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78798

您的位置: 主页 > 重庆天曜资讯
重庆天曜资讯

针对现阶段建筑行业总体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萎缩、建筑业产能过剩、对于建筑从业人员的需求也随之递减等行业现状

发布日期:2024-02-12 来源: 本站 阅读量(

建筑美学篇1

关键词:几何 建筑 美学 自然 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As a kind of ancient aesthetic form, geometrical morphology has connected with nature by tracing the origin of geometric element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modern design works. Geometrical morphology inspires us to consider historical category, and combine with backgrou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other factors when giving definition of Beauty.

Key words:geometry,construction,aesthetics,natural ,history

“美”这个词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的。人类从诞生开始就开始了对美的不懈追求。在法国南部蒙蒂尼亚克镇的山洞中发现原始社会早期的壁画(图1),表现了狩猎,巫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色彩虽历经岁月蹉跎,依然鲜艳不减。构图也已经初具功底,表现了人类对美的早期追求。图2是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所用的骨饰,圆环形的造型,表现了我们的祖先对太阳的自然崇拜,也证明了原始人的美学概念来自于大自然。

(图1 )(图2)

我认为几何美学是人类最早的美学形态,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还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都脱离不了原始的几何形态。

(图3) (图4)

图3是埃及胡夫金字塔的示意图,它建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呈等腰三角形,在三维上呈三棱锥形,古埃及人当时的是简单的自然崇拜,他们的美学原则直接从大自然获得,而这种自然崇拜也影响了他们的建筑和生活,在埃及的沙漠中远眺金字塔,三角形的建筑稳定厚重,太阳(古埃及宗教中最伟大的神)高高在上,呈正圆型,除了白云和树木,所有的场景都是几何的,这种最原始的震撼力是其他任何力量所不能比拟的。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帕提农神庙(图4)又一次表达了原始的几何形体的魅力,三角形的山墙和矩形的柱廊,加上下粗上细的多立克拄式,这种建筑形式影响了西方建筑两千多年,直至19世纪末期还有大量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建造,他们都直接模仿了希腊神庙的三角形和矩形的几何结构。

图5是中国嘉峪关的示意图,因为中国的城墙内部都是用夯土建造,一般不宜采用直上直下的结构,所以我们看到的城关一般都呈斜的梯形,城门的拱形是一个正圆加一个矩形,而矩形的比例正好是圆的直径的两倍,表达了我们祖先对比例美的早期认识。

(图5)

不仅仅是古代,在19世纪末期,当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发展到尽头时,现代主义诞生了。现代主义的先驱们在对抗复古主义的浪潮中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大量使用了几何造型。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的大师,他的那句“少即是多”是他的设计美学原则的集中体现。他的作品大部分采用矩形造型,利用直线穿插,纯几何构图,很少使用无 意义的装饰。图6是他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展馆德国馆,这是密斯的代表作品,内部空间全部是纯矩形,连室外的水池都是矩形的,这个看似简单的作品,却掀起了现代主义的革命,表达了人类的美学向原点的回归。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侧的辅助房间是一个矩形,右侧的主房间由三个矩形构成,左下角的水池也是一个矩形,连建筑的台基也是矩形的,六个大小不同的矩形构成了密斯所谓的“流动空间”,之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理性的现代主义的几何造型一直作为近代设计美学的主流。

(图6)

说起几何造型美学,就不能不说起华裔设计师贝垏明1989年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图7),东馆位于老馆东侧,由于用地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给东馆的设计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贝垏明(图7)

在经过思熟虑后,用几何美学的构思设计了闻名世界的作品。如图,贝垏明把国家美术馆分成了两部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用来做展览馆使用,另外一个直角三角形,用来做研究所使用,这样西侧的展馆入口就给人以“这是个正规入口”的感觉,而研究所的入口巧妙地设计在两个三角形之间,两个三角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几何美学发挥到了及至。国家美术馆东馆的两个三角形的比例也给人和谐之感,比例的应用在古代就很广泛了。埃及金字塔大小错落,尤其是吉萨金字塔群,哈费拉金字塔居中,胡夫金字塔位于右侧,左侧是明卡乌拉金字塔,他们的前面还有三座一字排开的比较小的王后金字塔,几座金字塔大小比例协调,其中胡夫金字塔最高,但是因为胡夫金字塔距离其他几座比较远,哈费拉金字塔反而给人以最高的感觉。这表明古埃及人在规划金字塔的位置和大小时不仅仅考虑了他们自身的比例,也考虑了互相之间的比例关系。

西方的数学家很早就在探求比例和美之间的关系,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发现了著名的“黄金分割”。即美的和谐比例为1:1.618。一张精美的绘画,一个精彩的设计几乎都离不开这个黄金分割的准则。我们可以用这个准则分析一下达芬奇的名作《蒙娜利莎》(图8),我们可以看到,蒙娜利莎的脸,手,和背景的一部分是亮颜色,而她的衣服和头发是暗颜色,而亮颜色和暗颜色的比例差不多是黄金分割的比例。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蒙娜利莎的衣服,脸,头发基本上是暖颜色,而背景基本上是冷颜色,这个比例也比较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

图9是达芬奇的名作维特鲁维人,表达了人体比例的和谐关系和几何构造。西方人认为人体是世界上最美的作品。在建筑,绘画,雕塑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以人体为题材制作的作品。象雅典卫城中(图10)的胜利神庙中的立柱就是几个坚毅的女人体。

(图8)

( 图9 ) (图10)

几何美学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敬意,比例则表达了人类对自身的创造,它们放在一起则是要产生一种均衡之美。“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过于广泛,以至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和理解。但是均衡是美的一个重要原则,却是任何人不能否认的,无论是自然界中蝴蝶,树叶的对称,还是人体的高低比例,都产生一种均衡之美。

作为均衡之美的代表,最著名的当数1926年格罗披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图11)。这是现代主义里程碑式的作品。包豪斯的宿舍,工厂,办公楼,工艺美术学校被有机联系在一起,从平面图上看,呈一个和谐的交叉S形,

关键这种结合并不是生搬硬套的,工厂好宿舍通过食堂联系,工艺美术学校和食堂通过办公楼连接,这是功能上和形式上的“均衡”,给人以发自内心的美感,这正是我们设计者所要追求的真正的“美。”

均衡是暂时的,相对三维的,而我们的思想却是运动的,四维的,我们学习设计,进行设

计必然要追求美的东西,但是却不能取追求极端的,完整的,永恒的,决对的美。纵观历史长河,

美的东西数不胜数,有些作品经过漫漫岁月,至

(图11) 今看来仍然美不胜收,有些作品可以看到明显的历史烙印,这些作品我们应该把他们放在历史里去分析,把它们和当时的历史条件,生活背景,民族特征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美”。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设计时,也应该把要设计的作品同我们现在的历史条件,生活背景,民族特征相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美”的作品。

