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78798

您的位置: 主页 > 重庆天曜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有许多宗教意义非常重要的神庙严格限制拍摄

发布日期:2024-02-16 来源: 本站 阅读量(

本答案非经作者本人允许,谢绝知乎日报以及私人账号以外的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又想起一些于2014年4月20日小更新一下。

还找到了以前收藏的豆瓣上的一个单子:2010欧洲旅行备忘。所以说这个问题答起来真的可以没完没了。。。

这个问题跟另外一个关于美国旅行看建筑的问题一样很大,难以回答而且自觉尚没有能力回答。但是受朋友第二次邀了受宠若惊。。。所以努力来答一发。。。

@孟爽paula

你真是丧心病狂。。。

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什么人回答类似于

以“建筑观光”为主要目的一个艺术迷或建筑迷的德国文化旅行,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路线?

这样的问题呢?我觉得这个系列的问题答起来更有建设性。

首先如

@nanan zhang

所言,建筑迷的定位可能真的是以享受旅途为主。大师的许多作品都独立分布在各种小镇郊区或者鸟不拉屎的地方,不会出现在旅游指南上,虽说一路探访过去也是一种趣味,但是确实不太适合除久治不愈的建筑学生以外的旅游者。

其次身为建筑迷,上mimoa找现代建筑是个很好的办法,想当初我们靠着mimoa走了多少波尔图的山路。。。还跑进西扎海边毫不起眼的工作室溜了一圈。。。

然后,系统了解大师并且定位其作品的话,El croquis是一本西班牙的极好的建筑学杂志,基本上大师都会出合集,照片平面图一应俱全,找起来很方便。

另外。。。archdaily有一系列针对各个主要城市的architecture cityguide专题。。。一搜遍知~

我说些目前自己去过的路线吧,欧洲其他国家没有亲身经历不敢推荐。著名的古典建筑在穷游锦囊之类的地方也已经提到很多,在这里就不提了。

首先意大利一个国家可以去个两周了我觉得。意大利的古典建筑其他答案提到很多,指南上一般也都有。现代建筑我所知不多,目前只认识Renzo Piano和Carlo Scarpa。前者很国际化,在世界各地都有作品,在意大利也有几个,当时行程匆忙未能好好调查。后者据我所知在Verona维罗纳有一个博物馆,在Venezia威尼斯有几个房子。

维罗纳位于米兰和威尼斯中间,可以规划在行程里。我去了维罗纳的博物馆,这是传说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小城,舒适自在,不过没有Scarpa的话可能我也不会停留。十分喜欢这个博物馆,连藏品的展示方式都是新旧浑然一体,各种细节的处理是强迫症患者的天堂。当时的照片都跟相机一起丢失了,这里有一篇豆瓣上的记录:

意大利北方游之scarpa

威尼斯更是遗憾没有好好去探索,查找一下应该能定位那几个房子的。在这里非常推荐flickr上seier+seier的相册,建筑师在各地旅行,带回来好照片,还配上详尽的文字,业界良心。可以在其中搜索建筑师或者地名的关键词,比如Scarpa在威尼斯做的一个艺术馆有一个专门的相册:

vandkunsten i venedig, september 2012

。当然,威尼斯本身的城市风貌也是非常有趣的。我爱各种有水的城市。

然后是西班牙葡萄牙,可以一起去。行程嘛两周以上。。。西葡的现代建筑不因经济的衰颓而失去热情,很值得一看,更何况城市又那么有风味,让人有一种回到故土的亲切感。

城市标记如下,马德里我是冲着博物馆去的,不过城市确实不好看。。。所以就没有标上。身为首都,现代建筑和装置艺术当然也有不少,比较好找的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CAIXA博物馆,但其实Atocha火车站也很吸引眼球。。。anyway,没有坏的城市,只有不适合的喜好吧。

巴塞罗那不用说了,整个城市都很有味道。老城区街道窄小曲折,层层叠叠,走几步就能看到别有洞天的内部庭院或者生机勃勃的小广场,建筑立面丰富多样,Eixample区有高大宏伟的建筑,笔直的大道,高迪绚丽的房子,一路走到古埃尔公园的路上遇到无数高密度公寓楼,做工材料都不含糊,也不知道是谁设计的。一路到了海边,也分布着许多新新建筑。archdaily的architecture cityguide专题中巴塞罗那版在此:

Architecture City Guide: Barcelona

。其中强推这个菜市场:

Video: Santa Caterina Market / EMBT Associated Architects

。相比游客去得更多的另外一个市场,这里我虽然没能找到吃海鲜的地儿,但是找到了更多local的味道。人没那么多,所以比较干净,而且这个抢眼的建筑是巴塞罗那城市更新的一环,充分体现了菜市场对于西班牙人民的重要性~

加泰罗尼亚民族的绚丽除了高迪的建筑以外,还集中体现在加泰罗尼亚音乐宫中。

另外关于巴萨城市规划的附属阅读可以看看我在另外一个问题里的答案。。。

为什么巴塞罗那的建筑十分统一?

沿着海边往南走,Granada至今后悔没去。不只有异域风情的阿罕布拉宫,独特的城市氛围和格局,还有西班牙年轻建筑师campo baeza设计的银行和博物馆,本土建筑师Antonio Jiménez Torrecillas做的博物馆改造等。

旅行归来---西班牙南部Valencia,Murcia,Granada,Cordoba,Seville!!! 第3页记格拉纳达的西班牙建筑师老安Antonio的两只小房子

#我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Sevilla是一个洋溢着度假气氛的城市,满城都是携家带口穿着考究兴高采烈的西班牙人民。。。走在街上真的会心情好到想唱首歌儿~你会怀疑这经济真的低迷么?这里满城桔子树和颜色跳跃的装饰,城市好看,不能说城市建筑风格多么鲜明有秩序,就是有一种南方肆意嚣张的美。现代建筑的话,河对岸有一个92年欧洲博览会后留下来的建筑区,市中心有一个METROPOL PARASOL很有意思,上面是巨大的凉亭,可以爬上去俯瞰城市,地下其实是一个遗址博物馆。

另外还有一座土木工程师+建筑师卡拉特拉瓦做的桥Puente del Alamillo,造型很酷炫很飞翔。

在Sevilla住宿的话推荐找一个在摩尔人风格的房子内的旅馆(注意辨别一下是真的还是仿的),很精致的体验~

总体上西葡可以在一起绕一个圈子。。。不过我先提一下毕尔巴鄂,这里有Frank O. Gehry做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我没有去过,因为行程不方便以及只有一座有名的建筑。不过查了一下发现因为这个博物馆,整个小城都有了新的发展,似乎也蛮有趣的。

波尔图是冲着西扎和德莫拉去的。用脚跑遍了小城的山路去找各种小房子,说起来都是泪。。。其中推荐扎扎的BOUÇA HOUSING COMPLEX,一个集合住宅,从波尔图机场到市中心的轨交上居然就这么看到了,而且正好就在某一站的旁边(站名忘了),真的是交通很方便。。。

比起西班牙的建筑,葡萄牙建筑虽然也喜欢各种奇形怪状,但是气质要内敛许多,而且常因地势高差做得很有趣。西扎还有一个比较好找的作品就是背山靠海的波尔图建筑学院,七个小房子和广场构成的建筑群,推荐。另外还有比较远的一个博物馆SERRALVES MUSEUM。

#专注卖萌80年#

德莫拉在波尔图做的多是各种实验性的小房子,啊对了,还做了地铁站。库哈斯在这里做了一个音乐厅CASA DA MUSICA,相对建筑本身,我更喜欢建筑外由葡萄牙特产黄色大理石铺就的起伏的广场。

波尔图老城保存得很完整,又依傍着杜罗河,小房子沿着山势曲曲折折层层叠叠,横跨大河的铁桥也因此高得不行,走起来胆战心惊。传统风格的民居虽然很多破败或者无人居住,各色瓷砖装饰的立面还是十分美丽。因为各种原因,这个小城真的给了我很多的感触。

里斯本老城说实话没有波尔图美丽,但这是首都,所以就有了建筑超大展品超多、财大气粗的贝伦文化中心CENTRO CULTURAL DE BELÉM,还有98年里斯本世博会之后留下来的建筑群。从卡拉特拉瓦设计的结合混凝土与钢结构之美的Oriente火车站(

Orient Railway Station of Lisbon, Portugal

)出来,走一段路就可以看到西扎做的葡萄牙馆如同漂浮在空中的巨大混凝土薄壳。

除此之外这个区域其他的世博会建筑和新建建筑也都很有看头。这里是现代的里斯本,沿海在树荫下散步,处处是景观装置,虽然建筑全新,但又不像鹿特丹一样新奇得有点扎眼,感觉很舒适。里斯本的地铁也严重推荐,每个地铁站都充满艺术氛围,西扎在BAIXA-CHIADO这一站做了一个地铁站,感觉很奇幻。

我们为了德莫拉的一个红房子来到了里斯本附近的度假小岛Cascais,在这个不缺蓝天白云阳光海滩的地方,Paula Rego博物馆鲜亮迷人。就算只为了这一个建筑,能逃离忽晴忽雨的里斯本也是很值得的。

然后是。。。荷兰。。。mimoa上的条目实在太多。。。荷兰著名的事务所有OMA、MVRDV等,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气息。

阿姆斯特丹自不必说,城市规划有趣,运河带来了海鸥,游船,还有轻松愉悦的氛围。老房子保存完好,很有特点,港口一带也分布着许多新建筑。博物馆广场值得一去,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 Museum的扩建工程的表皮很奇特,原谅我没有去了解是谁做的。。。

鹿特丹是废墟上生长起来的新城,成了建筑师的实验天堂。我们直接就住在地标建筑立体屋内的青旅里,立体屋附近以及河两岸有很多OMA和MVRDV的房子,十分癫狂,说实话不是我的菜,但绝对把高层给做出花儿来了。库哈斯在河边有一个集商场住宅办公楼于一身的高层De Rotterdam,据说是实现了他的垂直都市概念,这个我比较感兴趣,可惜因行程安排没有进去看。

Museumpark值得一去,库哈斯的Kunsthal、荷兰建筑研究所NAi都在这里,周围的环境也不错。

忘了提到鹿特丹的中心火车站了,大悬挑,三角形正立面很有辨识度。荷兰人民就是喜欢炫耀自己的技术啊。。。

技术流的还有这个:

Unilever Nederland BV / JHK Architecten

另外虽然个人不算喜欢,可是MVRDV这个我们到的时候还在建设中的巨型市场还是很震撼的。。。效果图如下:

这里有一个带视频的介绍

Market Hall in Rotterdam / MVRDV

。像是高层建筑下了个腰有木有?还直接把原本属于建筑之外城市空间的市场给吞进了肚子里。。。如果在里面买菜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啊。。。隐隐约约略有期待呢。

没想到我给鹿特丹配了这么多图。。。谁让它每个建筑都适合独照抓人眼球呢= =

怕大家像我去之前一样对鹿特丹产生遐想进而失望必须解释一句,解构主义的建筑放在文脉中才有爆炸效应,如果一堆解构主义在一起呢。。。可能其实是很扎眼的。。。当然这个看个人喜好。另外这些照片让鹿特丹看上去像一个摩登都市,但是它的尺度依然是欧洲的,密度也不大,完败我大天朝。。。很多区域更像中国新建的小区。但是呢,相比已经被国际快餐攻陷的阿姆,这里更像是给人居住和生活的。

怀着给朋友推荐的心情暂时写到这么多,我有一种被吸干的感觉。。。希望有些帮助吧 :)

这确实是困扰众多考生的一个问题:建筑考研快题是优先看设计还是优先看图面?

尤其,很多参加考研的考生并非八校出身。如果一个学校因为生源和师资等原因导致普遍来讲设计教学效果并不好,那么会出现大家的设计跟制图在老师们看来普遍反正都很差的局面。这时,如果有人起码把绘图做得比别人好得多,就算设计是有问题的,把高分给他也简直是理所当然的。

这容易给尤其这种出身的学生一个印象:评图是看图面的,是看图面的,是看图面的。

这个判断带进了考研里,就是这样:考研是看手绘的,是看手绘的,是看手绘的。

普遍由美术背景的人创办的手绘培训机构当然乐意看到并鼓吹这个判断。他们本来就对扎扎实实的建筑设计教学捉襟见肘,无能为力。他们会请设计师和参加过考研的在读硕士来参与教学,但这些人又总是漫不经心。要是学生们都有着“考研是看手绘”的简单理解,这事情他们在商言商,不可能把真相说破的。

真相是怎么样的?

如果手绘构成一个普遍问题,那么手绘就确实会是重要的。

华南理工以09年左右作为分界。

在那之前的很多往届优秀作业给人一种“以前的人是不是不会画图也行”的印象,而那个年代的风云人物也确实会告诉你,你把大透画得漂亮,这份作业就好歹能有一个高分;

09年起,由于神人陈玮璐的横空出世,整个学院的手绘水平产生了飞跃。陈玮璐师姐的图纸确实在那个时候的全国作业评选里技惊四座,也让华南理工的手绘基本功有了大江南北闻风丧胆的名声:但她最大的贡献在于她的绘图方式是可以可靠地学习与模仿的。华南理工的学生可以模仿着她的制图,以五六成的还原程度解决图面问题,对大部分人来说制图不再是一件非常困扰的事情了。

结果是什么?

一旦大家的图都不那么差,我们就可以用设计本身来评判作业了。

当然,在大家都画得不差的时候你依然画得差,你会很麻烦的。

但是学会画大透就一劳永逸的时代永远在华南理工过去了。

陈玮璐的手绘消灭了它本身的价值。

那么问题呼之欲出:考研手绘还处在“大家都那么差”的时代吗?

这要看具体报考什么学校。

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完全不可能来自八校以内,甚至你报考的学校连专业评估都没有过,竞争对手又不多又不强,说不定你画得出一手惊艳四座的手绘的话,真的把方案做成什么鸟样都行。

如果报考八校的话,这事情就会不一样了。

要不我们先看一看可能的快题阅卷流程吧。

先要扫盲一点:快题是抽比例及格并排序给分的。

比如说规定今年把40%的考生的单科取为及格。那么此外的人给他40分还是80分反正都一样了。

活下来的40%的卷子,排个序,从140的最高分慢慢打到90分的及格分之类。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很多很强,你必须打赢他们当中的60%才能捞到及格分,而你又无从知道他们实际上有多多有多强,你真是多拼命都不为过了。这时只解决设计或者只解决手绘都是危险的。毕竟你能做到的事别人想必也能做到。

快题不是考驾照。不是做到某个地步你就一定放心了。

快题是战争,是掠夺与被掠夺。

反正我想,也许过去华南理工还真的可能有一个画得好就十拿九稳的时代。

今时今日报考华南理工的话,设计与手绘应该都必须过得去吧。

好吧我们说回阅卷流程。

考研快题阅卷最早的一步可能就是用图面来做快速的分档。

也就是说,明显画得一塌糊涂的,以及没画完的,十有八九就直接拿到不及格那头“斩立决”了。

学建筑设计的人,掌握起码的手绘是必要的;用心来备考了考研的人,能不能把设计做好一回事,解决起码的手绘问题都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态度端正基本都能做到。老师们确实可以认为:把图面画得一劈屎一样的人,设计也可以断定不看也罢。

请看清楚这个判断的含义:老师们是将手绘和设计建立了关系,认为“手绘很差的人设计也很差,可以不看也罢”。

不是因为手绘差本身而不要你,是等同地觉得你设计应该也差,并因此不要你的。

而且,这个判断不涉及手绘普通的人和手绘优异的人。

这些人在“斩立决”里幸存之后会怎么样?

留下来的卷子数量不算多了。可以看设计本身了。

用设计本身的水准来分档次。

设计多大程度地回应了题目中的条件?地形,道路,现状景观,周边建筑等外部条件都回应到了吗,手法是无稽的、例行公事的还是高明的?建筑内部的功能关系、流线组织、空间构成等处理得怎么样,有硬伤吗,拙劣吗,有特色和创新吗?

这些东西不管图面表现怎么样,都能被判定的。

然后这些设计就被分出了三六九等。

这时设计不及格的就还是不及格。哪怕因为图面不差而在“斩立决”那会蒙混过关了。

设计好的,分数终究会好的。

《火凤燎原》里面说:该死的终究会死,该活的还是活下来。

之后手绘只是在所在档次那一带里头有个浮动作用而已了。大家设计水平差不多,当然是手绘精彩的人分数好一些。

但单单因为手绘精彩就直接无视设计拿了第一二名的事永远不会发生的,别做梦了。

像我经常说的:要是考研快题真是看图面,考研早就被美术背景而不是工科背景的学生统治了。

但是,但是。

你去看手绘机构给你的宣传资料,也许还真能发现,某年考上的人里头,手绘水平似乎还真的和分数呈现着正相关。

你有点不明真相了。

这事情并不难懂。

学好设计是必须经历长期的勤恳训练的。这些训练包括了手绘制图,包括了设计规范,包括了软件,包括了设计案例、设计理论、设计实践的积累,等等。

在这些事情里面,最好训练的其实是手绘,最难的是设计积累。

我觉得手绘比起设计本身,真的不是一件门槛多高、多难掌握的事情。

解决手绘表现也许努力两个月就能有个交待了。

解决设计真的是任重道远。

手绘真的不是培训机构所渲染的那么意义重大。

越容易得到的东西,其实意义越小。

如果一个人连设计都学得出色,那么他把手绘练得好真不值得奇怪。

态度好的人,什么事都能做得有交待的。

设计案例的抄绘和设计实践的过程也都会用到手绘的。这两头的训练量有正相关的。

而且,手绘不止是画出漂亮的线条,画出舒服的马克笔笔触。

要知道,选择视点,配置图面里的人物和景观,配色,布置版面,这些对于得到一套均衡、成熟、反映设计的精彩图纸是有显著意义的,而这些功夫很多都在手外。

这些能力是设计本身的能力了,不是狭义上的手绘能力,但就是会改变手绘图的质量。

但是不是说你学会了怎么画出大家都点赞的透视图和技术图,你就是懂设计了。

毕竟评判设计的很多标准是在设计生成的逻辑、设计对现状的回应、设计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设计的技术规范这些与感性无关的方面上。

设计是讲道理的。

还是那句类似的话,若不是这样,建筑设计就不是由工科背景来统治,而是由美术背景来统治。

做个总结吧。

1、手绘画得太差在“斩立决”那一下是很危险的。
2、只要不是太差,其实还是看设计的。
3、至少解决手绘问题,画出一套不那么差的图,不算一件难事。
4、很多画得好的人其实是赢在包括设计和手绘什么都好上面。
5、反过来说,画得好不值得骄傲,不是一劳永逸的。

6、手绘培训机构做的快题培训不是没有帮助,但要警惕他们的在商言商。

7、练设计,练设计,练设计。

此致。

前几日看《攻壳机动队2》时,看到里面几个场景的设计,觉得很赛博朋克。

也看了一些弹幕,都是表达了对动画设计师的崇拜之情的。他们确实是伟大的,把细节做到了极致,环境也烘托得极好,按照美术的角度看,算是大手笔了。

但是,说句实话,里面的建筑,不可能一比一的复刻到现实的,就算复刻了,实际效果也不会有多好。

因为这是不能对应现代建筑的建造逻辑的。实际建造过程中,尖顶也罢,屋檐也罢,只能作为装饰放在建筑的外观上,起不到非常大的实用性。

这个说法也适用于这个问题。

苏州博物馆的屋顶

举个苏州博物馆的例子,虽说这是贝聿铭的作品,然而时至今日,很多人依旧不买账,诸如“不如传统苏州园林大气”之类的话不绝于耳。这个屋顶就是争议来源之一:为什么不用青瓦片,而是用玻璃和石板做屋顶?

