我们的建筑轻而易举达到几十层,我想,一来效益让高楼大厦的业主们追求容积率,二来大屋顶跟高层建筑一直是很不搭的,如此看来,为什么不去利用钢筋混凝土自己的性能,去塑造新形态呢?

奥斯卡·尼迈耶国际文化中心 奥斯卡.尼迈耶(巴西)
富山希良梨大楼 隈研吾
富山希良梨大楼室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更个视频:

长谷川豪的一个住宅项目的介绍https://www.zhihu.com/video/1021737072796606464

这是日本新生代建筑师长谷川豪做的项目。

可以发现它尽管是木头的,却并不是照着原样做了个传统民居。

但是,它不日本吗?

它很日本,因为它符合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它也很摩登,因为它的日式不表象化,而是符合现代建筑产业的大趋势的。

顺便长谷川豪可能要来国内做项目,到时候,我们不妨拿他的项目跟动辄就是仿古、一亿的项目比一比。


2019/7/1更:

感谢 @光明城 于前几日点赞,因为你们这个问题再次活跃起来,我的这篇回答也收获了不少赞同。不过根据一些回答也可见很多人对于“传统建筑”的概念有些误解,甚至把民国由墨菲设计的燕园为代表的那些折衷主义的带有传统坡屋顶的建筑也归为了“传统建筑”。我想简单地解释一下问题所在。

集美南薰楼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 亨利.墨菲 吕彦直
中山纪念堂 吕彦直

什么叫折衷主义建筑?简而言之,就是把各种各样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元素杂糅拼接而成。限制条件仅仅是构图,而且这个构图也是来自西方的三段式构图,并非源自中国本土。

尽管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一定是有所了解的,但我想很多人也心生疑惑过:为什么一个外国人能做出比如今的高楼大厦更富中国韵味的建筑?

答案是:它们的“中国韵味”并不多,多的是它们化用的已经成为装饰的传统建筑的文化符号。很多建筑的平面也并非很多人想的那种“独一无二的中式布局”。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折衷主义的风行程度远超很多人的想象,建成作品中,比墨菲在中国的作品疯狂的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技术和工程水平得到了发展,建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与此同时,人们仍然没有寻找到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只能从杂糅各种文化元素下手,试图发展新风格。这样的指导思想,连安东尼.高迪这样的天才也没有办法去绕过,可见在那个时代,折衷主义具有它的诞生背景和历史任务,直到后来人们找到了“走向新建筑”的道路。

布莱顿皇宫 折衷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一个东方元素浓烈的英国建筑。
东京火车站站房 辰野金吾

总而言之,折衷主义建筑是不能算是“盖成古代那样”的建筑的。它是某段时期里人们应对建筑形态的策略,如是而已,在民族、传统等话题下,它与其他近现代的风格众生平等,无孰胜孰劣之分。就像我反复提及的一个问题:传统的三段式折衷主义风格和近年来的新中式,哪个才是“民族形式”?这个留给大家思考吧。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接待中心 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BIAD

至于 @右派艺术家 和我谈及的一个问题,即非建筑学爱好者总会潜意识地把某个地区的建筑风格标签化这个问题,在跟一位匿名的答主讨论时也切切实实体验到了。确实,网络上各种宣传倾向于把某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标签化、简单化,有很多人真的会把日本想象成一个满街大屋顶的地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建筑设计本身,仍是以解决使用上的问题为主的,如果把它看成是和绘画雕塑一样的事情,那就实在太偏激、狭隘了。建筑终归是得用的,是需要进去参观、体验的。日本建筑师能成为普奖第二大的获奖群体,靠的可不是做做装饰画画大样这样的事情。比如说他们在利用空间和拿捏尺度这一块独具一格,比如说他们在对大众的需求上思考的比较明晰,比如说他们很清楚契合国情的重要性,等等等等。

上原之家 筱原一男
上原之家内部巨大的承重结构,实际上在人机工效上很和谐,主人很喜欢
仓敷市厅舍 丹下健三 在采用简化的传统元素时遵循了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
代官山集合住宅 桢文彦 看似简单枯燥的形态里蕴含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集散空间

看吧,建筑学需要思考的东西,远远不止装饰。我个人觉得,十年前你像一些媒体那样居高临下指责建筑师“缺乏匠人精神”,指责建筑师“不尊重传统,崇洋媚外”是情有可原,因为当年这样的呼声还不多,多些声音本就是好事。可现在呢?如今仿古商业街遍及全国各地,仿佛这个一旦建成,当地文化和品味就自动能翻几番似的。有人拿大同说事,没错,大同是建了很多仿古建筑,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大同本身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古城啊朋友们,有些新建的所谓“假古董”原本可是有真正的历史建筑存在过的。何况大同有些新建的这些项目,其实是用的真材实料吧?应该感谢负责的人,他们绝对是做了比很多地方类似项目的负责人更多的功课的。

总之,想造一座好建筑,审美只是其中一个小要点,真正值得重视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也希望在这个问题下的本专业的朋友们去思考。

P.S.:在建筑学或是狭义上的建筑设计领域,学习和思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比如我在评论区刚说完“中山纪念堂是西方很常见的向心性布局”后,就在网上找到了两篇相关文章,一篇认为中山纪念堂参考了古代的明堂的设计,另一篇则认为,具有留学背景但对传统建筑也有所研究的吕彦直在设计中山纪念堂时,采用了类似西方建筑希腊十字的平面,但在立面上是受到了万春亭等类似布局的建筑的影响。至于为什么东西方都出现了这样的建筑布局,文章中是这么讲的:

我们知道,每一个包含宣讲功能的厅堂空间都需要一个功能上的焦点,也即宣讲者所在的讲台。这个焦点和所有观众在功能上是不平等的,然而在意义上又是平等的。这是希腊十字平面从帕拉蒙特至米开朗琪罗的圣彼得大教堂开始试图解决的神学问题,而加上了中式攒尖顶的构思后,这一解决方案更加成熟了(刘丹枫等:《中山纪念堂:一座中国固有式建筑的重读与解析》,《南方建筑》,2016年第 5期,第 102—109页)。
伯拉孟特的圣彼得大教堂方案
圆厅别墅 帕拉迪奥
万春亭

对此,首先我想为评论中的回复的不准确道个歉。其次,我也希望诸位能意识到,建筑学不是“主观的”,不是纯粹的“话语权的争夺”,它有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内容,也有客观的评价标准。要是真的是纯粹的“虚头八脑”的“玄学”,《建筑空间组合论》和《建筑构成学》这种内容翔实知识体系完备的工具书怎么能写出来?二维和三维的构图、环境心理学和色彩学也是一种学问啊。

本文引用了以下两篇文章

广州中山纪念堂文汇学人 _ 王可达 | 礼堂:未建成的燕园圣殿

(图片来自网络)

1、为了获取视觉上的愉悦感。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美 约翰.安德森)

第二章 知觉

人类的视觉认知过程是这样的





在特征提取,形成初始简图的阶段,就是把物体识别成各种几何图形,然后组合。





后来还有心理科学家,直接把几何形状简化成“不同的角和不同的线段”(这可以提醒我们,你看下自己的方案,有多少种角和线段的组合,这些组合你如何分类,这些分类中有啥联系!明白怎么做极简主义了吧)人就是通过反差,识别出边缘,然后提取出角和线的特征,然后组合成物体,再在意识层面赋予意义。


所以,识别几何图形其实铭刻在人类神经中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是长期进化获得的,是符合人类生活环境。同时在降低认知系统负荷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生存。


在这整个认知过程中,对一般人来说,直到最后一步”识别了物体“才是可以被意识觉察到的,前面的步骤,都是由在”潜意识“中自动的完成的。


建筑师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视觉的设计师,应该觉察到这个由潜意识处理的过程,然后掌握它,设计出符合人类特征,让视觉愉悦的形态。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 鲁道夫·阿恩海姆 在《中心的力量-视觉艺术构图研究》《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了很多作品。他提出了人类生活在具备重力的世界,所以垂直和水平因为重力,在人的视觉中有了不同的含义,其次还从视觉动力的角度分析了很多作品,包括绘画和建筑。这些作品,利用暗示出来的几何关系,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动力,这种视觉上的动力赋予作品生命和含义。


比如在《中心的力量-视觉艺术构图研究》他分析了巴黎圣母院的正立面,提出,圆形没有体现出被重力影响的状态,所以圆形是漂浮的。而巴黎圣母院正立面的圆形其实高于巴黎圣母院里面构图的几何中心。圆形的漂浮和圆形高于几何中心营造了一种向上的趋势。


还有,现在互联网+的扁平化风格,也是”降低认知负荷+信息爆炸中容易识别“=扁平化


类似的特征提取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各种视频和图像的压缩中。


所以,我们分析几何关系,其实是为了深入到我们的视觉认知系统中,进而创造出让人愉悦的视觉形象。




2、为了清晰的空间定位。


我们在一个建筑中,定位自己位置,其实是想象出一个地图。很显然,我们脑海中想象出的地图,是源自我们视觉看到的,也是源自我们视觉的习惯。符合视觉认知的三维空间,自然也符合我们去想象。




我们所作的这些分析和设计,其实首先要符合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些铭刻在人神经中本能,很少会因为不同的文化和背景而不同。



当我们洞察了视觉的规律,其实可以写一些算法,把生成几何形体,或者根据简单几何规律生成复杂形态的工作,交给程序计算去完成!设置不同的参数,让程序计算出一大堆,然后建筑师在其中挑选。


当被程序记录视觉规律,用复杂的方式演算的时候,新的设计方法也就诞生了,比如水立方,鸟巢之类的生成逻辑其实是很简单的。但是出来的形状很复杂的同时又隐含着某种规律。

这事其实很单纯,大家都不是傻子,从古至今的建筑师们一直做的是同一件事,就是以手头拥有的材料和技术去以最经济实用的方式实现构思。久而久之,技术成为习惯,习惯融入文化。所以当技术进步时,文化自然会受到冲击。

为什么古代木结构有繁复精致的斗拱?因为木头的承重能力有限,所以需要额外的节点设计去保证结构稳定性。

为什么钢结构和混凝土没有斗拱了?因为它们的结构强度够了,所以不需要。

为什么传统建筑经常有坡屋顶?为了下雨时方便排水。

为什么现在的许多大楼不需要了?因为现代的屋顶排水技术已经足以解决这个需求。

在技术的逐渐发展同时,建筑开始逐渐摒弃了那些原本为了适应材料和技术局限性的设计手法,逐渐变得更加概念化和理想化,原因无非是因为技术开始支持这样的做法。很多人纠结的中式建筑vs西式建筑之争,本质上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之争,毕竟西方也不像中世纪城堡那样去盖房子了。这是一个全世界普遍的趋势。

如果将来有一天,玻璃材料的强度发展到了不需要窗框结构的程度,我们一定会开始看到真正干净的玻璃盒子式建筑;如果有一天堪比石墨烯强度的材料可以大规模量产,我们也肯定会看到有人开始设计一厘米厚的楼板或者一根柱子撑起摩天大楼这样的科幻想法。

也许到那时,梁柱体系、玻璃窗框反而成了令人缅怀的传统。

传统和文化不会轻易消失,它们只会失去主流的话语权,并逐渐退化一个装饰性的符号。技术消灭文化差异本身是件令人惋惜的事情,但这是一个更大的社会议题,这里不作过深讨论。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吧……


事实上很多人在说到古代建筑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这种:


如果是这种建筑,那现在的建筑也有盖成这样的



事实上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你提问的时候脑子里想的现在的建筑是这样的:


而事实上这种建筑对应的古代那样是这样子的:

这样的:

这样的:



所以这不废话吗?你愿意住这样的房子还是高层公寓?

至于你所臆想的那些高大上的古代建筑,特么本来就不是普通民居啊……



像这种古风豪宅


只要你有很多个小目标,你也完全可以买啊:

如果有一个男生,笑容温暖,衣着干净;有一份体面的建筑师工作,收入不菲;每天按时下班,准点回家;闲暇时喜欢读书画画,甚至愿意陪你一起做手工,如果你有幸遇到他,那赶紧

——问他怎么做到干建筑不加班的啊~

如果在不加班的同时,还能做到天天中标、日日进账、绩效达标、业界瞩目——那就真的是要靠我们自己一点一滴的想象出来了。

然鹅,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我们以前讲过,笑容温暖的伊东君就是“不熬夜加班界“的中标小能手。

平时闲着没事儿就做方案,投标时挑一个卖给甲方。

然鹅的然鹅,

咱这边还没脱贫致富解决黑眼圈呢,伊东君已经跑步进入“干二休五养生界“了。

以前好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直接零售转批发,一个方案愣是可以卖给n个甲方还不讲价~

感觉伊东君的笑容更温暖了呢。

所以,

这个养生建筑万能方案到底长啥样?


反正草图长这样↓

画的挺好看的,

就是没看懂。


别着急,咱们还有模型↓

伊东先生管这个玩意儿叫做

“蜂窝晶体模块”。

“蜂窝几何结构对我们特别有吸引力,因为它是连续划分空间并且可以被视为三维网格系统的规则。”

可甭管什么蜂窝什么晶体,说白了不就还是个模块吗?

模块建筑有什么了不起?满大街见得多了——伊东君,请不要欺负我们读书少哦~

事实上,这个模块确实没啥了不起。

基本可以理解成伊东丰雄为了提升bigger生拉硬扯的概念。


真正了不起的是这个模块的进化形态↓

这三种晶体模块可不是随随便便选定的,它们其实全部是由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

划重点:边长相等。

也就是说,只要面图形相同它们就可以无限拼接下去。

理解不了的同学可以去玩一种叫做磁力片的玩具,基本原理都差不多。

当然,如果仅仅是边长相同,最多就是个益智玩具,离万能方案还差了100个台中歌剧院。


敲黑板!

这三个模块被从万千模块中选出来的真正原因是——

它们还可以

组!合!


万千组合中又有那么三组神奇的单元↓

因为这三组单元又可以组合成一个

大!模!块!

