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78798

您的位置: 主页 > 重庆天曜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校园内的场地东北侧和西南侧的标高有着3-4米的高差

发布日期:2024-02-15 来源: 本站 阅读量(

与深圳标准0.8的合理容积率相比,在如此高的建筑面积比下,设计一所健康、轻松、舒适、开放的立体学校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首先从学校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开始。东西向线状布局,在功能上形成一种纵向的教学活动模式,将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分开。

总平面图

体育场设置在西侧,隔离月亮湾大道的噪声;南临临港路的露天游乐场。操场靠近体育场,方便学生使用,同时减少对教学楼的干扰;

教学楼主要位于南北两侧,以安静为主,而非正式和半正式的教学楼则位于东侧中部。西北部是教师宿舍、学生食堂等生活区,靠近运动场,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

沿运动场透视

基于高容积率和土地高效利用的特殊性,建筑沿边缘布置,地下同时设有300人的多功能报告厅。

校园从西往东看

释放一个大庭院地面空间,让每一栋建筑都能享受舒适的采光、自然通风、优越的视野和巨大的日照距离。

穿透的庭院

校园西北角透视

不同的建筑单元与场地相适应,形成三个规模和功能各异的庭院。

第一个庭院:由校门、风雨操场、东侧教学楼界定了半围合校园主入口广场。广场为学校和城市提供了缓冲空间。同时,操场一层设置了家长接待、等候、交流的多功能房间。这个庭院与外界相对,成为学校的外部展示空间。

第一庭院

第二庭院:大门中轴线对应的一棵梧桐树为庭院的中心,从东到西加强了庭院与运动场的延伸和联系。

第二庭院

该界面通过教学楼的走廊、开放操场架空底部和二层平台与景观休闲台阶、食堂的首层架空和连续楼梯,构建了庭院的横向立体的空间层次感和流动感。

教学庭院

第三个庭院: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庭院,形成了交叉并置的中心非正式空间,以及由北向南的教学楼。

第三庭院空间

第三庭院

第三庭院叠台

中心空间群以地上两层的架空空间和地下多功能厅的地下庭院为导向,延续和流动着地上、地面和地下的空间感受。

空中活动平台由头顶的功能交叉箱组成,在10分钟的休息时间内为不同楼层的学生提供宝贵的活动和交流场所,引发学生互动玩耍、学习和交流的热情。

多层次庭院

教室内的非正式空间是开放的生态空间,宁静舒适,不仅可以将东南的风引入庭院,还可以看到大南山东侧的景色,构成景观的视觉互动。第三个庭院通过立体的重叠创造出垂直的空间层次感和流动性。

交互叠置的庭院

通过三个完全不同的庭院在不同的维度的扩展、叠加、交互和渗透,结合的建筑底部架空、下沉的庭院、景观和走廊连接,构件了一个立体的、连续的、流动、通透的公共空间系统,营造了一个生动、开放、活力的校园庭院内界面。

第三庭院叠台

地下交通疏导中心架空下沉庭院

建筑的一层部分架空,由走廊连接,考虑到学生的行为路线,形成一个流线型的庭院景观边界。头顶空间为学校提供了一个连续的遮阳棚和雨棚,符合南部地区的气候特点。也可用于雨天体育课。

首层架空连廊

中心空间通过一系列活动路径,将面对教学办公区的外部走廊和非正式空间连接起来,这些活动路径在室内外、上下两层之间交叠,促进交流与沟通的发生。同时增强了层次性的模糊性、垂直空间的渗透性和便捷的交通。

第三庭院的立体连通

交通指挥中心设置在地下,为家长在紧张的校园用地情况下接送孩子提供空间。接送车流通过地下坡道入口进入地下环形交通空间的下沉式庭院的等候区。学生可以选择步行上楼,或者乘电梯到一楼,然后到每个教室。

第三庭院连廊与平台

环境对人格和能力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希望学习的空间无处不在。多功能的开放空间将取代单一的走廊。不同楼层的空白空间将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手工艺、绘画和阅读的可能。