其实贝老不是没用过,而是用了之后就后悔了。

香山饭店

没错,他用在了香山饭店上。建成没多久,瓦就经受不住风吹日晒,开裂了。

要知道,青瓦片本来的服务对象,都是古代民居,体量不大,层数不多,更换还不那么麻烦,然而香山饭店尽管也不是什么摩天大厦,要是动不动换瓦片的话……

所以贝老做苏博时说什么也不肯用瓦片了。

瓦片只反映了冰山一角,事实上,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几百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一些构造,在当代建筑中都有了物美价廉的替代品,而各种各样的传统建筑的构件也越来越少, 比如说古代的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木结构体系在如今不可能大规模使用了,我们平时在各种古镇景区里看到的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实质上只是做了个模样,剥开那些东西,它们的结构依旧是钢筋水泥的。

还有一个问题:当代建筑的功能、尺度,本就是要比传统建筑复杂许多的。而且需要最大效益化。

这里举个例子:

圣马可大教堂平面图

这是一千多年前一座教堂的平面图。

路易斯.康 唯一神教堂

这是几十年前的教堂平面图……

所以说,在当代建筑中,严谨的对称最多也仅限于外观了……

有很多人喜欢大屋顶建筑,实际上建国之初梁思成先生做这个的时候,也是招致非议的,毕竟就算那时候的房子,尺度也比传统建筑大不少,想要比例不失调,那得把屋顶放大。

地质宫,建国初完工,典型的大屋顶建筑

大家应该也发现了:屋顶占去了非常多的空间,也增加了建筑的高度,但是也只是遮风挡雨罢了,实用性一般。

也不是说不能做,如果甲方乐意,那加这个当然可以,但是更多时候,我们见到的建筑都是平屋顶的,或者只是在天台外加了圈仿古的檐口,跟传统建筑完全不一样。

如今,钢筋水泥让我们的建筑轻而易举达到几十层,我想,一来效益让高楼大厦的业主们追求容积率,二来大屋顶跟高层建筑一直是很不搭的,如此看来,为什么不去利用钢筋混凝土自己的性能,去塑造新形态呢?

奥斯卡·尼迈耶国际文化中心 奥斯卡.尼迈耶(巴西)
富山希良梨大楼 隈研吾
富山希良梨大楼室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更个视频:

长谷川豪的一个住宅项目的介绍https://www.zhihu.com/video/1021737072796606464

这是日本新生代建筑师长谷川豪做的项目。

可以发现它尽管是木头的,却并不是照着原样做了个传统民居。

但是,它不日本吗?

它很日本,因为它符合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它也很摩登,因为它的日式不表象化,而是符合现代建筑产业的大趋势的。

顺便长谷川豪可能要来国内做项目,到时候,我们不妨拿他的项目跟动辄就是仿古、一亿的项目比一比。


2019/7/1更:

感谢 @光明城 于前几日点赞,因为你们这个问题再次活跃起来,我的这篇回答也收获了不少赞同。不过根据一些回答也可见很多人对于“传统建筑”的概念有些误解,甚至把民国由墨菲设计的燕园为代表的那些折衷主义的带有传统坡屋顶的建筑也归为了“传统建筑”。我想简单地解释一下问题所在。

集美南薰楼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 亨利.墨菲 吕彦直
中山纪念堂 吕彦直

什么叫折衷主义建筑?简而言之,就是把各种各样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元素杂糅拼接而成。限制条件仅仅是构图,而且这个构图也是来自西方的三段式构图,并非源自中国本土。

尽管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一定是有所了解的,但我想很多人也心生疑惑过:为什么一个外国人能做出比如今的高楼大厦更富中国韵味的建筑?

答案是:它们的“中国韵味”并不多,多的是它们化用的已经成为装饰的传统建筑的文化符号。很多建筑的平面也并非很多人想的那种“独一无二的中式布局”。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折衷主义的风行程度远超很多人的想象,建成作品中,比墨菲在中国的作品疯狂的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技术和工程水平得到了发展,建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与此同时,人们仍然没有寻找到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只能从杂糅各种文化元素下手,试图发展新风格。这样的指导思想,连安东尼.高迪这样的天才也没有办法去绕过,可见在那个时代,折衷主义具有它的诞生背景和历史任务,直到后来人们找到了“走向新建筑”的道路。

布莱顿皇宫 折衷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一个东方元素浓烈的英国建筑。
东京火车站站房 辰野金吾

总而言之,折衷主义建筑是不能算是“盖成古代那样”的建筑的。它是某段时期里人们应对建筑形态的策略,如是而已,在民族、传统等话题下,它与其他近现代的风格众生平等,无孰胜孰劣之分。就像我反复提及的一个问题:传统的三段式折衷主义风格和近年来的新中式,哪个才是“民族形式”?这个留给大家思考吧。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接待中心 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BIAD

至于 @右派艺术家 和我谈及的一个问题,即非建筑学爱好者总会潜意识地把某个地区的建筑风格标签化这个问题,在跟一位匿名的答主讨论时也切切实实体验到了。确实,网络上各种宣传倾向于把某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标签化、简单化,有很多人真的会把日本想象成一个满街大屋顶的地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建筑设计本身,仍是以解决使用上的问题为主的,如果把它看成是和绘画雕塑一样的事情,那就实在太偏激、狭隘了。建筑终归是得用的,是需要进去参观、体验的。日本建筑师能成为普奖第二大的获奖群体,靠的可不是做做装饰画画大样这样的事情。比如说他们在利用空间和拿捏尺度这一块独具一格,比如说他们在对大众的需求上思考的比较明晰,比如说他们很清楚契合国情的重要性,等等等等。

上原之家 筱原一男
上原之家内部巨大的承重结构,实际上在人机工效上很和谐,主人很喜欢
仓敷市厅舍 丹下健三 在采用简化的传统元素时遵循了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
代官山集合住宅 桢文彦 看似简单枯燥的形态里蕴含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集散空间

看吧,建筑学需要思考的东西,远远不止装饰。我个人觉得,十年前你像一些媒体那样居高临下指责建筑师“缺乏匠人精神”,指责建筑师“不尊重传统,崇洋媚外”是情有可原,因为当年这样的呼声还不多,多些声音本就是好事。可现在呢?如今仿古商业街遍及全国各地,仿佛这个一旦建成,当地文化和品味就自动能翻几番似的。有人拿大同说事,没错,大同是建了很多仿古建筑,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大同本身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古城啊朋友们,有些新建的所谓“假古董”原本可是有真正的历史建筑存在过的。何况大同有些新建的这些项目,其实是用的真材实料吧?应该感谢负责的人,他们绝对是做了比很多地方类似项目的负责人更多的功课的。

总之,想造一座好建筑,审美只是其中一个小要点,真正值得重视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也希望在这个问题下的本专业的朋友们去思考。

P.S.:在建筑学或是狭义上的建筑设计领域,学习和思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比如我在评论区刚说完“中山纪念堂是西方很常见的向心性布局”后,就在网上找到了两篇相关文章,一篇认为中山纪念堂参考了古代的明堂的设计,另一篇则认为,具有留学背景但对传统建筑也有所研究的吕彦直在设计中山纪念堂时,采用了类似西方建筑希腊十字的平面,但在立面上是受到了万春亭等类似布局的建筑的影响。至于为什么东西方都出现了这样的建筑布局,文章中是这么讲的:

我们知道,每一个包含宣讲功能的厅堂空间都需要一个功能上的焦点,也即宣讲者所在的讲台。这个焦点和所有观众在功能上是不平等的,然而在意义上又是平等的。这是希腊十字平面从帕拉蒙特至米开朗琪罗的圣彼得大教堂开始试图解决的神学问题,而加上了中式攒尖顶的构思后,这一解决方案更加成熟了(刘丹枫等:《中山纪念堂:一座中国固有式建筑的重读与解析》,《南方建筑》,2016年第 5期,第 102—109页)。
伯拉孟特的圣彼得大教堂方案
圆厅别墅 帕拉迪奥
万春亭

对此,首先我想为评论中的回复的不准确道个歉。其次,我也希望诸位能意识到,建筑学不是“主观的”,不是纯粹的“话语权的争夺”,它有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内容,也有客观的评价标准。要是真的是纯粹的“虚头八脑”的“玄学”,《建筑空间组合论》和《建筑构成学》这种内容翔实知识体系完备的工具书怎么能写出来?二维和三维的构图、环境心理学和色彩学也是一种学问啊。

本文引用了以下两篇文章

广州中山纪念堂文汇学人 _ 王可达 | 礼堂:未建成的燕园圣殿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事其实很单纯,大家都不是傻子,从古至今的建筑师们一直做的是同一件事,就是以手头拥有的材料和技术去以最经济实用的方式实现构思。久而久之,技术成为习惯,习惯融入文化。所以当技术进步时,文化自然会受到冲击。

为什么古代木结构有繁复精致的斗拱?因为木头的承重能力有限,所以需要额外的节点设计去保证结构稳定性。

为什么钢结构和混凝土没有斗拱了?因为它们的结构强度够了,所以不需要。

为什么传统建筑经常有坡屋顶?为了下雨时方便排水。

为什么现在的许多大楼不需要了?因为现代的屋顶排水技术已经足以解决这个需求。

在技术的逐渐发展同时,建筑开始逐渐摒弃了那些原本为了适应材料和技术局限性的设计手法,逐渐变得更加概念化和理想化,原因无非是因为技术开始支持这样的做法。很多人纠结的中式建筑vs西式建筑之争,本质上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之争,毕竟西方也不像中世纪城堡那样去盖房子了。这是一个全世界普遍的趋势。

如果将来有一天,玻璃材料的强度发展到了不需要窗框结构的程度,我们一定会开始看到真正干净的玻璃盒子式建筑;如果有一天堪比石墨烯强度的材料可以大规模量产,我们也肯定会看到有人开始设计一厘米厚的楼板或者一根柱子撑起摩天大楼这样的科幻想法。

也许到那时,梁柱体系、玻璃窗框反而成了令人缅怀的传统。

传统和文化不会轻易消失,它们只会失去主流的话语权,并逐渐退化一个装饰性的符号。技术消灭文化差异本身是件令人惋惜的事情,但这是一个更大的社会议题,这里不作过深讨论。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吧……


事实上很多人在说到古代建筑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这种:


如果是这种建筑,那现在的建筑也有盖成这样的



事实上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你提问的时候脑子里想的现在的建筑是这样的:


而事实上这种建筑对应的古代那样是这样子的:

这样的:

这样的:



所以这不废话吗?你愿意住这样的房子还是高层公寓?

至于你所臆想的那些高大上的古代建筑,特么本来就不是普通民居啊……



像这种古风豪宅


只要你有很多个小目标,你也完全可以买啊:

其实高赞都回答的特别棒了,既然邀请了,那我就勉为其难谈一谈自己的拙见吧


数百到数十万年前,人们一无所有的时候。为了遮风挡雨,一群人住在山洞之中。这些山洞都是自然天成的,是上天赐予人们的礼物。

可是天然的山洞毕竟还是太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怎么办呢?

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滕蔓特别结实,很不容易扯断,于是聪明的人立马想到可以用它绑扎东西,所以,人们开始用打制石器砍斫滕蔓、树皮等,编制、搓制成一股股长条,绳子出现了。

于是一部分人开始把一些枯枝烂叶拾掇拾掇,拿到树上用藤蔓做的绳子把树枝和树叶捆扎起来,做成一个窝,就像一个鸟巢一样,在里面生活。

一个名叫“独木巢居”的建筑新形式就此诞生。

独木橧巢

巢居建筑的产生源自于藤蔓和石器这种新材料新技术工具的应用。


后来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对房子的体量提出了要求,原先一家子只需要一棵树就可以满足小日子的房子,现在明显不够用了。

怎么办呢?

聪明的人立马想到可以在相邻的两三棵树之间绑扎粗壮的木头形成一个大的平面,然后平面上部搭建一个屋顶,盖上枯枝烂叶。这样一个又大又宽敞的房子出现了。

于是“多木橧巢”建筑就此诞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青铜器上刻的象形字

上面这个象形字就是“多木橧巢”的形象表现。

由原先的在一棵树上搭房子到如今在几棵树上搭房子这是建筑需求的使然,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成熟的建筑技术之上。

多木橧巢


后来人口也越来越多,需要的房子也越来越大,适合建房子的相邻树木也越来越难找了。

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一种新的技术工艺出现了,它就是石器磨制技术。

磨制石器很了不起吗?它的出现可以解决房子的问题?

没错!以前人们生活用的工具都是打制石器,比较粗糙,效率较低,做不了精细的活。后来发明了磨制石器工艺,可以做成较为规整的石斧石锯等各种工具。加工起木头比以前方便多了,效率也提高了不少。此时距今大概一万年左右。

于是人们纷纷砍伐树木,然后挖坑,把一根根树木埋入土中,露出一截。然后人们在露出的部分搭建平面,平面之上搭建屋顶。于是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又诞生了,它就是“载桩干阑式”。

桩式干阑

大自然呀大自然,你不是没有了相邻的树木供我建房了吗?哎,我还不找了呢!怪费劲的,我人工造相邻的树木。怎么样?厉害吧,正所谓“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哈哈哈。

问题解决啦……

吗?

没有。准确的说“没有相邻树木建房”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又出现了两个新问题。

一,之前发明的新材料——绳绑技术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年久受潮易烂,总是需要不断补强和更换。

不过这个问题随着磨制石器工具技术的出现部分解决了。

怎么回事呢?原来聪明的工匠发现在木头上凿个孔,另一根木头的一端削尖一些可以插入孔洞,彼此卯合,这样一来比绳绑技术可耐久多了。这一技术就是凿枘,也叫“榫卯技术”

中国出土的最早榫卯实例: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地区榫卯,距今大概七千年


欧洲德语区出土的七千年前榫卯

二、埋在地下的木头容易腐烂。

这也难怪,建房一般选择沼泽多水地带,而这一地带的土地通常都很潮湿。木头埋于地下,容易腐烂也是常理。

怎么办呢?

经验的聪明人立马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把埋在土里的木头搬至地面,并在木头和地面之间垫一块石头,隔绝水汽。这就是最早期的柱础(或柱櫍)。这样一来柱子不就没事了嘛!后期随着冶金技术的出现,又在柱子和石头柱础之间垫一块铜片,进一步隔绝水汽,这就是早期的金属“柱櫍”。


于是“柱式干阑建筑”就此诞生,这一诞生就一直发展延续至今,成为干阑建筑的前身。

……

从单木巢居、到多木橧巢、再到桩式干阑、再到柱式干阑的演变过程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早看出来了,一种建筑形式的出现通常是先出现需求,随之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出现支持这一解决办法的新材料(滕蔓、树木、石器等等)、新技术工艺(编绳技术、绳绑技术、打制石器技术、磨制石器技术、榫卯技术等等),以及建筑建造经验理论等等。

可以说新材料、新技术工艺、经验理论是新建筑形式的产生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代的新材料、新技术都应运出那一时代的建筑形式。

比如商周以前的人们建房子都是不用瓦的,用的是茅草。这是因为大型窑炉技术还不成熟,无法满足烧制大量瓦片的可能。

再比如宋之前的人们只能用整根的木材建房子,这就导致了大型木材随着古树的砍伐殆尽变得越来越紧缺了。而宋以后人们对大型木材的焦虑开始缓解。这是因为一种小材榫接大材的技术诞生了,他就是合柱鼓卯技术以及束木、包镶木等木材拼合技术。


再比如,一开始的瓦片都要做上“瓦环”,这是为了绳索绑扎固定的需要。后来铜钉生产技术越来越完备,瓦环也渐渐被金属钉子取代。



而时代发展到现代,新材料新技术也在日益革新,建筑形式自然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开放。不再因材料和技术的短缺和匮乏而出现“巧妇无米”的无奈。

所以如今不再建造古建筑也是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建是肯定能建,材料、技术上绝对没有一点问题,然而此时建造的彼时风格建筑,还是那个彼时建筑吗?