无限复制拼接。

有了这个东西,

才是真正有了万能方案。

技能1:无限复制

这个不用多说了,简直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技能2:统一标高

这个模块系统运用到建筑里时可以在同一标高上形成楼板,并根据等边三角形网格自由布置平面。

技能3:空间自由

原理等同磁力片,随意删掉衔接面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空间形态,并且仍然保持等边三角形的衍生体,不影响整体系统结构。

技能4:装配式建造

标准单元在工厂进行焊接,并现场装配。单元墙体由FB框架与6mm的钢板焊接而成。

技能5:造型自由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者甲方需求自由凹造型。

技能6:强大的适应性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脾气相当随和,几乎可以和其它任何空间形态打成一片。


自己作为中庭↓

被插入中庭↓

被球体或其它异质体硬切↓

做成双表皮↓

总而言之,这货相当抗造怎么折腾都行,基本全面实现了方案自动化的宏伟目标。


咱也不知道伊东先生捯饬出这个系统之后自己暗搓搓爽了多久,不管怎么样,反正下一个项目就用它啦!

而这下一个项目就是挪威首都奥斯陆举办的德彻曼斯克图书馆竞赛。


基地就位于奥斯陆中央火车站和Snøhetta设计的新歌剧院之间。窄而长的基地被道路分为两部分,功能包括18,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和约40,0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

其实是什么都无所谓了,反正伊东君就是铁了心要使用他的万能小模块。

首先把万能小模块铺满整个场地。

任务书说基地中间有一条城市道路,那就把这条路抠出来。

根据城市流线删减部分单元形成门前广场。

然后初步划分功能。公共功能图书馆置于下四层,办公功能置于上四层,没毛病。

确定交通核的位置。

挖出采光中庭。

再在边缘处减掉一些模块形成屋顶花园。

至此,这个图书馆方案的框架基本就完成了。

最后的工作就是在内部打通连接一些模块,形成各种各种的空间场景与体验。

这是伊东同学手绘的空间场景↓

这是方案形成的空间场景↓

基本上,整个方案就是垒好万能小模块然后不停的减减减和抠抠抠,或者边减边抠,或者边抠边减。


最后的效果是这样的——

然而,

万能小模块并没有中标,中标方案长这样并将于明年开放。

但这都不叫事儿。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本万能系统还有10000种运用方法,

比如——

自己掏钱把它建出来!

日本今治市的伊东丰雄建筑博物馆

就是把这个模块原型作为建筑博物馆最大的展品——建筑本体来展出——可见伊东先生真的是对万能小模块相当相当满意了。

由于不存在需要无限复制的平面,这个小博物馆只是将最基本的三种晶体重新排列组合就收工了。

内部空间也与晶体模块如出一辙。

客观讲,伊东君的万能小模块已经很能打了。基本可以适应我们熟悉的大部分建筑类型,唯一的bug大概就是甲方本方了。


只要爸爸们不同意,再万能也没用。

这世界的设计师大概分两种:

一种是卖产品,如工业设计师、游戏设计师等等,设计成果会转化成商品投入市场;

另一种是卖服务,包括建筑师、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等,都是在为某种需求提供定制设计服务。

而伊东丰雄属于第三种

——为定制服务提供产品设计。

我们可能永远都成为不了伊东丰雄,但这个不以项目为主体而以产品本身为主体的设计思维依然很值得我们思考。


因为这或许是解救建筑师于苟延残喘熬夜通宵中的有效良药啊~


以上内容节选于我们工作室的文章:《伊东丰雄真的是贵圈的宝藏男孩啊~》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中了解更多内容。

记得以前学cg的时候,我的同学大神同学学习软件又快又好,他的专注力和兴趣动力让他几乎靠自学从ps都不会到三维软件自己摸索了个遍再到甚至会计算机图形学的简单开发了(这已经不是一个cg艺术家干的事情了),而我学个三维软件都费劲,很长时间想出一个好图,都必须把ps的各种功能用到极致。

在以前中国没有技术生产高性能舰炮的时候,甚至把战车拉到船上当舰炮,鬼知道怎么解决的海浪颠簸瞄准这个超级难题。这其中的技术可以说需要很多窍门。可是当现在我们有了高性能舰炮,谁还学这个技术?

榫卯是伟大而精妙的设计,它体现着无与伦比的机械空间想象力和无数经验累计的朴素力学规律。

然而问题是,它的另一个本质,是无奈。

在那个没有钢混没有拼接技术的年代,榫卯是高强度拼接几乎唯一的办法了。就像没有机关枪的时代,人们想追求射速只能用连弩。即使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现代弩,也不能代替枪械参与军事战斗,顶多进行警用或追求隐蔽的特种作战。

三体中提到,诸葛连弩与火龙出水,本质就是在理论科学水平低下时用极致技术手段来弥补的回光返照。他们必然会随着对世界认知的深入和而被淘汰。

榫卯会在艺术领域继续发挥它无与伦比的古典魅力,承载着辉煌而伟大的古代文明。然而在实用领域,更坚固更防水更保暖更隔音更耐久的新材料才能发展下去,如果能一次性做出巨大的整体材料,谁还会费劲的拼接呢?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这些低技术,人类的脚步不一定会一直向前。秩序的维系、文明的发展,都如同逆水行舟,一场巨大的浪花灾变就可能让人类的小船退回到石器时代。我们要保存这些早期文明发展的种子,等待,不,创造重新开花的时机,才不会坐以待毙,才能在宇宙中昂头阔步,不断前行。


第一名当之无愧的必须是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建筑界公认的最高奖项TOP1,有着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并且普利兹克建筑奖励在许多方面也都是参照了诺贝尔奖,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奖金、一个正式的获奖证书和一枚铜质奖章。

普利兹克建筑奖全球一年只评选出一位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在世建筑师,并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由此便可知该奖项的含金量有多高。

普利兹克奖是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的评审团进行评审,最终仅有一人可以获奖



奖章正面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Pritzker建筑奖)字样,并且会将获奖者的姓名刻在奖章正中,而背面则刻着亨利.沃顿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


迄今为止,41届普利兹克奖中共有46位建筑师获奖,历届得奖的建筑师包括Philip Johnson(约翰逊)、Ieoh Ming Pei(贝聿铭)、安藤忠雄(Tadao Ando)、Frank. O.Gehry(盖里)等等当代建筑大师。对于世界上的建筑师而言,获的此奖意味着至高无上的终身荣耀。

来自中国的建筑师王澍在2012年也获得了普利兹克奖,他是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得主,并且是普利兹克奖历史上第四年轻的获奖建筑师。他的代表作有: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宁波五散房、杭州南宋御街陈列馆、富春山馆公望美术馆。


*关于普利兹克奖的冷门小知识:

1、建筑师的黄金年龄:截至到2019年,其中,最高龄的2018年普利兹克奖获奖者---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得奖时的年龄为91岁;最年轻的得主为西泽立卫(2010),获奖时仅才44岁。

在历届获奖者中,获奖时的年龄最集中的阶段为50-59岁,在此区间的建筑师高达18位;60-69岁的有12位,而在50岁以下与80岁以上的,均有3位和4位。


2、“迟到”的普利兹克奖:前文我们说到,普利兹克奖仅奖励给在世的建筑师,2015年的颁奖不免有些遗憾,因为就在2015年3月9号2015届普利兹 克奖得主弗雷·奥托突然离世,使得原本定于3月23日公布结果的普奖提前至3月10日公开。值得欣慰的是,奥托本人在生前已经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



密斯·凡·德罗奖全称为欧盟当代建筑奖,密斯·凡·德罗奖是在1987年由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与巴塞罗那市政厅共同创办的欧洲当代建筑奖,是一项针对建成建筑的评选奖项,由密斯凡德罗基金会策划,为目前欧洲奖金最高的建筑奖项,在当今建筑界具有极高的声誉。

该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技术、工程、社会、文化和美学领域具有最高成就的建筑。每年评委会允许欧洲各国建筑师协会对近两年内在欧洲范围内建成的建筑作品进行提名,由评委会进行投票选择入围作品,对入围决赛的作品进行实地探访后,公布最后的或将建筑。

密斯凡德罗奖自1988年开设以来,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共有14个建筑作品获奖。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 创建于1857年,AIA金奖则创立于1907年,由美国建筑师协会每年进行颁发,美国建筑师协会AIA 金奖被认为是目前美国建筑界的最高荣誉,通常是为了表彰那些“对建筑的理论和实践有持久影响的建筑师”。



该协会成立的初衷是建立一个有助于提升成员的设计和科学水平的建筑师组织,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进步。AIA的宗旨是提高建筑师的道德、地位及素质。自创建以来AIA就已经成为联合建筑师,专业人士和相关同盟者的业内领航组织,目前AIA会员有830000多人,共有近300个州级及地方分会,齐分支遍及美国,并拓展到欧洲和中国香港等地。



国内很多非建筑专业的人知道这个大奖,应该是因为2017年吴彦祖参加一档热播综艺《漂亮的房子》从而得知,在这档综艺里吴彦祖重返设计界(吴彦祖大学学习的建筑业),化身建筑师“吴工”,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建起了草原上的“木兰坊”,本来只是个真人秀节目,没想到吴彦祖参与设计的[木兰坊]竟然入围了国际顶尖建筑设计奖项——2018年度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奖(简称“RIBA”),这一设计将与全球61项杰出建筑物争夺最高殊荣。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The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简称RIBA)于1834年以英国建筑师学会的名称成立,1837年取得英皇家学会资格,属于建筑设计专业中的一级认证,在业界,也是有着权威的地位。它的宗旨是:开展学术讨论,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保障建筑师的职业标准。



据了解,在英国如果你是建筑学校的学生,想要以建筑师的名义参与某个项目或者设计的话,需要通过RIBA的资格考试,通常来说最少需要7年以上的时间,所以这个证书的含金量非常高。

有网友说评价 RIBA的考试:备考过程是非常枯燥,每天有几万字的阅读量,以及每天上千字的写作量,需要你不断思考,辩证的,反思的。写到瓶颈时候压力也是挺大的。所以拥有这项证书真的很有价值性。


所以建筑界的同仁们,一起加油啊,说不定下次看到获奖的就是你呢!

世界上的建筑多种多样,但是下面的建筑会让你惊叹不已!

今天小横来揭秘世界上最奇特的八大建筑!

▌波兰扭扭屋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小屋,这间位在波兰索波特的建筑 Krzywy Domek(即Crooked House扭曲屋/歪歪屋),是建筑师扎列斯基(Szotynscy Zaleski),受童话插画家尚岑尔 (Jan Marcin Szancer) 和达尔伯格 (Per Dahlberg) 启发,所设计出来的建筑。

(图片来源:微博@柯姐很嗨)

因为像这样的建筑还从没出现过。从扭扭屋的正面看,隐约可以看出一张脸,从其他角度,这就仿佛是镜中世界,如同哈哈镜里的图像一般被扭曲了,来到扭扭屋的人都会靠近去欣赏它。


▌美国篮子大楼

把大楼修成一个篮子,这也是头一回见,这里有一点让人想不太明白,为什么非是篮子呢?

(图片来源:微博@安然若枫)

原因很简单,这就是一家销售篮子的公司,它是美国Longaberger公司总部,而且这家公司的篮子还卖的特别好,最终老板就决定用他们设计的一款篮子做成大楼。


▌美国堪萨斯市公共图书馆

(图片来源:ins)

这座图书馆十分有意思,比起那些庸俗古板的图书馆要新颖很多。它用一些有名书籍的封面做成了墙壁,因此它也被称为美国最酷的一个图书馆。从远处看,你会觉得这就是几本大树竖立在这里,十分显眼。


▌加拿大蒙特利尔人居署67号

它位于加拿大,处在蒙特利尔圣罗伦斯河畔。这栋奇怪的大楼早在1967年就开始建造,是为了赢得世界博览会主权而建。

(图片来源:微博@清江摄景)

这栋楼有点让人难以捉摸,为何要建如此多的小屋?原计划是建造900个小屋,最后又减少到了158个,可能是觉得900个工程量太大了吧。


▌印度莲花寺

这是印度是一座著名建筑,它的外形就如同一朵正在绽放的莲花,它由三层花瓣组成,而且建筑材料大多为大理石。

(图片来源:微博@fzm5201314juan)

从远处看去,这的确是一栋很美的建筑,但是从外形上看,又不得不觉得它很奇怪,而且莲花寺不分任何宗教,你都可以去祭拜祷告。


▌美国卢克索酒店

(图片来源:微博@带路大妈)

这栋酒店虽然不是百米高楼,但是它却比百米高楼更气派。这栋酒店把金字塔中的狮面人建在了它的大门口,酒店的大楼也采用的金字塔的造型,这让人看上去实属高大上,而且在酒店大楼顶部还有一束激光,晚上格外显眼。


▌美国里普利大楼

不知道的看见这栋大楼还以为是一座危楼,看上去就像时刻都可能倒塌的样子。

(图片来源:facebook)

但其实这栋楼是设计师奇思妙想的杰作,它也是为了纪念在1812年发生的一次大地震,这也是为了让人们铭记那次地震。当你站在这栋楼的脚下时,可能会有一丝的恐惧感。

▌阿布扎比首都之门斜塔

这是在阿联酋的一栋高楼,总高160米,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这栋楼那里不一样,这栋楼的角度倾斜了18度,这也是借鉴了比萨斜塔的这一特点。

(图片来源:微博@一身正气冲霄汉)

这是人为高楼中,第一座倾斜的建筑,很多人都为之感到无比震撼,还有人担心它某天会倒下,不过倒下是不存在的。以上就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八大建筑,看完真的很想问一下设计师的设计初衷。

这个分析图说明就是误人子弟,跟巴西利卡扯不上半毛钱关系,充其量好听一点就是一个吹拔空间。包括第三点的“宋代美学符号”也是胡诌的,说唐代,三国,盘古开天地都随便扯去。

作为初学者,不要去网上去搜这种用来做噱头的没有实质内容的分析图素材当理论学习资料。这种只是用来参考表现手法的素材而已,并不适合学习。要学会甄别,要自己学会动脑。也不要把白嫖当设计。不过题主通过这个分析图发现问题,说明还是动了小脑筋的。

科普: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建筑学的学习,尤其是对建筑史的学习,必须要正规的系统的去学。建筑学本身就是一门学字头的独立科学,中间充斥了非常庞大的知识结构体系。就好比动植物的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每一个分类物种都有相似之处,越细的门类相似点越多,但是其实也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现在建筑学很多初学者走了偏门,就是为了学个视觉冲击,分析图不从实用出发,不从功能出发,交通流线放到现实中简直就是鬼打墙,没有经历,不做调研,不切实际,不知道在分析个什么鬼东西。就是完全为了做个视觉而表现。如果真这么重颜值轻灵魂,就应该报考视觉传达专业。


觉得有价值可以关注我以及我的公众号ARCHImanagement 杻阳全过程管理及建筑技艺。

更多的建筑时尚资讯和技艺

建筑行业在农业天地大有可为,拿苹果园来举例,苹果园在从单纯的种植苹果扩展到苹果加工品,比如苹果酒的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苹果园就可以通过邀请建筑师设计产品展示和体验空间,来提升顾客的体验和品牌价值。

2014年,俄罗斯联邦对进口波兰苹果实施了禁运。波兰果园则在困境中求出路,开始通过生产苹果酒来处理多余的果实。波兰的建筑师索尼娅·杜波依斯(Sonia Dubois)看到这一机会,通过重新构想苹果园建筑的视觉语言,试图发掘农业建筑所蕴含的启发新生活方式与链接民族历史的潜力。

My intention was to bring up the subject of the aesthetics of the rural architecture of production. The materials used suited the functions of each of the respective buildings. Utilizing transparency helped to uncover the parts of construction.The elevation no longer acted as a building cover. Everything on the farm becomes apparent and proud.
我的意图是提出农村生产建筑美学的主题。所使用的材料适合各个建筑物的功能。建筑的立面不再只是建筑的遮盖,农场中的每一件东西都变得明晰而又让人自豪
There is also a simple cider-tasting facility where the ladies from Matisse’s paintings sip the cider near the Klimt's trees. It is a combination of architecture of production and the tranquillity of a quiet countryside.
还有一个简单的苹果酒品尝室,在这儿马蒂斯画作中的女士们在克里姆特的树木旁饮苹果酒。它结合了生产建筑和宁静乡村的宁静。
Poland is one of the world's top apple exporters. My intention was to create an architecture that would make cider become a regional Polish product.
波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出口国之一。我的意图是创建一种能使苹果酒成为波兰地方产品的建筑。

最后,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提问题一定要写问题描述

参考资料:koozarch.com/interviews

behance.net/duboisoniaf


不妨也读一读这些:

建筑大师作品重构要保留哪些东西?从入手到完工需要经历些什么?能学到什么?历史上有哪些建筑在不同时期作用大不相同?建筑师有什么真本事?