建筑美学篇2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学思想;美学特点

1关于美学的概述

由于建筑的体型与规模较为庞大,因此人们在其中品味的内容也就相符更多。在建筑设计当中,通常只需要一块色感以及质感较好的材料就能够大幅提升起整体的美感,或者是一种结构形式也能够产生美感,也就是说在建筑设计当中,其建筑结构无论是从整体还是细节上来将都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美感,其也许是建筑的空间形态也可能是建筑的构造或者是整体的形式。建筑的美感是由外部边缘开始的,其是对整体风格以及形式的审美由入口到内部再到局部最后到建筑细部的一种系统性的美感。建筑通过形式将其设计的意义象征传递出,给人以超世俗人文理想的升华,从而使人感受到美感。

2新时期建筑设计的美学特点分析

2.1更加注重形式美

建筑作为一种载体,其美感主要是通过视觉感受。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当中,其构图通常都讲究尺度、比例、韵律、节奏、均衡以及序列等原理,其建筑时通过某种秩序而达到统一化和多样性的效果。随着美学以及建筑业的发展,在近代建筑当中,其设计常常由于环境以及功能的限制而采取了无中心的自由化格局,在设计当中对称秩序的主要因素就成为了建筑各个部分的相互呼应。建筑设计当中,其符号都是可变的,其具形式性。建筑的美食在个体利益以及群里毅力在长远的发展当中得到平衡而产生的。在社会当中,其建筑设计需要与生活相结合,利用真实而简单的智慧来处理建筑的形式,使其具有形式美。

2.2更加注重建筑的功能

建筑设计师应该加强对建筑功能的关注。在考虑建筑空间体型的同时经验丰富的建筑师也会对其平面布置以及功能进行全面的考量,这样此能够从功能方面出发来发屁传统建筑设计观念,实现建筑功能的独特性。

2.3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建筑设计于建筑美学同样都注重创造一个富有美感与人性化的社会环境。因此未来的建筑设计更加的注重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起建筑美学的发展主流成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前在建筑美学的研究当中要将其重点放在人的身上,加强建筑设计的人文研究,从而实现对建筑美学以及建筑的全面深入的认识。

3美学观点

3.1对称

在建筑美学思想当中,对称是其最为基本的一个原理,同时对称符合最为古典以及朴素的审美规范。建筑设计达到了对称性能够使观看者得到舒适感以及安全感,从而获得心理的慰藉。对称实际上就是以一条线为准,使建筑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看都是相同的形态。对称在我国古典建筑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壮丽的宫殿和庙宇这些建筑美学对称的典范所散发出的气势是其他建筑方式所不能够比拟的。对称这一建筑美学基本原则不仅仅体现在中国古典建筑当中,同时也充分的体现在欧洲的古典建筑当中。就比如说哥特式教堂,其教堂的各个环节和细节都严格的遵守着对称的原则。在建筑设计当中,对称随处可见,但是不可以偏概全的说对称就是代表着完全一样,对称也有着相对堆成以及绝对对称的区别。其相对对称就是相似均匀,给人以安定的感觉,其通常通过点对称、近似对称以及线对称等形式表现,其图形具有静态以及简洁的美感,使设计作品更具有充实感。而绝对对称就是完全一样,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因此常常应用于古典建筑的设计当中。

3.2比例

比例系统是在对建筑局部进行组合创作中与比例相关的理论的直接结果,其通常是一组规则体或者是一种规则。建筑师在设计当中能够通过比例的规则来获取一系列的基本模数和量度,从而推导出建筑的形式和尺度。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建筑各个局部见建立一种可理解的数学关系。这一概念在中世纪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及明确,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反复重申和强调。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柱式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就是指将建筑各个局部的结合与完整的体系相结合,其以一种精确的数学关系来进行建筑设计的方式,其通过建筑的外观来表达一种和谐型。当前,柱式理论还被应用于建筑美学研究以及建筑设计当中,主要是为了使建筑师能够得从数学范式当中来体现建筑外观的和谐性以及广泛性。

3.3韵律

(1)注重韵律的形式。在建筑设计当中,通过重复起门窗和墙面等能够增强建筑整体的韵律感,并利用不同重复见的相对协调性来呈现较为复杂的韵律。在建筑当中,柱子之间的灯具重复是较为常用的一种体现韵律感的手段。建筑美学中的韵律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构图及其构件间的重读,同时对其建筑的细节予以空间进行处理也能够提升建筑的云龙不敢。建筑的韵律感是开放式的,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咋爱部分情况下其也可是确定的、封闭的。(2)在秩序的布局当中体现韵律美。建筑的设计不仅仅是空间艺术,同时也是功能序列、审美序列以及结构序列等时间艺术,其布局需要时紧凑的,从而在能够充分的发挥其韵律美。在进行建筑布局是需要明确每个序列的开始与结尾,形成连贯性,从而使观者体会到一种自然的韵律感。

3.4秩序

建筑美学非常注重建筑设计的秩序,其不仅仅是建筑的韵律、对称和比例,而是一个艺术的综合体。建筑美学的秩序这一原理与特点在建筑设计当中的体现是实现建筑美感的一个重要前提与基础。在设计当中需要合理的设置建筑的局部,也就是完美的划分建筑的整体,结合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来确定建筑的秩序,从而冲建筑美学角度出发来实现建筑的完美统一。建筑美学的秩序在设计当中的体现是从明确起开始与结束的位置实现的,其建筑的各个序列需要实现有机的衔接,使其具有平顺性与秩序性,从而体现出整个建筑的美学风格和思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美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观表现,其属于一个有机的活性系统,是一门动态性的学科,并且还随着人类的进化而不断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的建筑师应该不断的吸收各种审美观念以及建筑思潮,积极的吸收先进理念并结合中国建筑的特点将建筑美学体现在中国建筑当中,使其具有独特性。

参考文献:

[1]谷鹏飞.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建筑设计的美学思想[J].中华艺术论丛,2007:425~440.