我在浙江,福建,江西专门找了找古建筑。先从浙江说,宁波的保国寺大殿是江南地区最早,也是保护最完好的北宋木构建筑,年代差不多的还有福州华林寺大殿和肇庆梅庵,但华林寺和梅庵的翻新痕迹比较明显,不像保国寺的木构非常完整。

大殿正门

如果从内部看,保国寺的木构非常精巧。

使用的木头是黄桧木,这种木头算不上很好的硬木,因为保国寺在宋代也不算高等级寺庙。但它的用料都是大料,这么大的整料,现在不太好找,这是现实情况,但大料也更容易变形,有利有弊。

下面是问题核心;古建筑的灵魂是木构,古人把木构搞这么复杂,是为了什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答:宋代古建的结构看似复杂,但目的异常简单,就是要扩大室内使用面积的同时,增加采光。古代建材少,没有化学涂料,所以屋顶和墙壁都特别怕见水,这时屋檐的作用就很大,它要像伞一样,将建筑遮住,同时让落雨迅速流下。这就需要保证两点;首先,屋顶要大,大才能罩住(例如:庑殿顶,悬山顶);其次,屋顶坡度要大,坡度大流速才能快(例如:硬山顶)。要将建筑屋檐修大,就需要技术,也就是斗拱技术,在撑起屋檐的同时,也将重量荷载传递到立柱上。古代建筑说白了,就这么简单。

古代的建材发展很慢,基本就是木材,石材,砖头,生土,铁钉铜钉,有粘合剂,类似猪皮糯米鸡蛋清,但没有真正好用的粘合剂,这种情况下就要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把木头固定在一起。这也就是榫卯会出现的根本原因。下图就是就是一个斗拱榫卯,斗拱的作用是支升,要把屋檐架起来,榫卯的作用是至少在水平方向固定住。垂直方向固不固定,不一定。

斗拱拆开就是下图,简单理解,就是较为稳定的延伸结构,

这是清代浙江民居,基本一眼就可以看明白其结构,先在立柱上搭梁,然后上瓦。在没有预制构件的年代,这种建筑方法可行,但有了预制构件和防水材料,这种建筑方式就没有使用必要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福建土楼,住在土楼里面并不舒服。空间小,上下水也是问题。但土楼最怕的,还是下雨,因为土楼就是生土夯起来的,如果没人住,没人修葺,只要房顶漏水,几年土楼就会塌,所以现在在福建客家地区,年轻人也是喜欢住砖房,不住土楼。

现在人会修类似土楼的建筑,但只是外观像,结构和建材早已不同。

包括滕王阁也是,样式可以仿古,但建材不会沿用过去了。不然一天上一千人都经不住。

这是中国古建名录,有兴趣可以去看。

中国建筑比较老的,基本都是庙宇和祠堂;私人的宅邸和民居老的极少。现在庙宇和祠堂,唐,五代,宋辽金都有,但私人民居现在最早的就是元,山西的姬氏民居一座。我一直不信邪,想在长江以南地区找到元代民居。找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即便存在,估计也不会在浙江,福建,湖南,江西。

浙江清代民居多如牛毛,但坎就在康熙年间,康熙以前的百里无一,能确定是明代的基本都是祠堂,在多雨的地区,木构普通民居,四百年是个坎。

明代抗倭,浙江沿海修过很多石建所城,所城内有些民居是明代,主要是清代,都是保存较好的,但元代没有。

民居一怕雨,二怕杂。民居,特别是读书人的大宅邸,如果是一家人维护,基本保存三四百年问题不大。但如果生产队入住,变成大杂院,那基本就是五十年的寿命。但凡分给生产队的古建,基本只能重建了。






我们通常看到的著名古村落,基本都不是农民建的,而是读书人回乡建的。老百姓自己建的屋子,受材料限制,在潮湿地区,就是三百年寿命,我问了很多村民,他们觉得他们的房子有四百年以上,其实多数都是记错了,都是二百年左右。

这套是三百年的民居,所有立柱都已经倾斜了。还好这里是山区,没有台风,不然一吹就倒。浙江古民居,多集中在温州泰顺和永嘉。


福建的土楼四百年的大把;公共建筑,例如泉州宋代洛阳桥,宗教建筑,例如泉州开元寺石塔,一千年基本保持原貌。

福建还有一千年前的古船。

一千年的摩尼教寺庙。

但民居很难找到明中晚期的。福建的老民居和古村主要集中在龙岩,但我觉得想找到元代的也没有希望。

江西的老民居主要基本在赣州和抚州。但要找到元代,可能性也不大。我相信,中国除了山西,一定还有元代民居,但找起来肯定是极难的。



安徽的徽派建筑存世很多,但悉数都是明清。我们现在找古建,比梁思成那个时代又过了快一百年了。优势就是交通发展了,找寻速度快多了,但劣势是,这一百年,对于文物古建也是最难熬的一百年。大量古建,其实不是消失在五十年前,八十年前,而就是十年前,五年前,甚至是三年前。如果不信,可以去赣州老城棚户区看看,大量清代民居,很快夷为平地。如果真有九泉之下,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挺愧对的,这些文化瑰宝,兵荒马乱挺过了,天灾人祸也熬过了,反而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却没有保住。


2019,“年龄”一栏上,“80后”已经告别最后的2字头,“90后”即将迎来最初的3字头。一个十年的终章,另一个十年的序幕。

当然,这一段剧情充满了颠覆与离奇,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轮番出现。在这些场景中,建筑作为单个或系列场景(Scenario)的一部分,各自以独特的方式存在。我们不妨就从场景与建筑之间四种不同的关系,来回顾本年度作者认为最有意义的19座(组)建筑。今年算是建筑设计的“大年”,优秀或有话题性的建筑非常多,19座(组)案例有相当的主观成分,只能尽量兼顾业界焦点和个人偏好。为了避免混乱,选择的范围划定为今年完工或开放的建筑。

是为司空见筑2019

基于场景的设计(Scenario-based design,SBD),本身是一种比较完整但相对冷门的设计方法。较之其他更常见的设计方法,SBD更强调基于研判的预知和交互。建筑在原则上固然追求持久的美感和实用,但是面对今天愈加多变的具象与抽象环境,“持久”不再等价于一劳永逸的静态解决方案,而应针对不同潜在场景下的形式、功能与性能需求,灵活地进行设计,以期在延续审美与品质的同时,不断适应各种需求的演变。

因为这是一篇通讯类型的年度回顾文章,自然不必严格按照SBD的方法论来遴选项目案例。SBD通过将建筑设计与撰写故事进行类比来讲述场景设定与构建的重要(图1)[1]

图1:故事与建筑的类比

那么,我们也可以仿照这种方法,根据建筑在“故事”中的位置,把入选的建筑案例归在以下四种场景相关的S-a分类之内,即:

Scenario-affirming(场景断言)

Scenario-adapting(场景适应)

Scenario-altering(场景变更)

Scenario-amplifying(场景增益)

需要说明的是,从任一优秀的建筑案例中其实都可以找到对以上四类要素的考量,因此本文的归类,主要还是依据我自己对入选案例的判断和解读,按照其最明显的特性来进行划分。

第一类建筑属于Scenario-affirming(场景断言)。把“affirm”换成“assert”(主张,声明)也可以。如同“断言”这个词一样,这一类型的建筑都会直截了当地通过建筑自身来明确并强调一种或一系列场景。藉由这种宣言式的表达,建筑通常可以形成一个自洽的、从功能发展出形式再回到功能的设计层面的逻辑闭环,也因此得以成为引导场景发生的主体,而非仅仅是容纳场景的背景或容器。这种隐含的核心属性,决定了这一类建筑最常见的案例是一些大型甚至超大型的公共或商业建筑,通过自身的形式与尺度上的断言来引导场景发生;抑或是一些在类型学上有所创新的“混搭”和“融合”式的建筑,通过多样性来主张新的场景——故scenario-affirming转译为“scenario-generating”也并无不妥。

1.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 星耀樟宜 Jewel Chang'i Airport

由ADPI(巴黎机场集团建筑设计公司)设计中标,并与扎哈·哈迪德事务所以及BIAD(北京建筑设计院)联合优化完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图2~3),以及由以色列裔加拿大建筑师摩西·萨夫迪(Moshe Safdie,虽然他在今年更为国人所知的项目可能是重庆来福士广场)操刀的新加坡星耀樟宜机场(Jewel Chang'i Airport,图4),堪称本年度最为引人瞩目的两座超大型交通类建筑项目。

图1: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鸟瞰 Image © 王之桐
图2:大兴机场室内 Image © Hufton + Crow
图3:星耀樟宜 Image © Safdie Architects

关于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设计,我在专栏文章中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司空白:那座被戏称为外星人基地的新机场,究竟厉害在什么地方?

大兴机场除了天外来客一般的科幻造型,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大概是:

大兴机场1号航站楼在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7200万人次(约20万人次/天,等于每年接待和送出超过3个北京市的人口)的目标,那么与其说ADPI的建筑师与工程师们在天安门以南60公里的位置设计建造了一座建筑,不如说他们设计建造的其实是一座功能完备、运转流畅的室内城市。建筑本身的造型、结构、功能,以及其对内外的基础设施配置、联系交通、运营管理,都需要精密的统筹规划,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星耀樟宜虽然目标年吞吐量“只”有2400万人次,但也是囊括了全球最高的室内人工瀑布Rain Vortex(图5)以及周边层叠的绿植花园、酒店、航空设施以及300多个零售和餐饮店铺的超级综合体建筑,承载了瀑布水流循环的巨大玻璃穹顶结构仅从工程角度也值得被铭记。

图5:室内人工瀑布以及周边室内花园景观 © Jewel Changi Airport

虽然这类超大型机场内核的功能流线和空间逻辑相对稳定,但是其尺度和复杂度本身就足以催生各种新的场景:“去机场”会逐渐从单纯的出行通告演变为含义更丰富的社交用语。如果考虑到共享飞行器、私人飞机普及等可能并不十分遥远的未来场景,则届时“超大型机场”乃至“机场城市”所代表的复合建筑和城市设计,必将以各种全新的形式出现:一座可以满足衣食住行甚至教育、工作、医疗等全部日常需求的交通枢纽,会是什么样的呢?

2. 丽泽SOHO Leeza SOHO

随着丽泽SOHO在11月开幕,扎哈·哈迪德与SOHO中国的故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虽然一直以来对于这个系列的楼盘建筑争议颇多,但是可以确认的是,这最后的一座SOHO,也的确是完成的最好的一座(可以将图6与图7中实景与前期效果图对比)。

图6:实景外观© Hufton + Crow
图7:前期效果图 © MIR

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了丽泽SOHO而不是长沙梅溪湖艺术中心(图8)作为扎哈本年度的另一个代表作(梅溪湖的室外施工细节看上去仍需打磨)。

图8:长沙梅溪湖艺术中心 © Seven 7 Panda

虽然从扎哈事务所公布的造型图解(图9)来看,体块的几何操作与周边的交通网线产生了联系,但是这并不真正构成强逻辑,因为图解并没有真正解释为什么必须要创造出一道缝隙并最终演进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室内中庭(图10)。

图9:体量生成逻辑图解 © ZHA
图10:仰望中庭 © Hufton + Crow

不过也无需解释,毕竟当年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在亚特兰大凯悦酒店和马奎斯万豪酒店中首创直到今日都令人惊叹的中庭,首要目的也就是为了创造出一个宏伟的内部空间场景。成熟的复杂曲面施工技术(比较几个SOHO的施工,可以看出十分明显的进步)与完善的玻璃幕墙系统,让内外造型变得更加流畅多变(图11~12)——在这种尺度下,这座地标建筑就是场景本身。

图11:外景 © Hufton + Crow
图12:内景 © Hufton + Crow

记得马岩松在开幕式当晚在微博上发出与舒马赫、隈研吾等人的合照(图13),看到后当时颇有“少一人”之感慨。

图13

丽泽SOHO盘旋而起的中庭,仿佛竖立着的巨大眼眸,在夕照下代替扎哈凝望着她参与改变过的城市(图14),遗憾,亦无憾。

图14:周边城市景观 © Hufton + Crow

3.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Qatar / 无锡太湖剧院 Wuxi Taihu Show Theatre

前者(图15)由法国建筑大师让·努维尔工作室(Ateliers Jean Nouvel)操刀,后者(图16)则由名气小很多的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设计。建筑设计水平的高下此处不做判断,只是这两者设计上的approach(手法/路径)在我看来有相近之处,故并举。前者的造型灵感来自卡塔尔沙漠中一种名为“沙漠玫瑰”的结晶矿物,后者的造型灵感更为一目了然,即在中国文化意象中常见的竹林(来源为位于无锡宜兴的中国最大竹林,宜兴竹海)。

图15:NMoQ远景 © Iwan Baan
图16:无锡太湖剧院 © Kris Provoost

无疑,这是两座外观造型至上的建筑。虽然两者各自宣称与周边的传统中东泥砖结构宫殿建筑/传统中式江南民居产生了同源文化语境下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图17&18),但是即使周边的传统建筑消失不复,也并不影响两者通过借取具象事物的造型来进行适宜特定文化背景的自我解读。

图17:新旧馆的对话 © Iwan Baan
图18:“竹林”与周边传统风格建筑 © Kris Provoost

城市需要这样雕塑性质的建筑作为名片和记录,其造型本身也的确足够令人难忘。即使我对此并不感冒,也要承认,能够利用具体事物意象,做出有辨识度又“不违和”的地标建筑,是有相当高门槛的工作。

4. CopenHill垃圾发电厂与城市游乐园 CopenHill Energy Plant & Urban Recreation Center

怎么评论BIG都可以,他们就是把建筑玩儿出了花样——还都建了起来(图19)。

图19:CopenHill鸟瞰 © Laurian Ghinitoiu

将发电工厂与可以用来进行滑雪、登山、攀岩等娱乐活动的人造山体结合(图20),这个混搭的逻辑,如果你接受了之后,会发现几乎无懈可击——人造山体源自垃圾处理、焚烧与发电所需工业设备的合理排布所形成的自然高度差(图21);而作为户外娱乐公园带来的设计需求和人气,又改变了传统工业建筑冰冷森严、拒人千里之外的形象,让工厂成为包括教育、社交等功能的社区中心,成为了城市的新地标(图22~23)。这种复合类型的设计创新,宣布了一种后工业时代环保改造升级的崭新范式,取得了1+1不止等于2的效果。

图20:屋顶“雪场” © Rasmus Hjortshõj
图21:内部工业设备 © Soren Aagaard
图22:城市景观背景 © Aldo Amoretti
图23:CopenHill © Laurian Ghinitoiu

今年是环保议题出现巨大争议的一年。瑞典少女充满戾气的表情让人感到颇为别扭,而丹麦人则盖好了CopenHill,让哥本哈根距离全城零碳排放又近了一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争议,少上街,多种树,可能是更有说服力的方法(图24)。

图24:CopenHill屋顶植被 © Laurian Ghinitoiu

5. 斯沃琪与欧米伽总部 Swatch & Omega Campus

坂茂在瑞士的新作。难忘,因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商业建筑(图25);很难忘,因为木材独有的温度配合蜿蜒的结构,让室内空间既新颖又舒缓(图26);更难忘,因为这个“蛇形”的造型……画风好像不太对(图27)?

图25:施工中的木结构 © Philippe Zinniker
图26:室内办公空间 © Swatch
图27:这个神奇的造型…… © Swatch

坂茂努力推行木结构建筑,部分原因是考虑到木材是一种更为低排放、更环保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从设计到施工到使用最后到拆除)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但是用“世界最大木结构商业建筑”这样的噱头来增加关注度,我还是略犬儒地觉得有点奇怪。

更省油的发动机,不一定会减少人们驾车出行的总碳排放。更环保的建材,也不一定就带来更环保的建筑。

第二类建筑属于Scenario-adapting(场景适应)。顾名思义,与第一类相比,这一类建筑对周边环境和原有场景更为敏感,会适应其中的限制并寻找机会加以利用(当然,有时第一类建筑并非不想,而是可能没有足够“有趣”的原有场景来指涉和参考)。这一类建筑对周边的原有场景往往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综合既有条件来生成设计。因此,对应第一类的“scenario-generating”,这类建筑可以被理解为是“scenario-generated”的。这种“生成”并非被动的接受原有场景,而需要建筑师在幕后反复推敲筛选。虽然建筑师往往喜欢强调周边环境与原有场景生成此类建筑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流程,但是即使有水源,也要有人因地制宜、疏浚渠道,这个自然流程才有可能发生。

6. 景德镇丙丁柴窑

其实这是一座由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设计并于2018年落成的建筑(图28~30),但是今年才见诸媒体报道,错过觉得实在可惜,所以加进来。

图28:竹林环抱,曲径通幽 © 姚力
图29:建筑外观全貌 © 姚力
图30:建筑正面 © 姚力

传统技艺也是一个近年来颇具有争议性的名词。“工业党”眼中它是落后生产力贩卖情怀的垂死挣扎,“人文学者”则重视其背后的传统与历史。这个项目并没有纠结这种无谓的争议,而是在手工柴窑衰落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结合了柴窑挛窑、烧窑过程中手工艺人实际的工作生产需求,与柴窑作为一种逐渐没落的传统技艺无法消弭的内在仪式感和厚重感,设计了一个实用而美观的环境容器,用极端克制的削繁就简突出了窑炉这一整个柴窑活动与空间的核心(图31~32)。

图31:柴窑 © 董素宏
图32:混凝土拱与室内空间光影 © 姚力

而唯一我以为稍微用力过猛的窑砖镶嵌的花窗,内部效果也要好于外观(图33)。

图33:工作中的柴窑 © 姚力

多说一句,作为设计母题的混凝土拱结构,似乎并不属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但是拱本身具备的简洁结构和典雅造型,以及排布形成的有明确轴向的连续空间,是与传统柴窑技艺从活动到精神层面契合的同构。只有这样在思辨层面完成解读和同构,才有可能真正使用现代建筑元素体现中国文化传统,或是反过来,将传统建筑元素顺利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

7. 重庆印制一厂山鬼精品酒店改造 Hotel Mont Mirage

天知道有多少建筑师迷恋着重庆这座山城。山地天然的高差与老厂房粗犷的结构,周边建筑野蛮生长的张力与生气,以及正面开阔的江景(图34~36)……

图34:改造前的厂房与宿舍 © Usual Studio
图35:建筑立面外观效果与周边建筑 © Tim Wu
图36:建筑周边江景 © Tim Wu

所有这些“解题条件”,一一满足之后,你会发现眼前这座由寻常设计(Usual Studio)设计完成的酒店,几乎可以说就是最优解(图37~38)。

图37:建筑鸟瞰 © Tim Wu
图38:酒店入口 © Tim Wu

设计师坦承“因场地中带有历史感的工业建筑与开阔的江景,经常会吸引崇尚个性的游客来拍摄打卡。这也提醒了设计师,结合影视文创以及既有婚纱摄影业态,可以升级打造为针对年轻化人群对于“爱情”这一主题的艺术美学空间,这一定位也呼应了山鬼Mont Mirage酒店的品牌调性。[2]

这是对最近两年方兴未艾的“网红建筑”话题的一种积极回应。网红建筑或网红场景的产生,除了人为因素,内核还是基于建筑和环境本身的引人之处。合理地利用这些条件设计网红建筑,也就相当于“以人为本”地回应了使用者的需求。这样的网红建筑,请多来两打(图39~41)。

图39:建筑外观 © Tim Wu
图40:建筑外观 © Tim Wu
图41:建筑外观 © Tim Wu

8.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Shenzhen Nansha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Link-Arc建筑师事务所作品。这也是一家比较低调但是实力硬核的事务所。

这个项目一开始给我的震撼在于看到基地十年变化对比(图42)和基地在2014年的“老”照片(图43)之时,那种城市化速度和密度带来的“惊吓”。深圳一直在变,深圳也从未改变。

图42:场地变迁与密度分析 © Link-Arc
图43:2014年时的场地照片 © Link-Arc

这也是这座校园建筑群的设计最成功之处:承认并接纳了从城中村到垂直混凝土森林过程中剧变的速度、密度和高度,并在这密集的纵向体验中,开辟了一片强调横向延展和联系的干净“空地”(图44~45),为周围高度同质化的城市建筑群提供了一个锚定的标记(图46)。

图44:校园全景 © Shengliang Su
图45:校园为高密度都市环境提供了宝贵的“空地” © Shengliang Su
图46:作为都市社区“锚点”的校园建筑与景观 © Shengliang Su

同时,建筑师也充分认同校园在都市环境中的位置,将周边层叠的都市楼宇变成了一种具有记忆价值的城市景观(图47~48)。

图47:都市背景下的校园 © Shengliang Su
图48:都市背景下的校园 © Shengliang Su

好的校园建筑也是对学生最直接的美学与科学教育(图49)。不过但愿没有单纯的孩子会因此被“拐骗”踏上立志从事建筑设计的“歧途”(大雾……

图49:尺度与层次适宜的校园 © Shengliang Su

9. 里斯本山地别墅 Casa do Monte

一句话评价:Only in Lisbon.