@人则水州 的回答很贴切(笑


话归正题。

如果你是问苹果有没可能进军建筑行业——事实上他们算是在这么做了。苹果自己有个团队,Apple Retail, Real Estate and Development。全球各家 Apple Store 的(建筑)项目策划、管理以及与乙方建筑师的对接等大概都是由这个团队负责的,而且虽然苹果店的设计主要由 Forster + Partners 操刀(近年也有别的事务所,比如我家附近的 Apple Scottsdale Fashion Square 是 Ennead 做的),但苹果设计团队对风格的控制力度应该也很大。这样来看苹果显然不能算「与建筑行业无缘」。

如果你是问做建筑行业能不能用 Mac——我觉得你真正想问的有可能是这个——我现在公司用的就是 Mac,而且电脑没装 Windows。但前提也很明显,我们用 Vectorworks,不用 AutoCAD、Revit。要是你的公司要用到 Revit 乃至是天正,那么显然就没法玩了。

题主原来的问题是“ 国内的建筑寿命为什么都不长? 几乎找不出存在时间超60年的建筑(故宫之类不算),超过40年的都不是很多,不是被拆就是翻新…

和欧洲根本没法比,甚至和美国也不能比”


在我回答之后,题主又修改了问题,搞得我的回答好像非常文不对题。 以下是我的原答案


其实真的想找找,超过60年的建筑还是可以找到的,而且真的有很多。

比如故宫对面的人民大会堂 ,建成于1959年,到现在正好有61年了。


再说一些地标性的建筑,纽约的地标,帝国大厦是1931年竣工的。巴黎的地标,艾菲尔铁塔,是1889年建成的。 上海的地标,外滩万国建筑群,也是这一时间段建成的。

怡和洋行(1847年),亚细亚大楼(1915年),英国古典式的上海总会大楼(1911年)、欧洲古典折中主义的海关大楼(1925年),仿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汇中饭店大楼(1906年),装饰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中国银行大楼(1937年),百老汇大厦(1934年)。


如果你说咱们不提地标,说说这些现在还在用,甚至你还可以进去看看,或住一晚的建筑吧。


1 锦江都城经典酒店

(上海外滩新城店)江西中路180号

原为都城饭店。公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34年竣工。装饰艺术派风格。立友竖向线条装饰为主,形体向上内收,顶部塔楼作重点装饰。

和这一样的建筑有四座,在一个十字路口的四个角,站在中间看,很是壮观。

以面的江西中路191号原建设大楼( 中国通商银行所建新楼,建成后,转让给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新瑞和洋行设计,陶桂记营造厂承建。现代派风格。1994年被列为优秀历史建筑。

虽然是优秀历史建筑,但是,同在你依然可以进去住上一晚。 (价格还很亲民对不对?)


2 扬子精品酒店 汉口路740号

就在人民广场来福士北侧,旁边还有历史更久的圣三一教堂。

国外的同事来上海的时候住在这里,里面的装修和服务都很好,而且价格还不贵。真的值得体验一下。

汉口路740号 原扬子饭店 建于1934年 同年6月落成开业,有“远东第三饭店 ”美誉。解放后曾改名申江饭店。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时,曾作为新闻中心。 1989年恢复老店名。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简洁富有韵律感。表面竖向线条明显,底层石材,上面粉刷,两层以上挑出的小阳台是立面的重要元素,形体处理和细部装饰带有装饰艺术派特征,整体为现代派风格。


3 马勒别墅

陕西南路30号

马勒别墅是1927年,由英籍犹太人马勒委托当时著名的华盖建筑事务所建造的私人花园别墅。

关于这个别墅,还有一个温情的小故事。 据说,别墅的设计者是马勒的小女儿。小姑娘一天夜里做了个梦,梦到一栋童话般的房子,于是马勒就跟据女儿的梦,建造了这座别墅。

别墅建成于1936年,但马勒一家并没能在这冻浪漫的房子里住多久。1941年,侵华日军攻占上海,马勒一家为躲避战乱,离开中国。

现在,这里由衡山集团管理,建成了一个小型精品酒店。你可以在这里住一晚,甚至在这里举办一个浪漫的婚礼。 当然,如果你赶时间,来这里吃个下午茶体验下,也是不错的。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前身是上海总会的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前身是华懋饭店的和平饭店。



汉口路50号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创始地。原为大清银行旧址,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此宣告成立。通和洋行设计,砖混结构,1908年建。古典主义风格。立面称图严谨,纵向三段式划分明确。装饰集中于入口和转角部位,具有巴洛克特征。


1916年的老照片




福州路185号 上海公安局

上海公安局上海国安局驻地,是原公共租界中央巡捕房的旧址。 (大清银行建筑里面的中国银行,巡捕房建筑里的公安局,有没有一种“大明门”牌子背面写着“大清门”的感觉?)



淮海路127号 爱马仕之家 原法租界霞飞路巡捕房

原来法租界的霞飞路巡捕房,解放后也曾作为警察局使用,1960年东风中学迁入,现在是全球五家爱马仕之一。 这个楼从顶上看,是H型,不知道爱马仕选这里,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


延安西路64号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是宋庆龄副主席于1953年创办的,至今,这里扔是很多小朋友看儿童剧,参加美术、舞蹈、艺术学习的地方。

而这座恢弘的房子,也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

它曾为嘉道理住宅的历史鲜为人知。
它的原主人艾里·嘉道理,英籍犹太人,想想就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儿。以500港币起家,日后成为沪港两地都鼎鼎有名的实业大老板。嘉道理慷慨大方,交游广阔,所以这个偌大的宫殿经常宾客满座,否则父子三人置身于此,太容易感觉到冷清孤独。这座建筑的哲学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嘉道理住宅,源于一个悲伤的故事。1919年,嘉道理原来的住宅失火,他的妻子急着让保姆逃走,自己却不幸丧生。悲痛不已的嘉道理带着孩子回伦敦散心,委托他的好友布朗在上海另起新居。而布朗酗酒成性,浪荡颓废,干脆又把此事扔给了洋行承包。承包商当然刻意豪华,足足花了四年时间才造好。当嘉道理接到100万两银子的造价时,他大吃一惊,不过,新居的确美轮美奂,成为嘉道理的最爱。



延安西路1262号 上生新所

这里是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哥伦比亚俱乐部,这里有孙中山之子孙科的俱乐部,有美国海军的游泳池,解放后,这里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些豪宅,或公共建筑,还是不够有代表性,其实现在还有很多普通人依然在居住的老房子。


茂名路 南昌大楼

建成于1933年的南昌大楼,在当年就是高级公寓,因为这里的房型设计,是主人房和保姆房分开,主要需要保姆时,在房间里拉绳,保姆房就可以听到召唤。当然,再在只是普通人在居住了。


淮海中路927弄 淮海坊

当年这里还叫霞飞路时,这里叫霞飞坊,建国后改名为淮海坊,有3层砖木结构的小楼199栋,这里是很多名人巨贾选择,比如巴金、徐悲鸿、竺可桢、许广平、胡蝶都曾居住于此。 即使是今天,这样一栋房子的租金也不算便宜。


香山路6号 原奥古斯丁教会的总部

原来的奥古斯丁教会总部,现在是征收失败的普通民居。

关于奥古斯丁教会当年的骗局,《上海名楼名宅》里面,是这么写的:

20世纪30年代时,包括美国在内的部分美洲国家经常收到一些天主教徒的投诉信,称他们定期收到来自中国上海的西班牙奥古斯丁教会(Augustinian) 赠阅的《教会生活》(《MissionsReculetos》)杂志,介绍奥古斯丁会在中国开展艰巨的传播福音活动所取得的成就,并动员和号召信徒们捐物捐款,改变中国落后贫穷的面貌。但信徒们捐款后,这个奥古斯丁会却不给任何回复,信徒们怀疑其中有诈。于是,美国就派原驻印度的记者爱狄•密勒赴上海。“把西班牙的传教神甫在中国的工作状况、置备的产业和推广西班牙文明而受到的牺牲,做一个详细的报告”。爱狄•密勒在上海调查了一年多,除完成该项报告外,还撰写并出版了《上海——冒险家的乐园》一书。书中作者与曾在墨西哥当通讯员,能讲一口流利西班牙语的记者买尔的一段对话:
“莫利哀(今香山路)六号,一所华丽堂皇的大屋子。杂志的名字叫《传教生活》(原译如此)。每期总要发行好几十万份。”
“杂志的内容是些什么?”
“从封面到底页,都是弥天大谎。可是上海的奥古斯丁教会却靠它发了大财……这些上帝的使者的处境真是可怜极了,他们不怕艰难地超度他们的黄种兄弟的灵魂,只要是有心人,谁又能不同情他们?只要口袋里有买面包多余下来的钱,谁又能不帮助他们?在这同情与帮助之下,奥古斯丁教会的神甫们就得其所哉了。”

简单地说,就是骗人的教会用杂志宣传,让教徒捐款帮助贫苦的中国人,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把钱用在了自己的享乐上。

前面路过这里时,还曾进去参观了一下,破败的花园里面还种着花椒树。里面的居民大爷已经退休了,是从出生便住在这里了。前几年的征收待遇给的钱够在郊区买几套房的,现在的征收待遇和前几年没有变化,然而郊区的房价却涨得翻天覆地。 想来想去,不如先这么住着吧。

年久失修的楼梯,楼上已经没有再住人了



参考资料,也是很推荐大家的一本书 《上海百年名楼名宅》,这里讲述了很多老宅子的前世今生。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随便逛逛上海的福州路,愚园路,茂名路,淮海路,这里的老建筑比比皆是,如果不抵触搭讪,可以和住在这里的老居民聊聊,他们往往都很愿意为你介绍这里的历史。

当然,其实除了上海,天津五大道,厦门鼓浪屿,这种百年历史的房子也不少。


如果要找非殖民时期的建筑,其实也有很多,比如永定和南靖的土楼,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宏村的徽州民居。

南靖,建于1905-1909年的怀远楼,现在依然有人居住,我去参观的时候,这里的住户正在准备喜宴


其实看看这些建筑,但凡留下来的,多少都是比较独特的,有价值的。

而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些保留下来的建筑,都是要时常修缮的。

老建筑的设计,也不一定适合今天人们的生活习惯。

比如这个

《每日邮报》披露,不少到访白金汉宫的外国元首或领导人在这座宫殿遭遇过尴尬,因为这里最豪华的客房没有配备独立卫生间,访客如果想刷牙,必须走到走廊另一头。英国白金汉宫要大修!历时10年,花3.69亿英镑《每日邮报》披露,不少到访白金汉宫的外国元首或领导人在这座宫殿遭遇过尴尬,因为这里最豪华的客房没有配备独立卫生间,访客如果想刷牙,必须走到走廊另一头。
英国白金汉宫要大修!历时10年,花3.69亿英镑


当然,虽然我可以列出这么多超过60年甚至100年的建筑, 实际上肯定还有更多,但我们依然要承认,我们与欧美之间还是有差距的。

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经济与技术发展更晚

但其实建筑上的差距,也是经济与建筑上的差距,伦敦地铁1863年开通,纽约地铁1904年开通,北京地铁1971年开通。人家经济发展的时候,我们在战乱,人家在大规模高标准盖房子的时候,我们还要担心被轰炸。

直到建国之后,城市人口增长,北京和苏联学的开始盖赫鲁晓夫楼,想想现在住在这里的人,大概应该都在盼望拆迁吧。


2 近年来城市和经济的爆炸式发展

人口持续增长,土地供应量有限,维修没有什么历史和建筑价值的房子,远不如拆掉他盖更高的楼给更多的人,赚更多的钱来得实在。


3 建筑保护意识来得晚些

当年折掉的北京城墙,山西那些比平遥有钱的县城拆掉的古城,都是在我们意识不到他的价值的时候被拆掉的。

还有上文提到的淮海坊,上海原来有很多类似的里、坊,直到七八十年代还有拆除,因为那时候距离建成时间比较近,大家认为这些房子并没有太多保护价值,现在的政府则越来越有建筑保护意识,很多老石库门,旧里弄,都只修改拆了。


4 现在建筑标准的不断提高

比如前两年英国维修期间发生大火的那栋高层建筑,还是只有一个楼梯的设计。 而对于基建狂魔来说,维修的成本,可能远远高于拆除重建的房子。


最后,对上海老建筑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关注一下这个系列的图书,这是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的教授精心编著的一套城市行走系列的书。 想对上海的老建筑有更多的了解,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买来看看,并亲自去走一走。


我是爱旅行,爱美食,爱逛博物馆的@Levana Dong

欢迎关注我的更多回答

关于上海的小众景点:在上海,有哪些值得一去又不是很贵的景点(网红打卡地点)?