建筑美学篇3

一、材质的美学欣赏

古代没有现代的高科技没有钢筋混凝土,他们采用的材料大多都是纯天然的,仅仅进行简单的人力加工。技术条件决定了古代建筑只能以木材和石头为主,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建筑大都是木结构和石结构的。

就木结构而言,由于木材的长度有限,那么用木材构建的建筑也就不会很大,而且会有很多的支撑柱子,内部结构小巧紧密很有安全感。这反映出古代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雅。这种小巧玲珑的木结构建筑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从美学艺术上讲也就是取法自然。这样的建筑群让人有一种喜悦感,很有回归自然的感觉。与欧洲古典的石料建筑相比显得温润柔和,同时显示出中国古人欣赏自然的美学价值。北京故宫建筑群最主要材质就是木头,体现古人追求意境和自然之美的美学观点。

就石料结构而言,大多是指就地取材的山寺建筑和园林雕刻。相对于木结构的而言石料建筑较少,这与古代人力物力有限有很大的关系,尽管如此古代石料建筑还是和木结构建筑一样最大的体现自然之美,很少有人类刻意雕画的痕迹。许多流传至今的皇家园林都是用天然成型的石料来布景。石料建筑与木结构的建筑往往相映成趣,浑然天成。

二、造型的美学欣赏

中国的古建筑可以说是形形,造型也是不计其数,每一种不同的类型都显示出不同的美学价值。古建筑造型中最突出的是屋檐的造型。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檐与屋身有很大的统一性与连续性,也就是屋身的变化会带来屋檐的变化。古建筑的屋檐主要有屋檐高大、翼脚翘起的特点。飞起的屋檐有一种动态美,把本来静止的建筑带动的灵动欲活。这既有美学欣赏价值,也体现中国古老的动静结合的辩证思想。

除了屋檐,屋顶的造型多为曲线形,像希腊那样的平顶式基本很少见,这样的屋顶使本来笨拙的建筑显得灵动。而且这样的架构符合没美学的逻辑在简单和自然中增加美感,静态的屋身在动态的屋顶和屋檐的带动下极具美感。

古代建筑造型中不可忽视的是斗拱,斗拱使连接屋顶和屋身的部分。中国古代建筑大都是木结构的,这就有了特殊的构件斗拱。斗拱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木材本身的结构把他穿插架构在许多木构件之间,一层层的叠加,放在屋檐下柱子和屋顶之间。斗拱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经过唐宋到明清时期发展成熟,他的最初出现只是为了连接柱子和屋顶,但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变化,渐渐成了装饰的结构。斗拱有着一律整齐的形式,而且相互对称相互均衡,各个部件之间都十分的协调,而且衔接的很巧妙,使整个建筑拥有和谐的韵律。斗拱的构件大都是正方形和长方形,就是从侧面看也多是倒过来的等腰三角形,从上面俯瞰有的斗拱成“十”字,有的是“田”十分的对称。并且斗拱的外观还有完整的几何关系的美感,展现出和谐统一的韵味。这种斗拱除了实用和美观价值之外,还或多或少的体现古代人的社会伦理和思想观念,和各种制度的秩序美。

三、色彩的美学欣赏

建筑有了形还离不开色,有形有色才是完整的美观的建筑。色彩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不同的色彩传达出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搭配和组合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色彩是比较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在建筑物上也是如此。中国古建筑大都是木质的,木头容易潮湿被腐蚀,为了长久居住和保持就需要在木结构建筑物的表面涂一些涂料来对建筑物加以保护。这些用以保护建筑物的涂料往往也兼具美学欣赏的价值,这是古代实用和欣赏相结合的价值观。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这种差别也明显的体现在色彩上,尤其在衣服颜色的运用上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在古代建筑涂料的颜色运用也十分的谨慎。斗拱是在屋檐的阴影下面,常常以冷色调为主,比如青蓝碧绿。木建筑的柱子和墙壁大都以丹红色为主,这样的红色和檐下的青蓝碧绿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对比,达到很美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对比色在寺庙建筑中运用的比较多,寺庙的柱子多用黑色,而底下的台基多是白色,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黑白对比。

古建筑中注意用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不能颜色太杂,这样就不能现实建筑的庄严。我们经常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一座很富丽的建筑,但在中国古建筑中很少能找出能用这一词语修饰的建筑,即使作为几代皇宫的故宫也没有色彩斑斓,而是以黄红两色为主。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那建筑不可避免的表现等级制度,所以流传至今的古代建筑大都十分庄严,为了展现庄严在颜色的分配上不能杂乱。色彩的单纯给人一种崇高的威严感,宫廷建筑的黄瓦红墙达到了色彩的和谐还展现了皇家的雍容华贵。

四、平面布置的美学欣赏

古代建筑不仅单个的有很大的美学价值,就其整体的布局而言也具有很大的美学欣赏价值。古代的建筑都是庭院式的。有许多单个的房屋相互连接形成一座屋,然后在屋的周围布置一些其他的景观建筑,这样的庭院和建筑构成错落有致极具美感。古代院落式的布局是在重要的建筑前修建许都院落,主建筑放在庭院的最后,能够激发人们寻找主建筑的兴致和情趣,增加建筑的美感。同时依靠院落里的景致映衬出主建筑的重要地位和居住之人或拥有者的身份地位。古代的庭院还能使单一的房屋建筑富于变化,是主建筑的形态,呈现不同的姿态,从而达到衬托的效果。古建筑的庭院布局是建筑平面结构的纵深发展,呈现出非凡的艺术美感。

除了庭院组合古建筑也十分讲究布局的对称,主建筑大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余的建筑都围绕中轴线对称分布,这样均衡的布置严肃又井井有条,体现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和不容僭越的君臣关系。

庭院和围廊组合的建筑在古建筑中是最常见的,像北京的故宫和明十三陵都是主建筑群掩映在层层的庭院之后,既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又有很大的审美情趣。

结语

建筑美学篇4

【关键词】 数学思维 数学计算 建筑设计 简约和谐 美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大学里,只知道数学是基础学科,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这个理性至尊――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真正内涵。当接触到建筑专业,才领悟到了数学的美。建筑的结构形成于数学和力学的创造,而建筑上的整体美观又与数学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只有数与形结合,才更具有神韵,数学赋予了建筑活力,同时它的美也被建筑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你在欣赏一座跨海大桥时,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惊叹大桥的静定多跨结构中包含的数学和自然融合美的成分。千百年来,数学已成为设计和构图的无价工具.它既是建筑设计的智力资源,也是减少试验、消除技术差错的手段。

一、数学思维为建筑设计拓展思路,创造灵感

数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美在数学中的反映。建筑在数学思维的启发下不断发展为世界创造和谐美。

拜占庭时期的建筑师们将正方形、圆、立方体和带拱的半球等概念优雅地组合起来,就像他们在康士坦丁堡的索菲娅教堂里所运用的那样;文艺复兴时期的石建筑物,显示了一种在明暗和虚实等方面都堪称精美和文雅的对称。

随着新建筑材料的发现,适应于这些材料最大潜力发挥的新的数学思想也应运而生。用各种各样可以得到的建筑材料,诸如石头、木材、砖块合成材料等等,建筑师们能够设计出实质为任何形状的建筑物。在近代,我们能亲眼见到双曲抛物体形式的建筑物(旧金山圣.玛丽大教堂)、抛物线型的机棚、模仿游牧部落帐篷的立体组合结构、支撑东京奥林匹克运动大厅的悬链线缆,以及带有椭圆顶天花板的八角形房屋等等。密斯有一句名言:“lessismore”――“少即是多”,或者是“简约而不简单”。建筑最终归结到数学的简约,拉格郎日的微分中值定理是一切建筑和谐的基础。