这座建筑显然更关注室内空间气氛的营造(图50~52),但是窗户的框景和屋顶泳池的观景体验(图53~55),真的只有在枕山襟海,天高云淡的里斯本才会发生。

图50:通高空间与室内旋梯 © Dylan Perrenoud
图51:室内角落 © Dylan Perrenoud
图52:室内角落 © Dylan Perrenoud
图53:窗与城区景色 © Dylan Perrenoud
图54:屋顶平台与泳池 © Dylan Perrenoud
图55:大隐隐于市 © Dylan Perrenoud

顺带提一句,这座小房子的建筑师之一Leopold Banchini Architects设计的House for Architectural Heritage也入选了去年的“司空见筑”。宝藏“小众”建筑师,做的小房子每一座都是风格极简又极具场所感,可以多多关注。

第三类建筑属于Scenario-altering(场景变更)。如果用一句“正确的废话”来解释,这类建筑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对原有场景进行了改变。由于任何新的建筑活动都会或多或少改变原有场景,所以这一定义看似非常宽泛,实则非然:此处的“变更”强调对既有场景自身的直接干涉或反叛,可以理解为一种反向的二次创作。与第一类“断言”相比,多了对周边环境的感知,不会单纯创造一个外来的独立逻辑闭环;与第二类“适应”相比,也不会视原有场景为需要适应的既定条件,而是被变更乃至被背离的对象本身——这个对象既可以是具象的建筑物,又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范式。

10&11. The Shed & Vessel @ Hudson Yards, New York City.

今年最吸睛、热度最高、流量最大的建筑,极有可能就是位于新落成的纽约哈德逊广场上彼此紧邻的这两座建筑(图56~57)。

图56:The Shed © Iwan Baan
图57:Vessel © Michael Moran

纠结了很久到底要把这一对儿大网红放进第一类还是这第三类,后来觉得这两者带来的原型上的颠覆,还是大于其“强势入场”的意义,所以放在了“变更”这一类。

The Shed作为知名纽约事务所Diller Scofidio + Renfro近年来最有创新意义的大作之一。很多人对这个项目最深刻的印象大概是三年前DS+R放到网上的那段惊为天人的、讲解不同场景下建筑空间动态变化的视频(原版视频在Vimeo上,国内观看可能有困难):

The Shed © DS + Rhttps://www.zhihu.com/video/1195900741586337792


The Shed

这座建筑几乎可以容纳当今世界上任何艺术家用最不羁的想象力创作出的最狂野的作品,不论大小,不论动静。套用一句建筑师们都熟悉的句式:The Shed就是一座“容纳表演的机器”(图58)。这种可变空间带来的艺术布展的丰富可能性,是我认为它最具变革的特点。

图58:McCourt表演和活动空间 © Iwan Baan

至于Vessel……这么形容吧:Thomas Heatherwick能够做到让这个时代的人类(还TM是美国人)乐此不疲地为了爬楼梯而爬楼梯,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图59~60)。

图59:Vessel © Getty Images
图60:Vessel © Michael Moran

Hudson Yards(图61)本身就是一个从资本运作、政商交易、社会权利分配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方面面都令人瞠目结舌的超级矛盾集合体[3],而一个菠萝形状、没有任何“实际功能”的楼梯,曝光度居然能够让一旁KPF设计的西半球最高户外观景台相形见绌,对全面互联时代的公共空间在交互模式和物理形式上的改变,其代表意义绝不是几张打卡照能够完全代表的。

图61:Hudson Yards © Related-Oxford

12. The Hill House Box, Helensburgh, Scotland.

位于格拉斯哥以西30公里的The Hill House(图62),是20世纪初欧洲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工艺美术运动(Arts & Crafts Movement)与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倡导者与代表人物,苏格兰建筑师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图63)最著名的建筑作品之一,以其对室内设计品质细致入微的把控和精思,以及由室内空间决定的简洁质朴的外观闻名于世。

图62:The Hill House © National Trust Scotland
图63: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这座Hill House——至少不全是。

2017年,建筑保护部门发现Hill House建造时采用的混凝土配方在苏格兰潮湿的气候中不够耐久,建筑内部的湿度已经达到了可能损坏房屋的程度,因此亟需保护与修复的方案。考虑到这座房子本身的历史和美学价值,有关部门采用了一种半开放的修复方法:在建筑的外围加一个“盒子”(图64),把整座房子“包裹”起来。

图64:包裹着建筑的“盒子” © Johan Dehlin

保护结构屋顶防水,四周则采用多孔透气的立面材料,既能避免建筑被雨水侵蚀且保证通风顺畅,又可以让游客得以在长达15年乃至更久的修复过程中,仍然有机会一睹这座房子的真面目,或者在架设的临时通道上抵近观察(图65~66)。

图65:“盒子”内部 © Johan Dehlin
图66:“盒子”内部 © Johan Dehlin

之所以把这个由建筑师Carmody Groarke设计的“大型施工现场脚手架结构”选进来,是因为这是一场很有趣的建筑思辨实验。随意一座保护结构,其实并不具备什么建筑学意义的讨论价值,但偏偏这是一座放在苏格兰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外面的保护结构——可以类比为苏格兰的流水别墅。因此,这个场景变换就有了探讨的价值:整座建筑从“历史住宅”变成了“主题景点”,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沦为”了景点中单纯的人造艺术品,而临时搭建的“盒子”,却成为了新的建筑主体(图67)。15年左右的修复期不长不短,如果到时候人们习惯了这个“盒子”,还要不要拆除?

图67:Box vs House © Johan Dehlin

再深一层,探讨box和house的关系时,也许还可以比对德里达在《绘画的真理》一书中对康德的“parergon”(附属物)的概念的批判,即经典的“画与框”的关系:box到底应该只算是house的附属物,还是house在目前场景下的一部分?又或者是边界,还是无法被界定的边缘——而建筑的“边缘”,又在什么地方呢?其功能,到底是界定还是连接?想一想也是很有趣。

13. Affordable Housing in Zurich / Parasite House

日益高企的居住生活成本,不仅仅困扰着中国的年轻人,世界各个角落的工薪和中产阶层,都有这样的烦恼。这一组建筑,在低成本居住的议题上给出了两种可能对现状有所改变的回应。

应该还有不少人记得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曾经的一个观点:“保障房户内不应设置独立卫生间”,当时引来颇多非议。而这座Gus Wüstemann Architects设计的位于苏黎世的廉租房,用瑞士标准给出了“不仅卫生间公用,连浴室、厨房、餐厅、客厅都公用”的廉租房究竟可以提供怎样的居住品质(图68~70)。

图68:户外夜景 © Bruno Helbling
图69:建筑外观 © Bruno Helbling
图70:内部公共空间 © Bruno Helbling

从平面图可以看出,每个住户真正的“私人空间”,仅是容纳一张床的卧室(图71),而其他一切活动都在中央的开放公共空间内进行(图72~74)。

图71:极简主义的卧室 © Bruno Helbling
图72:内部公共空间-餐厅/厨房 © Bruno Helbling
图73:内部公共空间-客厅 © Bruno Helbling
图74:公共卫生间与浴室 © Bruno Helbling

我实在是无法说服自己这是“廉租房”——这分明就是一群哲学家进行极简主义生活试验的场所。这种整体而下,通过压缩私有空间、增加公用空间来节省预算,用以提升房屋品质和居住体验的解决方案,颇为瑞(社)士(会)特(主)色(义)。

而由几位厄瓜多尔青年建筑师(El Sindicato Arquitectura)设计的极小住宅Parasite House(寄生虫住宅,图75),则采取了相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方法来给出设计上的解答。

图75:寄生在屋顶的斗室 © Andrés Villota

虽然和今年口碑颇佳的韩国电影《寄生虫》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parasite这个单词代表的,却也都是极端匮乏条件下的无奈应变。这座面积仅为12平米的模块化“住宅”,能够容纳一到两人居住(图76)。

图76:五脏俱全 © El Sindicato Arquitectura

因为占地极小、搭建容易、成本低廉,可以接入现有的市政水电网线,在厄瓜多尔杂乱而喧嚣的街区,不失为一种理想化的“寄生”在其他楼房屋顶、间隙等处的容身之所(图77~78):“穷人不是一无所有者,而是贪心不足者(Poor is not who owns little, but who needs a lot)。”

图77:夜色下的小屋 © Andrés Villota
图78:蜗居与远方 © El Sindicato Arquitectura

全球青年佛系起来,真是不分伯仲。

如果是你,你会从这两座建筑中选择哪一个作为自己的家呢?

14. 静安区商业楼建筑改造 Renovation of Jing'an Business Building

这是今年入选的最令人激动的一个案例,因为它的主创建筑师正是一栋建筑(ArchUnits)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知友 @shuojiong 张老师。

前几天《时代建筑》2019年第6期刊登了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莫万莉对这座“白房子”的深度解读,《从“灰房子”到“白房子”:上海静安商楼的改造》,已经将这座商楼改造分析得非常透彻了(改造前后对比见图79&80)。

图79:原建筑 © 苏圣亮
图80:改造后建筑 © 苏圣亮

说两个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重点:第一就是对在建筑首层纵横两个方向的外立面线条十字交汇处的曲面过渡和倒角处理,在我看来是一个满分操作(图81~82)。

图81:立面两个方向的线条的自然交汇 © 苏圣亮
图82:入口处雨棚的倒角 © 苏圣亮

第二则是通过开放式楼梯对室内空间转角“锚点”的重新处理,让受制于已有结构的空间(对比平面,可以看出柱网对改造后的空间仍有影响,图83&84)“活”了过来——即《从》文中提到的“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图85~86)[4]

图83:原平面
图84:改造后平面。可以看出原有柱网对空间的限制与楼梯改造的效果
图85:开放式楼梯俯瞰 © 苏圣亮
图86:开放式楼梯侧面 © 苏圣亮

第四类建筑属于Scenario-amplifying(场景增益)。此分类下的建筑,通常起到“扩音器”的效果,抓住原有场景中非常具有特色但是不容易直接被注意到的元素并进行共振,从而将隐性特点转化为显性特点。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完全凭空的创造,而是将被忽视的微弱信号加以搜集和放大,甚至只是将已有的线索加以联系,提供新的观察角度,从而通过建筑呈现前所未见的场景。与“变更”类似,“增益”也将具象或抽象的元素作为设计操作的直接对象而非解题条件,不同的是,“增益”更偏重正向的利用,而不是逆向的改造。

15. “Under”水下餐厅

承认吧,如果不是在海边做了个水下餐厅,这座建筑并不出彩。但事实就是——建筑师Snohetta的确在海边做了个水下餐厅(图87~89)。

图87:建筑俯瞰 © André Martinsen
图88:一块生长出的礁石 © Ivar Kvaal
图89:夜景中的餐厅 © Ivar Kvaal

探入水下的就餐空间自然是最出彩的部分,不仅可以完美避开海平面以上多变的天气,氤氲幽静的氛围也是独一无二的(图90~91)。

图90:水下餐厅的幽暗氛围 © Ivar Kvaal
图91:水下餐厅的幽暗氛围 © Ivar Kvaal

据介绍,餐厅所在的海域位于挪威最南端的Lindesnes,是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餐厅巨大的水下观景窗、可以吸引鱼类等海洋物种的灯光、以及厚重的可以为各种生物攀附的水泥结构壳体,都是基于这一环境特性进行的设计。

当然,我感觉最跳脱的场景,大概是食客指了指被灯光吸引到观景窗前的一条鱼,一刻钟后,这条鱼被网兜包裹着,放在托盘上摆到食客面前,随后被送进后厨……

岂止是不用打氧,连缸都省了(我就瞎想想图个乐儿,别当真)……

16. 成都云镜·花园火锅餐厅 Garden Hotpot Restaurant

看第一眼时,我和你一样,绝对没想到这座建筑是一家餐厅,更没想到还是一家火锅餐厅(图92)。

图92:鸟瞰 © MUDA-Architects

而知道之后,我脑海里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某一集介绍重庆火锅时的一个俯拍夜景镜头:一桌桌火锅沿着山势星罗棋布,伴随着红火的灯光和热闹的喧嚣,延绵不绝,旁白好像是“在重庆每三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从事与火锅有关的职业……”

连续而透明的空间,随着在漂浮一般的白色屋顶,蜿蜒穿行在雾气缭绕的林间,围绕着一方荷塘,视野开阔而不涣散,建筑的轻盈衬托出环境的幽静与人群的生趣,宛如人(火)间(锅)仙(翻)境(腾)(图93~95)……

图93:漂浮轻盈的屋顶结构 © MUDA-Architects
图94:建筑蜿蜒绕林而走 © MUDA-Architects
图95:蒸腾氤氲的环境 © MUDA-Architects

妹岛看了会沉默,石上看了会流眼(kou)泪(shui)。

慕达建筑(MUDA-Architects)的建筑师一定是热爱火锅的人,才能拿捏住川渝火锅就餐时的气氛,再用建筑加以烘托。根据新店开张后的“返图”来看,仙气儿的确是没有了,还多了一些乱七八糟不知所谓的装饰和加建,不过火锅的热闹烟火气倒是更多了几分(图96~97)。

图96
图97

什么?你问露天的话蚊虫怎么办?扔锅里啊,算赠菜呗(逃……

17. Pearling Site Museum & Entrance

Valerio Olgiati是近年来颇为活跃的一位瑞士建筑师,混凝土玩儿的出神入化。这个充满废墟感的项目位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址、巴林Pearling Path步道的连接点(图98)。

图98:建筑正面入口 © Valerio Olgiati

整个建筑既是通向文化遗址的入口、介绍巴林古老的传统珍珠产业的展厅,也是为穆哈拉格市民们准备的城市“门厅”,场地边缘厚重的混凝土体块、场地内部的高耸立柱和风塔(兼具通风功能)、平铺展开的大跨度屋顶(兼具炎热气候下的遮阴功能)一起在拥挤的城市中构建了一个新的中心,同时也通过颜色、质感、光影和空间的营造,强化了建筑遗址入口这个地标的重要性(图99~101)。

图99:采用了统一配色的混凝土墙体与立柱 © Valerio Olgiati
图100:纵向结构与水平空间秩序呼应原有建筑遗址 © Valerio Olgiati
图101:屋顶与光影效果 © Valerio Olgiati

Olgiati的建筑有一种独特的粗粝与厚重,大巧不工但又不会流于粗俗,设计这种历史遗址的纪念性建筑更是如鱼得水。面对建筑遗址和现代城区的冲突该如何处理,这座“场地性建筑”给出了一种基于场地本身的可能性(图102~103)[5]

图102:“废墟”与市井 © Valerio Olgiati
图103:“废墟”与闹市 © Valerio Olgiati

18. 吉首美术馆 Jishou Art Museum

这是一座桥,这也是一座美术馆(图104)。

图104:美术馆鸟瞰 © 田方方

从与两岸接驳多重结构用心的细节处理、选用的青砖和筒瓦等建材,再到脱胎于传统风雨桥、与周边排屋融洽相处的外观形式,都可以看出设计者将“High Architecture”融入周边“Everyday Life”的决心,即所谓“美术馆不应该从区位上脱离受众,因此将其嵌入到现有的城市肌理中,两岸的桥头部分与万溶江畔的排屋紧密相连在一起”(图105~106)。

图105:桥梁与河岸交接处对多层次材料与建构的细节处理 © 田方方
图106:立面采用的筒瓦使建筑整体外观和谐融入周边环境 © 田方方

这不仅是对客观环境的利用和增益,也是一种将多种审美需求综合放大的尝试:普通人日常出行对城市环境的审美需求,美术馆作为艺术容器的表层审美需求,地标建筑“leave a mark”同时“be context-aware”的审美需求,以及美术馆访客在体验时的深层审美需求,糅合在一地一桥之上(图107)。

图107:桥上的展厅空间 © 田方方

美中不足的是,美术馆内部空间本身,可能是受制于展厅类建筑自身的硬性需求,似乎过“白”了,欠缺了其余各部分努力做到的与周围环境的对话和融合。

19. The Twist

这又是一座桥,这还是一座美术馆(图108~109)。

图108:扭一扭,啥都有 © Laurian Ghinitoiu
图109:内部空间 © Laurian Ghinitoiu

虽然“扭一扭”已算是BIG的常规操作,从“桥+美术馆+雕塑艺术品”的复合意向也可以看出BIG依旧在贩售它惯用的设计逻辑(图110),但是这座艺术馆从更大的尺度上考量了其所在的挪威Kistefos雕塑公园内的道路网络和自然环境,在适当的位置连通了原本隔河相望的园区文化路线(图111~112),与公园环境形成了一种共振双赢的局面:河流与森林赋予了The Twist得以成为The Twist的独特条件(图113),反过来这座廊桥美术馆也完善了公园的游览体验。

图110:三重类型的糅合,BIG一贯的概念图手法 @ BIG
图111:雕塑公园内的建筑鸟瞰 © Laurian Ghinitoiu
图112:完成游览路线“闭环”的形式驱动逻辑 © BIG
图113:建筑外观与环境的契合 © Laurian Ghinitoiu

对比The Twist和吉首美术馆,可以看出BIG与非常建筑对待相似建筑类型时不同的偏好、手法以及设计中强调的不同侧重点。虽然场地环境存在差异,给出的条件有别,但是对待几何形式、材质、建构、内部空间等方面,还是可以看出两家优秀事务所方方面面的差异。

多样的场景,是优秀建筑萌芽之本;优秀的建筑,亦是生活场景丰富之源。

新年快乐!

HPNY 2019-2020


以上为原回答,两个字的power击败了我上周写的近万字2019年建筑总结……我感受到了知乎对我内容创作能力深深的恶意,因此我要扩大这个澡堂建筑的回答,向这恶意致敬。

让人放下手机的不是空间,而是无法去争辩argue的论点argument,这其实是本世纪建筑学学科发展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制造说服力(make persuasion)

当然我说的澡堂是全裸的淋浴房或者汤池,如果你硬要说套个塑料袋,连洗头的时候手机都拿在手里……那你就是抬杠了

大致画风是这样的©图片来自网络

说服力成就了以OMA为首,BIG发扬光大的一票会讲故事建筑事务所。对于我,这个观点的形成是来自于我刚学建筑专业时看到的项目——ELLSINORE PSYCHIATRIC CLINIC by JDS/BIG

不说人话的设计说明机翻:在对Elsinore精神病医院的研究中,我们不仅对计划和客户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还采访了诊所的日常用户:员工,患者和亲戚。从这些访谈中得到的不同意见并未就医院的状况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相反,他们指出了我们通过将项目转变为该计划的相互矛盾的特性而成为项目的“悖论”和含糊不清之处-要成为“不”还是要成为精神病医院。精神病医院需要清晰,集中的功能。同时,它的外观和感觉需要与医院不同。雪花形结构使所有部门都可以从中心节点向不同的方向辐射,从而在内部和周围留有非正式空间。同样,它使医院折叠成周围的丘陵景观,伪装成自己,以优化精神疾病的治疗。
In our research for Elsinore Psychiatric Hospital, we not only made int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ogram and the needs of the clients, we also interviewed the daily users of the clinic: staff, patients and relatives. The different input from these interviews did not give any clear answers as to what the hospital should be like. Rather, they pointed out several paradoxes and ambiguities that we brought into the project by transforming them into conflicting qualities of the program-to be AND not to be a psychiatric hospital. A psychiatric hospital requires a clear, centralized functiona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needs to look and feel like anything but a hospital. The snowflake structure lets all departments radiate in separate directions from a central node, leaving informal spaces within and around them. Also, it makes the hospital fold into the surrounding hilly landscape, disguising itself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cure of mental illness.

