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78798

您的位置: 主页 > 重庆天曜资讯 > 技术资讯
技术资讯

改变以官本位为核心的“独木桥”式的人才成长发展方式

发布日期:2024-03-16 来源: 本站 阅读量(

建筑工人篇1

英文名称:Builders' Monthly

主管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32开

国际刊号:1002-3232

国内刊号:11-2252/TU

邮发代号:2-51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中科双百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联系方式

建筑工人篇2

性别:女

籍贯:浙江·萧山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8.8.1

政治面貌:团员

学历:大专

专业:建筑工程管理

家庭地址:浙江省杭州市xxxxx

固定电话:xxx—xxxx

电子邮箱:xxx@sina.com

手机:136xxxxQQ:369482452

教育经历:1995~2001xxxx小学,2001~2004xxx初中,

2004~2019xxx学院中专部,2019年~2019年同济网络大学大专毕业,2019年9月续读同济网络大学本科。

专业知识: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制图、建筑定额与预算、建筑会计、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法规、建筑招投标和合同、建筑统计、经济法等专业知识。

工作技能:熟悉浙江省建筑工程定额及工程量计算方法,会编制预决算,会操作一些预算定额软件(品茗、神机、创佳)。

自我评价: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有上进心,能吃苦耐劳,工作认真勤奋,能接受各种挑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性格随和,善于与人沟通。

建筑工人篇3

安全生产口号

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十行安全技术措施

总则

新工人安全生产须知

安全生产口号

一、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对你自己负责,对家庭和整个社会负责。

二、生产必须安全生产。

三、遵章守纪,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四、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五、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防止事故。

六、人身最宝贵,安全是第一。

七、一时疏忽,一世痛苦。

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次麻痹造成终身痛苦。

九、生产越忙,安全不忘。

十、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下班回家。

十一、爱妻、爱子、爱家庭,忽视安全等于零。

十二、安全质量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一、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会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二、二米以上的高空、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三、高空作业时,不准往上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物件等。

四、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产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五、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六、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把杆垂直下方不准站人。

十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

二、机械设备防护装置一定要齐全有效。

三、塔吊等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荷作业,不准在运动中维修保养。

四、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当地电业局的规定,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接地。

五、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要设置漏电掉闸装置。

六、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七、各种缆风绳及其设置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八、在建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必须有防护设施。

九、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

十、施工现场的悬崖陡坎等危险地区应有警戒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违反上述规定和有关安全制度,并可能造成伤亡事故的,工人可以拒绝生产,如果强迫工人冒险作业而发生事故,由直接指挥者负行政或法律责任。

(摘自原建工总局“关于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的决定”)

总则

安全生产是党务家保护劳动人民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生产必须保证安全,是建筑企业必须遵守的原则。为了更好地贯彻招待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管理、教育。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健康,促进提高企业素质和生产的发展,特印发本须知。

工人安全生产须知

工人进入工地前必须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操作。

一、中午不许喝酒、严禁酒后上班。

二、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三、在没有防护设施的2米高处,悬崖和陡坡施工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四、高空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五、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六、建筑材料和构件要堆放整齐稳妥,不要过高。

七、危险区域要有明显标志。要采取防护措施,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八、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九、特殊工种(电工、焊工、司炉工、爆破工、起重及打桩机司机和指挥、架子工、各种机动车辆司机等)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十、施工现场禁止穿施鞋、高跟鞋、草鞋赤脚和易滑带钉的鞋和赤膊操作。

十一、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连接铅丝或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施工负责人同意。

十二、施工现场的洞、坑、井架、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应有防护施并有明显标志。

十三、任何人不准向下、向上乱丢材物、垃圾、工具等,不准随意开动一切机械,操作中思想要集中,不准开玩笑、做私活。

十四、不准坐在脚手架防护栏杆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午睡。

十五、手推车装运物料,应注意平稳掌握重心,不得猛跑或撒把溜放。

十六、拆下的脚手架、钢模板、轧头或木模,支撑要及时整理,钉要及时拔出。

十七、砌墙斩砖要朝里,不准朝外斩,防止碎砖坠落伤人。

十八、工具用完后要及时装入工具袋。

十九、不准在井架处行走;不准在井架提升后下面去清理砂浆、混凝土等物;不准吊篮久停空中;下班后吊篮必须放在地面处,且切断电源。

二十、脚手架上的霜、雪、泥等要及时清扫。

二十一、脚手板两端间要扎牢,防止空头板。竹脚手片应四点扎牢。

二十二、脚手架超载危险:

(砌筑脚手架均布荷载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70公斤,即在脚手架上堆放标准砖不得超过单行侧放四侧高,非承重三孔砖不得超过单行平放五皮高,只允许二排脚手架上同时堆放)。

脚手架连接物折除危险;

坐在防护栏杆上休息危险;

搭、拆脚手架,井字架不系安全带危险。

二十三、单梯上部要扎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

二十四、挂梯上部要挂牢,下部要绑扎。

二十五、人字梯中间要轧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不准人坐在上面,骑马式移动。

二十六、高空作业

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严禁患有高血压、贫血症、严重心脏病、精神病、疾痫病(羊痫病类),深度近视眼在500度以上人员,以及经医生

检查认为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对井架、起重工等从事高空作业的工种,人员要每年体格检查一次。1、在平台、屋沿口操作时,面部要朝外,系好安全带。

2、高处作业不要用力过猛,防止失去平衡而附落。

3、在平台等处拆木模撬棒用力要朝里不要向外,防止人向外失控坠落。

4、遇有暴雨、浓雾和六级以上的强风应停止高空室外作业。

5、夜间施工必须要有充分的照明、设备。

十七、防“八口”的事故

1、墙角口

2、井字架出入口

3、楼板口

4、扶梯口

5、屋沿口

6、阳台口

7、预留洞、坑口

8、电梯口

以上“八口”均要设置防护设施、盖板、栏杆、警告牌设红灯等。

二十八、五个不准踏

1、阳台口不准踏;