关于上海的小吃 :在上海城隍庙吃小吃是什么样的体验?

关于上海的建筑:有时光历史韵味的建筑为什么很少(建国后的)?

关于学习经济学:如何高效地阅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关于独自旅行:女生一个人建议去旅行么?

关于那些好吃的冰淇淋:有哪些冰淇淋好吃到升天?

用名画给你讲故事:历史上有没有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人却有(血缘)关系?

把每一个设计作品当做一个故事去阐述,每个故事也都会有起因,经过,结果。这便是我们设计中的逻辑。

起因就是场地,前期的场地分析,场地的特殊性选出一个设计的设计场地,通过场地的分析得出一个相匹配的设计功能,通过对场地信息的研究和整理进一步得出方案的设计概念

经过就是方案的设计过程,将设计的场地信息、功能和形态进行结合转义成空间形体,在这个阶段同学们就开始进入到了方案中的实际设计阶段了,将前期所有的信息进行梳理、汇总、精简进入到建模阶段。

结果就是方案最终的表达,每一个方案的最后需要通过图纸将方案从场地到设计进行图纸的表述,同学们在学校的课程作业中工作量感觉最大的地方,调整平面,绘制剖面,纠结立面。

做平面图遇到题主所说的问题,真的太常见了。大部分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看上去很单薄,缺乏主次对比以及缺乏深度,比如下图。

图源百度搜索

那么,怎么样做,平面图就不平铺直述,或者说开始丰富了呢?

首先,画图之前,我们应该找到自己想表达的亮点,也就是这个平面图中最有趣的是哪个部分,也许是平面造型,也许是特定的空间,也许是想表达的氛围等等。

其次,要对平面图表现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偏好方向,例如我们提到的平面图表达风格分类。

还有,你要注意到一些细节的对比表达,比如同一张图中所有线宽的对比和统一,配色能表达重点的同时做到干净大方,以及加入一些辅助元素让你的平面图看起来更热闹更有氛围感。

建筑设计平面图(来源:Pinterest)

这是我们同学画平面图的总思路,下面我们看如何落地。

1.最经典的方法线稿图表现

线稿图是平面图中最典型的表现方法,由于没有颜色、材质贴图等元素的加持,所以线条的表达非常重要。

A.按顺序分:画轴线-画柱子(若需)-画墙-画楼梯-画入口-放置家具-画铺地填充-画环境-加最重要的标注信息

B.按线形分:实心最粗-外轮廓墙线;实心正常粗细-内墙,楼梯等建筑结构;实心最细-填充铺地以及家具,树木等附加元素;点划线-轴线表达;虚线-框选节点或强化重点。

建筑设计平面图(来源:Pinterest)

从这个小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加强了外墙体的轮廓线,可以说是这张图中最实最粗的线。从视觉效果中我们可以一眼看出建筑的形体。同时作者还加入了很多细节元素,例如家具摆放,填充的地面材质以及周边的环境(水和树),那么整张图纸就变得饱满、耐人寻味。

2.黑白风格表现最出效果

我们都知道黑白两色拥有最强烈的对比,那么将这种对比关系应用到平面图表现中会是什么样子呢?

建筑设计平面图-黑白风格(来源:Archdaily)

在上面放置一些人树木和家具,黑白灰的对比一定要掌握好,灰度的强弱是相当重要的,比如什么地方要设置最暗,答案是墙体部分,尤其是结构墙。又比如什么地方要设置为最亮或者设置为浅灰色,答案是植物等配景。 强度意味着要让人直观的看到你最想表达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例如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到,黑色的墙体突出表现了建筑的形体,同时第一眼就可以看到整张图片的结构。人和植物等被设置为白色,突出表现但又不那么抢眼,这样能做到让平面图主动说话,让它来告诉所有人这个项目中有很多功能。

建筑设计平面图-黑白风格(来源:知乎test543)

3.单色表现在平面图中是最常用,最不容易出错的表达方式

建筑设计平面图-单色表现(来源:知乎test543)

在画平面图时,还有设计师最常用的一张表现方式,就是用一种主色表现平面图中的一些元素,同时沿用线稿平面图的制作思维。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使整体方案表达效果更加统一,同时想表达的重点也更加突出,图面表达也好看。

建筑方案图纸-单色表现(来源:Gooood)

制作这类风格的平面图时,第一步我们要确定的就是想表达的主题是哪部分,多是建筑部分,可以和项目中的分析图、剖面图中的元素产生颜色上的呼应和联动。

建筑方案图纸-色彩联动(来源:architectnweb)

还有一部分当需要表达的重点是建筑周围的环境时,往往可以将配景加以一种主色调,同时建筑“留白”,也可以很好地强调重点。

建筑设计平面图-单色表现(来源:architectnweb)


4.通过材质丰富平面图效果

我们还可以在表达平面图的同时,加入或拼贴材质贴图,也可以很好的营造一种平面图氛围。制作这种图纸时,加入的新元素不要太多,只需要表达最重要的1-2种材质即可。比如场地中的某条重要水流和湖泊,建筑中某种特有的结构,甚至将某贴特定配景叠加材质贴图。

所以在制作材质平面图时,一定要建立好自己的素材库,或者在平时浏览网页的时候顺手存出来好看的材质表达,会加快后期制图速率。

建筑设计平面图-单材质表现(来源:Pinterest)
建筑设计平面图-多色表现(来源:Pinterest)

5.总结

画平面图时,你要思考如何恰当的表达元素而又不会适得其反,主次颠倒。我们设计师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把手中的一大堆材料处理的更为合理。

总结一下平面图纸的工作流以及重点的表达效果,首先要明确平面图要表达的重点区域,并且还要选择好最合适相匹配的表现方式,例如有的平面图用色比较严肃,更多的想表达方案的纪念意义等等。接下来需要根据分类依据整理平面图中的线条的表达,例如线条的宽度,是否要填充墙体,辅助线,以及必要的尺寸标注线。最后需要做的就是将左右准备好的图纸放入到Adobe Ps & Id 进行后期整理。

说到这里一定建议大家在画图前多去搜搜案例,想要获取到张理想的平面图需要充分的素材收集,包括表达形式,配色以及,P站就是非常好的素材网站,另外我还推荐去Gooood古德设计网,大量的案例以及相关的图纸表达都是大家值得学习的好素材。

以上,望有帮助
———————————————

建筑是空间的艺术,也是几何的艺术。从原始的埃及金字塔到当代我们身边的博物馆和大剧院,无数不同时代建筑师都在探索空间几何在建筑上的表达。概念上来说,建筑是从形体出发,通过设计同时满足丰富的空间表达和合理的适用性。构造实体几何则是推敲建筑形体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式。(正文共:5584字17图,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简而言之,构造实体几何就是通过布尔运算使得我们熟悉的基础几何体能物尽其用构造出有趣的体量和空间。掌握构造实体几何这个概念,那么在作品集中的准备中同学们就可以不局限于传统体块表达,从而探索更加多样化的建筑语言,来丰富作品集。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构造实体几何这个概念和布尔运算手法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吧~


构造实体几何的定义

构造实体几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是实体造型中一项常用的手法,CSG 是三维立体建模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程序化几何构造方式,在艺术,雕塑,以及三维电脑绘图中都有广泛的运用。作为空间艺术,构造实体几何在建筑学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用非常简单的基础物体构造出看起来非常复杂多变的3d几何以及曲面,从而在设计中创造出更加有趣的体量和内部空间。

Sculpture by David Umemoto

CSG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布尔运算(Boolean Operation)。简单说,布尔运算是一个三维的集合概念。它包括 并集,补集 和交集。并集(boolean union)是两个物体的结合体,如下图正方体和球形的结合。交集(Boolean intersection)是两个物体共有的部分。而补集(boolean difference)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A物体中减去B物体。通过指定不同的A和B 能得到不同的几何体。如下图长方体和球型的补集有两种不同的集合体。掌握这三个概念在推进建筑体量形状以及三维建模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建筑设计中,较为常用的就是布尔合集和布尔补集这两个概念。



布尔运算的概念

同时,布尔运算是一种常见的曲面建模的手法。如上文的例子,通过取补集, 我们可以在长方体块中构建三维球面。而布尔运算和构造实体几何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构造曲面。通过结合不同的集合体,布尔合集和布尔补集这两个重要的概念,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进建筑表达,在作品中尝试更加多变有趣的建筑空间。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案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布尔合集的运用(boolean union)

许多看起来有复杂几何形体的建筑,其实都是通过构造实体集合和布尔运算的手法推敲出来的。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OMA 的台北表演艺术中心。这个项目就是利用布尔运算的合集概念来推敲出最终的建筑体量。我们可以看到,整体建筑形状是通过多个基础几何体的碰撞结合而得来的。

OMA 台北表演中心

OMA 通过分析表演艺术中心所需要的不同功能来推敲出适合每个功能的空间几何。例如镜框式剧场采用了球星体量,多形式小剧场采用了传统立方体体量,而大剧院则使用了类似于梯形的体量来应对剧院的阶梯座位布局。核心筒和后台工作区则是采用了传统的长方体。四个不同的功能部分直接连接在主体公共空间。这个手法可以保证每个功能区域既能完美运作又能给观者带来截然不同的空间体验。OMA也试图在建筑材料和外表皮表达上来放大这五个体量的差异。主体的公共空间采用了相对透明的材料,从而在视线上链接城市和街道。而三个不同的剧院则是更加纪念性的实体。不透明的金属外立面一方面满足了剧院的照明要求另一方面也创造了地标性的建筑表达。

概念图


布尔补集的运用(boolean difference)

分析完了布尔合集的实体构造案例,我们下面来了解一下运用布尔补集(boolean difference)的例子。布尔补集和合集相比更能在一个较大的体量中创造出独特的小空间,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 Howeler + Yoon Architects 的Lithos Wellness Center。

Howeler + Yoon Architects Lithos Wellness Center

Lithos Wellness Center是位于成都的一个多功能酒店。这个建筑就是通过布尔补集(boolean difference)的手法进行了多次分割从而达到最终的建筑建筑体量。我们可以看到,此项目显而易见是从一个立方体入手,作为取补集的主体。而一系列不同大小的椭圆体则是被减掉的负空间。

剖面示意图

由此,一条基于曲面的公共动线就脱颖而出。一方面链接了建筑内部和城市街道,另一方面打破了整个立方体的沉闷表达,在大型体量中创造出不同的轻盈空间,使整个建筑的上半部分产生了悬浮的效果。为了应对公共动线,Howeler + Yoon Architects 将球面进一步演化成大型阶梯。木制的阶梯链接地面和屋顶,在最大程度上凸显了这一独特的动线空间。

公共动线内部

上述两个例子都是构造实体几何在较大体量建筑,如文化中心和酒店,上的运用,我们下面来看一个布尔补集这一手法在住宅这种小体量建筑商的体现。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的EX-OF-IN 住宅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史蒂文.霍尔 EX-OF-IN

这个住宅只有两层,占地仅85平米,然而霍尔在这个极小体量的项目中通过布尔补集(boolean difference)的表达质疑了传统建筑住宅表达,充分探索了内部空间的多样性。第一眼看去,EX-OF-IN似乎有着复杂的几何形状,然而霍尔却是通过系统性的操作从而达到最终的效果。整个建筑体量也是从传统立方体出发。霍尔首先从立方体中减去了两个梯形体量,从而使营造了一个坡道式的屋顶,使建筑中二层卧室的一角有充分的日照。整个建筑体量也在概念上被分割成了会客区和卧室区两个部分。第二步霍尔则是在住宅中运用了球面,来打破整个传统方形体块。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四个大小相近球体被用作切割主体量,主要使用在在入口处,屋顶处,以及卧室朝南面。一方面球面在建筑外表面带来了一种不同的几何语言,布尔补集使得外立面有圆形以及半圆形的开窗,另一方面,在室内产生了独特的局部空间。如入口处,霍尔通过布尔补集切割产生了一个半球体的玄关空间,是整个建筑的画龙点睛之笔。

概念图
入口处室内空间


构造实体几何及布尔运算对作品集的启发

通过上述的三个建筑实例,我们会发现布尔运算能使建筑体量有多样的变化。它能柔和不同的基础几何表达从而找到统一性,也能在单一的几何体中创造出复杂多变的局部空间。构造实体几何在我们设计初期推敲造型阶段能让我们不再受体块堆叠的局限,从而扩充我们的设计理念。

比如用布尔手法挖掉多个椭圆体从而营造一个非传统的核心筒,来链接两个常规立方体块。把沉闷的垂直交通空间进而变成整个项目的最吸睛的设计。立面上,通过布尔补集产生的多变曲面空间从核心筒连接到左右两个体块,有效的打破了原有的体块堆叠。

布尔补集创造垂直交通空间

或者运用球体作为唯一的负几何形体。通过变化球体的大小和链接来创造多变的天井和更加有想象力的内部公共空间。这个项目在绘图表达上对比了被挖掉的球状空间和最后的建筑体块。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列的曲面有效区别了建筑的核心公共功能区和其他的次要功能区。在剖面上给整个项目带来了更多样化的绘图表达。

布尔补集创造曲面内部空间

也可以运用不同的基础形体作为被布尔运算的几何体,来实现区域功能的合理性。比如下面这个项目就清晰的运用球体,锥体和长方体等来打打破原有的楼板堆叠。锥体的斜面呼应了阶梯剧院的,球体空间则合理的构造了独特的曲面城市广场从而强调建筑和城市的连接。方形体量中形态各异的几何体打造出尺度不同的功能区域。挑空的功能区域和低高度的楼板形成鲜明对比,整体设计思路简单明了却不缺乏深度和层次。

布尔补集打破单一堆叠

看完了布尔运算在垂直方向以及剖面上的体现,我们下面来学习一下布尔方式是如何丰富建筑平面表达的。下面这个项目在公共住宅的地面加入了圆形三角形等不同基础几何体来定义不同的公共项目。多个几何形体的碰撞在平面上产生了墙,柱网以及曲面。这些元素打破了传统墙体在平面上分割空间的单调性,而是多个不同体验空间的连贯性。多条漫步曲径从城市街道延伸到不同的内部几何体,从而实现这个项目和公共的在平面上的连接。

布尔方式创造多变的平面分割


或者通过布尔合集(boolean union)的方法来构建建筑平面,从而有清晰的几何构造语言。比如下面这个图书馆案例就运用了圆柱体作为统一的建筑语言。通过变换圆柱体的大小和高度来引入核心筒,阅览室,活动室,图书区以及公共活动区等不同的图书馆项目。布尔合集(boolean union)使整个项目能在不同楼层结合不同的圆柱体量,从而灵活的产生大尺度开放空间以及小尺度密闭空间。多个柱体的结合产生了光滑的曲面墙,一方面在外立面有独特的建筑语言,另一方面构造了非传统的曲面图书馆内部空间。而家具的设计也遵循了圆柱体这一中心概念,圆形排列的书架和桌椅进一步表达了建筑的几何语言,使得平面表达有高度的清晰性和统一性。

布尔合集产生的平面灵活性


从以上的众多项目中,我们不难发现构造实体空间这一概念可以增加建筑整体的层次感,强调设计思路的清晰性和系统性。同学们在自己的作品集里,也完全可以试着用布尔运算这关键性的方法,告别体块的堆叠,尝试更多丰富多变的几何形体。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布尔补集创造大体块中画龙点睛的负空间从而实现内部多个功能的层次性,或者构造独特表达的负空间来强调建筑内部和链接以及和城市的链接。我们也可以从部分到整体的思路,用布尔合集的手法来结合不同基础体块来实现建筑整体的复杂度,产生1+1大于2的效果。这些就是构造实体几何在建筑项目以及概念中的运用。

建筑设计是一门基于图像表达的学科,因此建筑也从未脱离几何学。构造实体几何重点在于探索新的建筑形式,提出新的空间形态和使用概念,从而反应建筑师们与时俱进的建筑思考和我们现存的社会模式。通过今天这篇文章的学习,希望同学们的最终设计结果既有一个脱颖而出的几何表达又能充分体现设计的合理性。

我来了我来了~

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除了玩弄空间,时间也是考验一名建筑师是否合格的手段。说道时间,人类是怎么感知时间的呢?