二、数学计算使得建筑精确完美

一座建筑物的设计到建成是受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的,所以只有在精确计算的基础上达到最小的失误,从而让建筑作为数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完全融入自然中,达到诗一般的韵律:帕提侬神庙的沉郁,艾菲尔铁塔的豪放,悉尼歌剧院的飘逸,徽派建筑的清远……

希腊雅典的帕提侬神庙的构造依靠的是利用黄金矩形、视错觉、精密测量和将标准尺寸的柱子切割成呈精确规格(永远使直径成为高度的 1/3)的比例知识;埃皮扎夫罗斯古剧场的布局和位置的几何精确性经过专门计算,以提高音响效果,并使观众的视域达到最大;麦加皮克楚的图案的整齐和均匀没有几何计划是不可能的。

建筑美学篇5

1早期的离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美国的芝加哥。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芝加哥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人口的猛增,特别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区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高层建筑便首先在芝加哥出现了。目前较普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幢有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便是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代这个时期的高层建筑造型特征是:体形较规整,在竖向划分为三段体顶部、墙身和基座;顶部往往设计成象征高直式教堂的尖顶或退台;顶部及外墙上采用大量的附加装饰,包括古典的线脚和浮雕;在墙身部分多为厚墙小窗和竖向体量划分的处理;而在基座部分,还往往保留了古典的壁柱及柱式。

2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大量兴建,并向超高层发展,继而在欧洲、亚洲、澳州及第三世界国家都相继出现许多高层建筑。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的兴盛时期:h。从二战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高层建筑之一,他的造型不仅反映了现代建筑的美学原则,也反映了其先进的结构特征,并力求创造独特的建筑上部造型和轮廓线,成为业主和企业在城市中易于识别的广告性标志。然而,由于现代建筑忽略了历史文脉,排斥装饰,过分强调工业化作用,到处出现的是工业化的高层建筑造型,而忽视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新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它在继承和发扬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的同时对现代主义的局限进行了改良、发展和完善。其坚持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化,追求功能、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但却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重新诊释。这种设计思想表现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功能、结构、设备、材料等因素的重要性比其他建筑类型更为突出。新现代主义在高层建筑立面造型上有很多创造性的发展和提升,高层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四方体,而往往是以抽象的儿何体或组合几何体,以富有形态、材料质感和色彩变化及结构美感的新视觉形象出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它们是近邻环境的一部分,并发展出多种对城市、对环境的认识理论。不同的理论也导致了现代主义对环境的不同处理手法。今天的文脉要求我们城市结构、文化、尺度、材料等广泛问题进行调查,以追求建筑在时空上的特定位置感和多种文脉关系,使工程与建设地点融为一体,创造特定的环境气氛。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现代主义对体形的关注正是对城市文脉的一种解释和认可。

4目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每个时代的审美观都受到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深刻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认识科学美和艺术美的问题,又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提出来。随着亚洲特别是环太平洋西岸地区在近二十几年来经济的飞跃和持续发展,高层建筑建造的重心已从美国转移到了这一地区,大量的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在这里应运而生,可以说这里成为了新一代高层建筑的试验基地,在这些地域中,我国的上海浦东新区无疑是最新最辉煌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在我国的香港、广州等地,经济的腾飞也带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比如在香港建造的中环广场大厦、中国银行大厦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汇丰银行大厦等。日本也突破了地震的限制,建造了横滨里程碑大厦和东京都厅舍等高质量的建筑,韩国和新加坡也都掀起了高层建造的热潮。

20世纪90年代,建筑的生态设计意识与城市生态学已成为建筑师广泛关注的重点。绿色建筑的创作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设计技术陆续推开。将具有现代感的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将使用功能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提倡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对话,建造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和生态城市已成为新一代建筑师追求的建筑美学目标。在21世纪,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亲切、舒适、方便、美丽的个性化现代城市,是建筑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建筑美学篇6

关键词:建筑美学 不完全形 美学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20-02

从现代美学角度看,现代艺术的最大特点是人们已经改变了对艺术的欣赏方式,或者说是欣赏角度。艺术与设计的创作已经简单的从模仿自然、遵循形式美的法则、以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为目的逐渐转变为对艺术创作最初目的与意图的深化与挖掘,并将艺术创作看作艺术家或设计师对内心世界的剖析和对外在世界的判断。可以说现代艺术超越了简单模仿和视觉审美的范畴,进而追求对艺术的严肃探讨,包括对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以及表达方式,也就是说现代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哲学的研究领域。

1 建筑的纯化

相较于其他的艺术门类,无论从从艺术形态还是从实现手段角度来看,建筑设计都要复杂得多。随着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设计本质认识的不断探索与深入,建筑设计尤其是建筑造型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创作意图与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并非一种简单的夸大与舍弃,而是创作个案的特殊性与其所属类别的普遍性的完美结合,概念与实践相互冲突与妥协的倾向性结果。现代美学中将这种个性与一般性,概念与实践效果的高度结合的不同倾向性称为纯化。

在当前的世界建筑发展中,现在的英国建筑界在后现代主义极力批判现代主义崇尚的功能主义之后,仍然明确宣布自己是功能主义——真正意义上的功能主义,其前提是反对极端的形式主义,强调功能是一切形式的前提和基础。例如:英国希思罗5号波浪形的航空站设计是为了追求功能上的最大的灵活性;拥有特殊造型的澳大利亚格拉兹音乐厅的是在表现音乐中蕴含的抽象的数学关系。

2 建筑的表现

当建筑哲逐步学走向纯化,建筑形式渐渐发展为不完全形特征,建筑设计师势必要以最大地力量、最强烈、最纯粹和最准确地设计手法去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纵观当今设计多元化时期的建筑作品,从盖里到艾森曼,从里波斯金德到皮阿诺,这些建筑大师的建筑作品样式新奇怪异,很多作品都不具有完整的形态,充满不平衡、不安定的感觉,把建筑的多元化、个性化造型推向极致。多元化的建筑形式打破了以往的规律与秩序,否定了平衡与稳定、协调与一致的旧的建筑形式与理念。

3 不完全形建筑

随着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发展,现代美学发现一个重要的规律,即:在艺术发展的更高阶段,形还经历着另一种微妙的变化,这就是从完全的形过度为不完全的形,完形和不完全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造型特征,包含着完全不同的审美概念,也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思维。