树院

三层连廊看第三庭院

建筑师创造的空间不仅能满足理性,还能传达一种积极的态度。在今天思想多元化的环境下,学生们不再只是呆在室内努力学习,宽敞的走廊是一个每个人都可以互相交流的地方;交叉功能盒子形成的神秘空间,提供了在角落遇见新面孔的机会;明亮的白色墙壁,从孩子般的彩色门窗开始,展望未来的涂鸦和展览。白色的墙在情感上没有那么丰富,但却最包容。

体育馆休闲台阶

内院

这些难以想象的经历,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美丽、包容和探索的种子,也有老师和社会对这些后来者的期待。

图书馆室内

地下一层平面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六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功能分区

三个庭院

建筑师: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元本体建筑

地点:中国 广东 深圳

项目负责人:蔡瑞定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蔡瑞定、魏哲、黄润通、吴晓龙、魏晓晨、杨春平、李山薇、何伟勇

施工图:马越、曾小娜、刘畅、刘中平、韩国元、谢蓉、唐进

面积:33200.0平方米

年份:2018

02

江苏扬中市外国语中学分部

建筑名称:江苏 扬中市外国语中学分部

建筑师:普泛建筑

地点:中国 江苏 扬中

面积:27000.0平方米

年份:2019

扬中市外国语学校中学分校位于江苏省扬中市西郊。学校占地约10英亩,是一所新建的公办初中,现有30个教学班。

场地边界是由周围现有条件确定的不规则多边形。该方案是在场地东侧布置所需的大型运动场。

主楼位于场地的中西区,采用紧凑的教学综合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占地,同时提高各个空间的使用效率。通过这样的整体空间组织,设计希望强调素质教育的整体性。

具体设计策略源于三个主要建筑物的外墙上的凹弧空间,对应于主入口广场南边隔路相望的老校区遗址,西北端的现有河道,和东侧的运动场以及再往东的联丰港河道和主城区。通过与城市景观和场地记忆的对话,新校园开始构建自己独特的场所感。

教学综合楼由三个院落式街区和一个中央连接街区组成。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三个院落分别为普通学习区、实验室区和艺术教育区。

中心连接块我们称之为“校园中心”,在底层有一个开放的展览空间,二层是行政办公室和接待区,三层是图书馆,四层是屋顶花园。这是校园的物理意义也是精神意义上的中心。

校园中心的中庭天井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地方。阳光穿过天井顶部的开口,慢慢地穿过中庭。螺旋形的楼梯把人们从一楼带到屋顶花园。

大型项目如报告厅、体育馆和自助餐厅隐藏在两个封闭式庭院的底部,屋顶作为集体活动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休息或户外活动的空间。

紧凑的建筑模式为校园赢得了更大的户外景观和运动场地。学校的种植园位于校园的西侧,是学校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缓冲与互动地带。精心打造的种植园和水景通过底层架空部分延伸到庭院。我们希望这座不同于当地典型建筑的校园建筑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新的灵感。

总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校园与城市的关系分析

校园开放空间分析

整体东向轴测图

建筑师:普泛建筑

地点:中国 江苏 扬中

主创建筑师:李谦

设计团队:孙涛、邱佳豪、孙朝良、徐淑洁、王骞、谭志勇、陈舒凯

面积:27000.0平方米

年份:2019

摄影:何炼

本地设计院:江苏昊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舍内设计:江苏昊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委托方:扬中市教育局

03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建筑名称:深圳 红岭实验小学

建筑师:广州源计划(建筑)事务所

地点:深圳

面积:33721.0平方米

年份:2019年

高密度,高速度和高密度已成为深圳的代名词,深圳是地处亚热带的中国城市。 即使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珠江口东侧的这座大城市的人口和建筑密度仍在迅速增长。 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居住和工作已成为城市的日常。城市里的休闲甚至是教育也都被带进高空之中。

红岭实验小学以及其周边城市的所在地原本是福田区西北部的一座名为安托山的小山。这座小山在城市里很有名,因为它为城市填海工程提供了大量的花岗岩土石方,最终山体被基本削平,只剩下一小部分在学校的西侧。在采石作业逐步退出后,其余场地被平整成城市开发用地。

红岭实验小学的建设场地约为100米见方,原规划为24个班的小学,由于学校场地不足带来的巨大压力,目前的教学班已增加到36个班,总建筑面积为原规划的两倍。建筑容积率超过3.0。