2、石棉瓦、油毛毡屋面不准踏;

3、出线不准踏;

4、屋面洞口不准踏;

5、砖墙上面不准踏。

二十九、起重机械“十不吊”:

1、斜吊不吊;

2、超载不吊;

3、散装物装得太满或捆扎不牢不吊;

4、吊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不吊;

5、吊物上站人不吊;

6、埋在地下的构件不吊;

7、安全装置失灵不吊;

8、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不吊;

9、六级以上强风无防护措施不吊。

三十、严禁在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的下面停留或走动。

三十一、搅拌机运转时严禁用工具扫洞口的砂浆。

三十二、人不准站立在杰浆搅拌机铁栅上面。

三十三、吊装及垂直运输周围严禁站人,要设围栏,并表明非操作人员禁止入内的标志。

三十四、混凝土搅拌机上料时,人不准站在料斗下面,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下班或搬运中料斗要挂好保险钩。

三十五、施工现场安全用电。

1、安全电气必须符合规程。

2、不懂电气的人(无证电工)严禁擅自操作。

3、严禁乱接乱接电线,拖地、浸水等。

4、检修电气设施时必须停电,挂上“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警告牌,防止误操作,必要时须有人监护。

5、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要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护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6、钢管脚手架,起重把杆等金属材料必须与高压线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1千伏以下与输电线安全距离1.5米

1-20千伏以下与输电线路安全距离2米。

35-110千伏以下与输电线路安全距离4米。

154千伏以下与输电线路安全距离5米。

220千伏以下与输电线安全距离6米。

7、电线不准绕钢管,不准将几根线合在一起缠绕钢管脚手架上敷设。

8、电用设备不合规格或已损坏要及时修理和纠正。

9、使用移动式电动工具等必须装触电保护装置及穿戴绝缘劳保用品。

10、禁止不用插头而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处。

11、施工机械和电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切除电源,不准在运转中修理。

12、机械运转时,严禁将头手伸入机械旋转和行程范围内。

13、钻床、冲床等机械严禁带手套操作。

14、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在潮湿场地或金属容器内工作时,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伏。

15、如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使用干粉等灭火机灭火。

16、易燃、易爆场所,仓库应用防爆灯具。

17、严禁在易燃、易爆、仓库和操作场所附近吸烟和休息。

18、禁止用灯泡、碘钨灯烤火取暖、烘衣服及明火取暖等。

19、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应停电,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0、木工车间木屑、刨花采随时清理,操作人员不准吸烟,并设有一定数量的灭火机。

三十六、井字架方面:

1、吊篮内严禁乘人上下;严禁将吊篮久停在空中,严禁下班后吊篮停放在空中。

2、不准在井架内行走,不准在吊篮提升或空中停留时,井架地面处清理余物(砂浆混凝土等);不准超负荷作业。

3、吊篮内堆放工具、物品、材料等要平稳、整齐,提升时人员要离开井架一定的安全距离。

4、卷扬机绳间要装安全防护罩,井架顶部要装超高限位装置,井架吊篮要装安全装置。

5、井架地面出入处要装防护门,接料口要设防护措施或防护栏杆,接料人员要系好安全带。

6、井架应搭设防坠棚;高度不低于3米,井架正面宽不少于2米,正侧不少于1米。

7、缆风绳必须用钢丝绳不准用钢筋、8号铅丝、棉纱绳、麻绳代替。

8、缆风绳与地面的角度为45-60度,要单独牢固地栓在地锚上,并用花篮螺丝调节松紧,调节时必须对角度交叉进行,缆风绳禁止拴在树木、电杆等物件上。

9、井架底座要稳固并用轧桩轧牢,或采取其它牢固有效措施。

10、井字架、门架、烟囱等凡高度10-15米要设一组缆风绳,每增高10米加设一组,在搭设时应先设临时缆风绳,待固定缆风绳设置稳妥后,再拆除临时缆风绳。

11、拆除井架、脚手架应设围栏及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入内,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12、拆下的钢管或毛竹、脚手板扣件、钢丝绳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用绳扣紧吊,禁止往下抛投。

13、任何人禁止扒井架、脚手架人员上下均要有上人梯子等设施,脚手架同墙的连接必须按规定的间距用8号铜丝或6厘米钢筋等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任何人不准随意剪断或拆除,需要剪断和拆除按施工技术人员指示操作。

14、任何缆风绳不准在高压线上方通过。

15、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不准放在人行道边;露天雨淋曝晒,其间距(包括距易燃、易爆、明火)不得少于10米,附件要齐全有效,凡发生冒、漏、堵等情况不准使用。

16、焊接作业“十不烧”

(1)不是焊工不烧

(2)要害部门和场所未经批准不烧

(3)不了解焊接点周围情况不烧

(4)不了解焊接物内部情况不烧

(5)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不烧

(6)用可燃材料作保温隔音的部位不烧

(7)密闭或有压力的容器管道不烧

(8)焊接部位有易燃易爆物品不烧

(9)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作业不烧

(10)禁止火区内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烧

17、对领导的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工人有权拒绝执行。

三十七、拆除工程

1、拆除工程前,应对其结构强度进行详细调查,制订拆除方案,对全体职工进行详细调查,制订拆除方案,对全体职工进行详细安全交底,拆除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2、拆除工作开始前,应先将电线、供热瓦斯等管道切断或移位。

3、拆除建筑物应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拆除的操作工人,应站在稳固的结构部分操作,拆除某部份时要防止其部分发生坍塌,拆除梁、柱之前,应先拆除承重的全部结构后进行。

4、拆除建筑开始前,应在建筑物周围设安全围栏,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拆除场地。