到底什么是“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将“完形”描述为“某些简单规则的形”。“简单规则的形”可以说是一切灵感的来源,是艺术创作的起点。原始的艺术形式呈现出的规则对称图形见解和应用,体现了原始人类从迷乱中寻找的秩序,在混沌中创造的世界。在古典艺术的发展阶段,古典艺术由萌芽到成熟,其构图形式一直遵循着平衡稳定、比例协调、疏密有致、对称统一等传统的形式美的法则,而将这些法则用于同属于抽象艺术的建筑设计时,完全形便被不可避免的被不断重复、不断叠加,致使建筑逐渐失去了其本身的审美价值。试想一下,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初期,当造型简单,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单一形罗列式建筑突然出现于有着传统繁复奢华装饰的古典建筑群中时,将会造成多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战胜古典主义建筑的视觉及心理上的原因。但是,单一形罗列式建筑在全世界范围不断重复、不断被复制时,必然会导致人们的审美疲劳,最终失掉其审美价值。正是由于人们视觉心理上的原因,这种趋势开始不断扩大,加之完全形式的沉沦,最终导致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现代主义的消沉。

那么,什么又是“不完全形”呢?格式塔心理学中已经给出定义:“不完全形”是指“那种介于完形与混乱的形之间的形”。也就是说不完全形既不是有规律可循的完全形,也不是毫无章法的任意形、有机形,而是一种更富于变化,形式感更强,视觉冲击力更大的形,这种全新的形是通过对完形进行加工与重组形成的。不完全形由于打破了完形的严格规则与形式美学原则,因而其造型的选择性与可能性得到了极大地扩展。

谁能不为自然的事物所感动,那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种种颜色,种种形态,以及它们所带给人类心灵上的种种。事实上大多设计者是感性大于理性的,或许这在某些时候不是好的事情,但是每当握住手中的笔去描绘想表达的东西的时候,身边的喧嚣就会戛然而止。这整个过程恰似小的时候踩碎地上的枯叶——清晰的脉络,触觉上就已然是脆弱的,而当它延一个力的中心碎裂成无数片的时候,却只会发出整齐而合拍的一声。相信那一瞬间所看见的空间呈现出来的形态是最自然的最美好的。

自然界的空间不应该被束缚住,很多时候设计的过程中会忘记最初看到的那些最本质最自然的形态,而被纯粹的理性改变。空间是被光线分割创造出来的,它应该是自由的。空间在它最初诞生的时候一定是一个“不完全形”。人们一直追求的就是最大程度地让它恢复它初生时的模样。这是一种美好。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每一个形都是紧张力的呈现。”完形可以说是一种静态的平衡,它由于遵循规律而简单,因而缺少内在紧张力。反之,不完全形则抛弃一切规则,通过对完形的颠倒、扭曲、倾斜、省略等方法,使其自身拥有了某种更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运动力与张力,从而增强了对人类知觉的兴奋度的刺激程度,激发使用者和欣赏者对建筑本身的探究与解读的冲动及其潜在的创造力。

4 再次认同以及讨论“不完全形”

格式塔心理学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实验证明:图形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力场,一种紧张力的呈现。而图形紧张力的大小,与其形式的结构、特点及其所处的背景、环境有关。当艺术或设计作品的形式,能体现出与人类活动相同或相类似的逻辑形式规律时,就可能激发欣赏者的情感上的共鸣,如有抽象特征的音乐中,“命运交响乐”沉重的形式旋律与“月光曲”中抒情的慢板,把贝多芬的坚强不屈与深情,充分展现并能强烈地感染观众。产生这种种感受都是取决于音乐的紧张力,与特定情感力的样式上相同型的结果。当然,建筑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艺术,与具有明显动态音程拉力的音乐相比,似乎难于理解。静态艺术的力的特征,是以某种动态特征呈现的,静态艺术中,运动不是一种唯一,而是一种另人察觉与想象的变化,某种具有方向性的运动就会表现出生命的形态,上述将艺术创作建立在情感想象与生命节奏之上,就是表现的本质,与单纯追求形式完美作为审美标准具有根本性区别。

现代主义建筑战胜古典主义建筑之后,追求建筑表现成为很多建筑师的追求,特别是多元化时期。相较于音乐这种时间性的艺术,建筑具有四度空间而更具有可塑性。音乐表达的是感情的变化过程而建筑是某一特征的凝固。建筑与音乐两种不同的艺术,在表达情感中,使用了同一力的结构,只不过一个是旋律,一个是体形所具有的方向性的运动的表现,这是对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最典型的例证。活的形式是所有成功艺术,包括绘画,建筑或陶器等等的必然产物,就是说它表现了生命——情感、生长、运动、情绪和所有赋予生命存在特征的东西。显然,建筑摆脱形式美的初始状态,进而达到情感表现的高级阶段是完全可能的。由此证明不完全形是建筑构成情感想象与生命节奏的最佳形式。

参考文献:

[1] 郑时龄.建筑理性论[M].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2] 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 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6] 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7] 梁思成.梁思成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6.

建筑美学篇7

关键词:建筑,文学,蕴生,成就。

建筑与文学乍看似乎毫无关系,但是仔细琢磨却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源远流长。自人类开始建筑巢穴创造文字以来,建筑与文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着许多相通和互补之处。作为艺术,建筑的物质性最强,文学的精神性最强,往往它们各自难于表达的却是对方最为擅长的,所以二者虽隔行却不应隔山。

建筑不能摆脱空间性物质材料如砖、石、木等,正像音乐不能摆脱时间性物质材料――声音。相反,文学则仅以文字为载体,不受任何物质材料的制约。但建筑和文学在审美上却有许多相通之处,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背景和空间。尤其在我国文学中,建筑是文学家抒发感情的载体,建筑将人与自然融合在同一层面上,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建筑成就显赫于世。有几千年前的军事防御系统古长城,有象征皇室文化恢宏的宫廷,有佛教文化的明珠敦煌莫高窟,亦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古代桥梁、道路、亭台、楼榭等,发展到现在,有摩天大厦、黄浦大桥、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瑰宝,令世人瞩目。但有趣的是因建筑而产生的文学作品更是光彩夺目!作为以语言文字构建的文学作品与用砖瓦石块水泥钢筋构筑的建筑物,从古至今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致由此产生了神奇而独特的“建筑文化”。

1、建筑能蕴生文学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的再现。建筑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地域文化和与之关联的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及生活方式的产品,它能更全面、更直观、更透彻、更深刻地反映这个民族与地方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特点,建筑是一个民族沧桑与再生的见证。法国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建筑艺术的伟大产品……是一个民族留下的沉淀,是各个世纪形成的堆积,是人类社会相继升华而产生的结晶,总之,是各种形式的生成层,每一时代洪流都增添沉积土,每一种族都把自己的那一层沉淀在历史文物上面,每一个人都提供一砖一石……时间是建筑师,人民是泥瓦工。”那么,由建筑而产生的文学则是用生动、形象的手法再现了历史的兴衰,为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

