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78798

您的位置: 主页 > 重庆天曜资讯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环境又扩展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的内涵和外延

发布日期:2024-02-18 来源: 本站 阅读量(

建筑艺术的审美篇1

关键词:建筑;建筑艺术;审美特征

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条件之一,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就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的要求,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实体;同时又在这个加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理想,显示了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就其物质性而言,建筑是人类抵御风雨烈日的使用生活设施,人类与他朝夕相处,生老与共;就建筑的精神性而言,建筑又使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最庞大的,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建筑由于他的耐久性和社会性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1]。 建筑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建筑是人类文明史诗中最辉煌的篇章。建筑艺术作为"石头写成的史书"无处不在,它组成了大城市、小城市和乡村居民点,是人们最常见的艺术品,具有广泛的社会审美意义,因而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审美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有着自身的审美特征。

一、建筑的艺术性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和,建筑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巨大的工艺"可见在人类早期,建筑就与艺术有密切的关系。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黑格尔《美学》一书说"就存在或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也许是一门最早的艺术"[2]。他认为建筑是艺术的起源,是艺术发展的第一阶段--象征型艺术的代表。认为要找到建筑美在内的建筑艺术的全部意义,关键在于找到建筑本身的自有意义。这是"打开建筑的多种多样的结构秘密的唯一一把钥匙,也是贯穿到迷径似的建筑形式中的一条线索"[3]。

在西方美学视域里,建筑是一门与雕刻、音乐、绘画相提并论的艺术。当然,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建筑作为一种广义的艺术,也是从人类劳动生活中起源,并发育成熟于"实用"这一母体--即"待风雨""避群害"的实用性。同时,建筑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其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仍然是追求艺术的普遍性、和谐性、确定性和明晰性。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务从美感要求。在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从而可知,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建筑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最直接的最表象的反应者。建筑是不仅仅是一种居住空间、活动场所,更是艺术的一种。从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到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洛可可建筑,再到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的发展,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反应着社会思想。

二、建筑艺术是审美与实用的统一

建筑艺术是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有着自身的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根据物质材料的性能和规律,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去造型,创造出一个既适宜居住和活动,又具有一定观赏性的空间环境的实用艺术。建筑是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同时,作为审美对象,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他的审美功能鲜明地表现为社会功能。只不过建筑艺术突出了它的实用性。建筑艺术一方面具有实用功能,是一种符合人类物质生活的技术活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审美功能,使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它在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过程中,积淀着人类的审美感受,物化着人类的精神体验过程。建筑艺术是实用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它既具有物质的功能,也发挥着精神功用.实用功能是建筑的基础. 建筑首先是满足人类需要的、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生产活动,建筑的最初目的完全出于人类本能的需要,具有直接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淡水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队建筑的审美处理越来越自觉和显著.王振复先生曾经总结道,建筑之美,是一种以一定物质材料与结构建造,再与一定自然环境结合,使一定社会人生内容抽象地展现于时空,具有实用与审美,认知,有时兼崇拜的褚种社会功能,一般地渗透着艺术因素的科学技术。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建筑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从科学的意义上的理论来说,就构成建筑学的全部内容。而从美学意义或艺术意义上的理论来说就构成了建筑美学的全部内容[4]。但总的说来建筑艺术的"美"都很难完全独立它的实用性。现在的建筑作为一种实用技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是建筑最根本的审美特征。

三、建筑的造型美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空间造型艺术。它的审美特性体现在它的建筑造型或空间形式上。建筑艺术虽然是实用与审美、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如果建筑造型缺乏形式美与表现力,建筑也就不可能成为一门艺术。建筑的形式问题一直是建筑设计考虑的重要问题。

纵观人类建筑历史的发展,建筑艺术从古典主义建筑到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建筑师们一直在探索建筑的结构造型与美的关系。如:古典主义的古希腊的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古罗马建筑,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建筑表象形式就是力求向上空间发展的,给人以震撼的美感。到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建筑的造型和美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筑材料的创新和发明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如: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庇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根据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功能要求及环境地段的特点,决定各部分的形状、大小和布局位置,并按照使用特点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在设计上吸取抽象美术的构图手法,突破对称的格局,注重自由活泼的体积组合,讲究动态和对比效果.使校舍具有高低错落、多向伸展、优美灵活的建筑形体,给人以极强的形式美的愉悦。后现代建筑语言,更是追求造型美,具有"触目惊心"的美感效果。如法国建筑家勒.柯布西埃设计的朗香教堂,以其怪诞的形式与独特的魅力为世人所惊叹。同时建筑艺术除了强调建筑的造型上,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建筑的审美特性除了它自身的空间形式外,还包括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中。建筑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固定的工程形态,它一旦建成,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城市机体的一个部件,成为周围建筑物和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因而处理好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构成建筑的审美属性的重要条件。因此建筑家在创作时不向一般艺术家那样自由,必须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整体构图。如果建筑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融为一体,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就会拓展建筑的意境,增强它的审美特性,使建筑艺术境界更为广阔和深远。如北京的颐和园、美国现代建筑家莱特的"有机建筑"等等。处理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仅包括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上,还应和周围的建筑群协调一致,要把社会人文景象纳入建筑的整体空间构型中。从而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更深的层次上加强建筑的审美特性。