这里面就要分析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说起来空间如果你静止站在原地,是很难感觉到空间在变化的。但是时间就会完全不一样,你静止站在原地,如果有有光的情况下,你可以看到光照的变化,所以光照是是体现时间变化的方式之一。如果在无光或者闭上眼睛的情况下,身体感受到的温度变化(例如从早到晚的变化)也可以感受到时间的变化。假如说我身处恒温空间中,那么风吹在身上的触感,我想也可以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变化。当然,最简单的方式还是视觉上看到物体的变化,因为就对时间感知来说,除了外部原因,还有人内部的原因,所有人对时间都是有直觉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介绍各种以时间为概念的建筑。

说起以光照为主题的建筑,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光之教堂——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就算不了解的同学们听到这个名字也能猜到,这是一个和光有关的建筑。

光之教堂

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光照正好透过墙体缝隙的时候,圣光十字架就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由于这个建筑太过盛名,这里就不多做介绍。

第二个关于光的建筑,我能想到的是台湾建筑师姚仁喜设计的农禅寺水月道场。

水月道场

他讲《金刚经》与《心经》刻在墙壁上,在太阳下山的时候,阳光会穿过墙上镂空的经文,光打在地面上,墙壁上以及石柱上,使人净化心灵。(和光之教堂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关于光的例子还有很多,我认为身为建筑师,应该把光当做一种天然的材料融入建筑,光是最好展现时间的材料之一。

太阳永远不知道它有多大,直到它撞到一座建筑的侧面。————路易斯·康。

说到有关温度的建筑,其实还是和光有一点点关系,因为光照的变化可以改变温度。但是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小型装置建筑。就是下面图这个货~

Breathing Skins Projec / Tobias Becker

它是建筑师从仿生学获得灵感,每一平方米的表面上都有140个气孔,制造者将其称之为“充气肌肉”。这些圆形气孔对于充气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膨胀和收缩,控制渗透性。从而调整内外两侧的温差。

这个建筑是关于温度的建筑,但是同时很有很多关于仿生学的建筑与温度有关。

说到气流,其实和温度有一点点相似性,因为现在很多绿色建筑都是通过仿生手段去控制温度以及气体,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自然气流的流动通风进行运作,比如很多有风幕的建筑。

说道肉眼可以直观看到的建筑,现在是层出不穷。最有名的建筑师我能想到的就是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位于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由英国建筑设计事务所 Foster + Partners 和 Heatherwick Studio 联合设计,建筑外观最大的亮点即三层金色可转动幕帘,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既如中国古代冠冕,又似西方竖琴。幕帘每天四个时间配合音乐定点转动,宛如一座“会跳舞的房子”盛放在外滩沿岸。


复星艺术中心

关于它的动图我目前没有找到,但是我看过它动起来的视频。给我的感觉仿佛是蒸汽时代的机械装置在运动,好像是一只被解构的机械手表。

关于时间的建筑还有很多,时间可以通过光照,视觉,气温,气流,触觉等等方式展示先出。好的建筑是会运动的,所以时间是建筑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建筑最好的材料之一。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以及咨询我们关于建筑景观城设留学作品集问题,我们会不定期分享建筑新闻以及建筑留学的咨询~~~

私信我~了解更多信息~

前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很多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建筑理想,在影视作品中轻易的实现了。如果说,现实带来的是制度、规范、甲方,影像中却往往充满了梦想、想象和可能性。

因此,许多建筑师跨界(zhuan hang)进入电影领域,生活中著名的建筑也在摄影师、导演们的手里大放异彩。

虚拟的图像化思维可以为我们的设计增加灵感。就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电影里有别树一帜的建筑身影吧~

布达佩斯大饭店

关键词:对称,立面,小清新配色

导演:韦斯·安德森

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1969年5月1日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 美国电影导演、编剧。由于他全面介入了自己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编剧,摄影,美术设计,配乐选曲等,也被称作是"作者导演"。

2014年,凭作品《布达佩斯大饭店》入围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等等九项大奖。

详细介绍:

这部电影入围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等项大奖。

导演是赫赫有名的韦斯·安德森,他是一位全才型的导演,作品极具个人标志性的影像风格,被称为“最文艺的美国男人”,强迫症的审美收获一票处女座铁杆影迷。除了布达佩斯大饭店,他的电影犬之岛、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也是构图、配色和场景创造的典范。

这部电影的剧情讲述的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由盛转衰的过程,战争时期一个欧洲著名大饭店看门人的传奇,以及他和一个后来成为他最信任门生的年轻雇员之间友谊的故事。更深层次的对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致敬、欧洲战争的批判、名门王族望族的财产纷争的荒谬、欧洲由盛转衰的叹息,沧海桑田。

电影中大量华丽的高饱和度色彩,比如布达佩斯大饭店外景,以大片粉色渲染,像是一个华丽的巨型婚礼蛋糕;曼德糕点(Mendl’s)用的则是马卡龙色系:薄荷绿、粉蓝色,再配以精致的奶油花边,简直像是在用眼睛吃甜腻腻的糖果。随着时间推移,导演调低了饱和度,着以沉郁的深棕色、咖啡色和金色。色彩的呈现和规整对称的构图,这种过于规整的构图方式,是电影的呈现方式更具荒诞的幽默气息

下面是一大波美图~

首先,是具有特色的配色体系:忧郁的蓝色系、热情红色系以及小清新粉色系。

及标准的对称构图与正立面摄影手法:

建筑相关参考:

电影中的很多画面可以被制作成色卡,作为我们建筑填色的参考。此外,小清新风格的正立面构图在设计图纸中也有很多借鉴~

银翼杀手2049

关键词:氛围,材质,光线处理

银翼杀手2049这部电影第一次看就抓住了小编的心。除了高斯林帅气的面庞(没有)和电影主线情节的悲剧感与宿命感,那种倾尽全力、无数牺牲为了一个目标的信念,微不足道的人物漂泊浮沉的一生,配合导演高超的摄影手法达到了顶点。

设定在2049年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故事背景,一个集权的组织掌控着所有人的生命。而与之相对的,大量建筑、雕塑的摄影都充满了庄严感与压抑的氛围,粗糙的材质渲染着场景的厚度,很多建筑在现实中也能找到原型

Wallace大楼

像任何科幻电影一样,反派公司必须有一个酷出人类极限水平的未来感大楼。强烈的秩序感,厚重的材质,与不断在其空间中流动的水纹波光。在《银翼杀手2049》中,大反派Wallace复制人公司大楼的设计,就无比贴合这样的电影类型。

大楼的入口空间的设计,和安藤忠雄的建筑非常相似。

安藤忠雄地中美术馆
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小筱邸住宅
路易斯·巴拉甘的吉拉迪之家
宇野友明的竜泉寺之家
地中美术馆也有类似的空间,安藤忠雄+Jame Turrell
彼得卒姆托的温泉浴场
RCR的贝尔洛克酒窖

电影场景中的废墟大楼,也充满了粗野主义美学~

还有一个经过官方确认的空间——西班牙建筑事务所Estudio Barozzi Veiga 2010年未建成的,西班牙皮洛尼亚的尼安德特博物馆设计方案。Barozzi Veiga曾获2015年的密斯奖。

除了电脑渲染及布景搭建外,本片还是有一部分实景拍摄的画面。电影中崩坏的拉斯维加斯是在布达佩斯拍摄的,主要场景发生在前布达佩斯证券交易所。

以及最重要的,总部大楼的外观,致敬了两河流域的早期原型

两河流域传统建筑

头号玩家

关键词:模块化,可变性,科技感,竞赛

作为去年大热的影片,除了层出不穷的彩蛋,其中场景的设计也充满了建筑竞赛的意味。

赛博朋克的场景,取材于香港、日本歌舞伎町

很多竞赛其实都对类似场景进行过探索了,比如2019年evolo的获奖作品~

这种小模块、高密度堆积的未来城市图景,在建筑竞赛中得到了很多的探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看各地的建筑,体验各种艺术流派对建筑的再创造。除了拘泥于建筑大师的创作、经典作品的解读,很多时候,文学、影视作品也能给我们带来灵感,开拓思维,刺激我们对记住环境、建筑表达、未来城市甚至生活方式的想象。

所以,周五了,看场电影吧?

前言:建筑类型学设计方法始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自“二战”后又重新被建筑界所重视,其与历史、文化、场所有着紧密联系。类型学的设计往往涉及类型抽象和场所化两个阶段,在设计中可以辅助我们发掘场所特性、总结建筑类型与元素,从而获取进一步设计的依据。让我们从普利兹克奖大师拉斐尔莫内欧的类型学理论入手,建立起类型学的逻辑吧~

莫内欧其人与类型学理论:

大家对拉斐尔莫内欧这个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一定听过他的书《哈佛建筑系的八堂课》,其中用清晰简明的语言对建筑史上重要的建筑师及其理论演变的讲解,可以说是小编读过的最喜欢的理论书籍之一;其另一本书《莫内欧论建筑——21个作品评述》也具有很高的声誉。作为建筑大师与理论家,莫内欧的设计理论脉络清晰,易于理解,设计方法也融入了当代设计的方方面面。

人的意识会自动将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并形成对此类事物的整体认识;记忆中塑造的无数类型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人类对生活与环境的整体认识。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而这种集体无意识就形成了人们对现实建筑环境的心理认知。

因此,如果在设计中转译出符合集体认知的建筑映像,就能契合人们的心理认知经验,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环境或者某种心理需求的建筑。莫内欧认为“类型作为一种形式结构,是在特定空间与时间下,生活方式与物质形式的结合,同时与现实的社会行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莫内欧的类型学设计方法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类型抽象阶段

第二:类型场所话阶段

通过设计前期对场所文化与自身需求的分析与把握,进而思考设计策略,明确设计传达的信息,就可以提取原型;再将原型结合特定环境对形式、密度、功能的需求,回归现实,形成类型建筑。

布罗本德本特认为“设计必须类似特定文化背景中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的相互适应。”类型的抽象基于对现实环境的调查和理解,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法有案例解读、理论研究、场地资料与历史的挖掘整理等,进一步通过罗列、对比、归类,得出特定的类型学“图示”。

1、 时间维度:从历史记忆中寻找原型

从历史记忆中抽象原型,可以选择的对象例如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柱廊、庭院、广场、塔庙等建筑,通过整合并抽象化,生成新的建筑。从历史中寻找原型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两个:第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普遍的类型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集体记忆,千万不要因为个人偏好而提取原型。第二,选择符合设计目标的建筑类型。例如在梅里达罗马艺术博物馆中,莫内欧选择巴西利卡作为类型元素,很大程度上因为巴西利卡内部开阔的大空间与公共性特征符合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以及人们的场所认知。第三,转译的可以是空间模式、建筑形态、甚至是建筑某个重要的部件,但一定是抽象与再利用的过程,而不是直接的复制拼贴。例如上文所述的博物馆中,除了对巴西利卡空间模式的转译,罗马拱券元素的复刻也为空间的层次性与神圣性添上了一笔。

又如在洛格罗尼奥市政厅设计中,通过对西班牙传统广场边界的类型学研究,形成了现代与传统结合的、赋予活力的集会广场。

2、 空间维度:现实环境的整合与类型化

特定区域与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往往具有共同的心里经验,这也是地域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与原因。对现实环境的整合与转化与历史元素的提取具有部分相似性,不同的是现实环境的提取可以更加抽象化,更加注重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场地氛围的转化,着眼于现实的生活需求而非历史文脉的遗存。例如莫内欧在圣保罗机场的设计中,城市文化的花园体验与机场公共空间融合,“塑造了令人愉悦的经历和体验。”


另一种提取方式可以是同种心理需求在不同空间、不同功能建筑中的跨越式整合,例如,医疗建筑中高效、清晰、便捷的流线是设计的重点,而对交通组织最完善的莫过于当地的道路结构。道路结构在当地人们心中早已留下了集体无意识印象,而这种印象可以辅助人们利用熟悉感找到正确的道路,例如莫内欧在格雷戈里马拉提翁医院中使用的策略。

得到了类型还需要对场地和功能需求做出准确的回应,才能真正利用类型学指导建筑设计。

1、 从环境出发:消解原型与场地的隔阂

类型学的设计方法中,要将原型进行“适宜”的运用,设计方法和平时掌握的思路是一致的,要勇于对提取的元素进行破解、切割、重组。可以考虑空间肌理的连续性,对建筑平面进行切割以符合城市轴线;可以从材料出发,寻求建筑界面在街道中的融合;也可以设计一个独特的建筑,创造标志性,但需要关注建筑内部的使用者与周遭环境的交流互动