5、拆除建筑物时,楼板上不许多人聚集和集中堆放材料。拆下较大或沉重的材料,应用起重机械吊下和运走,散装材料应用溜放槽顺槽溜下,拆下材料要及时清理运走。

6、拆除开始前把有倒坍有危险的结构,用支柱、支撑、绳索等临时加固。

建筑工人篇4

试想一个如此场景。

你站在一片荒芜的空地之前,带上AR头盔,AR设备为你展现出一个完美的现代化小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抬头看到自己的家,阳光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这或许就是未来建筑。用机器人建造,用AR感知,用VR体验,用云和大数据连接,再搭配物联网,当AI遇上建筑业,其所带来的想象是如此诱人。

这一切都是AI+建筑业的成果,当AI真正渗透入建筑行业的各个部分,这似乎为当前各国所头疼的建筑工人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之道,当老龄化“杀死”工人的过程中,AI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而这条路,似乎走的越来越顺畅了。

日前,绿地控股宣布,与人工智能技术企业深兰科技达成合作,共同发展人工智能建筑和机器人智能科技。这一切也正朝着AI建筑业的方向不断前进。

建筑业的老龄化之殇

谈起建筑业,也不免论及建筑业青年劳动力缺乏的问题。长期以来,建筑业具有“危、繁、脏、重”的属性,施工人员的工作条件极差,繁重的操作,工作环境充斥着泥浆、粉尘、噪声、震动,导致职业病高发。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速,青壮年劳动力的供给将日益紧缺。

就日本而言,目前超过四分之一的日本人口年龄在65岁以上,这一数字预计在未来40年将跃升至40%。

日本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

此庞大的老龄人口结构给政府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这在建筑行业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随着适龄工作人口将急剧减少,其导致建筑业用工成本增加,施工方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需求日益强烈,数字化施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预示着施工现场的青年劳动力在逐年减少,中老年劳动力在逐年增加,其体力、精力逐步衰退,操作的精确度变差,导致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再者,随着年龄的变化,中老年劳动力身体各项机能老化,尤其是反应的灵敏度降低,一定程度上成为导致人身安全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

显然,建筑工人的老龄化现象已成为目前建筑业发展的阿克琉斯之踵。如何突破建筑业本身的人员壁垒,AI助力提出了这类难题的“最优解”。

“上帝视角”打造无人工地

在过去的十年中,无人机迎来了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它们从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军用无人机中分离了出来,成功变成了民用的娱乐工具,带人们体验“上帝视角”创造的惊喜,现在它们更是成了许多行业生产力革新的排头兵。

无人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为其发展打开了新的一扇窗。在地面以下的污垢池中,巨大的“挖掘者”正在半自主地工作,平整土地和挖沟渠。在过去的三年里,加利福尼亚州的Skycatch公司已经为日本的5000多个建筑工地提供四轴飞行器。这些工地大多位于东京地区及周边地区,由世界第二大建筑公司小松经营,作为其智能建筑项目的一部分。

现在Skycatch正在向混合中添加人工智能,进一步实现自动化过程并使人类几乎完全脱离。不久之后,它将把施工现场的控制交给智能自动机器。在Skycatch登场之前,小松靠着人类测量师来绘制地图,这个过程通常会占用一个小团队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使用无人机时,则只需15分钟即可扫描并创建精确的地形三维地图。

Skycatch四轴工地无人机

除了施工控场,无人机还可以利用无人机在建设工地上巡飞,可以收集视频材料。视频会被转化成工地三维图片,再导入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匹配,能查看工程进度规划和最初的建筑设计和是否相符。

在无人机测绘领域,人工测绘仅可得到30000个点;但如果使用测绘无人机,测到的点可以达到2500万个。而在时间的对比上,倘若是在平缓的地形测量,无人机的测绘工作以及后期数据处理工作的用时将会比传统人工测绘减少整整3倍时间。

AI拯救的建筑业

随着自动化的深入,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装备将逐步接管施工现场,并带来一个高度自治的建筑业新时代。智能相对论(aixdlun)分析师柯鸣认为,因为AI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分析、整理及应用能力,其在建筑业也必然“大有可为”,在建筑行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以AI简化甚至替代部分劳动力,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AI助力BIM模型构建

建筑讯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个基于3D模型的过程,为构造、工程和建造(AEC)专业人员提供有效规划、设计、构建和管理建筑和基础设施。AutodeskRevit就是一款BIM软件(或称4D BIM),它允许用户以3D形式设计建筑物和内部组件,并将相关讯息与时间或排程相关联,以便与3D模型中的各个组件相关联,提供更完善的数据,并协助业主、建筑师和承包商有效沟通。

以武汉中心项目为例,武汉中心利用BIM的外型设计主要体现在基于BIM技术的参数化找形与幕墙设计。在BIM软件中,按楼层高度对最终方案模型进行切片,生成每个楼层的建筑轮廓线,在生成的建筑轮廓线转换进行参数化幕墙划分。通过参数的设置和调整改变幕墙板块的大小,并将单元体整合到建筑表皮中,最终确定以空间叠形的单元板块拟合超级空间曲面,呈渐变型、非线性、错缝式的空间错台变化。

2.机器人替代建筑工部分工作

2018年2月6日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PwC)全球同步《AI机器人真的会偷走我们的工作吗?自动化对工作之潜在影响》研究报告,分析全球逾20万名劳工的工作任务和技术,自动化对各个产业劳工的冲击在2030年代中期,将达到30%。最可能被自动化取代的产业前3名依次是运输与仓储业(52%)、制造业(45%)和建筑业(38%)。

而机器人作为程序化设定的系统硬件,其拥有着人类所无法比拟的高强度、高效率、误差率小等优势,其无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重要领域。日前,日本建筑公司清水建设公开了一处实验设施,那里汇集了一批将“上岗”的建筑机器人,包括“天花板安装工”、“焊接工”和“搬运工”。

自动焊接的“焊接机器人”和安装天花板的“天花板施工机器人”