蜿蜒于中华大地的长城,以其无比宏伟的雄姿傲立于世,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为她吟诗作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世人皆知,成为人们对秦王暴政的哭诉。由长城而产生的长城传说、长城诗歌、长城散文,更是“长城文学”的集中体现,这些文学作品都源于长城,同时又赋予长城以不朽的文学形象。黄鹤楼、蓬莱阁、岳阳楼、滕王阁,自古被称为四大名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的黄鹤楼,吸引了历代名人崔濒、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和张居正等来此游乐,吟诗作赋。最有名的是崔灏的《黄鹤楼》诗,它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句子,使人们对黄鹤楼浮想联翩。此楼也产生了许多动人的传说:道士画鹤而舞,跨鹤直上云天;费韦修炼成仙,乘黄鹤升天。蓬莱阁则自古流传着八仙过海的传说;在中国许多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老残游记》中都有对它的描述。滕王阁是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而王勃为这座富丽堂皇的楼阁所作的《滕王阁序》更使它名满天下,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成为千古绝句。屹立于岳阳市区西北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珍品,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一般认为此楼始建于唐代,北宋年间重修。据说滕子京集资重修岳阳楼后,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借景以抒情。宋代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楼作记――《岳阳楼记》,文情并茂,感人肺腑,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岳阳楼因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而名传千古。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也源于鹳雀楼,诗歌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寄寓哲理之深沉,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成为人们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秋。

不独我国建筑与文学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外国建筑与文学的关系同样如此。座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斯德岛上的巴黎圣母院,建筑时间历时182年,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开欧洲建筑史之先河,它全部采用石材,高耸挺拔,辉煌壮丽,和谐统一,是一座著名的天主教教堂,是古巴黎的象征。大文豪雨果的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即由这一建筑产生灵感而写成。作者在《巴黎圣母院》的序中写道:数年前,本书作者参观――毋宁说是搜索――圣母院时,在一座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手刻的字:“AN”ARKH,这几个大字的希腊字母,经岁月侵蚀,黑黝黝的,深深凹陷在石头里面,观其字体和笔势,呈现峨特体的特征,仿佛是为了显示这些字母系出自中世纪某个人的手迹,这些难以描状的符号,尤其是它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意义,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作者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这罪恶的烙印,或者说这灾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离开这尘世,……本书正是根据这个字写成的。巴黎圣母院这一建筑给了雨果写作的基础,给了他笔下主人公活动的环境,给了他创作小说的灵感,而这一建筑亦因《巴黎圣母院》这一文学巨著而名扬天下。《巴黎圣母院》可以称之为“建筑文学”,一种根据建筑演绎的文学作品。

可见,建筑,这一古老而神奇的空间艺术是何等的令人振奋!它是无声的诗歌,是凝固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撞击着文学家的心灵,从而不断地孕育着优美动人的文学作品。

2、文学可成就建筑

世上也存在一种“文学建筑”,即从文学作品演绎、或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启示而成就的建筑。例如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师戴拉尼在1938年设计了一座但丁研究院,在设计中,戴拉尼竭力追求古典式的完美,表现诗与建筑这一主题。但丁是意大利伟大的诗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代表作有抒情诗集《新生》、史诗《神曲》等。戴拉尼的设计是对但丁的《神曲》的建筑阐述,三组建筑空间隐喻着《神曲》的三个组成部分:地狱、炼狱和天堂,建筑师试图将史诗的内涵转化为构筑物,将文学演绎为建筑。

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建筑设计理念也日新月异。现代一个重要的建筑理论便是“建筑要使时空与艺术合流”。上海的“绿地名人坊”便是将西方的现代建筑理念先进住宅科技融入黄浦区厚重的文化底蕴并且赋予建筑以“现代思想家”人本气质的代表性建筑。美国DND公司的首席环境设计师美籍华人邹鸿良先生表示:“将中国传统的艺术氛围、文化思想融入到现代建筑的环境中,这是一个富有挑战、但却相当诱人的课题,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在我想象中的绿地名人坊,遵循唐宋、近现代中华水墨的意境,融禅学意蕴与当代科技于一体,以全新的方式勾画东方景观。”将目光落回到历史的经典,以清溪、竹林、木廊等中式符号营造儒雅氛围,这实际就是文学作品中所追求的意境,与历代文学艺术对建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表现的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刚教授曾经强调:建筑与环境能创造出一种高雅的意境,这是对建筑的较高要求,这种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文学的启迪。新加坡华侨大学建校40周年庆典的标志性建筑便是彭教授受文学作品启迪而设计的,主体取一圆盘状的设计,这一设计思路便来自他小时候所见的一副对联及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诗人用“木兰”喻自己品格高洁,“木兰之坠露”喻能给世人以高尚情操的思想、学识。彭教授由“木兰之坠露”产生灵感,认为一所大学应是培养人才、造就贤能的地方,故取盘状物承接雨露之形状,寄寓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体现这一建筑的主题。艺术是相通的,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经典名言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实际上是艺术语言的相互渗透。

3、结语

建筑美学篇8

关键词:建筑美学;形式美感法则;作用

1建筑设计的美学含义

歌德曾经说过:“建筑就是凝固了的音乐。”建筑是工程艺术的主要属性,其美学形式能够决定其艺术表现力的大小以及品质的优劣。建筑属于视觉艺术作品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必须和建筑美的定义及建筑美感法则紧密联系起来。建筑美学是建筑学与艺术美学的一项关键性分支,重点探究的是建筑领域当中有关美的问题。建筑美学具有两重属性,即科学性和人文性。在建筑语汇中,其主要表述的含义都树立在建筑空间系统当中。所以,建筑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体现在建筑技术的美学价值和功能方面,也是其余艺术形式没有具备的特点。建筑美学价值也和其余艺术有着一定的共性,拥有多元化人文特色,这也就是建筑的艺术性原则以及美观适用的原则。

2建筑美学形式中体现的美感法则

2.1稳定与平衡法则

稳定和平衡属于人在视觉上产生的直观体验,其主要表现于建筑立面构图方面。建筑的立面构图通常都有一个重点,如果这一重点位于构图的中间位置,并且两边是相互对称的,那么就可以称之为静态对称平衡。但如果该重点不在中间位置,而总体看上去依然可以让人产生稳定的感觉,那么这种就称为静态非对称平衡。和静态平衡对应的概念即是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利用了变化性的线条、韵律等,给观者带来起伏波动之感。

2.2比例与尺度法则

比例和尺度在建筑美学形式中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环。若能构造出优秀的比例,会使观者看到的画面比较真实而贴切,不易产生扭曲变形之感。例如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完美地展示了比例、尺度以及透视之间的联系。神庙从平面看上去是一个长方形,立面则由八根多里克柱子与三角形组成。其柱子由柱脚至柱顶都是逐渐收缩的,充分考虑到了比例的问题。此外,巴黎圣母院也十分讲究比例和尺度。其以水平三段式和垂直三段式,把立面划分出来。同时左右两边的高塔又和中间较矮的构造产生尺度对比。在入口处还设置有透视门,正中间设计了玫瑰花窗和人物雕像带,其比例不一,使整体构图看上去有变化之感。