有的时候建筑师就是这么狡猾,对公众说出来的话和故事本身最内核完全不一样。我当时看到BIG和JDS的叙事文本,最狠的一招是关于这个精神病医院的空间与色彩(如果没记错的话),业主并不希望这个精神病医院是一片冷淡的白色,而需要稍微活泼一些,丰富多元而使病人感到轻松的彩色。

那么精神病人喜欢什么样的彩色呢?建筑师和业主都不承认自己是精神病人,那么谁知道?

在这个节骨眼死循环上,高能大B哥真的牛B了:

你敢反驳他么?反驳他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除非你可以成为超过梵高的精神病+艺术家

最后业主非常愉快的被说服了,就有了这么一个方案:

big.dk/#
© ESBEN BRUUN
Van Gogh's 'Sunflowers'
© ESBEN BRUUN
© ESBEN BRUUN
Van Gogh's Olive Trees
© ESBEN BRUUN
© ESBEN BRUUN
© ESBEN BRUUN
© ESBEN BRUUN
The Famous Artist Vincent van Gogh Artwork (Original) — Steemit
© BIG/JDS

就问你服不服?


建筑学 作品集 出国留学求职问题 欢迎咨询微信: hurmus

建筑学学生如何制作作品集?国内建筑学本科(BA)如何申请国外建筑科学硕士(MS)?做建筑设计的作品集,软件水平要多高才够用?比如说rhino?

更多LIVE作品集留学干货:

建筑城市景观 作品集画图技法 1建筑城市景观 作品集画图技法2留学 作品集辅导机构如何选择?建筑规划景观 留学准备意见建筑专业申请优质的工作&实习Tips建筑专业申请优质的工作&实习Tips

这个问题我想了整整两天,在思考,以时间为概念的建筑,排除被动式的建筑(即建筑形体及空间不变,自然界只对建筑光影产生变化),有没有主动式的并且没有后期人工干预全靠自然界的时间变化给与同步变化的建筑?

其实有。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 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

但是其实我根本不想说这个,这个就是一个地勘事故导致的失败(cheng‘gong)案例。但是反而为后世赢得了旅游经济效益。


我想谈谈的是下面,为此我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做了我一直想做的概念:

向日葵建筑

向日葵建筑。智能化时控装置的植入。根据主人的设定的需求,根据日照变化进行时间控制,南侧挡墙从中午到下午日落,随着时间和太阳方位变化同步变化进行日照遮挡,防止西晒。

四季变化的露台

四季变化的露台。根据四季变化对露台及房间的日照和室外需求,变化出开放露台和半露天露台的概念。同样采用智能化时间控制。

昼夜变换的观景

昼夜变换的观景。各位小伙伴是否想要,早晨醒来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舒适感。以及晚上面对星光闪耀的城市霓虹灯的渐渐入睡的感觉呢?

轻松面对北方气候

轻松面对北方气候。好向往北海道乡村的安逸生活啊,但是,3米高的积雪把小院子都填满了,那么不如自己来创造一个院子吧。

好了,暂时只想到这些。

那么目前到底有没有随着时间变化的建筑呢?

有!

1、随风起舞的肌理---布里斯班机场国内航站楼停车场澳大利亚

你想要在城市里看到一片波光粼粼的银色大海吗?那就去布里斯班机场的停车场吧。每次风轻轻吹过停车场外墙的25万块铝板时,墙体就会形成不断变化的纹路,就像水面上的层层涟漪。

2、迪拜瞭望塔

迪拜瞭望塔:赢得了迪拜标志性瞭望塔建筑的设计竞赛,卡拉特拉瓦公布了新的效果图和详情,该项目将计划建造在迪拜河港口的一个场址上,该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百合花的自然的形式和唤起一个尖塔的形状,是伊斯兰文化中独特的建筑特色。

3、迪拜旋转塔

世界上最“土豪”的建筑恐怕就是迪拜旋转塔了吧。该塔本预计在2009年建成,但中途因迪拜金融危机暂停了施工项目,现已重新启动。我们预计能在2020年大饱眼福,见证这座大名鼎鼎的达·芬奇塔在空中翩翩起舞。你要是能够混入大楼内部,甚至还能控制这座大楼的舞姿。哪层楼能转动,转速是多少,转多少角度,全由你做主。只需进一栋大楼就能一览迪拜24小时全天景观,将迪拜美景尽收眼底。

4、密尔沃基美术馆

你见过想要起飞的建筑吗?西班牙结构工程师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设计的密尔沃基美术馆外形就像一只即将展翅起飞的海鸟,有一对巨大的翅膀,三分半钟就可以完成一次展开和合拢。这个设计除了有炫目的视觉效果之外,还能为游客提供保护,让他们免受太阳和风暴的侵扰。

5、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建筑位于旧城区和新金融区交界处。建筑外立面有675根手工打磨的黄铜金属柱,有三层可以转动的“幕帘”。幕帘如波浪般交错,缓慢旋转,千变万化,将这座建筑变为一座永不落幕的大剧院

6、以色列纪念塔

以色列纪念塔:这座可摆动的纪念塔位于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主干道上,为了纪念伟大的慈善家拉塞贝尔。

7、杭州物产中大集团大楼

杭州物产中大集团大楼

随着阳光变化的智能化百叶

8、纽约艺术新地标The Shed

纽约艺术新地标The Shedhttps://www.zhihu.com/video/1223731015291973632


B1m The Shed. 一个新的灵活的文化场所,已经在纽约的哈德逊庭院区开业,这座造价4.04亿美元的新建筑 采用了120英尺高的乙烯四氟乙烯(ETFE)滑动外壳 能容纳从音乐会、戏剧表演到艺术展览和大规模装置等一切文化艺术活动。The Shed 的现代性气息几乎可以用包豪斯来形容——它的形式能够行使任何功能。

最后补充一个科幻电影《移动迷宫》----随着时间变换的建筑

设计来源于生活,创意来源于对缺陷或者需求的优化,不要被现有的技术所限制,天马行空的想法才是创意的源泉。

补充一个柯布西耶烂尾楼,星空教堂

这个我觉得是最赞的时间为主题的建筑了

-----------------------

居然百赞了,那我将我脑海中的宝藏挖一个出来给各位,共各位延申和创作。

下面给大家一个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课题和idear,打开各位的脑洞。

灵感来源:华容道的无限变化空间模式
应用价值:多变的空间用于根据时间推移,家庭结构变化对居住空间的不同需求或者追求空间新鲜感的主人。
采用技术:智能化模块控制、导轨实现空间方位移动。
需思考和研发的问题:
1、每种产品能带来多少种空间组合,并且使其都合理?
2、如何有效解决空间变换之后,空间之间的交通联系问题?包括入口问题。
3、能否解决卫生间及厨房的管道问题?
4、如何制定智能化模块移动时候的顺序和逻辑关系?
5、多层堆叠的时候如何解决垂直交通、结构受力
6、是否能将此概念由平面的平移变化转化为垂直立体空间变化?

下图抛砖引玉


华容道建筑模式一,以及导轨
华容道建筑模式二,变换出中庭


华容道住宅动图https://www.zhihu.com/video/1224317248607133696




觉得有价值可以关注我以及我的公众号ARCHImanagement 杻阳全过程管理及建筑技艺。

更多的建筑时尚资讯和技艺

建筑行业在农业天地大有可为,拿苹果园来举例,苹果园在从单纯的种植苹果扩展到苹果加工品,比如苹果酒的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苹果园就可以通过邀请建筑师设计产品展示和体验空间,来提升顾客的体验和品牌价值。

2014年,俄罗斯联邦对进口波兰苹果实施了禁运。波兰果园则在困境中求出路,开始通过生产苹果酒来处理多余的果实。波兰的建筑师索尼娅·杜波依斯(Sonia Dubois)看到这一机会,通过重新构想苹果园建筑的视觉语言,试图发掘农业建筑所蕴含的启发新生活方式与链接民族历史的潜力。

My intention was to bring up the subject of the aesthetics of the rural architecture of production. The materials used suited the functions of each of the respective buildings. Utilizing transparency helped to uncover the parts of construction.The elevation no longer acted as a building cover. Everything on the farm becomes apparent and proud.
我的意图是提出农村生产建筑美学的主题。所使用的材料适合各个建筑物的功能。建筑的立面不再只是建筑的遮盖,农场中的每一件东西都变得明晰而又让人自豪
There is also a simple cider-tasting facility where the ladies from Matisse’s paintings sip the cider near the Klimt's trees. It is a combination of architecture of production and the tranquillity of a quiet countryside.
还有一个简单的苹果酒品尝室,在这儿马蒂斯画作中的女士们在克里姆特的树木旁饮苹果酒。它结合了生产建筑和宁静乡村的宁静。
Poland is one of the world's top apple exporters. My intention was to create an architecture that would make cider become a regional Polish product.
波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出口国之一。我的意图是创建一种能使苹果酒成为波兰地方产品的建筑。

最后,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提问题一定要写问题描述

参考资料:koozarch.com/interviews

behance.net/duboisoniaf


不妨也读一读这些:

建筑大师作品重构要保留哪些东西?从入手到完工需要经历些什么?能学到什么?历史上有哪些建筑在不同时期作用大不相同?建筑师有什么真本事?

题主原来的问题是“ 国内的建筑寿命为什么都不长? 几乎找不出存在时间超60年的建筑(故宫之类不算),超过40年的都不是很多,不是被拆就是翻新…

和欧洲根本没法比,甚至和美国也不能比”


在我回答之后,题主又修改了问题,搞得我的回答好像非常文不对题。 以下是我的原答案


其实真的想找找,超过60年的建筑还是可以找到的,而且真的有很多。

比如故宫对面的人民大会堂 ,建成于1959年,到现在正好有61年了。


再说一些地标性的建筑,纽约的地标,帝国大厦是1931年竣工的。巴黎的地标,艾菲尔铁塔,是1889年建成的。 上海的地标,外滩万国建筑群,也是这一时间段建成的。

怡和洋行(1847年),亚细亚大楼(1915年),英国古典式的上海总会大楼(1911年)、欧洲古典折中主义的海关大楼(1925年),仿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汇中饭店大楼(1906年),装饰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中国银行大楼(1937年),百老汇大厦(1934年)。


如果你说咱们不提地标,说说这些现在还在用,甚至你还可以进去看看,或住一晚的建筑吧。


1 锦江都城经典酒店

(上海外滩新城店)江西中路180号

原为都城饭店。公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34年竣工。装饰艺术派风格。立友竖向线条装饰为主,形体向上内收,顶部塔楼作重点装饰。

和这一样的建筑有四座,在一个十字路口的四个角,站在中间看,很是壮观。

以面的江西中路191号原建设大楼( 中国通商银行所建新楼,建成后,转让给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新瑞和洋行设计,陶桂记营造厂承建。现代派风格。1994年被列为优秀历史建筑。

虽然是优秀历史建筑,但是,同在你依然可以进去住上一晚。 (价格还很亲民对不对?)


2 扬子精品酒店 汉口路740号

就在人民广场来福士北侧,旁边还有历史更久的圣三一教堂。

国外的同事来上海的时候住在这里,里面的装修和服务都很好,而且价格还不贵。真的值得体验一下。

汉口路740号 原扬子饭店 建于1934年 同年6月落成开业,有“远东第三饭店 ”美誉。解放后曾改名申江饭店。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时,曾作为新闻中心。 1989年恢复老店名。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简洁富有韵律感。表面竖向线条明显,底层石材,上面粉刷,两层以上挑出的小阳台是立面的重要元素,形体处理和细部装饰带有装饰艺术派特征,整体为现代派风格。


3 马勒别墅

陕西南路30号

马勒别墅是1927年,由英籍犹太人马勒委托当时著名的华盖建筑事务所建造的私人花园别墅。

关于这个别墅,还有一个温情的小故事。 据说,别墅的设计者是马勒的小女儿。小姑娘一天夜里做了个梦,梦到一栋童话般的房子,于是马勒就跟据女儿的梦,建造了这座别墅。

别墅建成于1936年,但马勒一家并没能在这冻浪漫的房子里住多久。1941年,侵华日军攻占上海,马勒一家为躲避战乱,离开中国。

现在,这里由衡山集团管理,建成了一个小型精品酒店。你可以在这里住一晚,甚至在这里举办一个浪漫的婚礼。 当然,如果你赶时间,来这里吃个下午茶体验下,也是不错的。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前身是上海总会的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前身是华懋饭店的和平饭店。



汉口路50号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创始地。原为大清银行旧址,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此宣告成立。通和洋行设计,砖混结构,1908年建。古典主义风格。立面称图严谨,纵向三段式划分明确。装饰集中于入口和转角部位,具有巴洛克特征。


1916年的老照片




福州路185号 上海公安局

上海公安局上海国安局驻地,是原公共租界中央巡捕房的旧址。 (大清银行建筑里面的中国银行,巡捕房建筑里的公安局,有没有一种“大明门”牌子背面写着“大清门”的感觉?)



淮海路127号 爱马仕之家 原法租界霞飞路巡捕房

原来法租界的霞飞路巡捕房,解放后也曾作为警察局使用,1960年东风中学迁入,现在是全球五家爱马仕之一。 这个楼从顶上看,是H型,不知道爱马仕选这里,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


延安西路64号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是宋庆龄副主席于1953年创办的,至今,这里扔是很多小朋友看儿童剧,参加美术、舞蹈、艺术学习的地方。

而这座恢弘的房子,也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

它曾为嘉道理住宅的历史鲜为人知。
它的原主人艾里·嘉道理,英籍犹太人,想想就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儿。以500港币起家,日后成为沪港两地都鼎鼎有名的实业大老板。嘉道理慷慨大方,交游广阔,所以这个偌大的宫殿经常宾客满座,否则父子三人置身于此,太容易感觉到冷清孤独。这座建筑的哲学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嘉道理住宅,源于一个悲伤的故事。1919年,嘉道理原来的住宅失火,他的妻子急着让保姆逃走,自己却不幸丧生。悲痛不已的嘉道理带着孩子回伦敦散心,委托他的好友布朗在上海另起新居。而布朗酗酒成性,浪荡颓废,干脆又把此事扔给了洋行承包。承包商当然刻意豪华,足足花了四年时间才造好。当嘉道理接到100万两银子的造价时,他大吃一惊,不过,新居的确美轮美奂,成为嘉道理的最爱。



延安西路1262号 上生新所

这里是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哥伦比亚俱乐部,这里有孙中山之子孙科的俱乐部,有美国海军的游泳池,解放后,这里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些豪宅,或公共建筑,还是不够有代表性,其实现在还有很多普通人依然在居住的老房子。


茂名路 南昌大楼

建成于1933年的南昌大楼,在当年就是高级公寓,因为这里的房型设计,是主人房和保姆房分开,主要需要保姆时,在房间里拉绳,保姆房就可以听到召唤。当然,再在只是普通人在居住了。


淮海中路927弄 淮海坊

当年这里还叫霞飞路时,这里叫霞飞坊,建国后改名为淮海坊,有3层砖木结构的小楼199栋,这里是很多名人巨贾选择,比如巴金、徐悲鸿、竺可桢、许广平、胡蝶都曾居住于此。 即使是今天,这样一栋房子的租金也不算便宜。


香山路6号 原奥古斯丁教会的总部

原来的奥古斯丁教会总部,现在是征收失败的普通民居。

关于奥古斯丁教会当年的骗局,《上海名楼名宅》里面,是这么写的:

20世纪30年代时,包括美国在内的部分美洲国家经常收到一些天主教徒的投诉信,称他们定期收到来自中国上海的西班牙奥古斯丁教会(Augustinian) 赠阅的《教会生活》(《MissionsReculetos》)杂志,介绍奥古斯丁会在中国开展艰巨的传播福音活动所取得的成就,并动员和号召信徒们捐物捐款,改变中国落后贫穷的面貌。但信徒们捐款后,这个奥古斯丁会却不给任何回复,信徒们怀疑其中有诈。于是,美国就派原驻印度的记者爱狄•密勒赴上海。“把西班牙的传教神甫在中国的工作状况、置备的产业和推广西班牙文明而受到的牺牲,做一个详细的报告”。爱狄•密勒在上海调查了一年多,除完成该项报告外,还撰写并出版了《上海——冒险家的乐园》一书。书中作者与曾在墨西哥当通讯员,能讲一口流利西班牙语的记者买尔的一段对话:
“莫利哀(今香山路)六号,一所华丽堂皇的大屋子。杂志的名字叫《传教生活》(原译如此)。每期总要发行好几十万份。”
“杂志的内容是些什么?”
“从封面到底页,都是弥天大谎。可是上海的奥古斯丁教会却靠它发了大财……这些上帝的使者的处境真是可怜极了,他们不怕艰难地超度他们的黄种兄弟的灵魂,只要是有心人,谁又能不同情他们?只要口袋里有买面包多余下来的钱,谁又能不帮助他们?在这同情与帮助之下,奥古斯丁教会的神甫们就得其所哉了。”

简单地说,就是骗人的教会用杂志宣传,让教徒捐款帮助贫苦的中国人,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把钱用在了自己的享乐上。

前面路过这里时,还曾进去参观了一下,破败的花园里面还种着花椒树。里面的居民大爷已经退休了,是从出生便住在这里了。前几年的征收待遇给的钱够在郊区买几套房的,现在的征收待遇和前几年没有变化,然而郊区的房价却涨得翻天覆地。 想来想去,不如先这么住着吧。

年久失修的楼梯,楼上已经没有再住人了



参考资料,也是很推荐大家的一本书 《上海百年名楼名宅》,这里讲述了很多老宅子的前世今生。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随便逛逛上海的福州路,愚园路,茂名路,淮海路,这里的老建筑比比皆是,如果不抵触搭讪,可以和住在这里的老居民聊聊,他们往往都很愿意为你介绍这里的历史。

当然,其实除了上海,天津五大道,厦门鼓浪屿,这种百年历史的房子也不少。


如果要找非殖民时期的建筑,其实也有很多,比如永定和南靖的土楼,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宏村的徽州民居。

南靖,建于1905-1909年的怀远楼,现在依然有人居住,我去参观的时候,这里的住户正在准备喜宴


其实看看这些建筑,但凡留下来的,多少都是比较独特的,有价值的。

而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些保留下来的建筑,都是要时常修缮的。

老建筑的设计,也不一定适合今天人们的生活习惯。

比如这个

《每日邮报》披露,不少到访白金汉宫的外国元首或领导人在这座宫殿遭遇过尴尬,因为这里最豪华的客房没有配备独立卫生间,访客如果想刷牙,必须走到走廊另一头。英国白金汉宫要大修!历时10年,花3.69亿英镑《每日邮报》披露,不少到访白金汉宫的外国元首或领导人在这座宫殿遭遇过尴尬,因为这里最豪华的客房没有配备独立卫生间,访客如果想刷牙,必须走到走廊另一头。
英国白金汉宫要大修!历时10年,花3.69亿英镑


当然,虽然我可以列出这么多超过60年甚至100年的建筑, 实际上肯定还有更多,但我们依然要承认,我们与欧美之间还是有差距的。

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经济与技术发展更晚

但其实建筑上的差距,也是经济与建筑上的差距,伦敦地铁1863年开通,纽约地铁1904年开通,北京地铁1971年开通。人家经济发展的时候,我们在战乱,人家在大规模高标准盖房子的时候,我们还要担心被轰炸。

直到建国之后,城市人口增长,北京和苏联学的开始盖赫鲁晓夫楼,想想现在住在这里的人,大概应该都在盼望拆迁吧。


2 近年来城市和经济的爆炸式发展

人口持续增长,土地供应量有限,维修没有什么历史和建筑价值的房子,远不如拆掉他盖更高的楼给更多的人,赚更多的钱来得实在。


3 建筑保护意识来得晚些

当年折掉的北京城墙,山西那些比平遥有钱的县城拆掉的古城,都是在我们意识不到他的价值的时候被拆掉的。

还有上文提到的淮海坊,上海原来有很多类似的里、坊,直到七八十年代还有拆除,因为那时候距离建成时间比较近,大家认为这些房子并没有太多保护价值,现在的政府则越来越有建筑保护意识,很多老石库门,旧里弄,都只修改拆了。


4 现在建筑标准的不断提高

比如前两年英国维修期间发生大火的那栋高层建筑,还是只有一个楼梯的设计。 而对于基建狂魔来说,维修的成本,可能远远高于拆除重建的房子。


最后,对上海老建筑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关注一下这个系列的图书,这是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的教授精心编著的一套城市行走系列的书。 想对上海的老建筑有更多的了解,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买来看看,并亲自去走一走。


我是爱旅行,爱美食,爱逛博物馆的@Levana Dong

欢迎关注我的更多回答

关于上海的小众景点:在上海,有哪些值得一去又不是很贵的景点(网红打卡地点)?