澳大利亚科技公司Fastbrick Robotics 设计 3D 建筑机器人 Hadrian X,工作效率是人工的 4 倍。24 小时连续工作的话, Hadrian X 两天内就可以建好一座房子。它可以读懂图纸,通过 3D 扫描技术,精确地计算出每一块砖头的位置,比建筑工人精准不少。

图片来源:Hexapolis

3.AI多元素标记施工现场

AI在现场施工中的应用,体现为其可以利用机器学习、语音和图像辨识将施工现场的照片和视频进行自动标记,以便整理数据及搜索。例如,AI可以采用深度学习模式分析影像和语音,以自动标记施工数据数据并主动向客户提供安全措施建议。

以Smartvid.io为例,作为一个施工现场的管理平台,其可以实现人工智能识别,即10分钟内可以辨别1080张施工照片,并正确辨别446张含有人像的照片、未戴安全帽者、未着安全反光衣者均可段时间识别。作为人工需要4.5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量,其可以大大缩短工作时间,也为施工安全提供了一个实时监测平台,辨别潜在风险,保障施工安全。

建筑工人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事故;安全行为;生存

前言

建筑行业现今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建筑业在促进就业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管理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使得我国的建筑业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中机械化施工程度虽然在不断的推进,但是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很多工作仍然需要采用人工来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如施工不规范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在不断的积累,当这一积累值超出某一允许范围后将最终导致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为规避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导致建筑工程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予以解决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

1 建筑施工中的人的安全行为

建筑安全行为是指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遵守作业规程并在出现危险和事故时能够保护自身和保护设备、工具等物资的一切行为。但是由于受到人员自身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得工人在施工的过程中无法完全按照安全行为来进行作业:人为失误,建筑施工过程中人为失误是无法避免的,人为失误与人自身因素及周边环境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产作业中,人失误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人失误与人的能力有密切关系。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该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生产中凭直觉、侥幸,是不能长期维持安全生产的。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时,侧重地考虑了生产和产品条件,忽视人的能力与水平,又促使发生人失误的可能。按照不安全行为来对人为失误来进行分析也可以将人为失误归结为不安全行为,人为的失误,或通常称之为“违章作业”的那些不安全动作,除和技术不熟练、作业标准和规章制度不完善有关外,还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与指挥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后者是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不安全行为的诱因。人失误的原因众多,如身体带病作业、超负荷工作等原因导致工作状态下降,此外在人的行为中非理智行为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其中非理智行为及心理表现为侥幸、逞能、逆反等,这些心理的存在从而导致工人在施工的过程中未能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来进行施工并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做好建筑工程事故的规避关键是要从人员行为入手、从管理入手以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

2 建筑工程施工中人的行为模式与事故之间的联系

据研究表明,在人的行为中受到心理的影响极大。在建筑工人的施工过程中其安全行为模式表现为:安全需要安全动机安全行为安全目标实现新的安全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是基础,需要行动来加以实践。在需要建筑安全的基础上建筑工人才会有意识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安全施工。建筑工人的生存状况与其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是一种社会属性的生物,通过对建筑工地中的工人从年龄、经济状况、工作环境以及其他一些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的一些行为模式进行分析。

2.1 工人年龄段分析

人的不同的年龄段会对周边环境的刺激产生不同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人的行为。根据年龄的不同可以将建筑工人划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等几个层段,青年指的是27岁以下这一层段,在这一层段中施工经验少心理素质处于可塑阶段,中年指的是28-45岁这一层级,在这一阶段家庭因素对于施工人员的心理影响较大。老年阶段人员的身体机能在不断的下降。其中事故多发生于青年阶段,为减少事故的发生应当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同年龄层段的人员进行合理的搭配以实现互补,并根据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员进行针对性不同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以减少施工汇总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几率。

2.2 建筑工人的经济状况对于安全行为的影响

经济收入对于建筑工人的情绪影响较大,经济状况较差的工人更多的是考虑到收入问题而对于安全考虑较少,而无安全需求则无法形成产生安全行为的基础。相对的,经济情况较好的建筑工人则会更多的考虑到安全需求问题,形成了安全行为的基础并减少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为减少经济状况对于安全行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经济层面为工人提供满足其需求的经济收入或是为建筑安全工人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以更好的促进安全行为的发生,降低建筑事故发生的几率。(2)对于一些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的家庭,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帮助以确保建筑工人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

2.3 建筑工人人际关系对于安全行为的影响

人是一种社会属性的生物,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其也会对人的安全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大多数的工地中工人与工人之间、事故人员与上级领导之间的纠纷并未进行良好的解决。为正确处理人员纠纷,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避免出现表面上解决了纠纷而隐患实际存在的问题,此外,在对于建筑工人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更好发挥民主化和合理化的管理优势,在人员管理工作中需要以公平合理为原则,缓和各层级之间的矛盾。

2.4 建筑工人的素质对于安全行为的影响

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有人员身体素质、技能等多方面的因素。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对安全行为产生影响。为保障建筑工人的安全施工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做好建筑工人身体状况的定期检查。(2)增强建筑工人的安全培训及技能培训等。建筑工人的文化及技能培训普遍不强,从而会对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3)从工人的综合素质来说,建筑工人门槛普遍偏低,侥幸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以经验至上等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长期存在并将影响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为减少心理因素对于安全行为的影响,需要在安全培训中根据年g层段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不能使得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应当使得安全培训充分发挥其作用。

2.5 工作时间段对于建筑安全行为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的各器官系统不能在长时间内保持均匀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的特点。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赶工期等使得工人长时间工作。而在研究中发现,事故的发生与人的昼夜节律密切相关。为减少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安排建筑工人的施工作业时间,避开低峰点,最好安排在作业能力高峰点,当然为更好的节约和利用时间,可用轮班制的方式来进行,尽量错开夜班。(2)在特殊天气或则特殊的工作可安排合理的间断休息时间。

3 结束语

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建筑工人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周全,方东平.建筑业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11):129-132.