除此之外,东南角的地铁让路、道路退缩及规范上对日照间距(虽然在亚热带气候的南方常被质疑,但这仍然是一个强制性的要求)的规定,使得建筑设计面临诸多空间上的挑战。

因此,校园垂直方向的设计策略变得至关重要。24米以上的学校建筑物(低层和高层建筑物之间的划分数量)已在深圳的小学中广泛使用,但其副作用是垂直交通过多和强制封闭的消防楼梯阻碍了学生的互动。

在红岭实验小学的设计中,建筑师努力将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内,以创造水平交往和在建筑/景观空间上回应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特点。

建筑被分成东、西两个不同高度的区域,几乎可以完全覆盖可以建设的用地,平面上以两个镜像的E字形连接。

西半区利用学习单元之间的强制间距创建出了两个曲线形边界的“山谷”庭院。

庭院下沉至地下一层,结合由道路退缩距离中取得的边坡绿化,为地下一层的文体设施和餐厅空间争取充足的采光和自然通风。

下沉庭院通过缓坡和露天阶梯剧场,与架空、自然起伏的底层相连成为一个整体的地景儿童乐园。

200米的环形跑道和运动场位于建筑东半区三层屋面,与西侧主教学楼的三层相连,方便在二、三、四层的学生在课间通往运动区域。

运动场下方是一个可以容纳300人的礼堂,悬挂在地景乐园中的半户外泳池上方。主教学楼的第四层和第五层分别是课外教室和教师办公室,而屋顶是学校的园艺农场。

学习单元——传统的课堂,是小学生们学习和交流的基本空间单元。

建筑师在水平的E形平面上构想了成对组合的鼓形平面的教学单元,以适应深圳所处的亚热带气候,避免阻碍隔通风。

每层12间教室分成3列,6对一组。每个单元对组合可以通过开闭连接部的灵活隔断,以满足合班和分班等不同空间需要。

与传统的矩形教室相比,鼓形平面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也更有利于多种学习和教学模式的形成。

学习单元的有韵律的折叠曲线和庭院的自由曲线构成了线性活动空间,为孩子们塑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半户外活动场所。

建筑师利用场地南北之间的高度差,在每层三排列学习单元之间做1米的斜坡连接,并在E形平板上创造了地景式行进体验。

最终,悬挂在两个“山谷”庭院中间的两座钢梯花园桥,连接了庭院的不同楼层,为“山谷”增添了独特的观赏和游戏体验。

“山谷”庭院,动感的水平层板,疏松的单元组织以及植入的有机绿化系统是对高密度和亚热带南方气候回应的建造策略。

此外重要的是,建筑师希望通过红岭实验小学的建造过程和结果,能进一步探索高速发展之后的高密度城市公共性设施的全新空间范式。

底层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四层平面图

剖面图

轴测图

E形平板模型

山谷庭院

示意图

模型

地式乐园

设计策略

建筑师:广州源计划(建筑)事务所 (O-office Architects)

地点:深圳

项目建筑师:董京宇,陈晓霖

主建筑师:何健翔,蒋滢

设计团队:吴一飞,张婉怡,王玥,黄城强,曾维,何文康,蔡乐欢,彭伟森,何振中

面积:33721.0平方米

年份:2019年

摄影:张超,吴嗣铭,黄城强

04

浙江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项目名称: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项目地点:中国 义乌

项目面积:85,481平方米

设计公司: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

项目时间:2016-2018(设计+施工)

这个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主城区的学校是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分校,共有48个班的小学与24个班的初中。

它作为侨商回国的开篇之作,也是零壹城市一直以来持续关注与探究的高密度城市与教学空间设计问题的典型实践之一。

走进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整体设计所呈现出的是一个富有亲切感,充满童趣和探索欲望的校园,以孩子的视角为出发点,引入“走读式”、“社区式”和“社会式”的教学环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也是一个兼备义乌本土根基和国际化视野的舒适校园。

教学楼和宿舍楼西南人视

首层平面图

整个校园场地是一个呈45度朝向的矩形,建筑密度达到1.4,远超0.8的平均标准,场地空间利用非常紧张。如此高密度环境下的校园建筑规划设计,是一场空间的游戏也是一道数学题:通过规划的布局最终满足一个容积率的等式。解开这道“数学题”的同时又能满足校园亲切舒适的尺度成为了规划的核心问题。