关于上海的小吃 :在上海城隍庙吃小吃是什么样的体验?

关于上海的建筑:有时光历史韵味的建筑为什么很少(建国后的)?

关于学习经济学:如何高效地阅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关于独自旅行:女生一个人建议去旅行么?

关于那些好吃的冰淇淋:有哪些冰淇淋好吃到升天?

用名画给你讲故事:历史上有没有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人却有(血缘)关系?

有人问过文丘里做了啥,也有人问过福禄寿为啥不好,把他们放在一起问的你是第一个,希望能给你一个好的解答。除了本文,如果需要更多对文丘里的解读,还请你戳链接看我写的一篇关于文丘里的文章。

Andy Zheng:罗伯特·文丘里:反叛的时代精神与发声的力量

首先,文丘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的鸭子屋不是他设计的,是来源于艺术家彼得·布拉克(Peter Blake)的《上帝自己的废物场(God’s Own Junkyard)》中的插图,是文丘里写书的时候一个图片案例,有点像我们写论文引用图片。所以题主的问题有一些理解性的错误需要更正。

鸭子和装饰化的棚屋,《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插图

那么文丘里为什么要引用鸭子屋?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学的开创者。后现代主义在建筑历史中的地位不低,但是持续时间很短。因为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在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反叛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说要结构理性,后现代主义说我就要拆得七零八落;现代主义说要拒绝装饰,后现代主义说我就装饰,不但装饰我还要隐喻;现代主义要赞颂进步式的社会和工业发展,后现代主义说我就要替平民和商业说话。所以说后现代主义很多建筑物有点“孩子气”,原因就是他们把“反叛”看得比设计建筑本身还要重要。比如你看文丘里给他妈妈造的房子,是这个门上的圆弧有意义,还是山花中间这个断崖能攀岩啊?没用!但是和你们现代主义要的不一样,所以我就用。室内更是乱七八糟,门被圆弧的窗割断、楼梯和壁炉的尺度也很奇怪。老母亲看着儿子给她造的房子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心想当时就不该把老公留下的钱让儿子去霍霍,但又隐隐觉得儿子能成大才,于是心一横,住吧!

文丘里,母亲之家

问题来了,现代主义招你惹你了你要这样反对人家?其实我们如果在历史语境下看这个事不难理解,那就是因为现代主义太盛行了。现代主义之前是折中主义(Eclecticism)盛行的时代,大家天天从古典建筑中抄一部分来拼贴(Collage)。现代主义看不下去了觉得你们没脑子就知道抄老一辈的,于是开始发明自己重材料和结构、去装饰去文脉的一套。久而久之,屠龙的少年也长成了恶龙,变得有点大家不做这种简洁的房子就不是设计建筑的意味了。于是又来了个屠龙少年,就是后现代主义。他要把现代主义这条新龙给屠了。

现代主义最讨厌的一件事就是装饰。有点花纹都不行,你还敢搞象形建筑么?而文丘里在写《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时候说,我告诉你,你们现代主义做的和这个搞笑的鸭子店是一回事

“他认为拒绝‘显义式’装饰的现代主义建筑在抛弃折衷主义的同时却使用大量象征元素,这些象征集中于对建筑要素自身的表现:即对结构和功能的表现。”

这话啥意思?意思就是“追求理性、结构、功能”这件事本身就是现代主义建房子的一种“装饰”,反过来再说一遍就是现代主义是用“多么理性、多么结构、多么功能”这种手段和说法来“装饰”自己的设计。举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用文丘里的观点看这个房子,那就是你整个房子用钢和玻璃,就是为了让别人一看就赞叹“真高级,不用装饰了不起;真进步,玻璃和钢很坚固”。理解了么,现代主义在创造这样一个概念:房子=不装饰还能体现实用理性和功能的构筑物。

密斯,范斯沃斯住宅

于是文丘里说,这 “和鸭子屋没区别”。你想展示理性,就做出个方盒子;鸭子想卖鸭肉,所以做成鸭子的样子,这有啥区别?甚至,鸭子屋真的是卖鸭肉的,人家的形式还体现了功能,你还不如人家呢!

说到这里你应该理解了,文丘里的鸭子,是反讽用的。并不能说他多认可鸭子屋,他只是用这个作为武器,去攻击现代主义。其实这个说法蛮流氓的,有种狡辩的意思。比如小孩子吵架,老师教育大家要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想法,一个叫小文的小孩就跳出来说:“不尊重他的想法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你们尊不尊重我?”这不抬杠嘛!这个例子有点过分简化,但是文丘里的说法确实有点戳中了现代主义的软肋,所以他才火了嘛。而且其实他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里还聊了另一种形式,叫装饰化的棚屋(Decorated Shed),这里不展开说了,有兴趣可以看开头链接我写的文章。

五粮液大楼和鸭子屋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们都是把一个原本较小的物体巨大化,并开辟内部空间用于功能性使用。而且鸭子=卖鸭肉,五粮液=卖酒,逻辑也一样。所以如果五粮液大楼在文丘里时代被他发现,他完全可以用它代替鸭子屋作为自己书中引例。从这个意义上说,鸭子屋、甲鱼楼、螃蟹楼、五粮液楼都是一回事,都是形式展示内容物的象形建筑。但要注意,那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思维方式,在当代拿这个你谁都攻击不了。

五粮液大楼

取而代之的是建筑圈或者其他很多人批评这类建筑,说它恶俗。然而,设计行业中,当你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说一个东西不专业是很难站住脚的。我看过许多评论象形建筑的帖子 ,大部分在说尺度夸张是不专业的、具象化是不专业的、不尊重场地的地理和文脉是不专业的、以及缺乏当代审美是不专业的。大部分这样的论述都被一句“凭什么建筑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给怼回去了——建筑师无法要求非建筑圈的人像你一样理解建筑。况且还被补了一刀,“甲方有钱想做啥做啥”让建筑师彻底失语。

当代建筑设计在现代主义基本体系上进一步发展,但讨论的要点逃不过解决和布置功能需求、回应和利用场地现况、调整尺度、优化动线、设置景观等等。比如下图BIG的一个项目,出发点是个八卦,但是通过一系列场地的分析和功能的考量,得到了最右边的结果。而五粮液大楼呢?把一个酒瓶子放大后往那一戳就说楼设计好了 。这当然打了建筑师们的脸,建筑师们骂它也是情理之中。

BIG,哥本哈根熊猫园

那我们现在来说说福禄寿大厦,这玩意儿要更复杂一点。

天子大酒店

首先肯定它跟五粮液大楼一样是象形建筑,但它不是动物也不是物品,而是道教流传下来的三位吉神的形象。

当你站在它面前的时候你如果完全不别扭我是不信的。同其他象形建筑比,它有更胜一筹的震撼力。这种别扭的震撼来自于它对民俗文化强加式的构图。福禄寿代表吉利、有钱、长命,但本质上这是非常传统的民俗文化的体现,来自于神话和宗教。这种民俗文化是过去式的,但不得不承认,其实这种通过崇拜神话和宗教思想遗留物的行为,表达对现世利益的追求,是根深蒂固在大部分中国人心里的。注意,这和真正的宗教并不相同。真正的宗教是通过经典作品、价值观念、世界观念、传统仪式的综合文化系统,来联系人与超自然或神圣存在的;而这里的神话和宗教思想的遗留物的广泛存在,是源自于人们希望不确定或不可知事物往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的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所以题主问题中说“是不是它不是酒店而是个庙的话是不是就没问题了?”当然不是!越是宗教的建筑越是有它的形制和体系。你回忆一下巴西利卡、伊斯兰教堂、日本神社、梁思成画的山西佛光寺吧!中殿、耳室、礼拜堂,鸟居、参道、拜殿……雕像摆在哪,参拜顺序如何,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这和把老神仙的体内掏空,加上楼板楼梯让人走上去完全是两码事。这个楼,完全只是为了让你看到楼房主人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吉利、有钱、长命而已,同宗教毫无瓜葛,只是利用了宗教的符号罢了

当代社会脱离不了的一个生长背景就是“现代性”。“现代性”所提出的问题就是当年先辈把话语权从宗教手中抢夺过来后,我们往哪走的问题——资本主义选择了自由市场,马克思老人家提出了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的前提是唯物主义的史观。于是,我们以为我们已经走入了“现代性”社会,我们开始讨论问题的起点都基于国家权力、利益分配、宏观调控、市场规则。然而某种根植在中国民众心中的祈愿式的追求模式还是无法摆脱。我们希望有人送子、希望有人保财运、希望有人保学业,与此同时我们穿西服打领带、不信佛也不信道。大家都这么想,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因为在大场面上说出来这话就是“落后”的象征——福禄寿大楼的出现,就是把大家心底里不愿明说的神话和宗教遗留物的图示拿出来放到众人面前。于是很多人看完感觉到两个字:羞耻。所以,福禄寿绝对比五粮液大楼更刺激,你看到后者只会觉得搞笑,看到前者更觉震惊,甚至有种被冒犯的感觉。

以此类推,其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你看到帆船酒店,觉得哦有点像帆船,但没怎么样;看到铜钱楼,觉得有点烦人,因为你想到了天圆地方;看到盘古大厦,觉得挺讨人厌,因为他给你画了个龙;看到福禄寿,你会在心底里骂一句WC。铜钱楼和盘古大观是在抽象的形状和具象的民俗图像之间徘徊着,但你不硬想它像什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而福禄寿不行,它明明白白地把三位老神仙摆在你面前,你跪是不跪?

沈阳方圆大厦
盘古大观

完成这篇回答一周后,由于回答引发的关于建筑美丑的思考,我应邀Archidogs,写下了文章《从重庆来福士谈起:当我们谈建筑丑时,我们谈些什么?》,我知道这个话题老生常谈,但我企图用更具体的评价方式更多元的角度,讨论我们究竟如何看待“丑建筑”的出现。

链接如下,请各位读者多多支持点赞,4000字左右,篇幅有限,讨论不周,如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

Andy Zheng:从重庆来福士谈起:当我们谈建筑丑时,我们谈些什么?

今天拆房部队为大家介绍Grafton Architects设计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Paul Marshall 大楼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终于可以清除掉校园边那个有碍观瞻的小旅馆了。

最近运气好到爆,一个有钱的好心人把那块地加那个小旅馆打包送给了学校,还承诺出钱建新房子。

校长的小心脏砰砰乱跳:

土豪非要给我盖新房,想法有点儿多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一激动就不小心暴露了野心,在2600平米的基地上列出了17000平米的要求,包括有:

财务和管理部门;

马歇尔学院、研究中心等学术部门;

配备教学设施的正常教室;

各种体育设施以及多功能的艺术排演场地。

又是熟悉的配方。

每个甲方心里都住着一个得道高僧,总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平米里拥抱全宇宙。

但这次甲方想要的小宇宙实在是有点儿

——混搭。

体育馆+艺术馆+教学楼+办公楼的组合是个什么鬼?

我到底该翻哪本规范?

不管再怎么归类精简,这个建筑也至少需要三种空间尺度:

A.学生健身、艺术彩排和各类活动所需的灵活可变空间。要求是大于15米的无柱空间,能承担多种体育活动、艺术彩排以及简单表演。

B.教学空间。

开间10米左右的教室,主要用来日常上课。

C.管理办公部门

以小隔断为主的办公空间,各自独立。

实话实话,这三种需要不同空间尺度的功能虽然听着很热闹,其实结构并不难设计,主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从一个很大的空间过渡到一个很小的空间的问题。

但建筑师的强迫症在结构面前尤其偏执:能用一种结构形式解决的坚决不用两种。大概是内心深处发自肺腑的打不过结构师不想给结构师添麻烦。

所以,常见的解决方案一般有:

方案A:最简单的方法把大空间放在顶部,小空间放在下面。

当然,体育场之类的公共空间放在底层肯定最好,但一个不承担正规比赛的大学体育设施放在顶层也不是不可以。

方案B:全部使用大跨度空间。

只要钱到位,柱距按照大空间的要求来,小空间随便分隔一下就好。

方案C:设置结构转换层。

这个算是最麻烦结构师的了。

除此以外,你还能想到PLAN D吗?

前面已经给过提示了——

要逼死强迫症啊~

1.新的结构组合形式

如果我们不去考虑结构之间的统一,境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设置柱距为15.2m网格,适用于底部大空间。

柱状结构向上延伸,变为10.8 m,适用于教学空间。

树状顶部采用圆柱,改为更规则的7.6 m网格。

建筑的柱子在几何上有三次转变,从一层向上层逐渐变化,仿佛旋转着的树枝。

2.利用结构关系形成平面

首先,把该柱网结构放到场地中。

再加入各层楼板。

根据不同的柱网层次生成不同的平面形式。

由于树状结构的三种不同层次,场地中存在三套大小不同的柱网,承对角线的正交关系,平面布置也更加的灵活。

首层围合轴网叠加出入口小广场,面向城市开放。

教学空间使用第二层次的斜向柱网。

管理办公空间呈鱼骨式房间排布,回归到规整的小柱网,从缝隙中获得更多采光,空间经济有效。

至此,建筑依据结构层次形成了建筑各层的平面布置。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一个树状结构而不是更简单的使用转换层呢?

当然是为了逼死强迫症啊~

咳咳,我的意思是说

划重点:树状结构是可以产生突变的。


3.利用结构系统形成空间系统

我们总习惯让结构去配合空间,为什么空间不能去配合结构呢?

a.高度突变,形成中庭空间。

平面布置的基础上,改变构件的高度,加入旋转楼梯,形成中庭。

B.形状突变,形成入口标志性空间。

结构变形支撑起上方的景观平台,形成新的城市空间。

C.高低错落,形成森林意向空间。

4.最后,解决建筑基本问题。

加入交通核。

加入屋顶与表皮。

立面设计依然遵循结构系统的构成法则,底部较厚重,越往上部越轻盈透明。

加上景观花园,形成室外平台。

这就是Grafton Architects

也就是去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的作品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Paul Marshall 大楼。


一个由结构突变引起的方案。

最后看一遍完整过程:


以上内容节选于我们工作室的文章:《十个设计师,九个强迫症;八个全靠装,一个闲得慌》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中了解更多内容。

1、哥本哈根的歌本山,本身是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但是顶部设有滑雪场、远足小径和攀岩墙等等各种休闲娱乐设施。

2、波斯尼亚的图兹拉银行,被称为世界上最“邪恶”的建筑之一,从里面取钱,感觉像是在和恶魔做交易…

3、比利时这座给船走的桥…有趣的事实:这座“桥”对通过它的船只没有重量限制。无论船的重量如何,它就会排出等量的水,因此桥梁结构上的总重量基本上保持不变。

4、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酒店主体建筑修建在一座废弃矿坑的侧壁上,被誉为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五星级酒店,也是全世界首个深坑酒店。

5、巴林世界贸易中心,两座尖塔型建筑中间居然装着3个风力发电涡轮机,想法是非常好的,但即使不考虑噪音,振动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很难让它变得实用…

6、韩国首尔的波浪形大厦,如果发生地震,会不会…给震直咯???

7、悉尼科技大的一座教学大楼,因为扭曲而独特的设计,也被人们称为“纸袋”楼…有趣的是这栋大楼是一个华人周泽荣投资的,也被称为周泽荣博士楼。

8、拉斯维加斯开业的 LOU RUVO 脑健康中心,整栋建筑像是被热得融化了…这设计,确定对脑健康有益么…

9、有扭曲的建筑,自然就有颠倒的建筑,比如说在美国各地分布着许多这种看似颠倒的房屋,也被称为“奇迹工程”,是一个以科学教育为目的的游乐工程。

10、下面这栋建筑,准确的来说是个艺术装置,通过镜子的反射,可以实现“反重力”的错觉…

11、多伦多一联排别墅的另一半业主,拒绝出售自己的房子,于是被切成了两半…

12、下面这栋建筑,虽然造型平平,但是建造的方法却非常奇葩,居然是自上而下盖起来的…

13、在寸土寸金的东京,有一个很奇葩的咖啡馆,整栋建筑只有一扇门那么宽…

14、冲绳岛的“树屋餐馆”,非常具有奇幻色彩,虽然下面是个水泥墩子…

15、乌克兰一个土豆分拣站,看起来非常不科学,但实际上非常稳定,因为已经废弃很多年了…

16、由于城市空间紧张,荷兰阿姆斯特丹狭窄的运河房屋,这规划,很符合他们海上马车夫的身份啊…

17、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这栋建筑的裂缝窗户,非常新颖,就是对眼神不好的人不太友好…

18、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的这栋公寓大楼,乍一看像是一块巨大的集成电路板…

19、而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斯堡的这栋建筑,造型就是一个大纸盒子…我觉得在上面装个巨型猫头会更加有趣…

20、英国坎特伯雷一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和比萨斜塔一样,最开始并非是倾斜的,现在内部装有钢框架支撑,还装上了扭曲的门、窗户等等。

21、法国蒙彼利埃的“Arbre Blanc”塔,每家每户都一个巨大的阳台!