建筑工人篇6

近期,全国多地建筑业工伤事故频发,建筑工人工伤维权难问题引发关注。工伤维权难的主要原因是,保险覆盖率低、工伤认定难。一位被采访的建筑工人问,我们的保险应该由谁上?建筑业工人啥时才能走出“一失万无”绝境?

参保比例不到1/4

2014年12月29日清晨,北京清华附中一处建筑工地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10人死亡,4人受伤;12月28日,安徽蚌埠一住宅项目施工现场发生塔吊在顶升过程中倾覆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12月19日,河南省光山县幸福花园小区工程发生一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9人受伤。经简单统计,仅去年12月全国公开报道的在建工程坍塌事故就有7起以上。

长期以来,建筑业虽然是工伤事故的“多发区”,但却是工伤保险等保障制度的“薄弱区”。不久前,全国政协就建筑工人工伤维权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建筑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用工方式的特殊性,建筑工人的权益特别是工伤后的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工伤维权问题较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据初步统计,全国4000多万建筑业从业人员参保比例不到1/4。

来自安徽界首市的邹河海干了十几年的建筑包工头,他手下的农民工在安徽、上海、浙江等各个地方都干过各种工程。他说,对于工伤保险,他和工人们根本不敢主动提要求,当然也没人主动给他们买过。

“2014年夏天我在山东一个工地干活,老板倒是给办了保险,不过是20人只办了2个人,老板说,出了事可以轮着用。”邹河海说,“其实,我们工人要求很低,只要工资不拖欠就好了,工伤保险,现在还真是不敢想。”

而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由于保险的缺失,“私了”也便成了普遍通行的处理方式。邹河海说,2014年8月,他舅舅的孩子在工地高层作业掉了下来,被钢筋穿腿。工程老板赔了8000元,介绍人赔了2000元,事情就算过去了。“至于工伤保险赔偿,买都没买,哪来赔偿呀!”

工伤者陷“一失万无”困境

据统计,建筑业工伤率仅次于采矿业。然而,多重原因导致工伤维权作为维护工人利益的“防线”常常“失守”,维权面临多重难题,往往使工人陷入“一失万无”困境。

深圳一位资深劳动法律师分析说,造成目前建筑行业工伤保险直接参保率普遍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分包制等劳动关系特点使得工人的各种保障制度欠缺;其次,建筑工人普遍都是农民工,随着农村保险覆盖面的扩大,直接参加工伤保险存在重复参保,虽然法律并不禁止,但在此情况下工人可能选择不参加,以免影响“拿到手的工资”;此外,建筑劳务公司为节约成本而不愿为工人直接购买工伤保险。

同时,缺乏相关证据认定也是阻碍工伤维权的原因之一。2012年9月12日,来自山西临汾的农民工李红奎在北京某工地做运料小工,意外被高空坠物砸中头部,造成颅骨骨折。李红奎想申请工伤赔偿,但是第一道程序――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就让他犯难了,因为当初他没有签订任何用工协议。

劳动合同缺失导致工人工伤维权遭遇“劳动关系认定难”,已经成为工伤维权第一道难以迈过的“坎儿”。也就是说,首先要证明劳动关系就已经大费周章,更不要说证明工伤责任,获得工伤赔偿了。

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的《建筑业农民工劳动保护与工伤维权调研报告》显示,五年来该机构完整跟进的73个建筑工人工伤案例中,没有一例有正规的劳动合同和工伤保险。工人工伤维权的关键难点有超过60%的人选择了“劳动关系认定”,另外有超过20%的人选择了“赔付执行难”。

建筑工人遭遇工伤后,希望获取工伤保险赔付,一般需经过劳动关系仲裁、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等程序。而用人单位往往采取申请行政复议拖延时间,导致工伤认定索赔至少得要三年,长则四年。很多农民工没有这么长时间可耗,最终被迫接受不合理的私下赔偿。

此外,因资质挂靠、层层分包导致工程安全监管乏力、工人工资被拖欠现象,总包与劳务分包乃至于包工头互相推脱责任、扯皮,包工制度下工人被置于一种遮蔽的劳动关系中,建筑公司和劳务公司得以规避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工伤工人的维权路遥遥无期。

为建筑工人织起“防护网”

如何为建筑业工人真正织起“防护网”?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住建部、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意见确定,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的用工特别是农民工,可以按建设项目方式参保,并可在各项社保中优先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对未提交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证明、安全施工措施未落实的项目,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

以前,由于未将工伤保险费用明确列为建筑施工企业不可竞争费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控制成本,往往采取牺牲工人权益保障,放弃参加工伤保险。

而意见明确,建设单位将工伤保险费用单独列支,作为不可竞争费,不参与竞标,并在项目开工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一次性代缴本项目工伤保险费,覆盖项目使用的所有职工,包括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使用的农民工。

这样,工伤保险的经费也就有了来源,而且实施动态管理,名单是可以换的,凡是参加项目的农民工都有保险。

多位专家和基层工人则表示,要多角度落实工伤保险,强化各项工伤维权制度的执行力度。

首先,应通过多种措施确保工伤参保覆盖率提升。目前,各地往往采取项目参保、商业投保等措施“补位”,比如要求项目在拿到施工许可证之前按工程报价的一定比例参加工伤保险,为该项目的建筑工人“捆绑”参保等。如合肥市就普遍采取了项目参保的工伤保险方式,每个建筑项目要获得施工许可证,就必须按工程报价的1.5‰投保工伤保险,一旦发生工伤,建筑工人工伤治疗费可由单位先垫付。

“参加工伤保险其实我们都愿意,特别是现在高层建筑施工危险系数更大,希望未来能降低参保门槛,落实项目参保,让我们更有安全感。”邹河海说。

建筑工人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 certain engineering artificial digging hole pile construction example,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artificial bored pile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trol.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rtificial digging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工程概括