2.3节奏和韵律法则

在建筑形式中,单一或是多个元素反复出现,就称为节奏和韵律。这一法则在中国与外国的各种建筑中都有所体现。比如我国古代所建的塔,依据其形式上的差异可划分成5大类别:喇嘛塔、单层塔、楼阁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在这5大类别中,都有着节奏和韵律的表现。如北魏时期的嵩岳寺塔,就属于密檐式塔,其密檐出挑全部采用了叠涩的形式,外廓又进行了缓和的收分,整体呈现出微微凹陷的形态,将建筑的节奏及韵律表现得非常到位。

2.4布局的空间排列法则

布局的空间排列法则多体现在建筑群体组合当中,而在我国的古代园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皇家园林中著名的圆明园、颐和园等,都在整体上呈现除了尺度较为宽广的布局和层次感,显示出富有美感的空间排列。私家园林则大多分布于江南地区,比如苏州拙政园,扬州个园等。特别是苏州留园,属于小尺度布局的代表建筑,整个园林弯弯曲曲,入口也是一个十分窄小的通道。后来漫步前行,眼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而北京紫禁城的空间布局又有所不同,其中轴线经过金水桥伸进天安门内,之后又再度敞开,过了端门到午门之后形成狭道,之后再经过“前三殿”与“后三殿”,不断重复,就如同一首变奏曲,最后到达御花园。因此,关于建筑美感法则中的空间布局排列法则,能够起到变化的作用,使建筑内涵更为丰富。

2.5单一几何形态法则

单一几何形态法则是利用了相对简洁的线条组合,为观者呈现出清晰明了的审美画面。比如,在建筑美学形式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单一几何形态包括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运用这类几何平面图形进行建筑物外观的整体构建,可以将建筑与自然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统一的审美画面。一般较为经典的建筑范例,几乎都采用了这种单一或是多个简洁的几何图形。比如罗马的万神庙,就是一座整体为长方形的庙宇。其中包括了纵深的前走廊,可以将其视为由方形平面和圆形构成的组合体。而整个庙宇又属于单一空间和汇集式建筑构图的代表性作品,也是罗马穹顶建设技术的典型例子。按照罗马当时的风俗,建筑物的穹顶是天体的象征,而在其中间设计一个圆形的洞,就象征着建筑和自然、世俗的和谐统一。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美学也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审美能力日渐提升。建筑形式美的法则经历了十分悠久的发展历程,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如今人们要进行建筑美学形式的研究,就要踏着前人的脚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及拓展,跟随时代的变化积极探索建筑形式美的法则,使建筑领域不断完善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林荣妍.形式美的法则及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72-75.

[2]戴大彬,任洪国,刘文庆.浅析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形式美感法则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8):43-44.

[3]宋平.结合建筑形式浅析建筑形式美法则[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7):13-14.

建筑美学篇9

收稿日期:2012-09-12

基金项目: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C12050)

作者简介:蔡良娃(1977-),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美学、城市设计研究,(E-mail)。

摘要: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其作用意义不可忽视。重点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注重天大传统美学理论的延续,关注前沿创新理论,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比例,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采用多元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建筑美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U-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95-03 建筑美学课程教授的内容是以城市与建筑为审美对象,同时融合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美学、科学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精华,总结而成的美学规律。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即引导学生如何从美学的、艺术的维度观察、发现、思考和把握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方面的问题。如何在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热情,并为日后的设计引入美学思维的理论支撑,值得建筑学相关教育者思考与探究。

一、建筑美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本科生建筑美学课程,主要面向建筑学、城市规划与环境艺术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初步掌握了规划、建筑以及环境设计基本功,具有了一定的入门专业思维。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化期,是学生将较为单一的要素转换到综合性较强的设计领域的过程,学生的城市与建筑观逐渐开始形成。选择在三年级开设建筑美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与美学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城市与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正确的城市与建筑美学观。

二、建筑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美学理论部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采用理论讲解与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理论有较清晰的认知。但是,美学理论难免晦涩难懂,学生理解吃力、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较偏重设计课的学习,平时花费的时间也较多,教师也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恰恰是设计课,多数学生始终“不入其门,不得要领”。在设计课学习中,常常出现对某位建筑大师、某种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形式的盲目模仿,而对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技术发展、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并不了解,在学生自己的设计中忽视对各种社会发展、基地、功能、自然条件、文脉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难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在数字技术进入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之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控制能力、图形分析能力,使其从设计的辅助角色向整个设计过程的整合角色转换。诸多先锋建筑师都在其作品中彰显了数字化的强大表现力及对其工具性的依赖。学生们借助简单的软件,如Sketch Up、3D MAX等,很容易迅速地制造出复杂、新奇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作品。传统形式美的准则与数字化的城市和建筑观出现冲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字技术下建筑美学的转变,是当下建筑美学教学的又一突出问题。

三、教学方法探析

针对当前建筑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对建筑美学的兴趣,让美学与哲学理论、形式美的法则理论等更浅显易懂,切实帮助学生做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正确认识当前数字技术对设计观念与审美价值的冲击,学院对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方法作出调整。

(一)调整教学内容比例

建筑美学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美学的发展史纲以及建筑美学的理论体系三大部分。教学内容比例的调整主要原则为:减少纯美学理论比例;增加学生关注内容;延续形式美研究传统;关注当代信息化与生态美学新思潮。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与自身特点,对于建筑美学的含义与范畴、建筑美的哲学定位、建筑美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等美学基本概念作适当压缩。在讲解时尽量做到简单明晰,不过多展开演绎。

针对学生比较喜欢当代建筑师、规划师的作品,较为关注时尚前沿的建筑设计,认为这些建筑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更真实,而大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更能为自己所模仿的情况,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的讲授中,对于西方古代城市与建筑的艺术观念与美感特征等部分内容适当压缩,着重讲述建筑的审美拓展、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与现代城市规划思潮。

在建筑美学理论体系中,重点讲述传统形式美的法则,以及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建筑美学理论。对传统形式美法则的研究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优势,以学院彭一刚院士为带头人,从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切入,揭示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把解决好建筑形式美问题当作建筑创作中的基础环节之一。彭一刚院士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是学生设计入门的必读书籍。而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西方建筑审美变异,是以学院曾坚教授为代表的团队主要研究的成果,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二)进行横向主题式教学

横向主题式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与形式美法则教学内容。传统的美学史纲,从古希腊的和谐优美开始到古典主义的严谨理性,再到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后现代的多元多义。这种通史化教育尽管逻辑清晰,结构谨严,但其鸿篇巨制的诠释性架构体系对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吃力,同时,面对活生生的最新建筑设计研究时往往显得“交流”困难,过于机械、僵硬、形式化。