22、迪拜金色相框,顾名思义,长得就和个相框似的…不过这个“相框”高达150米,还保持着世界上最大框架的纪录。

23、智利这座现代与古典混搭风的建筑,乍一看还以为是始建于994年,完工于1994年…

24、加那利群岛塔科龙特一座靠着崖边而建的公寓楼,房顶直接变成了一条公路…

25、日本大阪的门塔大厦,一条高架直接从中间穿过,和重庆轻轨穿过大楼的李子坝站有的一拼了…

26、这座建筑的改建和演变,可以从它的侧面的砖石结构看出来…

27、加利福尼亚沙漠中一座售价350万美元的公寓,由集装箱改建而成,艺术成分是挺高的,不过我关心的是它的空调装在了哪里…

28、莫斯科一座长约736米的建筑,被网友们戏称为“躺平的摩天大楼”、“俄罗斯版长城”…

29、立陶宛考纳斯,一座修建于一百多年前的老建筑,如今外面盖起了一座巨大的商场,但老建筑却没被拆掉,不禁让人联想起飞屋环游记…

30、沟通挪威和瑞典的厄勒海峡大桥,修到一半就“消失”了,还有一半是位于海底的隧道。

让人大开眼界了!

对于去印度的旅行者来说,遍地都是的印度教神庙意味着什么?

浓厚的宗教和人文氛围。

神话之地。

古印度建筑和雕塑和绘画艺术集大成之所。

要能真正欣赏印度教神庙艺术,了解神庙的文化和宗教意义,混入人群感受氛围,都需要对印度文化有些初步的了解,否则的话,仅仅只是看个热闹,未免对不起旅费和所花费的时间。因此,一个初级的印度教神庙指南和迷你攻略也许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

这份攻略希望能够解答下面一些基本的问题:

1.去神庙里玩,有什么需要值得注意的?

2.我该怎么知道这座神庙供的是谁,有怎样的故事?

3.我该如何了解更多神庙建筑和艺术的相关信息?


*如无说明,则本文中图片均来自本人。

顾名思义,神庙既是供奉神灵形象的地方。在梵文文献中,神庙被称作“Prāsāda",意思是栖身安定之所——神灵的圣所。很多时候地图上显示的并不一定是temple,北方多称为Mandir,南方(泰米尔地区)多称Kovil,奥迪萨邦称Deula,孟加拉地区称Deul,阿萨姆地区称Dol(或Doul)。

早期婆罗门教人和神之间是通过火祭(Homa,或yagna)来沟通的。公元前后,从婆罗门教转化为印度教的时期,印度人开始为神灵制作神像,神像被视作神灵的具现,称为“像/相”(Moola/Murti),神像安放之处成为信仰中心。如今走在印度大街上,我们依然能看到它的雏形:在路边巨大的榕树之下,安放许多的小型神灵画像或是神像。

这样慢慢会在树下形成一个小的神坛。如下图,这是一个加尔各答街头最繁华地段(公园街Park Street)的树下神坛,从左到右依次为象头神犍尼萨、黑天与情人罗陀、湿婆象征林迦和神猴哈努曼。


这样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来不及进神庙的人们在上下班或者路上的时间能够对神祈祷拜祭一下。有一些这样的小祭祀场所会逐渐加上神龛、雨棚,例如下图(摄于本地治里),这就是一个迷你的街头神庙了。而很多如今的大型神庙,很可能最早也是从这样的“树+神像”发展而来的。



如今,印度教神庙已经成为印度教信仰的中心之一。印度教徒会在自己家中供奉家神(家族世代供奉的主神),会在节庆时在神灵的行列里唱歌跳舞,但神庙因为供奉着神的形象(Murti)、是圣地(Tritha),在宗教生活中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位置。神庙的建造艺术、造像艺术和绘画艺术构成了印度古代艺术史,与此同时,在缺少历史记载的印度,神庙的铭文也成为历史学家进行研究的重要佐证。

印度神庙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大者如南印的米娜克湿神庙、Srirangam神庙,内部结构之复杂、规模之宏大会让人觉得晕头转向,小者如路边神龛,一道门、一个神、一个祭司就构成了全部的内容。然而无论南北,无论印度国内还是海外,所有的印度教神庙都有基本的结构和建筑理念。按照这些理念去理解和游览印度教神庙,再复杂的结构也会变得很清晰。

核心组成要素


图片来源网络


胎室(Garbhgriha)这是所有神庙的中心,又翻译作圣所、至圣所。它象征着宇宙萌芽的子宫。神灵的形象(Murti)被安放在这里,供奉神灵的仪式也在这里举行。

理论上来说,大部分胎室是封闭的,只有一个狭小的入口,只有祭司能进入胎室并且触碰神像。不过,这个规定在南印执行得尤为严格,但在北印则并非如此,许多北印的神庙是没有封闭胎室的。在受祭司首可的情况下,触碰林迦也是可以的。

神像(Murti)神像可以是多种形式和多种材质的。如今大部分神庙里的神像是石头或者金属所造,但普里的世主则是以木为体,而湿婆的神庙里则多半供奉林迦(Lingam)为神体。神像经匠人所造时是没有神性的,需要举办如圣住礼或点睛等一系列仪式之后才被认为是神灵的化身。面见神明偶像的行为称作拜谒(Darshan),字面意思就是亲眼见到神灵的样子,是印度教徒朝圣中重要的一环。

神像又分成两种,供奉在胎室里的称为Moola Murti或是Moolavar,意思就是“基础、根本之像”,它是不可移动的,是与神庙为一体的圣体。另外一种神像称Ustav Murti或是Ustavar,意思是节庆像。这种神像是用于在节日期间打扮得花花绿绿拉出去游行的。过去,低种姓、妇女和贱民们进入神庙往往受到诸多限制,而这样的节庆则是他们唯一能一睹神灵圣颜的时机。不可移动的神像与节日像的区分在南印度尤为明显。

大部分情况下,一座神庙只会有一位主神,其伴侣会一起(或单独设立神龛)受到供奉。不过,印度人喜欢齐齐整整热热闹闹,即便只有一位主神,他们也会在神庙内外雕刻或者放上其他神灵的形象,有的比较重要的神灵还有自己的神龛。

绕行通道(Parikrama,或Pradakshina)印度向尊者致敬的方式之一是右旋敬礼,或者说顺时针绕致敬对象行礼。为了让人向神灵这样行礼,神庙的胎室周围也会设立这样的通道。由于南印神庙胎室多为封闭式,这样的绕行通道特色往往更加明显。坦焦尔大庙的绕行通道墙壁上留有朱罗王朝时期的壁画,是印度国宝。但是为了保存这国宝,通道一般也不向游客和信徒开放了。

Halebid曷萨拉神庙,胎室里供奉了林迦

悉卡罗(Shikhara)这是神庙的主塔,位于胎室的正上方。在南印,主塔则被称为毗摩那(Vimana)。主塔大部分都是中空结构的,形制样式则根据地域的不同,差别很大。在古代印度,悉卡罗往往是一个城镇里最高大的建筑。

一个典型的北方悉卡罗

曼达波(mandapa)柱廊或柱厅。曼达波位于胎室前方,是为信徒们提供活动的地方。一些寺庙有多个不同大小的曼达波,比如入口的门廊命名为Ardhamandapa(意思是半个曼达波)或者Murkamandapa(“面”厅),最宏大和主要的厅堂则命名为Mahamandapa。

有的神庙里在曼达波和胎室之间还有一个过厅,这个部分北印称为Antarala,但也有将其称作Ardhamandapa或Murkamandapa的。

南印的许多大型的神庙里还建有独立于主体建筑的巨型曼达波,称为千柱厅,用于表演舞蹈或者举办婚礼和庆典之类重要仪式。


祭司(pujari,或archaka)每一个还在运作的神庙都至少有一位祭司。理论上来说,祭司都应该出生婆罗门阶层,神庙祭司这项职业也是时代相传的。不过,现在印度很多种姓包括一些贱民种姓也有自己的祭司,例如安得拉邦的贱民种姓马拉人就有专门的祭司亚种姓。此外,实际上传统认为世世代代都在寺庙里任职的婆罗门地位并不高,甚至还有说法认为他们就比叫花子好一点。大部分时候游客在印度神庙遇上的祭司无非两种,一种香火极为旺盛的大庙里的祭司,有的是客户和财源,对你爱理不理,爱来不来;另一种是神庙已经成了景点但香火可能不是很旺,祭司则一门心思只想要游客的捐赠,想来他们的业绩也好分成也好应该是和神灵的香油钱挂钩的。

普祭(puja)和供品(Prasada)

普祭可以泛指一切对神灵形象进行崇拜的仪式,和对着燃烧火焰的祭坛进行的火祭有所区分。普祭可大可小,大者,孟加拉地区长达数日的杜尔迦节也是Durga Puja;小者,对神像献上一盏油灯、鲜花,对神像进行灌顶,也称作puja。通常,寺庙里每日会定时对神像进行供奉,包括献上食物、洗净神像、为神像换装、换花环等,都由祭司执行,也称为puja,这些puja是定时举行的,但每个神庙举行puja的时间并不一致。许多神庙门口和主页上都会告之信徒每日举行什么puja、何时举行等。与此同时,如果信徒对神灵要特别感恩或者有所求,要自己举行puja,那也可以,这种服务通常也是明码实价的。

为神灵献上的食物由信徒分食,这种供奉称为Prasada(是的,和神庙那词看起来是一样的),神食被认为洁净又吉祥,大的神庙有的免费分发,有的直接售卖,现在有的地方还可以网上订购了(。

我在马杜赖米娜克湿神庙买的Prasada,拉杜球,20卢比一份。

不同神灵喜欢的食物也是不一样的。象头神爱吃酸奶米饭、拉杜和印度甜蒸饺;湿婆喜好椰子或白糖米饭、甜酸奶、Thandhai奶昔、藏红花调味的牛奶粥;毗湿奴吃滇橄榄、椰糖黄扁豆、糯米、黄油和菠萝蜜;因陀罗喜爱黄瓜,粟米和姜黄;哈努曼喜欢椰糖红扁豆和香蕉;杜尔迦需要牛奶粥、豆米饭和酸辣酱的供奉。如今,大多数神庙的祭祀极为避讳荤食,但实际上,某些地区和性力派女神的比较“左道”的寺庙里,用活物或肉类供奉的情况依然存在,最典型的就是加尔各答迦梨神庙里每日宰杀山羊的祭祀。

既然见了神庙,难免会想知道里面供的是谁。印度神灵千千万,不过常规来说,主要遇到的也就是这几位的神庙:毗湿奴、黑天、罗摩、湿婆、大女神、象头神犍尼萨、哈努曼,偶尔也许还会遇上太阳神苏利耶的神庙,南印则会经常遇上战神室犍陀(在南印叫做穆鲁甘Murugan,或妙梵Subrahmanya)

要如何辨识神庙里供的是谁呢?如果能看到神像,事情会很好办。从形象和手持物上能很快认出神灵。

比方说:手持三叉戟是湿婆、手持转轮是毗湿奴,手持弓箭是罗摩、双手持莲是苏利耶,等等。在此推荐一本书,《印度诸神的世界》,据我所知应该是目前唯一一本翻译为中文的印度教图像学的著作,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在此不赘述了。

但是,如果看不到神像呢?

或者说,即便看到了神像,也被打扮成了下图这样,以至于完全无从知晓它本来面目,那该怎么办?(对于南印来说这是常规操作)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还有以下几个办法能辨别神庙的主神。

坐骑(Vahana):

它是寺庙主神的坐骑,放置在圣所之前。神像——坐骑——主庙门位于一条轴线上。有的时候,会为坐骑设立一个单独的附属神庙或是曼达波。

图为坦焦尔大庙前的神牛南迪曼达波
尼泊尔杜巴广场的金翅鸟

除此之外,坐骑的形象还会出现在神庙的各个地方,墙壁或是大门的装饰上。湿婆的坐骑是公牛,毗湿奴的坐骑是金翅鸟,杜尔迦坐骑是雄狮(或老虎),室犍陀的坐骑是孔雀,犍尼萨的坐骑是老鼠,拉克什米的坐骑是猫头鹰,你总能在神庙的各个角落找到这些元素。

标识:

主神的某些象征物和武器会用来装饰神庙,例如湿婆和杜尔迦的三叉戟,毗湿奴的转轮和海螺,战神室犍陀的长矛等等。

在南印,人们还会把提拉克(画在额头上表示自己教派信仰的图案)描绘在神庙的墙壁上。比如下图这个巨大的V型图,就是毗湿奴神庙的标志。

寺庙的名字:

许多神庙名字会直白地告诉你它是“某某”的神庙。不过,也并非全然如此,历史越古老的神庙命名越是讲究和复杂。如果要从寺庙的名字里知晓神庙的主人是谁,要求对于印度教有一点基本的了解,因为许多有历史的神庙名都是来自于某一位大神上百乃至上千个名号中的一个。当然了,基本的诀窍也还是有的:

◆庙名里带mahadev(大天)的,是湿婆的神庙。庙名里带Narayan(那罗延)、Varaha(野猪)、Narasimha(人狮)的,是毗湿奴的神庙。庙名里带vasudev(富天)、Govinda、Mohan的,是黑天的神庙。带Vinayaka(毗那夜迦)的,是象头神犍尼萨的神庙。

◆在南印,庙名里带Perumal(圣君)的,那一定是毗湿奴的神庙。

◆庙名后缀带-swara(某某之主)的,虽然各个神祇的情况都有,但70%以上是属于湿婆的神庙。

◆女神的神庙有时前缀或者后缀里会带mata,maa(母亲),而在南印,看到庙名里带Amma(对女性的泛用尊称),就可以知道是位女神的神庙了。

无论南北,最早的神庙记载都出现在史诗和文学作品之中,但当时的神庙多为木造,现在已经没有痕迹留下。笈多朝时期,印度教开始兴建自己的砖石结构神庙,一开始的印度教神庙和佛教的“支提”有相似之处,后来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尚存)的印度教神庙长这样:

北方邦Bhitargaon神庙(5世纪,修复前,图片来源网络,这也是印度最古老的砖结构建筑)
北方邦Bhitargaon神庙(5世纪,修复后,图片来源网络)
北方邦Deogarh十大化身神庙,公元5-6世纪,图片来源网络

当时很多神庙还不一定具有曼达波(厅堂)这样的附属建筑。这样的建筑从笈多朝后期开始兴盛,并且传遍南北,在各个地区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大家去东南亚旅行时可以留意观察,许多印度教的建筑如吴哥窟、普兰巴南等,都是在这个基本的形式上发展起来的。

5-13世纪是印度教寺庙的黄金时期,其风格根据年代、地区的不同,呈现纷呈多样的形态。下面几图来自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均为各时期、印度各地乃至海外印度教的代表性神庙建筑。

按照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能将印度神庙建筑根据风格分为两大类。印度北部的称为那揭罗式( Nagara),南部的则称为达罗毗荼式(Dravida 印度南部)。我们就只简单地说说这两种神庙的差别好了。下面的剖面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大家一看就懂。






典型的Nagara建筑侧面和平面图(卡久拉霍)
典型的达罗毗荼式建筑侧面和平面图

简单地说:

•北方那揭罗(Nagara)式的主塔称为悉卡罗(shikhara),悉卡罗的形状要么像笋或玉米棒子,要么像个矮壮红薯。南方达罗毗荼式的主塔称为毗摩那(vimana),不管高矮都是金字塔形状。后期的更是大多数为阶梯金字塔形状。

•北方那揭罗(Nagara)式的悉卡罗顶上是一个圆盘石,称为Amalaka。毗摩那顶上是一个宝顶,多为八角形,看起来形状有点像个南瓜。

•北方那揭罗式的曼达波后期多半是有顶的,但达罗毗荼式的曼达波多半是平顶的,只是沿着边缘装饰着大量的神灵像或小型的壁龛(Kudu,或称nasi)。

•南方达罗毗荼神庙门口大都有非常高大的旗柱(dhwaja stambha),如下图。用来悬挂神灵象征或节庆的旗帜。

旗柱前方倒莲花形状的石座,称为Bali peetam,是信徒献上供物的地方。通常认为旗柱是真正的神之领域开始的地方。

•达罗毗荼神庙在核心胎室之外的庭院/外围部分统称Prakara(或Prakrama)。为了将Prakara和外界区分开来,达罗毗荼神庙外部往往有着高大的院墙,而且巨型神庙有时还不止一道院墙,因此也有了多重的Prakara。朝外的院墙经常刷成红白条纹相间的样子。

与此相对的,北方的神庙大部分是没有院墙的(尽管会被周围的建筑围住),但奥迪萨地区的大型神庙除外,林迦之王神庙、世主神庙都是封闭在高高的院墙内部的,这大概和奥迪萨地区长期抗击外部势力进攻的历史有关。

•由于有院墙,达罗毗荼神庙在入口处会建起巨大的塔门,称为Gopura / Gopuram。十四世纪之后,达罗毗荼神庙的塔门越来越高,越来越花哨,通常都会建得比神庙主塔毗摩那还要高大,成为其主要特色,相当喧宾夺主。由于有的大型达罗毗荼神庙不止一道院墙,每个神庙的塔门的数量也不一致。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崔奇的Srirangam寺庙,它有多达七个同心的矩形围墙,每个都有塔门。与此相对,北方的那揭罗式神庙没有这种巨型塔门。


图来自网络,米娜克湿神庙的院墙和塔门的内部。
清晨时分的米娜克湿神庙的塔门。(实际上,马杜赖米娜克湿神庙内部包括了米娜克湿神庙与其丈夫俊主(湿婆化身)神庙两个神庙,因此其东方有两个入口,一个是有塔门的,另一个供大象出入的则没有。)

神庙水池。达罗毗荼神庙、特别是大型的达罗毗荼神庙中一般有着巨型的人工水池,供信徒清洗或举办节庆使用。或者可以这么说,一个神庙要是没有大型人工水池,就不配称为大型神庙了。北方神庙中水池的存在则远没有那么重要和普遍。

奇丹巴拉姆舞王神庙的水池。

那揭罗和达罗毗荼式建筑都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史,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特色,在此不多加赘述了。不过,那揭罗式建筑中有一种形式,称为Latina,这是简单而最常见的悉卡罗类型。它在底部是方形的,墙壁向上弯曲或向内倾斜到一个点。

瓦拉纳西贝纳勒斯大学内的金庙就是一个Latina式悉卡罗。

Latina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悉卡罗是一节节盘上去的,所以也叫做 Latina-Rekha(圈,环)式。如下图:

这实际上是印度教神庙早期的一个成熟形态。方形的底座,一层层叠加上去的悉卡罗,每层上有牛眼窗(gavaksha)壁龛作为装饰。在印度,如果你看到一座神庙是Latina-Rekha式的,那也可以判断它的时代肯定是在9-10世纪之前了。后来那迦罗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地在原本方形的基础上增加立面,后来立面又发展成小一号的悉卡罗,让整个神庙看起来像是一堆小笋里长着一根大笋,如下图:


这种多重悉卡罗的建筑形式称为Sekhari,卡久拉霍是其代表。


除了那迦罗(Nagara)和达罗毗荼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建筑风格,例如南北混合的德干风格,称为毗娑罗(Vesara)式建筑,其代表是曷萨拉神庙群,其特点是建在星形平台上,一个平台设了多个神龛,神庙的立面非常复杂,装饰很华丽。悉卡罗的形态则是三角状的。



奥迪萨地区的羯林迦风格,特点则是悉卡罗像一个顶着圆盘的粗壮大萝卜,并不会逐渐朝上变细,而是在快到顶部的部分弧线收拢,曼达波则是正方形、有着金字塔形状顶部的集会厅(Jagamohan),在悉卡罗的各面装饰着非常雄伟的鹦鹉喙装饰窗(Sukanasa)。