某工程为两栋分别为16层和11层的在建楼,位于市区交通繁华地段,施工场地狭小,左侧为刚封顶的31层酒店,后面紧邻成片多层住宅楼,其他两个方向均为城区道路。人工挖孔灌注桩桩数为115根,平均设计桩长为25m,其中114、115 号桩长为29m, 桩径分别有800mm、900mm、1000mm、1100mm四种尺寸,其中1000mm和1100mm 各有10 根和1根。桩底扩孔且入岩深度为500mm,挖孔施工中预留护壁厚度,分段开挖,分段护壁,护壁采用115mm×240mm×53mm的页岩砖侧砌。

该工程在挖孔灌注桩作业前先在预定地点按设计深度开挖两个实验桩孔,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入岩500mm,清孔后由监理工程师验桩并取桩底岩样送检。结果表明,桩底地质状况与勘察设计文件相符合后,正式开始桩孔开挖施工,正式开挖桩孔时,除了按上述要求清孔验收外,需在浇筑桩体之前再进行一次清孔,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并经许可后开始进入浇筑桩体混凝土作业。

由于该工程所在地临近一大型湖泊,土体渗水量较大,施工中修建排水渠及时将水排出施工场地,见水后用符合要求的潜水泵不间断排水直到浇筑桩体混凝土。桩体分别采用C30 和C25 级防水混凝土浇筑,其中1-37 轴线上的桩体采用C30 级混凝土浇筑,38-40 轴线上的桩体采用C25 级混凝土浇筑。该工程施工中仅有114 号、115号两孔桩出现流砂现象,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

原设计文件要求桩孔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对桩底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并在成桩后进行大、小应变检测。业主后来根据据勘察报告中所注的桩底标高以下5m 范围内均为红砂岩,且无裂隙、溶洞现象的说明,提出设计变更。成桩质量检测方案最终变更为:不再进行地基承载力和大、小应变检测,而在成桩后由建设方、设计单位和监理三方对两栋楼的115 根桩随机抽取12 根(每栋各6根)进行钻芯取样法测试28d 的桩体强度和桩身完整性,且钻芯入岩深度为5m。施工中待桩体混凝土养护至

28d 后,现场用钻芯机钻芯取样。测定结果表明,该工程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分项施工质量较好,桩体强度和完整性均符合设计要求,且与持力层岩体结合良好,但该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作业中仍存在一些安全、质量等问题,现分述如下。

2、安全、质量方面的问题

2.1 安全意识不强,未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由于人工挖孔灌注桩为特种作业工种,加上桩孔较深,施工强度大,且处于高水位作业区,孔下作业人员须戴安全帽、穿雨衣作业,孔下空气质量差,对施工人员健康和安全极为不利。而施工单位系将该分项分包给小型施工队,由于施工方安全意识淡薄,未做好施工安全教育工作,挖孔施工中未设专用爬梯,施工人员通过运送余土的绳子攀爬,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施工过程中,上部施工和管理人员,除监理单位外,包括甲方代表、其他工种施工人员、混凝土公司员工均未戴安全帽。

此外,因该工地场地狭小,桩孔较多,且各工作面连续作业,各个作业面材料、工具堆放较为杂乱;现场已经成孔而未浇筑的桩孔只在孔顶覆盖木板等物,并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极易发生人员跌落摔伤事故。

2.2 桩土未及时外运

由于该工程边施工边办证,加上业主和施工单位就开挖的桩土外运费用和责任归属未达成协议,桩孔开挖和桩体混凝土浇筑均已接近完毕时,所有挖孔的余土仍未清理出场,在桩孔周围堆放余土厚达500mm 左右,护壁用的页岩砖和其他工具也堆放在余土上面,不仅影响上部施工人员操作,而且随时可能发生因上部人员的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所致的物体或人跌入造成坠落事故。

2.3 未设置串筒浇筑桩体混凝土

因该工程所处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桩体开挖过程中渗水量大,故桩体采用泵送防水混凝土,桩长也较长,但在桩体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未采用串筒输送混凝土,而是由混凝土泵车伸出一段胶管在桩孔正上方直接倾倒混凝土,桩体浇筑过程中下部未采取任何振捣工艺,只待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上部施工人员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至水泥浆体上浮。由于未采用串筒输送混凝土施工,易造成混凝土离析而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和桩体完整,或导致桩底蜂窝、孔洞等问题,影响桩体质量。此外,在浇筑桩体混凝土时,因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运送不及时,导致混凝土浇筑不连续,部分桩体混凝土浇筑前后间隔等待长达20分钟。

2.4 钻芯取样后未及时封孔

施工中,钻芯作业单位对桩体钻芯取样后,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单位未及时封孔,后经监理单位多次要求,施工单位才用比桩体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封孔。若钻芯取样后不及时封孔,可能导致钻孔过程中桩体内出现的微裂纹继续发展开裂,或桩底岩体受到风化或桩体受地下水的冲蚀破坏而影响桩体的强度和完整性。若杂物落入孔中,无法清理,待后期封孔就会形成空心段,影响桩体完整性和桩的承载力。

3、防控措施

基于上述几点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安全和质量防控措施:

3.1 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由于当前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操作人员大多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加上施工操作粗暴蛮干,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施工总包单位和各参建方须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对分包单位的人工挖孔等特种作业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减少此类工种作业中的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在放线定位后,将桩周围用护栏打围,防止行人进入,确保施工安全。井下挖孔作业时内设应急爬梯,供人员上下井;施工人员进入孔内须戴安全帽;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要做好机械通风措施,挖孔作业人员应随时注意井内的各种危险情况,如地下水、流砂、塌方、护壁变形、有害气体等,每天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要定时对孔内气体抽样检测,凡检测有毒含量超过容许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发现危险及时规避并上报。