尝试在简洁梳理建筑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把形式美法则:“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重点与一般(主和从、对比与微差)”“比例和尺度”“均衡与稳定”“韵律与节奏”“渗透于层次”等作为不同主题,每节课围绕一个或两个主题,横向展开比较,分析各个不同时期设计作品的美学意义。如在“均衡与稳定”主题中,包括了诸如西方古典城市规划的均衡完整构图与中国古代“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营国思想,以及扎哈·哈迪德极具动感的参数化城市设计方案的比较;避暑山庄烟雨楼建筑群不对称的布局与具有稳定感的金字塔群的比较;肯尼迪机场候机楼的动态平衡与CCTV大楼突破传统稳定观念的惊人形式的比较等。

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认知。教师仅对每个主题基本含义作重点讲述,归纳、比较,研究部分由学生完成,重点对不同时期建筑作品进行分析。课后每一位学生都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对符合该主题的作品进行课堂分享。在此阶段,学生从资料搜集,到重点备课、课堂讲述,都要求做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被提升,对同一主题不同作品呈现出了多维的理解。

(三)多元结合的教学方式

美学课程历来被认为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采用分析方法,由含义解析、叙述、分析到图示、案例解析,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低。同时,艰深晦涩的美学理论似乎与学生实际的设计课程学习完全无关,容易淡化学生对建筑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尝试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是美学课程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尝试在美学课程单元的不同阶段,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动态的声像资料能够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拉近学生与著名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学生能尽可能地体验建筑的三维世界。除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采用互动式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外,在建筑美学基本概念部分,由于主要为美学概念、哲学定位以及美的形态特点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为了增强学生对经典美学意义与文化艺术信息的感性认识,提升学习兴趣,可进行赏析式体验。比如: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时空特性时,可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节选;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文化维度时,请学生欣赏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古堡》交响曲、欣赏唐代诗人杜牧的散文《阿房宫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等。

而在新增的当前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最前沿的“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单元,对“参数化城市与建筑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可选择“基于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城市形态生成”“参数化设计对建筑形态影响”“数字化城市的哲学与美学解读”等主题,或自选感兴趣的相关主题,汇报研究成果并展开广泛讨论。根据知识点及内容特征分成若干课题,4~6名学生为一组,要求每组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针对选题内容为听者设置思考题。课堂上以制作PPT、影片、手工模型等方式进行成果表达,亦有听者的随机提问,形成讨论互评。由于“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是较为前沿的美学理论与设计思潮,学生对这一互动环节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学生们视野广泛、思考活跃、评断犀利,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结 语

当今,全球城市面临不同的发展与转型问题,建筑现象纷繁复杂,建筑美学课程试图拓展学生规划思维与设计创作视野,为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提供美学理论与思维方法支撑。同时,针对学生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课程学习中感兴趣与出现困扰的问题,适当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比例;打破通史化教育模式,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在注重天津大学传统美学理论“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教学之外,增设了“现代建筑的审美拓展与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部分的讲授,以期达到增强学生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及理论思维能力,为学生设计课程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吕品晶.建筑教育的艺术维度——兼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实践探索[J].美术研究,2008(1):44-47.

[3]六角鬼丈.建筑教育的特征与未来——艺术系的建筑教育特征[J].胡惠琴,译.建筑学报,2008(2):12-14.

[4]布正伟.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J].建筑学报,2011(11):80-85.

Exploration and though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teaching methods

CAI Liangwa, ZENG Jian, ZENG Pe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g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P. R. China)

建筑美学篇10

针对现阶段建筑行业总体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萎缩、建筑业产能过剩、对于建筑从业人员的需求也随之递减等行业现状,如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是一个值得探讨课题。掌握建筑学学科的专业理论、设计原理和相关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在建筑学专业中,美术基础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设计表达能力,增强对艺术理解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奠定美学基础。就建筑学美术专业的教育而言,相比美术专业的美术教育,不能忽视对教育对象的创造性和艺术修养的培养,注重使学生的知识向更加广的方面及领域拓展,强化基础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强调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和审美素养的提高。这要求美术基础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艺术与建筑学有机结合起来。所以美术基础教学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构建“理实一体”的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体系

(一)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建筑学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针对其课程特性,划分为三个版块:理论类课程、技法类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具体课程划分见表格。理论教学中除培养方案原有的教学内容之外,增设《中国美术史》课程,针对大一学生开设,对应后续的中、西方建筑史课程,为后续课程进行铺垫。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以及理论讲解,将中、西方美术中的风格流派进行梳理,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建立学习兴趣,以美术史的学习作为学习建筑学的敲门砖,学生可以从欣赏美的角度切入到建筑学的学习中来。迅速的完成由应试模式到兴趣培养的转换。技法类课程根据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造型基础类,为培养学生基本造型能力而开设的课程,通过素描和色彩的进阶性训练,掌握观察形体、认识形体、塑造形体的技能,学会认识色彩、用色彩塑造形体的方法。第二部分设计基础类,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色彩综合运用能力、工艺手工制作能力以及对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用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形态构成》和《建筑色彩基础》两门课。第三部分建筑表现技法类,是为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深化设计素养、培养创作激情而开设的课程。包括水墨渲染、钢笔淡彩、马克笔技法三方面的训练。在实践教学板块中,以素质培养为目标,拓展建筑眼界、培养靠近建筑学的观察视角。《建筑风景写生》、《建筑摄影》课程是在学生完成了一系列的美术基础理论与技法课程后的一次实践运用。要求学生能够综合的运用学到的美术基础知识、设计构成规律,把眼中的建筑和环境进行创造性的描绘,直观的、深入的体会建筑之美,从而加强对建筑设计认知。

(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艺术史类的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结合课下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拉近学生与书本的距离。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在以往的艺术类技法课程教学中,往往重实践操作而轻理论讲解,然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入学前是不具备美术基础的,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教学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建筑摄影》为例,分为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讲授和外出实践拍摄两个部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外拍实践的过程是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教师除了讲授摄影方面的相关知识外,还应该对所拍摄的相关建筑进行专业层面的讲解,使学生更多维度的体会建筑之美,是很好的建立学生专业素养的途径。

(三)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建立更适合建筑学专业特性的美术基础教学体系。素描教学中,在原有的几何形体、静物素描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柱头、斗拱等建筑构件的素描训练,在由简单形体刻画过度到复杂形体刻画的过程中,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塑造形体的基本规律,建筑构件的引入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建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根据建筑学专业授课班型小的特点,通过网络平台创建教学分享微信群,做到“以课设群”、“一课一群”,要求教师精选网络资源,结合授课内容,每日分享一条相关知识链接,并结合分享内容进行知识拓展。学生在吸收知识点的同时也将问题反馈给老师。实现“时时不离课堂、课课不忘分享”的综合教学模式。把握前沿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进行业精英走进课堂。以《建筑摄影》为例,将VR全景拍摄、无人机航拍技术引入课堂,聘请相关专业人员走进校园进行讲解与示范,将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习兴趣。

三、坚持完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路



本文由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提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