例如,为了使广场的原型通过场所化设计,以市民的视角更好地融人到城市结构中,市政厅广场的建筑界面并没有垂直于城市的正交网格结构,而是旋转了45°,使建筑以张开的界面面向广场,以一种开放的态度迎接城市。市政厅南面的两个角连接城市的两个十字路口,从十字路口斜边进入广场。

在罗德岛艺术学院的设计中,从立面材质上实现了与所在地的和谐;而班吉塔银行大楼设计中,通过一个中性界面衬托历史建筑,虽然没有化用相同元素,但也对场地信息进行了很好的呼应。

2、 从功能出发:原型的功能化

类型学的设计与仿古式设计的巨大不同,就是在于提取的原型除了作为某种集体记忆的载体,更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需求。原型具有象征意义,但不能是无用甚至刻板的复制。因此,功能的具体需要将是我们选择原型的重要依据

例如,莫内欧结合人们对神圣感与信仰崇拜的集体记忆的提取,提炼的顶部采光原型,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时使用了不同的处理手段。宗教建筑中结合材料的反射与巨型化的十字架,强化了教堂的神圣感;而博物馆建筑中,雪花石膏板放置位置的改变又使得光线得以发散和过滤,减弱了对藏品的影响。

3、 艺术的再创作:原型的精神意义

很多提取的元素,是非建筑的、古典的,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扭曲、分解、重复、阵列,将普通的元素赋予建筑化的效果。除了能够实现元素的当代解读,也能进一步强化原型中所具有的精神意义,而非实用性含义。

类型学的使用,不仅能为我们的设计提供思路与形式的切入点,增强设计过程中对场所的感知,从而使设计更好的与场所融合;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反对复制传统元素的设计观以及一种进行场地分析与研究的方法。无论是指导前期研究、还是作为设计原型,都是作品集里屡见不鲜的因素。

前期研究中,对场地中与设计元素相关的类型的调查、提取、整合,生成一张逻辑图、模式图或者概念图,已经成为了作品集中的常规方法。类型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存在,很好的支持了后期的具体设计。

现代作品集对类型学的使用还有了更为创新的一步:即设计的当代性与跨学科性。作品集对设计原型的提取不再仅仅来源于生活与建筑遗产,还可以来源于文学、音乐、计算机科技乃至影视创作;也有一部分作品集完全从抽象元素出发,例如一张白纸、一面曲墙、一种穿插方式,进行范类型学的、纯逻辑组织的设计研究。

例如在设计The Primitive中,“项目非常有兴趣从该工业基地的原始风貌入手,从砾石坑,采石山丘,Bill Viola艺术创作中的身体,水和光 。设计中进一步受到这些原始元素的启发,包括在Mesa Verde挖掘洞穴的原始型住宅,土耳其的Capadocia以及篝火聚会和巨石阵图样。

而设计The Hall对中国元素的转译,提取了坡屋顶的形式原型与木结构传统建筑中柱子这一结构构件,将水平的组织方式转变为竖直叠加,创造出了新奇但又具有传统映像的建筑空间。

而作品Obstinate sphere中对球体这一抽象元素的不断缩放、叠合、收缩、以及功能性的调整,创造出了极具冲击力的室内空间。

类型学的设计思维早已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功课,通过这篇文章,大家有没有建立起内心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逻辑呢?方法已经成熟,设计的时候,更多的是考验大家真正从实际出发、进行前期调研的耐心;以及场所化阶段的创新能力,组合、穿插、异化与变形。

前期的客观与稳重,后期的勇气与天马行空,当大家难以为设计找到一个切入点或证据支撑的时候,不妨试试类型学的方法,相信可以有所收获~


作者: @One

延伸阅读及莫内欧部分图片来源:

汪丽君.人文·场所·记忆——拉斐尔莫内欧建筑类型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建筑师,2019

一般人可能很难理解,一位拿了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大师,不仅没有在大城市做地标性建筑,反而往最乡野处去,做的还是村民的民居。

文|李婷婷

编辑|糖槭

摄影|高远

一个奇怪的人

2019年8月的最后一天,细雨笼罩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整座校园藏在浓密的植物之中,不像一所学校,更像一组大型庭院。建筑师王澍建造了它,也享受它,他得意地向《人物》记者指着远处一栋楼,青瓦屋顶像山丘一样连绵起伏,「最高点往下就是我的办公室。」王澍是这所学校建筑学院的院长。但他指的办公室实际上是建筑学院的行政办公室,不到30平方米,只有最角落的四个黑布沙发才是王澍常待的地方——沙发挨着两米高的玻璃窗,是窗也是门,推开,跨过低矮的台阶,绿柳垂垂的水塘就在脚边。

56岁的王澍留寸头,穿黑衣服,是那种最普通的材质,棉T恤,牛仔裤,鞋子是最方便走路的运动鞋,也是黑的。不说话时,他就像一处悄无声息的树影。作为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获得国际建筑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他至今不用社交软件,某市一位领导找他加个微信时,他不好意思地告诉对方,他不用微信,然后把头转向妻子陆文宇,「联系陆老师就行。」

他的工作室是不公开的。一本建筑杂志做了一期建筑师工作室专题,其他人的工作室都无死角地展示了出来,唯独他的工作室只展示了目测只有一平方米大小的桌面——书堆围起外沿,桌上一本摊开的竖版书,一把毛笔,一盒墨水,两张写满字的书法纸,两支铅笔,两张A3大小的建筑草图——这张平平无奇的照片被用作了杂志的封面。一位工作室成员描述,他们工作室就是一个大开间,王澍的桌子就在中间。

得奖之前,王澍调侃自己是一个连一本作品集都没出过的边缘建筑师、另类建筑师,「总之是一个奇怪的人,跟大家都不一样的人」。他一获奖,「中国的建筑界应该是比较震惊的,大家都觉得眼睛掉下来,说为什么他获奖,这件事情很奇怪,因为他太不正常了」。

去年9月,中国美院开学典礼那天,王澍本来应该出现在最引人注目的主席台上,「给大家展览一下」,结果他一早就拉着行李箱,和妻子赶赴300公里外的衢州市举村乡,一个浙江南部的山村。获普利兹克奖后第二年,王澍就开始和衢州政府合作,给乡村做改造。6年里,他规划了3个村,完工了三分之二。去年8月 「利奇马」台风席卷,施工暂停,其中三栋改造完毕的民宅被摧毁了,王澍决定去现场看看。

一般人可能很难理解,一位拿了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大师,不仅没有在大城市做地标性建筑,反而往最乡野处去,做的还是村民的民居。但早在2000年,王澍刚到中国美院当老师时,他就经常带着学生或工作室成员去乡村调研。他在村子里获得了很多建筑灵感。比如在郸州新区仅剩的最后一个村子里,他亲眼看到了宁波民间即将绝迹的「瓦爿墙」。宁波多台风,房子被刮倒后,老百姓就把各种各样、各个朝代的砖、石、瓦混在一起,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最省的方式把房子重新砌起来,4平方米的墙里能数出80多种不同的材料,它们拼在一起就像朴素又精美的花布。王澍说,「我当时很惊叹,只有带有庖丁解牛这一类哲学意识的人才能够做出这样的墙体。」

在设计宁波博物馆时,王澍就借用了这个灵感。但要把那么多不一样的材料稳定地砌在一块儿并不容易,何况这门技艺基本失传了。王澍后来创造性地把最多只能砌8米高的传统瓦爿墙和现代混凝土墙结合在一起,建造出了24米高、符合现代建筑标准的新瓦爿墙。宁波博物馆由此也成了王澍的代表作。2012年,普利兹克奖授奖词写道,「王澍的建筑以其强烈的文化传承感及回归传统而著称……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高铁到达衢州市后,得再坐小巴车,车子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攀爬了两个小时,才到达举村乡。他们所看到的举村乡,有的村子被台风毁得面目全非:有的房子被泥石掩埋,只露出屋顶;有的房子像被劈开似的,只剩一面墙;一家王澍住过的民宿,每个房间都定格在沙石从门窗喷涌而进的瞬间。王澍一边走,一边用手机拍照记录。有的村庄则幸运地完好无损,它们建在石头垒起的河岸边,背靠竹林,青瓦屋顶,黄土墙面,从河对岸看去,层层叠叠的老房子依然保持着沉静的秩序感。

王澍对所有老房子都有天然的亲近感。「什么是好的建筑,对我来说,几乎中国所有的传统建筑都是好的建筑,我在任何马路边上看到的一个老的农舍都是非常好的……在那个地方,你能看到一种真正平静的美好的生活状态,它很真实。」但在中国,城市早就把老房子拆了个遍,大楼林立,只有乡村还有一丝保留。

考察完举村乡,回程走了一段水路。轮船在碧绿的水面上划出白色浪花,高耸翠绿的青山近在眼前。1986年,还在东南大学建筑系读研的王澍按着沈从文《湘行散记》里的路线在湘西旅行,途经一个叫「洞庭溪」的村子时,他还记得自己当时如何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近100座吊脚楼的屋顶连成了一片,整座村子完全隐藏在这片山谷中。几个农民正在沅江边造一座吊脚楼,木楼倚靠的山坡坡度近45度,简直不可思议,王澍当时产生了留下来当一个木匠的冲动。33年后,置身于衢州的青山绿水中,王澍的情绪又变得兴奋起来,在轮船上,他笑呵呵地问陆文宇,「陆老师,我们退休了,就到这个地方来定居,开一个乡村学校吧。」

宁波博物馆

都市中的农夫

建筑师童明1995年第一次见到王澍时,王澍穿了一件鲜红的毛衣,一头及腰的长发散开着。「我很震惊,给吓了一跳,艺术家不像艺术家,疯子不像疯子的。」

学校里一直没碰上面。但他对王澍早有耳闻。学生时代的王澍做了很多惹人注目的事:自个在图书馆看书自学,觉得中国建筑教育过于教条,缺乏西方早期现代建筑的冲击,到了大二,他就向老师宣布,「没有人可以教我了。」;在一次全国研究生研讨会上,王澍发言,「中国没有现代建筑,中国没有现代建筑师」,学校不满,研究生后期,王澍就一个人搬到南京郊区一户农家的一间小屋;而他那篇标题为「死屋手记」的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时全票通过后,仍被要求修改,王澍没改,最终没拿到学位。

彼时王澍还痴迷哲学,很多同学也加入他的行列,夜里12点还有人坐在楼梯读黑格尔,到凌晨3点才回宿舍。童明开玩笑道,「他害人不浅呢,我上两届有三个同学,就因为这种状况,留级留到我们班,学他的样子学得走火入魔。」

两人终于见面时,童明刚到同济大学读博,而已经硕士毕业7年的王澍,竟然跟他是同届博士生,「那可以说是他最为穷困潦倒的一段时间。」当时王澍32岁,已经和陆文宇结了婚,在杭州定居。那7年里,他基本都待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起初他想在艺术院校办建筑教育,各种阻力下没办成,他也没当成老师,后来就进到美院的公司,觉得没意思,干脆连工资、社保也不拿了,成了一个「自由人」。

1992年6月,王澍给远在新西兰留学的好友阮昕写信:

你走了一年,我疯狂创作了一年,搞了四五个作品,小到一个市中心广场的地道口,大到一个国际标准的画廊,十八般武艺都用上,把这些年对建筑的体会,一一试验,可以说,过去存于想象之中的,多少都变成了现实的。这也许已让不少人鼓噪。但我却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虚脱感。突然变得无所适从,需要以一种更锐利的目光批评过去。你的信来得正是时候。我决定,出去看看。

于是把一切放下。

准备十月份的托福考试。如能与你会合,日夜畅谈,应是一件快事。

不知什么原因,王澍最终没有出国。和王澍在东南大学时批判中国建筑教育过于陈腐教条、需要向西方现代建筑学习的境况不同,毕业后王澍面临的现实是另一副样子——1990年代,中国的城市开始热火朝天建造高楼大厦,许多建筑师都拥抱了最挣钱的房地产,王澍在2015年时曾经对《人物》说,「他们开始直接抄袭外国的建筑,这些专家脸都不红地开始做这种事情的时候,我知道一个时代过去了。」

王澍曾拥抱的现代主义变成了新的教条,他称之为「视觉鸦片」。童明说,「王澍很快发现自己原先处在愤青状态的『我』的后面同样空虚。」

两年半以后,1995年初,阮昕在来信中看见了另一个王澍:

我这一两年来,基本上以Freelance Architect的身份工作。和建筑圈内人士不大联络,算个局外人吧。一年下来,感兴趣的时候做一两个设计,其他时间宁可闲着。像《浮生六记》这样的书,偶尔翻翻,徒生一两点感触。而我选择一种类似的生活,浮生,需要时间去体会的,慢慢的,以前看不到,现在看到了。以前不会哭,现在则动不动为生活中的小故事而感动得鼻子发酸。我把生活安排得很简单,如一个都市中的农夫。

按王澍自己的话来说,他从一个「先锋派」变成了「生活派」。那段时间,他没什么工作,常常和妻子陆文宇一块出游。两人会去西湖边闲荡,找个地方喝一喝茶,逛一逛菜市场和百货商场,见一见朋友。陆文宇是王澍在东南大学的师妹,「我们属于一拍脑门就在一起。」陆文宇说。两人看起来完全不同,王澍先锋、叛逆,是个「自由人」,陆文宇则在一家体制内的设计院一直工作了15年,拿到了高级职称,「在那个舒适区我可以一直养老。」工作于她就是挣份工资而已,生活更重要。她比王澍小4岁,爱扎麻花辫,热情爱笑(「呵呵呵」的笑声很有辨识度),对小事物充满好奇心——在举村乡考察时,路过一张蜘蛛网,她会为上头织出了字母一样的纹路而激动一小会儿。她自称人生追求是,「想睡觉的时候能睡觉,想喝茶的时候能喝茶。」

20多年后,当《人物》问王澍,他生命中最珍惜的一段时间是哪一段时,他停顿了几秒,说,「我90年代大概有七八年的时间,我称之为自我放逐、自我失业的那个状态……因为我发现突破不了,我所想要寻找的那个中国现代建筑的表达方式,一直都不是很清晰……我不再做,不再设计,因为我再设计我设计不下去,这段时间,我觉得对我现在的影响会特别大。」

其间,一直是妻子的工资在支撑生活。他本来有挣大钱的机会,1992年初,他在深圳完成了深圳大剧院艺术家沙龙的设计和施工后,就立即回杭州了,「这些甲方们都颐指气使,手里拿大把钱,指挥你这样做那样做,那他们要我干啥。」为了补贴家用,王澍也会打一些零工,做点装修类的小项目,比如杭州东坡路上好几家饭馆都是他改造的,还有一些小商店、小旅馆.