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孔内空气密度逐渐降低,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很大影响,要求施工人员每两个小时须轮换施工操作。挖出的土方要及时外运, 不得堆放在孔边。此外,还要做好桩孔安全标记和防护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已成孔区而发生安全事故。

3.2 严格按要求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对开挖完毕的桩孔经验收合格后要及时放入钢筋笼,且保持钢筋笼碰撞,扭曲变形,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垫块,严禁采用粘土砖或短钢筋。放入钢筋笼后要及时做好钢筋笼的保护工作,避免泥浆油污等污染钢筋笼。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验收钢筋笼的质量,钢筋笼直径、钢筋直径、加强筋间距、箍筋间距、数量等与图纸有偏差或不合规范要求,严禁吊装入孔。施工单位擅自将不合格或未经验收的钢筋笼吊装入孔或不经工序验收私自浇筑桩芯混凝土,监理工程师坚决不予计量

签证,后果由施工单位自负。

对于浇筑桩体混凝土施工中,当钢筋笼在井筒中就位后,经自检以及监理工程师的工序验收后便可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7~9cm,拌和时间不得少于90 秒。在井口的上方搭起支架,将溜槽和串筒接上,串筒宜距混凝土面2m 以内为宜, 随着混凝土表面不断上升逐步减少串筒数量。每次灌注高度不得大于60cm,由井下工人用插入式振动器捣振, 插入形式为垂直式,插点间距约40~50cm,应做到“快插满拔”,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孔内混凝土必须一次连续灌注完成, 不留施工缝,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建筑工人篇8

通过对当前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现状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的了解及调研分析,结合建筑行业、企业及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制订本专业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核心专业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并提出教学实施建议,以使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企业需求。

二、调研方式及对象

1.企业和施工现场调研

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一线施工企业现场和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员进行调研。

2.毕业生跟踪调查

以调查问卷或电话沟通对本专业已就业毕业生进行调研。

3.网上调研和资料调研

收集网上和行业部门的公开资料进行比对和调研。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急需大批建筑技术人才

1.建筑业的大发展,迅速扩大了对建筑技术人才的总量需求。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2011年已达55131亿元,较之2010年增长了12.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以上要由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完成。近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64%,增加值年均增长7.29%,都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6.98%的增长速度。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近五年来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年均增长4.25%的速度不断增加,使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逐年大幅度递增。

2.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建筑技术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这一宏大的战略目标,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急迫的、大量的需求。

当前,在建筑业3893万从业人员中,生产一线人员技能低,绝大多数未经任何培训直接上岗,高级工不足2.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不足0.3%。专业技术人员154.6万,经营管理人员194.6万,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和5%,两类人员合起来仅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也低于采掘业。建筑技术专业人才数量上的严重短缺,是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建筑业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比例按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18%计算,需要700.74万人,目前仅有349.20万人,总量缺口为351.54万人。

2.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以能力为本位还有很大差距。建筑类职业教育离全面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精神还有很大差距。课程内容体系,尤其是理论教学内容体系,还远远没有摆脱“学科型”体系的束缚;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没有成型,尤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还在初步探索之中;“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刚刚起步,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即能顶岗工作的需要;企业全面介入职业教育全过程的能动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尚不畅通。

(三)本专业职业分析和教学配置表(见P16)

四、调研建议

(一)对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建议

1.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体系

理论教学内容体系要尽快摆脱“学科型”教学的束缚,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使之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关教材编写工作。

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以能力为模块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要投入力量编写实践教学的教材,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完善职业能力的考核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新体系。

2.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订单”式教育新模式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在企业进行的现场实践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建筑技术类专业而言,由于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在真实工程项目中的现场实践,毕业即能顶岗工作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学校与企业双赢互动的新机制,使企业全面介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并依照“订单”方式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充分利用企业的工程项目和工程技术人员等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能动机制,实行“订单”式培养和培训的新模式,树立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责任、对学生实施校企双主体教育的新理念。

3.切实有效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经营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或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

实验实训是职业教育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途径,目前我省各成员学校的实训基地及实验设备数量相对不足,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

(二)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议

1.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质量标准明确具体

(1)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2)构建课程体系,建立起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形成体系;

(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起开放式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体系;

(4)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形成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

(5)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2.专业知识结构

建筑工人篇9

人工挖孔桩由人工掘土成孔,不需要复杂的机具,加上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在我国城市高层建筑中应大力推广。同时,人工挖孔桩以其特有的优越性,而被市政工程施工所广泛采用。特别是大直径的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比机械成孔的适应性要广得多,不仅适用于软土地基,也适用于山区丘陵土质等比较坚硬、地形地貌变化较大的地区。

大直径灌注桩成孔的方式有机械成孔和人工成孔两大类。机械成孔需要特定的机械设备,采用泥浆护壁以及水下浇筑混凝土等方法。而人工挖孔桩的优点突出表现在:施工设备简单:噪声小,振动少,对现场周围原有建筑影响小:旋工速度快,可按旌工进度要求决定同时开挖桩孔的数量:可直接观察地质变化情况,桩底沉渣能清除干净,施工质量可靠。

人工挖孔桩有着独特的优越性:适应性强,能在狭窄、高差大的恶劣场地环境下施工:直观性强,嵌岩桩可确保入岩深度,孔底弃渣能彻底清除,有利于保证桩基质量:不受地质情况的限制,适用于各类岩土层,施工方便,进度快:设备简单,环境污染小。

2人工挖孔桩施工程序

人工挖孔桩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架设支架或电动基芦———准备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备等———挖孔———每下挖90mm进行桩孔周壁的清理。校核桩孔的直径和垂直度———支撑护壁模板———浇灌护壁混凝土———拆模继续下挖,达到微风化一定深度后,由勘测单位验收———绑扎钢筋笼———验收钢筋笼———排除孔底积水、放入串筒,灌注桩芯混凝土至设计顶标高。