四、建筑艺术抽象性和象征性

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反映,建筑不是具体地描慕客观生活,而是用物质实体,几何形体,去抽象地象征、隐喻某种宽泛、朦胧的精神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某些真实本质。一座建筑物并不能具体地反映生活内容,它只是以建筑的空间形式、体量规模、色彩装饰等方面的处理,创造出一种整体氛围,从而激起人们或庄严、肃穆、爽朗、神秘等情感反应,引起人们的联想与共鸣。因此,有人把建筑艺术称作抽象艺术、象征艺术的代表。如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祭天的天坛用圆形,祭地的地坛用方形,就隐喻了天圆地方的观念。古希腊建筑用轮廓刚劲挺拔的陶立克柱式象征男性的雄健,用外形修长轻盈的爱奥尼亚柱式象征女性的温柔。欧洲天主教堂用十字平面象征基督耶稣的受难。在现代后现代建筑中,象征与隐喻运用得更为普遍。如纽约的TWA候机楼、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勒.柯布西埃设计的朗香教堂、我国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等等。都是运用象征、隐喻的杰作。

建筑艺术是永恒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利益,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物质精神、实用审美、认知甚至崇拜等多种要求。尽管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道路曲折而漫长,建筑美富有更多的审美特征,但是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反映的是人类对自身的审视和超越。当代建筑将会更全面深刻的表现和反映人类的审美能力,人类也将创造出更多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的建筑!

参考文献:

[1]陈超南,姚全兴.走向新世纪的审美文化[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0:169.

[2]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7.

[3]唐孝祥.国外建筑美学观的变迁:从黑格尔到后现代主义[J].南方建筑,2004,(1).

建筑艺术的审美篇2

关键词:建筑艺术;质地感;审美呈现

1、建筑艺术中的关系

1.1功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

建筑是功能技术同艺术的统一体,但是在以功能技术为主的建筑和以艺术为主的建筑之间,存在着大量二者比重模糊的建筑。建筑艺术的创作首先必须确定具体对象的艺术成分以及艺术成分包含的内容和所采取的表现形式。

1.2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达到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的共性比较强,而形象思维则主要是个性,在建筑创作中,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匠心独运”就可以概括说明这两者的关系。

1.3构思与技巧,继承与创新

美的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巧,但技巧总是服从总体艺术构思。无论是环境、序列、造型的设计,还是象征涵义的命题,都应当首先进行总体构思。巧妙的构思是技巧的灵魂。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不能不分对象和不加分析地搬用古典形式。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2、建筑艺术中的审美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总之,建筑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建筑的技术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筑之所以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具有艺术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的性格美

所谓建筑的性格是指不同类型建筑的不同功能的外在表现。有性格的建筑,不仅能表现出采用那些与它的基本功能要求相适应的形式,而且还能明显地告诉人们它的作用是什么。

2.2建筑的造型美

建筑造型包括建筑体型、立面、色彩、细部等,它是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物质技术等条件而设计的,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同时,建筑的造型还要考虑到形式美的一些原则,如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这些也都是判断建筑造型是否美观的重要标准。

2.3建筑的结构美

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又是建筑物的轮廓。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斗拱、额枋、雀替等,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建筑的结构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框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取得完全统一时,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2.4建筑的风格美

建筑的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每一种风格中,既包含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功能要素,也包含有时代的和民族的审美要素,所以建筑艺术表现为时代的风格、民族的风格和类型的风格。建筑艺术的基本风格是历史的产物。一般说来,时代不同,基本风格也不同,但由于影响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要素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格也具有相对的传统性和独立性。建筑艺术的时代风格比较敏感,民族风格比较稳定,建筑的基本风格在这两者的相互制约中发展变化。