王澍会出现在每一个施工现场,早上8点,他和工人一起上班,晚上12点,工人下班,他才下班。一般建筑师只需要设计,而王澍有时还承包施工,这么做一开始是出于生存的需要,但对一个只学过画图的人来说,连最简单的买材料、到市场找工人、控制成本都相当困难,一开始是做一个就亏一个。但他从中发现了乐趣,「工程小有一个好处,你能够控制从一开始到最后结束的所有的环节,很多建筑师在大的设计机构里头,因为工程很大,他一辈子可能都只接触到了工程的某一些局部。」

在做中国美院国际画廊时,王澍甚至亲自设计了工程总量三分之一的钢结构配件——用铣床把两块钢铣出45度的边,拼在一起,中间的凹槽刚好填满,再焊接。因为没人做过,王澍以「做钟表那样一种精细的精神」,画了巨大的图纸,每一颗螺丝都画得很大,再给工厂制作。「你原来看资料的时候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感受,但是你一旦对材料、对施工现场了解多了以后,不太有感觉的东西你就有感觉了,才知道那个东西应该怎么做。」

和讲着各地方言的工人们待久了——王澍一般称呼他们为「工匠」,起初他们很难真的交流,慢慢地,王澍意识到,一套属于施工现场的语言形成了,「我跟他们说话的时候彼此听得懂了。」

在「自我放逐」生活的最后一年,1997年,陆文宇的单位分了一套使用面积5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此前他和陆文宇住在一间12平方米的房子里,结构是简易的砖拱,有点像延安窑洞(「如此有趣,很让我手舞足蹈」),但房子一下雨就漏水。这次,王澍花了半年时间在这50平方米的天地里自由施展他积攒已久的才能。房子朝南的位置很狭窄,他就在窗户边做了一个倾斜的长方体,抬高地面,降低棚顶,把每天最早照亮他家的阳光装进这个「小亭子」里。厕所是透明的玻璃墙,小卧室开了两个相隔不到一米的门,而灯是「八间房」——其实就是在普通白炽灯之外,王澍设计了八个相似又不同的木制灯罩,一开灯就会散发出「魔幻般的光线」。

一年后,「放逐」了七年的王澍接到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项目。项目是童明引荐的。王澍第一次做这么大的工程,于是和妻子一起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来承接。第一次去跟甲方汇报时,王澍当场就在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方盒子,寥寥几笔就画完了,王澍淡定自若,但「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童明此前是这么跟甲方引荐王澍的:我要给你们找一个伟大的建筑师来做图书馆。出于敬畏,没人敢提出质疑。

「方盒子」图书馆就建在池塘边,水上还伸出一个「小亭子」,远处则是山,「房子沉静,素白、青黑、深灰」。这个项目让王澍真正地崭露头角。建筑师刘家琨在当年评价它「不是一个完美的建筑」,但具备了显而易见的专业深度,「从整体上讲,我真心喜欢这种有争议的动人,而不愿看那些近于完美圆熟的庸俗」。

怎么做都听我的

王澍和陆文宇几乎形影不离。2019年8月底的一天,《人物》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园准备封面拍摄时,王澍穿着黑T恤、陆文宇穿着白T恤一起出现了。陆文宇开了一小时车把王澍从市区的家送到学校。她随身带两部手机,一部拍照,一部联络,几乎所有想联系王澍的人都得先打给陆文宇。

在工作上,两人分工明确。陆文宇有在专业设计院工作的「大兵团作战经验」,「项目管理十几年」,擅长处理大关系,她通常负责和甲方、设计院、施工方的负责人沟通,就像电影制片人那样,布置好每一个环节,控制整个项目的进程。不仅如此,她还熟悉技术,比如一个体量大的建筑的屋顶从平面变成坡面,雨水容易过于集中,而陆文宇能控制水流的方向,王澍称她为「落地大师」。

从设计院出来后,陆文宇也在中国美院任教,和王澍一起把建筑系、建筑学院搭建了起来。刚开学的一天,她独自接待来访的外宾,下午3点才吃上盒饭,接着去开导一位上课「特深沉」的老师,再开车去工作室,路上她自个儿订好了第二天去上海参加活动的高铁票,出发前她还得给建筑学院的学生打成绩以确定研究生保送和奖学金名单——忙得像个「八爪鱼」,但她却开心地向《人物》说起前一天和朋友一块喝茶的趣事,「还喝了不少时间呢。」

王澍则在另一个战场上。他像个「导演」,负责设计、画图。在施工现场解决问题,在「放逐」的那7年里他积累了「特种部队战斗经验」,助手宋曙华说,「(在现场他)从头到尾都精神亢奋,任何一个他感兴趣的部位都要仔细地看,指挥,拍照,跟很多人商量,跟甲方解释,有时要具体到一块砖瓦的布置,他也滔滔不绝地在跟周围的人解释。」直到今天,王澍一年至少也要去30次现场,平均一次两三个小时,助手每两三个星期也会汇总一两百个问题清单,再由王澍定夺,「没有人能够替代得了我。」

有了陆文宇的协助,王澍已经少去了大半与甲方打交道的烦恼。但问题也不是没有。2001年,只做过一个一万平方米项目的王澍接到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这个建设面积有十几万平方米的大项目。校长许江欣赏他,力排众议把这个项目给了38岁的王澍,但给出的条件是,3年就得完成,而造价只有市场价的一半,还要「达到国际审美水平」。

王澍同意了校长的条件,他只提了一个要求:不许干涉他的设计,「怎么做都听我的。」校长同意了。于是,一个几栋楼就能搞定的校园项目,王澍做出了整整三十几栋楼,把一个学校当成一个村、一座城来设计,每一栋楼按12米左右的高度去限制,「大的树木最后的高度一定能够超过建筑……我的建筑就是要跟自然融合。」为了省钱也为了环保,他们从全省各地找来800万片旧砖瓦,都是拆迁后遗留的,价格比新的便宜了一半。因为材料大多是回收的,象山校园一期2004年建成后看起来「暗乎乎、旧兮兮的」,有同行甚至评价,「要看杭州最丑的房子就去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他(王澍)那天说(造价)一半,他没好意思说,我给你说真实的。」陆文宇说。当时校长开出了一平方米800块钱的价格,而这是当时杭州农民裸房的造价。「王老师笑眯眯地看着他,说这样吧,你再多给一点,1200还是1500后来,只比农民的裸房稍微贵了一点。」这个价格还包括了整个校区的景观和设备,后来有人指责象山校园居然连空调都没有,「一千多块钱一个平方米的造价,你去做集中空调,可能吗?王老师就用最朴素的方法,厚顶,厚墙,生态降温。说这种话的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自己去做做看。」

「有的说法特别荒诞。」王澍说。但陆文宇给他分析,「那些人就是想有个机会发表意见,那么大工程让你做,很多人心里头很不是滋味。」王澍说,「陆老师对我帮助特别大,她让我理解人性。」校长许江在当时也动摇了,甚至犹豫要不要把二期还继续交给王澍做。为了平息争议,王澍放下架子,办了一个「总结一期,展望二期」的展览,主动请来国内建筑界、艺术界的大腕,还开了讨论会,「得到的评价巨高,那我们校长心里就踏实了。」

二期升级了难度,一期十几栋建筑用一套工艺就可以基本覆盖,到了二期,十几栋建筑都很不一样。施工那4年,王澍和几个助理几乎每天都要画图到凌晨3点,工艺复杂,每天施工现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一个暑假,他们在中国美院南山校区一栋教学楼的房间里画图,中央空调假期不给开,杭州夏天又极为闷热,只能吹电风扇,吊冰袋。夏天快结束时,是杭州蜘蛛繁殖的旺季,白天一开门就发现,每个窗户都织满蜘蛛网,电脑之间也纵横交错,茶杯和花瓶之间能织出十道线,工作室成了「盘丝洞」,每一天他们都要用笤帚把这三到四百只蜘蛛(王澍粗数过)请出去。陆文宇那时也得陪着熬夜,一期时她搭好配合团队之后就可以轻松地去喝茶了,二期是连喝茶的时间都没有。

2007年,象山二期好不容易竣工,王澍又接下了更艰难的杭州中山路改造项目。这条路是千年古迹,100年前还是杭州最繁华的商业街道,直到近20年才变得破败。这事儿牵扯的利益方太多——当时每个院子里都住满了人,而且街上有1950年代到1990年代、中国传统到西方传统各式各样的建筑,「这样一条街,要想把它给做起来,我说这只有上帝可以做。」但王澍还是受邀做了一份策划报告,A3尺寸,厚达4厘米,他想以此婉拒,结果领导全同意了。

实际的落地过程并不顺利。王澍还邀了十几位建筑师参与设计,但整个项目时间紧迫,从策划到确定方案花了一年,留给施工的时间不到一年。蒋伟华是负责跟进项目的业余建筑工作室成员,每周他会去市建委开例会,与会的还有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电信,交通部门,城管等等各个职能部门的人。这个项目有两个甲方同时管着,而施工单位还远不止两个,几家相互独立,有的很难管得动。

在这条只有2公里长的中山路上,蒋伟华要应对的还有成千上万的现场问题。哪里的河道被堵塞要做个滤网,哪里的基层挖开全是管道,得请工程师来,哪里的设计落地时「把人家的窗切了一半」,「造的时候边上都是百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蒋伟华说,「你长期在这样一个繁琐的处理问题的状态,神经是非常紧张的。」

2009年10月1日,中山路的一千米步行街开放,一周内访客达130万。如果按策划时的标准衡量,那些历史建筑可以说是「全被做坏了」,有的设计没建成,有的被强行修改,参与的其他建筑师有的甚至因此拒绝承认那是他的作品。

再提起这个项目时,王澍语气平静。他认为这种级别的市政项目,中山路最后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标准。但陆文宇很激动,「那时候我已经觉得做吐了,太累了,那个累不是做建筑累,而是跟人打交道太心累,累到最后,我觉得已经真的没必要了,不要再做了,烦死了。」

抢救

在一次开车路上,陆文宇突然告诉《人物》,「他获奖之前,我们本来准备把工作室要关掉,你知道的嘛?」

中山路完工后那两年,业余建筑工作室没有再接任何新项目,只做「扫尾」工作,计划在2011年年底把所有的项目一个个结掉后,关门。

「陆老师有点累坏了,我很能理解。」王澍说。他同意关闭工作室,专心当老师搞教育。他从不觉得关门会有什么遗憾,「累趴下就没意思了」,「(之前)全都干得很高兴,而且我又不是没停过」。

2012年2月,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宣布,王澍获奖,他是这个奖项成立33年来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得主。

在颁奖典礼上,王澍说,「获得这个奖,对我多少是有些不期而至的感觉。在多年孤独的坚持之后,对一个在获奖之前没有出版过作品集的建筑师,一个只在中国做建筑的建筑师,一位自称为业余的建筑师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评委会的人笑死了,说你要是把这个工作室给关了,那你就是历史上第一个获了奖就把工作室给关了的人,简直是个奇葩了。」陆文宇说,「现在回过头来想,(工作室)怎么可能说停就停,这个事不简单,只不过是一个想法。」如果当年真的把每一个项目收完尾之后才关门,那关门的时间得推迟7年——2008年他们接下的十里红妆博物馆直到2018年才正式完工。

获奖后,王澍不仅没关门,还把工作量翻倍了,以前他一年接一个项目,现在一年接俩。2019年9月,王澍坐在中国美院校门口一家咖啡馆,他的位置背对大门,但仍有人认出了他,像遇见明星那样举起手机偷偷拍照。王澍告诉《人物》,「被逼的,我要为社会承担得更大。」但每年找来的项目很多,「我们俩每次都很困难地要对别人说,今年已经满了,很抱歉,你要么明年?甚至可能明年都已经排队了,能不能后年?」

衢州市政协副主席吴江平是在一个偶然机会下见到王澍的。那是王澍获奖后第二年,两人恰好都在一个饭局上。吴江平形容自己见到王澍,「不知道如何跟王老师对话」。他没想到,王澍居然对衢州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感兴趣,王澍后来还去了一趟衢州,在政府食堂里吃了一餐。「吃我那餐饭把他给忽悠了。」吴江平开玩笑道。他邀请王澍到衢州做点项目。「有这么一个大师来辅导我们的乡村建设,那一定对衢州的建筑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当时我跟这些局长们说,王老师说这里要放块石头,你就按照他的要求就放个石头,若干年以后,这就是一道风景。」

在衢州驶向杭州的高铁上,在列车轰隆隆的震动声中,王澍提高音调说,「2000年到2012年,我称之为向乡村学习,但是这个过程我学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用在城市里,我获奖之后,在我们建筑学院也提出来,整个建筑学院的研究全面向乡村整体地改变,这时候等于是我要回馈,基本上每年我要做一个村子的设计。」

2012年普利兹克奖颁奖典礼结束后,杭州市富阳区的领导在王澍下榻的酒店电梯口拦下了他。他们想请王澍以《富春山居图》为灵感,面朝富春江建一座博物馆。王澍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先让学生调研了全富阳290多个村子,「细到这个村的每个房子里有几张桌子,几张椅子,养了几个猪,几个鸡」。结果保留传统「山居」形态的村子不到20个。王澍无奈地跟富阳的领导说,「你富春江在这里,山居都没有。」20个村子中只有一个被列入了保护名录。王澍接了项目,但附加了条件:「必须拿一个村子让我来改造一下,不让我做村子,这个博物馆我也没时间做。」

王澍最终选定了既不是历史古镇又交通不便的文村进行改造。他给这个村取了个外号,「半残村」,因为村里的老房子还剩不到一半,那些几层小洋楼突兀地夹在其中。文村那时刚规划了一个叫「美国大都市」的项目,想造15栋钢筋水泥砌筑的「大house」。2016年春节后,王澍造出了第一批「比老村还要像老村」的新房子——其中用的一种材料是当地山上黑黑的杭灰石,有一栋甚至完全是用土做的。有13户村民获得了优先挑选权,村委给了他们两个选项,要么从中挑一栋,要么给你块地自己盖。他们「思想斗争非常激烈」,年轻人很快就接受,他们想做成民宿,老人们则很犹豫,有一户老人白天刚拒绝,儿女就连夜从省城赶回来劝导,「机会难得,千万不要错过!」最终只有1户选择自建。