石窟神庙大部分集中在印度中部德干高原和南部地区,代表有马哈施特拉邦的埃洛拉石窟神庙群、孟买的象岛、卡纳特克邦的巴达米石窟群和跋罗婆(帕拉瓦、新叶)王朝的石窟神庙等。以石窟做神庙是印度教从佛教、耆那教学来的,某种程度上,石窟神庙是德干及德干以南地区从砖木结构神庙向石构神庙过渡的形态。但是这些神庙往往巧夺天工,尤其在造像艺术上更是达到了巅峰,因此,这些神庙的重点通常都不是神庙建筑本身,而是神庙内外的雕刻了。

除此之外,孟加拉地区、阿萨姆地区、古吉拉特和拉贾斯坦地区的神庙也都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在此暂时不多加介绍了。

我从2010年开始,去印度多次,有一个鲜明的感受就是如今各大神庙对于参观的限制以及寺庙内的拍摄规定变得更加清晰和严格了,虽然不同的神庙之间差别还是很大。

参观限制

许多有着重要宗教意义的神庙对于非印度教徒和外国人会做出参观限制。分级如下:1、严厉地将所有非印度教徒完全拒之门外。普里的世主庙和布巴内斯瓦尔的林迦之王庙都是如此,据说喀拉拉的印度教神庙也是这样。我曾经有一位朋友借了她曼尼普尔朋友的身份证混进去过,我也曾经尝试过,并没有成功。如果没有必定成功的自信,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

1.5 限制政策时常改变。如瓦拉纳西的金庙,许多旅行参考书都说这个庙限制非印度教徒和外国人进入,但2015年时我提交护照成功进入,然而后来据说又施行了禁令。

2.可以进塔门和围墙环绕的院内,不能进神庙(包括胎室和主要曼达波在内的)主体建筑。多见于南印。只能参观水池和千柱厅之类地方。如钦奈Kapaleeshwarar神庙,建志的Kamakshi神庙和Varadaraja Perumal 神庙。

3、可以进神庙主体建筑,参观曼达波,不能进环绕主塔(Vimana)的内庭。如马杜赖的米娜克湿神庙,建志的芒果树。

4、内庭可以进,能看到神像,但不可以进环绕胎室用来做右旋敬礼(Pradakshina)的回廊。坦焦尔大庙就是这样,但我并不清楚是为了宗教原因还是为了保护朱罗朝壁画。

5、和普通印度人一样可以一直走到胎室前,也可以绕胎室一周。许多规模较小的神庙都是如此,不过蒂鲁文纳马来的火林迦(红山之主)也可以。

拍摄限制

拍摄限制同样因神庙而异。

•无论南北,有许多宗教意义非常重要的神庙严格限制拍摄,并会要求你将相机、手机等寄存在神庙门口,如瓦拉纳西金庙和米娜克湿神庙。

•一部分神庙可以带入手机拍摄,但不能用相机,如蒂鲁文纳马来的火林迦(红山之主)神庙、今年三月前的米娜克湿神庙就是如此。

•一部分神庙允许带入相机,但只能拍摄建筑外观,不允许在建筑内部进行拍摄,如奇丹巴拉姆舞王神庙、坦焦尔大庙等。

•即便没有明文限制,大部分时候,拍摄胎室内宗教活动、不可移动的主供的神像(Moolavar)是严格禁止的,即便没有明文禁止为了尊重宗教习俗也不要这么做。如果想要拍摄,记得一定要事前征得寺庙内祭司或管理人员的同意。相信我,这些人是非常懂怎么删照片的,不管是从你手机还是从相机上。

话虽如此,这越来越严格的规定倒也不像是全然针对好奇游客的,也许是怕全世界最爱自拍的印度人每个人都在胎室前selfie一记,神庙庄严肃穆气氛也就玩完了。

拍摄建议

大部分印度教神庙面朝东,越是后期建筑规范成型就越是会遵循这一点,部分神庙朝北,极少数神庙是朝西和朝南的。出现朝西或朝南的神庙,要么是年代比较久远,建筑在各种工艺论或工匠经(vastu shastra)成熟前,要么有着特殊的使命,例如朝西的吴哥窟。

•大部分印度教神庙的主要信徒和宗教活动时间都集中在早上、上午和晚上,中午和下午比较冷清。

•如果希望拍摄信徒或宗教活动,可以通过神庙网(templenet.com/)查阅其Worship services的内容和时间。泰米尔地区的神庙则可以通过temple.dinamalar.com/en 查阅puja时间。

•如果想要拍摄神职人员特写,请事先请求对方许可。大部分人是配合的。


神庙信息的查找:

templepurohit.com/templ

templenet.com/


神灵形象按图索骥:

《印度诸神的世界》 [德] 施勒伯格 / 范晶晶 / 中西书局 / 2016


神庙建筑艺术:

微博上花落成蚀老师的神庙系列,强烈推荐!

http://puratattva.in 按历史时期与地区的印度建筑史科普文章系列

《印度美术》王墉


更深入的研究:

American Institute of Indian Studies出的Encyclopaedia of Indian Temple Architecture系列

Art & Architecture of Indian Temples, 三卷,作者为Saligrama Krishna Ramachandra Rao

Rediscovering the Hindu Temple: The Sacred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of India,作者为Vinayak Bharne和Krupali Krusche

Calambur Sivaramamurti写的南印神庙小册子系列

Gods and temples in South India,Callewaert, Winand M.

Heritage of the Tamils : temple arts ,S.V. Subramanian, G. Rajendran

无论是漫步在上海外滩,抑或是徜徉在广州沙面,举目所见的西方建筑,精美绝伦,形式多样,或温文尔雅,或雍容华贵,让人赞美之心油然而生!然而,在由衷赞叹的同时,我们是否知道——它是什么建筑?有何特征?背后藏着什么故事?

广州沙面


显然,如果做了功课,那鉴赏起来就会极度舒适,他日前往欧洲、美国等旅游,亲手触摸那一块块古老砖石,亲眼目睹那一座座宏伟教堂,既知它的来龙去脉,又懂它的普世价值,那个时候就不单是赏心悦目,更会发自内心的感动。

西方建筑风格


——人生来,就喜欢美。


尽管希腊的爱琴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650年,但由于公元前11至公元前8世纪,多种原因导致的黑暗时代长达300年,造成爱琴文明与后来的文明大不相同,历史学家便把公元前8世纪城邦开始兴起及至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共和国征服为止——这段时间,称之为古希腊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具体开始于公元前776年的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在古典时期(公元前490–336年)进入文明高峰,著名的帕特农神殿、阿波罗神殿等,便是在这一时期建成。
帕特农神殿


古希腊遗留下来的建筑主要是神殿,虽然一般称之为神庙,但根据常识,庙不是很高,而希腊神殿通常高达20米,另外,希腊文原义也并非是庙宇的意思,故本文以神殿称呼。神殿是一种重要公共建筑,造价极为昂贵,早期曾受埃及影响,后来自成风格,在格局、柱式等颇有建树,对后世建筑影响极深。

神殿构件


平面

绝大多数神殿的平面是矩形,长度约为宽度的2倍;座基/Stylobate常见有两三级台阶,个别达到六级。平面格局通常由门廊/Pronaos内殿/Naos密室/Adyton后殿/Opisthodomos四部分组成。

神殿正面至内殿门口叫门廊,有些门廊列柱会延伸到中庭;门廊前端的圆柱数目除了极少数是5或9,一般相等,划分为:双柱式/distyle、四柱式/tetrastyle、六柱式/hexastyle、八柱式/octastyle等;内殿是存放神像的建筑核心,除非重要节庆,平时并不开放,民众参拜都在殿外进行,这也和我们理解的“庙”有所不同;密室并非必需,有时也会建来作为金库等重要用途;后殿通常会有栅栏将其与后柱隔开,是一处存放祭祀礼器的地方,与内殿不相通。

神殿格局

神殿周围的多种圆柱排列称之为围柱列/Peripteral,它的建造遵循一条公式——〖n:(2n+1)〗,其中,n是指神殿前面的圆柱数目,2n+1为单侧边的圆柱数目。如果神殿只是前端拥有圆柱,一般称之为前柱式/Prostyle;前后两端都有的则叫前后列柱式/Amphiprostyle(或两向拜式),例如胜利女神雅典娜神殿便是前后列柱式神殿。

柱式

神殿的圆柱是由数个单独分割的柱筒架构而成,在古希腊建筑史上,先后形成三种具有标准规格的重要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以及一种比较特殊的卡里埃柱式。

古希腊柱式


1、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俗称男性柱,是希腊最早(约公元前6世纪)出现的石造梁柱,名称来源于古希腊四大部族之一的多利安人(Dorians);这种柱式形象反映了多利安人刻苦简单的生活态度,以帕特农神殿为代表。

  • 柱头/Capital简洁,通常只有方型顶板/Abacus和钟形圆饰/Echinus
  • 柱身/Shafts粗壮;柱槽/Flutings较浅,一般有16-20条
  • 没有柱础/Base
  • 高度直径比通常为6:1
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俗称女性柱,最早(约公元前5世纪)源自小亚细亚的城邦爱奥尼克,爱奥尼斯人(Ionians)也是古希腊四大部族之一;这种柱式优雅高贵,经常用来衬托最伟大的女神,可从厄瑞克忒翁神殿北门廊窥见一斑。

  • 柱头双螺旋/Volutes是其最大特征,上刻水叶,中有棕榈叶等雕刻
  • 柱身纤细;柱槽较深,一般有24条
  • 柱础包括两个圆环面/Torus,有时还会安置一个方形底座/Plinth
  • 高度直径比通常为9:1
爱奥尼柱式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名称来源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城邦(Corinth),最初(约公元前450年)只用于室内装饰,到古希腊末期才开始作为柱式,但最后是古罗马人将它发扬光大;这种柱式造型比较复杂,例如雅典市中心的奥林匹亚宙斯神殿

  • 柱头雕刻有茛苕叶饰/Acanthus或玫瑰花饰,上为马凳顶板,边隅通常带有涡旋装饰
  • 柱身同爱奥尼
  • 柱础同爱奥尼
  • 比例同爱奥尼
科林斯柱式


4、卡里埃柱式/Caryatid Order,也叫女神像柱或女像柱。Caryatid原本是指卡里埃的少女,传说卡里埃人在波希战争期间(B.C.499-B.C.451年),站在波斯一方,雅典获胜后便将卡里埃人贬为奴隶,而女像柱就象征着对卡里埃少女的惩罚。实际上,早在波希战争前,古希腊就出现女像这种柱式了,并且以卡里埃少女为最佳模特,因为卡里埃的女孩被公认为漂亮,身材又高挑、丰满,能生出强壮的孩子。

卡里埃柱式

不过,无论起源是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总是把女像柱与奴隶制联系在一起。另外,也有男像柱,但比较少。

顶部

尽管希腊盛产大理石,神殿的地面、圆柱也基本由大理石构成,但早期圆柱上面的横梁仍然是木头,直到公元前600年左右才开始流行石造横梁,随后形成集合额枋/Architrave、腰线/Frieze、山花/Pediment等标准构件的柱顶部/Entablature。

柱顶部


额枋也叫楣梁,横架在圆柱上方并连贯彼此。腰线也叫横饰带,不同柱式有不同的横饰带,其中,多立克柱式通常会由三陇板/Triglyph(也叫三角槽排档)和陇间壁/Metope(也叫排挡间饰)依次交替构成,陇间壁带有浮雕或绘画,这也是多立克柱式的特征之一,另外两种柱式一般没有三陇板,取而代之的是平面或装饰成浮雕、绘画。

额枋与腰线


腰线上面的山花/Pediment,也叫山形墙或三角楣饰,山形墙的两侧是壁带/Cornice与斜檐/Sima。壁带可以避免雨水打到墙上,往往与殿脊一样装饰着简单的花卉或人物浮雕等;斜檐则配有排水槽,末端刻成狮首,水由狮口流下。两条斜檐间的墙面,即山形墙,一般都会刻有大规模的战争场景或大型的神话主题。

山花



意大利西西里岛曾经是古希腊的殖民地,至今保留不少比较完整的古希腊建筑,例如阿波罗神殿、雅典娜神殿、赫拉神殿等,其中,神殿之谷的康考迪亚神殿/Temple of Concordia最为完整。
康考迪亚神庙



不像古希腊那样有历史断层,古罗马建筑一直随着罗马的发展而发展。

古罗马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53年,那一年,罗慕路斯开创王国,建立罗马,随后通过特色手段招徕四方民众,历经七王,至公元前509年才因末王无道而结束王政时代,继而进入长达500年的共和时期。共和国虽然叫“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但实质与帝国无异,这一时期,罗马开疆辟土,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扩张至包围整个地中海横跨亚欧非的大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终结共和,建立元首制,元老院封其为奥古斯都,在他的统治下,罗马进入最辉煌的帝国时期,一直到192年皇帝康茂德被刺身亡,史称“罗马治世”,也叫罗马和平时期。随后,帝国开始走下坡路,战争频繁,东西分化,最终在公元395年,正式分裂成东西两部,西部在476年被哥特人灭亡,东部形成拜占庭文化,国祚绵延至1453年才被奥斯曼帝国攻灭。

罗马帝国版图演变


学术上,古罗马建筑是指共和以及帝国时期的建筑,尤其是“罗马治世”那200多年里,各种宏伟建筑遍及罗马城内以至帝国各地,高架渠、万神殿、图书馆、凯旋门、纪功柱、斗兽场、大剧场、公共浴场、巴西利卡……等等,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类型之丰,形制之备,旷古未有!

难以想象2000多年前就出现这样的城市


古罗马对人类建筑历史的贡献数不胜数,特别是“黏浆/Roman concrete”(由火山灰、石灰和碎石构成的天然混凝土)和“拱券Roman arch”(利用混凝土、砖石等构成弧形建筑物)这两大成就,意义重大无比,它们的出现让一切建筑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虽然不少文章将古罗马建筑特征总结为:古希腊建筑+圆顶,但这个公式并不全面,而且可能仅仅是指罗马万神殿,尽管万神殿这种圆顶建筑并非孤例,事实上,圆顶技术在古罗马便已经很成熟,但古罗马建筑实在太丰富了,绝非一个“公式”就能概括得了……故此,我剖析几种典型建筑,试图从中找出原理、特征:


1、罗马柱式——关于柱式,尽管古希腊已形成非常完善的建筑体系,但建造的时候,承建者既要设计又要监工,一手操办效率自然很低。到了古典罗马,情形就不一样了,设计的负责设计,施工的负责施工,各就各位,流水线操作,结果就有我们今日看到的众多庞大的古迹;并且,罗马人还进一步完善柱式,将之丰富到5种,除了罗马爱奥尼柱式罗马科林斯柱式基本沿袭古希腊规范外,另外定义了3种:

  • 塔司干柱式/Tuscan Order,类似古希腊多立克柱式,但省却柱槽,显得极为简朴;
  • 罗马多立克柱式/The Roman Doric Order,与古希腊的区别在于——罗马增加了柱座;
  • 罗马混合柱式/Roman Composite Order,实际也是科林斯柱式,不过更加突出两个螺旋;
罗马柱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柱础除了具有圆环面,一般还会带有方形底座;而且,罗马还承袭古希腊一种罕见的叠加柱式——建筑物的每一层都带有圆柱,这个我们不难从罗马竞技场外墙观察到。

整体来看,古罗马神殿与古希腊神殿最明显的区别是:古罗马的台阶比古希腊多,古希腊通常只有两三级台阶,而罗马会抬高到十几级,并且只有正面才有台阶,其余三面罕有阶梯。另外,古希腊神殿一般只有一间内殿,而古罗马的内殿有时还会分成三部分。

古罗马神殿的台阶比古希腊多


2、拱券

任何房屋建筑都会向下产生压力,特别是中央,面积越大压力就越大,而应力的构件除了墙、柱,还有拱,拱能通过弧形结构消减中央压力,达成建筑力学平衡,旁边的拱座又能抵抗一定的推力,稳固拱墩,从而扩大建筑空间;券是一片片或一块块的意思,各种券组合成拱便叫拱券。

拱券构件和力的示意图

拱券并非罗马人最先利用,但却是罗马人将它应用到极致,以至于成为古罗马建筑最重要特征之一,各种建筑几乎都离不开这种技术,例如:

①斗兽场/Amphitheatre:也叫竞技场,最早的竞技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中叶,大规模建设则开始于屋大维统治时期,约有230座,其中,罗马的竞技场最大,高达四层,下三层每一层都有80个拱洞,拱门有伪柱式和各种雕像,既美观又减轻压力,以至全场可以容纳5万人;

罗马竞技场

②高架渠/Roman aqueduct:第一条高架渠建于公元前312年,同样是在屋大维治下达到高潮,单是罗马城便有11条高架渠,总长超过800公里,帝国其它行省更不胜枚举,其中,西班牙塞哥维亚的高架渠最雄伟,桥长728米,最高28.5米,由167个拱门分两层构成,至今可用;

塞哥维亚高架渠

③凯旋门/Triumphal arch:这种建筑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96年,在帝国时期至少有36座,以单拱为主,现存最古老的凯旋门建于公元70年,由元老院兴建以纪念提图斯皇帝,巴黎凯旋门模仿的便是它;广州也有一座单拱凯旋门,三拱则有君士坦丁凯旋门,它是古罗马最大的凯旋门;

提图斯凯旋门

除了上述建筑,各种图书馆、公共浴室、巴西利卡等也离不开敦实的拱券构造,后世各种建筑流派更以之为重要建筑元素。

3、圆顶——圆形穹顶,这是古罗马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与中国庑殿顶一样,它也被古罗马视为最高级的建筑规格,如今的法国巴黎先贤祠、美国国会大厦,皆以圆顶为最高崇尚,即使是穆斯林建筑、俄罗斯建筑,圆顶也是不可或缺的建筑构件。

罗马万神殿

圆顶可以看作是券拱的组合,甚至可以理解为根据叠涩拱的原理而建造出来,以万神殿为例,它不同于后来利用发券,通过帆拱建成圆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它是纯碎依靠完美计算与巧妙施工而建成。

叠涩拱

万神殿的高度与直径都是43.3米,也就是说,它的内部可以完美的放进一个直径为43.3米的球体,这种比例既将跨度提到最大,又让压力减到最低,同时中间无需任何支撑。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设计者还在四周浇筑8处厚达6.4米的墩柱,圆顶厚度也从根部逐级减少,顶部仅厚1.2米;建筑材料也逐渐减轻,最顶处仅采用浮石混杂多孔火山岩,这一步很关键,假如神殿使用现代混凝土建造,即使有6.4米的墩柱,它也会承受不了自身的重量而坍塌。最后,设计者还上多一层保险,在圆顶开一个直径高达9.1米的天窗,既大幅度减轻重量,又让神殿具有透光、神化的功能。

万神殿结构



什么是发券?什么是帆拱?明明圆顶那么完美,为什么中世纪的教堂是尖的?……这些问题,留到下一篇——研究西罗马帝国结束后的中世纪建筑



本文由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提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