2.5建筑的环境美

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因此,就存在一个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很早就十分重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的理论,也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相和谐,就象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流水别墅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座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私人别墅,坐落在一个具有山石、林木和溪流瀑布的优美环境之中。建筑的前部从浇筑在岩石上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悬挑出来,上下两层宽大的阳台,一纵一横,好象从山洞中“长”出的两块巨石,后面高起的片石墙和前面挑出的部分取得平衡并形成水平与垂直的方向对比。这种自由灵活的组合,不仅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而且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的角度看到各种丰富多变的体形轮廓。

3、建筑艺术中的质地

建筑艺术中的质地――质感与肌理的表现是建筑造型及空间视觉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的视觉形象和人的情感具有强烈的影响。

3.1视觉效应

构成质地的要素是表面质点的大小、形状、分布情况。由于这些要素的差异,就产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质地。但由于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的不同,砌成的石墙具有不同的质地效果和情调。单独性的质地视觉效应与综合使用不同质地的总的视觉效应是有些不同的,有时甚至相差很大。单独性的质地能够激起我们的各种情感反应。粗糙不光滑的点状质点的质地具有野性的、厚实的、自然的情调,粗糙不光滑的线状质点的质地具有坚韧、有力、松弛的情调;细腻光滑的点状质点的质地具有坚硬、寒冷、淡漠的感觉,细腻光滑的线状质点的质地则使我们感到活泼、坚实、优雅等等。

3.2造型

质地与造型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网格状的形态由于其有许许多多的小空洞而对构成材料的质地起削弱作用。如金属制的格片顶棚,可以看出,由于格网的作用,金属的质地已经很不明显了。此外,肌理视觉效果拙劣的材料,一般可以用凸起的浮雕这种造型来加以改进。无色彩倾向的灰色混凝土给人一种原始和脏的感觉,缺乏视觉吸引力和美感。但如果把这种灰色混凝土用浮雕铸模,或使用毛面木模板浇铸时(同时可用水平装饰线将模板连接处的痕迹隐藏起来)则可以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3.3色彩

同色彩不同质地视觉效果是绝不会相同的。粗糙的质地特别是绒状的质地对于高纯度的鲜艳色彩具有良好的视觉协调性,二者结合可以产生出强烈而悦目的效果。例如大面积高纯度的红色地毯,给人以醒目欢悦的视觉感受,如果换上相同面积的光滑质地,则人的视觉心理是难以接受的。大面积的光滑质地适宜于用沉着的有明显色彩倾向的灰性色或黑、白色以及低纯度色。另一种相反的情形是同质地不同色彩的视觉效果也是不相同的。如白色混凝土比灰色混凝土有更好一些的感觉。黑色镜面玻璃由于比白色镜面暗了许多,因而反射的景物朦胧含蓄,从而成为很好的塑造神秘虚幻空间的材料。

参考文献:

[1]何楠:《浅谈建筑艺术美之欣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

建筑艺术的审美篇3

关键词 审美 心理视角 建筑环境 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6.1 文献标识码:A

1美与审美心理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均衡,对称,和谐的形式都是美的客观存在;生理、心理的,审美态度,直觉,感情的表现的出现优势美的存在。从物质到精神,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艺术品到非艺术品,“美”无处不在。既然有美,就一定会有对美的感觉――“美感”。事实上,“美感”是一个同时拥有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综合体。共性使研究产生可能,将当前社会发展多元化与美的复杂性相联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美感”是由审美理论、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共同构成。大多数人对于审美理论还是比较陌生,但对于审美心理与审美经验却比较了解,并与形成这两种意识的主流教导与积淀时间有关。可以说,统一的“美感”应源于统一的审美心理与审美经验。它们一方面是社会主流教育影响的产物,另一方面经历了足够长时间进行有效地检验与积累,这种意识便渗入了血中,侵入了骨里,变成了习惯,一代代传下去。于是,任何艺术与美的东西,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法庭”的审判,便得到了可靠的判决,这判决,便是统一的美感。对于任何艺术品都适用,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更加适用。

2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

人的合规律、合目的相统一的审美创造活动可以称之为环境艺术设计。很多前所未有的合乎自然规律和人类需要的生活环境都是由艺术设计创造的,也可以说这是艺术设计的审美创造意义所在。