3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处理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操作是否正确,是确保人工挖孔桩旖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此在施工前,我们要认真对挖孔桩施工现场的地质钻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资料分析采取相应的技术,对施工中常遇列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3.1孔璧泥砂塌落技术处理

挖孔时遇到砂性土、淤泥、流砂,很容易发生护壁泥砂塌落。如果地下涌水量不大,塌落不严重,可以用挡土板支撑,同时用直径25mm圆钢加固或钢板套筒突击成孔浇筑混凝土护壁。

3.2流砂层淤泥层的技术处理

挖孔时遇到厚的流砂层、淤泥层,尤其遇到大量地下水,随着护壁泥砂大量塌落,混凝土护壁成为悬空状态,失去支撑,进而产生裂纹,直至断裂、脱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下几点加强措施:a.顶层护壁用直径20cm圆钢加设2~4个吊耳,用钢丝绳固定在地面木桩上。b.加密护壁竖向钢筋并让钢筋伸出20cm以上,与下一节护壁的竖向钢筋及箍筋连成整体,然后再浇注成形。如果有必要,可在挖孔桩中部护壁上预留直径200mm左右的孔洞,但该部位的地质要选择比较坚硬的土壤,然后再将护壁与护壁外周的土锚在一起,用混凝土土桩、竹木桩都可以。这样护壁就不会断裂脱落。c.在已成形的护壁上钻孔至砂土薄弱层,以充填、渗透和挤密的形式把灌浆材料充填到土体的孔隙中,以固结护壁土体,护保壁周泥砂不塌落埙而增加桩周摩擦力。压力灌浆材料可选择粉煤灰、早强型水泥混凝土、石灰粘土混合料等。

3.3孔桩混凝土施工技术

孔桩混凝士是人工挖孔桩的关键一步,因此,要注意做好孔桩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孔桩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a.浇注混凝土前应检查孔底地质和孔径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把孔底清理干净,同时把积水尽可能排干,以减少积水对孔桩混凝士施工的影响。b.如果在深度超过6M孔桩施工,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离析,同时堵住孔底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地下水。c.混凝土终凝后再抽水,由于封底混凝土已超过底节护壁,已经没有地下涌水,待水抽干,再对剩余的水进行处理。将表面混凝土松散部分清除运至孔外,再继续下一道工序。

4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4.1遇流动性淤泥或流砂时,孔壁应采用钢护筒施工。对较易塌方施工段要即挖、即校对、即验收、即灌注护壁混凝土。要保证混凝土密实度,避免渗漏。

4.2对少量流砂的桩位,先将附近无流砂的桩孔先挖深,使其起集水井作用,集水井应选在地下水流的上方,用水泵抽水时,将桩孔和附近的地下水位降至井底下,使井底部免除水淹状态下施工。

4.3由于大量抽出地下水而影响场地邻近原有建(构)筑物,造成基础下沉时,要立即在抽水井孔附近设立灌水点(管)或利用已开挖但未完成桩位灌水,以保持水压平衡与土体稳定。

建筑工人篇10

关键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 人才队伍建设 考核 业绩

一流人才造就一流企业,人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当前,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总体部署,根据国资委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工作要求,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正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发展质量,促进企业“有效转型、科学发展、做强做优”,为此,对人才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如何打造一支能够引领和支撑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摆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战略任务。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创新管理,拓宽人才成长通道

当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才的成长路径“窄、短、堵”,基本上是千军万马“挤”管理职务晋升的“独木桥”。为此,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特点,不断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实现各类人才“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确立企业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

一是将企业各类人才都纳入通道之中,改变以官本位为核心的“独木桥”式的人才成长发展方式,增加设计职务职级的宽度,全力满足人才成长的需求,同时互通各类通道建设,使青年人才在双向或多向选择中动态发展。二是要走出人才“学而优则仕”的误区,鼓励人才在业务领域做出更大成绩。对于企业短缺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应少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要着力提高其地位和待遇,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沿着专业方向向纵深发展。三是加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晋升管理,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促进人才的协调发展,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战略的完美结合。四是加强管理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通道管理,在工程技术及管理通道上,加强后备干部及中层领导的竞聘、选拔和培养,采取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技能通道上,建立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推行“师徒合同制”,明确带、培目标和双方职责、权利、义务,以及考核奖励措施,把“传、帮、带”落到实处,在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及实用型人才基础上,探索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通道,加大探索技能人才到班组长人才的培养。

2.创新机制,优化人才结构

目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员工总量规模庞大、人才结构和规模不尽合理、局部人才奇缺及战略重点环节人才储备不足的现象,成为制约企业转型发展的“瓶颈”。为此,企业必须创新人才机制,让人才成长有条件、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工作有激情、生活有保障,为各方面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开辟广阔渠道,促进人才结构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

一是本着“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业绩选人、群众公认”的用人理念,积极推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探索公推公选公示等竞争性选拔任用方式,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引入“赛马”机制,将外部市场和组织内部的压力传递给员工,通过先“赛马”后“相马”赛中选优的办法,把有优秀人才推到重要岗位,调动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人才潜能,充分体现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价值。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经营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的职业经理人。三是坚持用人社会化、属地化原则,拓宽渠道,广泛吸引人才,通过市场化选聘机制,重点引进企业重点业务板块社会优秀管理及创新人才,满足战略发展需求。四是强化现有人才的培养、提高和转型力度,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根据企业战略发展业务板块布局,科学地确定各类人才的比例,健全企业内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畅通内部人才流动渠道,引导各类人才在公司内良性、有序、合理地流动,提高人才的使用效能。五是构建企业立体人才结构体系,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趋势为基础和目标,着重抓好企业现实人才与战略人才、现才与期才、传统人才与新兴人才、本土人才与外来人才的储备,注重从基层和一线选拔各类人才,努力培养优秀年轻人才,形成老中青人才梯次配备的局面,以适应和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健全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人才绩效考评体系



本文由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提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