轴测图

聚焦这一问题,设计首先对学校的功能和体量进行分析,并整理出每一个教学单元和空间模块,然后将各个教育用房单元根据自身所需的日照、采光、通风以及朝向条件进行合理高效的布置和摆放。

公共教学用房以及校园公共空间铺开布置在首层,以使校园公共活动更多的在首层发生;教学楼、宿舍和风雨操场等建筑体量布置在二层及以上,以保证良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风。

这样的布置的策略是将大量同质化的教学单元集中布置,将节约下来的土地空间留给公共教学单元和公共空间,这也与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小外交官教学体系高度契合。

宿舍楼入口南立面

学校所在的城市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誉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在兼具本土根基与国际视野的大环境下,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同样也有着传统国学文化与国际化教学体系兼容并重的教育理念,那么建筑空间如何应对理念所需的教学空间要求成为设计聚焦的又一个问题。

轴测图首层局部特写

教学空间内院

教学空间内院

在教学空间的设置上,在基本的公共教室和实验室之外,首层还设有阅览室、音乐报告厅、艺术沙龙、舞蹈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专家交流中心、校史馆、画廊等功能。并且各个功能被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院落为中心集中布置,形成知识之院、科技之院、人文之院、艺术之院等主题空间。

与此同时,为了整体打造校园环境,设计从空间结构、人造物与自然物的角度出发,将建筑、室内和景观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浸润式”的教学空间体验。

教学楼走道空间

活动室空间

书法教室空间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包含了教师办公、教育培训以及少量餐饮空间,建筑高度达45米;风雨操场可容纳两个标准篮球场,丰富学校的体育运动功能。将国际化与本土化所需要的教学空间有机结合。

风雨操场室内空间

餐饮空间

餐饮空间

餐饮空间

洗手间

此外,设计在教室与地面集中活动场地之间创造了中间层级的活动场地,让课间短暂的时间也能让学生充分玩耍。

把教学楼和宿舍楼局部的体块掏空形成半开放的活动空间,将掏空与开洞这种二维的建筑元素增加了一维,表面上看是把原有的实体空间减少了一部分,实则掏空的部分成为了学生课外活动、接触自然的场所,增加了整体空间的丰富程度,反而达到了100-1=101的效果。

并且,活动空间被设计为统一的明黄色,配合午间阳光的光影效果,为校园增添活力的同时增强辨识度与归属感,促进学生们的沟通交流。

教学楼活动空间

宿舍楼活动空间

宿舍楼活动空间

学校的老师们认可并且提倡教育不仅仅局限在教室空间内,走道、操场等都可以成为学习的空间,这个范围甚至可以扩大到城市中的街道、巷弄、院子、广场、公园等,让孩子们通过融入社区去自我学习和成长,在整体的经历和个人意识的逐渐形成中,个体能去和公众生活乃至社会发生接触,而这方面的教育是不能直接教授的。

首层“巷弄”活动空间

为此,校园中的教育活动场所不应仅着眼于教室,而是以城市规划的视野作为出发点。校园首层的建筑形态以当地江南水乡的坡屋顶建筑为原型进行排列组合,并置入了“街道”、“巷弄”、“院子”、“口袋公园”等有趣友好的场所,强化校园的“社区感”,“大街小巷”之间互相连通,并连接着一个个小而美、小而亲的场所,生态开放,恬静安逸,为孩子们带来“浸润式”的教学空间体验,引发孩子们互动玩耍、学习交流的热情。

“口袋公园”活动空间

“街角公园”活动空间

校园首层裙房的折面屋顶铺满了小青瓦,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材料之一。从上层建筑向外眺望就可以看到,瓦片不仅起到建筑屋面保温防水的作用,还为整个校园带来了一份优雅和淡然。

校园内的场地东北侧和西南侧的标高有着3-4米的高差,屋顶的折面巧妙的结合了地形,在高差最明显的地方屋顶与地面相连,使人能够直接漫步到裙房的屋顶,感受到层层叠叠的瓦片所带来的时间沉淀后的痕迹和感染力。