乡村显然是一个比城市还要复杂的系统。「乡村的土地是非常紧张的,因为国家对耕地控得很严,盖房子的地几乎是没有的,老百姓的房子如果你要改,谁支持啊。」在衢州那个项目上,王澍花了6年时间,直到2019年9月,只做了3个村,还只完成了三分之二。事实上,它一开始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项目,通常甲方都会先有一份项目计划书再找建筑师,但衢州连具体在哪个地方、做什么样的建筑都不清楚。这个过程里,王澍就得花时间反复和当地政府商讨,到底在哪里做点什么合适。

好不容易进入施工阶段,城里的工匠费用太高,村里吃不消,王澍就带着和他一块工作多年的工匠到村里,培训当地的工匠。像「抹泥」这样的工艺当地没有做过,泥水什么比例,速度做多快,快了慢了都有问题,一下雨泥就给冲没了。光实验用的样板房又做了近一年。王澍说,按这个建设速度,「如果换一个书记(吴江平以前是衢州市衢江区委书记),这个事情做这么多年,还不出什么成果的话,早就(合作不下去了)。」

即便改造农居是如此复杂,王澍还是坚持给文村的每一栋房子建一座院子,「有院子才有中国式的生活,可以晒干菜,在院子里吃饭,邻居来聊天,再种点小盆景,放点农民的农具。」但很多村民压根不想要这个10平方米的小院子,太浪费宅基地了,王澍为此去「找省里落实」,院子就不算进宅基地,免费赠送。无论村民有何要求,每次提起他们,王澍总会露出很温和的笑容。房子改造后,村民自己做内部装修,有的村民把室内涂成泥墙(说是模仿王澍的「抹泥」工艺),有的重修了烧柴的土灶,一个厨房里既有燃气灶又有土灶,有的做了双堂屋,一间摆祖宗一间摆电视。还有一个「牛圈、鸡窝、猪圈组合在一起」的老房子改造后办起了餐饮,取名「猪圈餐馆」。王澍很满意大家的创作,「这个很有趣,这个非常生动。」

在2016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上,王澍说,「其实我一直想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乡村现在更需要抢救,中国的城市如果谈传统文化的恢复或者平衡的恢复,我个人认为是相当的悲观,几乎没有可能,但是中国的乡村,那个文化还有可能抢救……你如果不抢救,10年之内全部消失。」

王澍第一次去文村时,正对着村口的小卖部门口坐着几个老奶奶,她们在那儿聊天晒太阳。「这种平静如水的生活,大家在那里很高兴、美好的状态。」王澍说。他七八岁的时候,跟母亲在新疆真正地「下乡」了3年,那是1970年代初,母亲的学校经常停课「闹革命」。白天,所有老师都变成「农民」,把学校开垦成农田。晚上,老师们聚在一块,喝茶喝咖啡,谈普希金和鲁迅。在那样的时代里,王澍却在生活中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平静。

2016年文村改造结束,村口的老房子保留了下来,反倒是旁边的新房子被王澍改成了新模样,因为用的是当地的黄土黑石,和旁边的老房子看起来很和谐。小卖部还在那里,门口的石板凳还加长了,能容纳下5位老奶奶,「我不希望改完之后,真实感消失,把生活也给改掉了。她们仍然坐在那里,这是最让我欣慰的。」

2016年3月,浙江杭州,富阳洞桥镇文村,一期完工的43幢民居,近一半通过外立面整治、老建筑保护修缮后,建筑师王澍使乡村老建筑实现「重生」。

来去自由

去往乡村如今成了一股新的潮流。建筑师唐勇说,最近两三年里,乡村建设的项目比城市建设的项目还要多。来找王澍做乡村建设的地方政府也变多了,「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希望你去帮他,要么就是小打小闹的一些美化,如果是大的活动,他们其实都是抱着某种希望能够进来投资或者开发。」

王澍曾对学生说,浙江省有90个县一级的单位,「我希望每一个县里头都能看到我学生的工作室在那里,因为中国的乡村需要。」王澍顽皮地笑了起来,「我估计我们学生被吓得够呛。」

唐勇是王澍带的第一批研究生,在北京有自己的工作室。他没有听过王澍那「吓人」的想法,但他在陕西偏远的泥河沟村里做了5年。让他对乡村真正产生兴趣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受邀去四川一个村子做设计,同行的其他9个建筑师做完的农民房子连猪圈、院子、晒谷场都没有。「都是概念化的房子,真正有用的不多」。前两年,唐勇回中国美院,偶遇了王澍,王澍告诉他,那么多人到乡村去,但「大浪淘沙」,「就是大家坚持吧」。

如今在杭州,王澍和陆文宇搬离了他亲自设计的50平方米小屋,小区太老,没有停车位,出行不方便。他们借住到了朋友闲置的房子里,120平方米,没有任何装修,白墙,水泥地面,顶上几根日光灯,其中两个房间还塞满了朋友的杂物。王澍只往里头搬进了几个简单的木家具,几年后房子就得还回去,他不敢轻易动。

他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家里。新住处位于杭州老城区,他常常出门溜达。门口有一条河,河边有人做运动,一位爱穿工字背心的男士常跟着女士们跳广场舞,「做各种妖娆的动作,节奏跟得特别好,特别有表现力。」王澍兴致很高,他不会跳舞,但也跟着伸伸腿、拉拉筋。

他家对面过条马路就是吴山。吴山临着西湖和钱塘江,虽在闹市,却有幽静之感。在山顶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每天早上都汇聚一群退休的大爷。他们和王澍一样,都来登山做运动。到了8点,其中四五个人就各站上一块石头,开始「演讲」,底下还有听众。王澍眉飞色舞地模仿他们的神情,「全世界各种大事他们好像都是亲临现场的感觉」。到了9点,大伙儿就散会了,各自奔赴菜场回家做饭去咯。

在王澍这儿,生活变得来去自由。当《人物》问起王澍期待的退休山居生活时,陆文宇抢答,「理想状态,只能假想,这基本上没可能。」王澍笑呵呵地顺着陆文宇的话回答道,「每个人生活经历不一样,陆老师是住集体宿舍长大的,所以她离不开集体宿舍。我不太一样,集体生活我也过过很长时间,相对比较不群体的生活我也过过,所以我都可以。」

2013年,有一位西班牙女记者发起倡议,希望包括陆文宇在内的两位普利兹克奖得主的妻子可以分享奖项。陆文宇拒绝了签字,她的语气听起来理所应当,「我觉得生活比什么都重要,你最后还是要回到生活的,你可想而知,如果在中国当时我要是同意拿这个奖的话,我整个正常生活一定打乱了,当然不要这个奖了。」

在陆文宇的督促下,王澍还戒掉了30年的烟瘾。先是不许在家抽烟,做到了;不许在工作室抽烟,做到了;回家前两小时不能抽,也做到了。但王澍很痛苦,他经常边抽烟边思考,去走廊抽完,回来思绪就断了。最夸张的时候,他抽着烟写完了36万字的博士论文。反复戒烟失败后,2015年1月1日那天,王澍住在一家位于山顶的酒店,卫生间没暖气,跟冰窖一样,他抽了一口烟,烟直接从肺里呛了出来。「我原来的美梦是,我抽烟一直抽到我要死的那一刻,我还会跟人说,再给我一支烟吧。完了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可能人死的时候,烟呛得是很痛苦的,那根本不是一个幸福状态。」第二天起,王澍再也没抽过烟。

戒烟后,王澍再也没有写过那种连续的、有逻辑的文章,只能写轻松的小短文,「反正我也戒烟了,写不了那样的文字我也不强求。」他早就不把创作看作是一种颠覆性的行为,「做每一件东西都要把人吓一跳」,「我的作品一向特点是表面看甚至有点含蓄,看不太出来它怎么惊世骇俗。」尽管如此,很多找上门的人总说要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眼球掉下来」的设计。王澍为此感到困扰,「实际上,我现在整个创作在手法上变得稍微比以前还要低调,那种好像可刺激的东西其实更少了,更内敛的表达更多了。」

2000年,王澍受邀给杭州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做环境策划,他也给自己留了一块空地,想做个雕塑玩玩。空地上有个小山包,王澍琢磨了半天,决定做两道夯土墙。王澍开始在小山包处挖土,童年时玩土的记忆又浮现了。还是在新疆那3年,他家门口有很多小土堆,他经常在那儿打洞玩耍。那时他还热衷于给家里挑水,挑着一只最大号的洋铁皮水桶,走个400米就是水井。冬夜里他也接着干,他脱下手套摇水井的辘轳,手一贴到铁手柄,皮就粘上了,撕开时剧痛。他没觉得痛苦,还在里头体会到一种真实劳作的快乐。30年后,他依然在劳作,挖土,还挖出一堆残砖碎瓦、人骨、牙床,以前这儿可能是座坟山。王澍就把这些东西全夯进了土墙里。再十几年后,王澍在中国美院拥有了自己的夯土实验室,在象山校区造出了全世界最大的夯土建筑,2016年,他受邀去法国里昂,在世界第一届新生土建筑大会上当评委会主席。

他为土墙随着时间而发生的不可思议的变化而着迷,「我们叫千年的土,百年的砖,如果保护得当的话,它可以存在千年之久。随着时间,它里面整个组成的成分、那个结晶一直在变化,民间就有说法,说打一个炮弹,打在土墙上就是一个白点,你连炮都打不开,因为它是一个长期随着时间的沉淀和自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现代科学就没有办法(做出来)。」

在与材料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愈发理解了依从于时间、自然的快乐。2019年9月底,王澍和陆文宇去参加了一场凌晨4点半开始的露天茶会,就在西湖边上一个院子里。一位参加过的人给他们描述,低一下头再抬一下脸的片刻,天刷一下就亮了,很不可思议了,他们决定亲自去感受一下。两人最后去晚了,5点零5分才到。天还是黑的,有一点点微光,院里没有听到一丁点声音。仔细一看,底下黑压压坐了几十桌人。

王澍露出欣喜的表情,「那个静默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就记住了这个感觉,在一个空旷的院子,几十桌人坐在那里没有声音,印象非常深。我不知道它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其实不太清楚,但是我就记住了这件事情,也许有一天它会变成我另外一件事情的开始。」






以下文章来源于ArchiWorld世界之旅 ,作者看电影的



ArchiWorld世界之旅.

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摄影和建筑一直是两个相互影响的艺术学科,他们会互相寻找灵感,可能有专门针对单个建筑师工作的电影,也可能有以建筑地点为背景展开故事的电影。还有人建立起一个设计世界来交流想法,还有使用环境与其他场景互动的人。


今天,我们汇集了五家建筑工作室推荐的,不仅影响他们的专业工作且影响他们对世界看法的电影,其中包括风靡一时的流行作品和一些可以称之为珍宝的经典。在这个系列中提到的五部电影中,建筑成为一种基本的表达方式。


01|风之谷

宫崎骏,1984



动画电影《风之谷》改编于宫崎骏的同名漫画,于1984年上映。影片讲述千年后世界的产业文明达致巅峰,经历一场称为“火之七日”的战争而毁于一旦。世界被一种由菌类构成,名叫腐海的新生态体系所掩盖,只有巨型昆虫能够适应其中,而人类们生活在仅存的小面积土地上,在面对巨型昆虫和会释放瘴气的腐海森林包围威胁下积极求存的故事。



"四十年前,这部电影以富有诗意和远见的方式探讨了对全人类来说都非常关键的主题:与他人的关系,与非人类共存和且建立联盟的必要性,促进物种间和代际形式的包容性,接受,处理和戏剧化毒性。面对我们正在经历的气候崩溃,《风之谷》像是一份宣言,就像它从中汲取灵感的唐娜·哈拉维的著作一样。”


02|异次元杀阵

文森佐·纳塔利,1997



《异次元杀阵》系列电影属于科幻惊悚片,共三部,每一部都以几个素不相识的人共同逃离神秘立方体监狱为剧情主线,并以此探讨人性。



“我发现关于建筑和电影的惊人之处在于,邪恶主要存在于现代和高度抽象的建筑中,造型前卫的建筑总是容纳了与社会及其价值观脱节的坏人。更明确地说,在电影《异次元杀阵》中,角色被困在里面的抽象立方体体现了邪恶。建筑史学仍然将现代主义抽象等同于启蒙晚期自由现代世界的价值观,电影将现代主义建筑描绘成它的对立面"。


03|超越形式

保罗·索莱里,2013



保罗·索莱里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艺术家和哲学家,"生态建筑之父",1960年代起将建筑和生态两词合二为一成为建筑生态,1970年开始兴建绿色城市“阿科桑蒂”。他擅长运用各种媒介表达构想中的未来世界,终生致力于探索实现人类理想的无限可能性。


“我们推荐关于保罗·索菜里的纪录片,因为这位意大利建筑师的形象对于建筑和生活来说非常重要,他是比他的时代领先50多年的最后一位乌托邦主义者之一,他建立了一座城市Arcosanti,也建立了一种生活方式,这座城至今仍是生态和福祉的象征”。


04|女人城

费德里科·费里,1980


“你看这部电影的次数越多,你就越容易迷失,你必须接受费里尼制造的错觉和幻想。在这部电影中,建筑巨大,它的美学是由碎片组成的。



狭窄的女性肖像画廊,绿色霓虹灯突出的白色大理石高墙,巨大的餐厅和健身房,沐浴在棕榈树中的卧室,暴风雨的夜晚,充满童年记忆的长滑梯,马戏团,笼子,地窖、法庭、墙后、狭窄的走廊、楼梯...”


05|千钧一发

安德鲁·尼科尔,1998



《千钧一发》是由约翰·班德汉姆执导的反乌托邦主题科幻电影,也是导演第一次自编自导的作品,故事中的社会通过人类基因划分穷人和富人阶层,探讨了基因决定论,刻画了生物科技突飞猛进后未来世界的秩序与偏见。



"20多年前,我在电影院看过《千钧一发》,它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专制社会,控制的力量压倒了所有的界限。电影使用精选的60年代元素再现未来场景,人造、生动的绿光出色而独特的使用彻底改变了我们感知这个复古环境的方式,导演使用光饱和度和建筑错位来扰乱我们的认知平衡"。


编辑:Z






本文由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提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