材料和形式上的创新设计和面向未来的处理手法却能够将人带入到本土化的传统空间体验。

宿舍楼首层的折面屋顶

宿舍楼首层的折面屋顶

一天即将落幕,在校园首层漫步时可以通过院子强烈的感受到上层建筑的存在,首层裙房的各个院子呼应着上层建筑的形态,虽然二者有着不尽相同的尺度,但上与下仍有着一种几何和视觉上的张力,它们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微妙的视觉关系,让上层建筑像是漂浮在“瓦海”上“指航灯”一样,为校园带去明确的空间指向性,两者唇齿相依,相得益彰。

整个学校的概念策略、空间形态和场所定义描绘了一副全新生动的体验式教学图景,设计作为实现的媒介为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师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体验和可能性。

而贯穿其中的设计聚焦点:教育类空间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中的微妙立场、国际化教学体系与传统国学文化兼容并重的有机教学空间建筑空间、面向未来的传统空间体验营造,也是飞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所普遍面临的问题,更是零壹城市一直以来并且会持续关注的高密度城市与教育空间问题的研究点。

宿舍楼立面图

项目名称: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项目地点:中国 义乌

项目面积:85,481平方米

设计公司: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

设计团队:阮昊、陈文彬、聂月亮、陈琪、沈双双、邓皓

参与人员:吴时阳、蒋蕾蕾、吴涛、陈志林、蔡泽宇、徐骏、杨舸、奚淑瑛、周晋

项目时间:2016-2018(设计+施工)

摄影师:吴清山

05

浙江北外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

建筑名称:浙江 北外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

建筑师:言川建筑

地点:中国 杭州

面积:75950平方米

年份:2017

该学校的创始人大元曾是最优秀中学的语文教师,后于殊遇而下海。他心中一直有一个关于教育的梦想,对于他梦中的橄榄树,经多年筹备后终于启程。

主入口

主入口

经过多次讨论和不可避免的思想碰撞,建筑师确定了总体布局:建筑和运动区域各占一半。虽然东西向的田径场和宿舍并不常见,但建筑布局紧凑,对南侧高铁线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和西侧城市主干道都做出了回应。

拱门

拱门

大元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建筑应是 “中西贯通,古今传承”。建筑师用以下的思考作为回应:

庭院是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空间原型;

坡屋顶是古今中外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造型元素;

中国的传统是从坡顶的檐面进入室内;而西方的传统则是从坡顶的山面进入室内。

拱门

拱门是西方古典建筑的重要元素;沿纵轴线布置建筑,形成层层递进的院落,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常用方法。

红砖外墙是西方建筑的常见做法;而白墙则广泛应用于江南地区的古典建筑中。

高中部

高中部

中轴线

所有艺术与体验类空间都位于首层;屋顶花园,菜园和科技馆等公共场所位于顶层;各类教室和办公室位于中间层。

中轴线

中轴线

中轴线

场地东侧有一条河流,需要一座满足功能的桥梁。国际学校的课程兼顾中西文化。“桥”是贯通两种文化最合适的象征。入口拱桥的栏板与屋顶连续整合的复杂形体,使数字设计和建造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南立面

西立面

中轴线

中轴线

东立面缕空的红砖墙和西立面宿舍的色彩构成,都均来源于《富春山居图》的同一部分。通过数字技术的融合,将艺术杰作抽象处理转化为建筑装饰元素已无任何难度。

拱门

宿舍立面

小学部有两进院落,以自然为主题;在高中部的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来自地中海的油橄榄,四面都是红砖墙;初中部白墙配以淡雅的木色栏杆和顶棚;初中部与高中部之间有一水池,有八种水生植物原产于江南。橄榄树意味着全球视野,“水八仙”则是中国情怀、乡土本位的体现。

小学部

小学部

小学部

初中部

初中部

初中部

初中部

初中部

高中部

高中部

高中部

高中部

水八仙池

本设计的核心价值是将建筑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整合到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基础教育过程中,让在校学习的孩子们有机会学习了解和体验不同形式的转换方法。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

四层平面

整体东立面

整体西立面

整体南立面

整体北立面

教学楼西立面

宿舍楼东立面

剖面图

建筑师:言川建筑

地点:中国 杭州

设计团队:刘延川,佟晓威,马建龙,龚源,周余牧零,郑子壮,杨洁,马亚立,段晨晓

项目经理:任莉华

面积:75950平方米

年份:2017

摄影:陈鹤



本文由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提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