创新,是它的灵魂。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艺术设计的生命。愈需要进行周密细致的艺术设计往往是愈复杂、愈高级的生产劳动,它们的审美创造意义往往就愈大。环境艺术设计汲汲于美的追求的创造性活动正凸显了他的审美创造意义。环境艺术设计十分重视流行性、公众性,必须顾及在公众中流行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爱好,否则它的设计不会被人们所接受。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必须重视独创性、前瞻性,要能预见公众审美观念和审美爱好的发展趋势,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如意大利前卫设计集团“孟菲斯”的李特萨斯曾经指出:当查理・依姆斯设计出他的椅子之时,他其实并不只是设计一把椅子,而是设计一种坐的方式。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实质上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设计,这种“生存方式”,包括着工作、劳动、休憩、娱乐、交往、饮食、交通、居住等等一切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这是艺术设计对社会最重要的审美创造。

3建筑环境的审美特征

3.1审美的直观性

审美的直观性是环境设计十分明显的特征,建筑所要传达的信息要通过文字、图案、形状、颜色等符号表现出来,正是依托这样的符号才使得建筑具有感觉和视觉上的直观性。

3.2审美文化的模糊性

建筑环境设计所传达信息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当其传达的信息不确定时需要人们发挥想象力去修缮。所以面对同一个建筑人们往往对它产生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建筑的这一特性一方面是由人类思维的模糊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其所需的复杂的学科知识所决定的,所以在面对建筑物时只能掌握其主流思想不能十分准确地描述出具体感受。

3.3审美的主体大众化性

建筑不单单只强调使用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应该努力体现大众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公众需求的多样化,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创造出与大众生活接近,大众容易理解的建筑设计。

4基于审美心理视角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构思

4.1建立审美知觉

知觉是艺术创作的起点同时也艺术欣赏的起点,欣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最初的感受来实现审美想象从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因此,实现对室内环境基本的知觉感受是整个方案构思的第一步。在建筑环境设计的构思阶段,首先要仔细考证在此地区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运用背景音乐、多媒体演示和文字介绍等方式将参观者的视觉和听觉统一为一个整体,全方位地对整个室内空间所表达的主体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4.2产生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对审美对象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美的想象。要明确把握建筑空间的主题,使得整个建筑环境的设计都将与现有主题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的优势,形成一个具有深刻主体文化的传达系统。通过对主体的把握和表现,为审美想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出现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唤起首先要抓住能带给人们知觉刺激的设计元素,通过图片,模型等元素的使用对情感的唤起产生了一个外在的刺激,通过这种外在的刺激唤醒参观者内心深处的体验从而达到审美情感唤起的目的,将情感功能放到了整个环境设计的重要位置。只有唤起人们在欣赏时候所产生的审美感情,才能很好地实现审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恒.探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J].现代装饰(理论),2013(03).

[2] 李裴.略论道教环境艺术与审美[J].宗教学研究,2012(02).

建筑艺术的审美篇4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建筑艺术的审美篇5

关键词:现代建筑;商业模式;审美;思维重构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7-02

一、现代建筑艺术审美

1.建筑艺术和审美视角

所谓建筑艺术是建筑过程汇总,遵循美学的基本要求,把美学应用于建筑过程中,使得建筑物具备观赏并符合人民的审美取向。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建筑艺术体现出时代感和整个民族的文化导向。建筑艺术从不同视角是有区别的,有的强调纪念价值,如雕塑;有的强调功能价值,如陵墓;有的强调实用价值,如园林建筑。概括地说,现代建筑要求建筑过程和建筑物要体现时代审美和功能取向的一致性。

但是,建筑的实用和审美这两种功能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建筑上,根据其自身功能的要求,实用和审美的要求是有差距的:如学校建筑偏重的是建筑物的实用性,世博会场馆的建设更突出其时代美的需求上。一般来说,现在建筑既要外形美观,设计大气,又要安全节约,耐用实用。达到二者合理的比例安排。

现代建筑具备时空延展性,建筑的艺术要求和周边环境要相互衬托,交相呼应。在现代比较经典的建筑中,如“鸟巢”体育场馆与周边环境的相互烘托,即体现了建筑本身的宏伟,又使之在色彩搭配、环境的和谐上成为佳作。现代建筑要注意其时空的延展性,要考虑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美的冲击,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就必须盘延在高山上,才会有永恒的性格,如果这两样建筑挪动了地方,比如互换了位置,很难想象会出现什么样的观赏效果。

建筑只能反映一般的社会生活,不会反映出复杂的社会情感,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在建筑审美中无法得到体现,比如一种社会运动的发展在建筑审美上是无法精准表述出来的。建筑只有借助于外在表现形式,如夸张的表情,深度的颜色来描绘事件本身,至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则有观赏者结合历史去做出判断。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建筑艺术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是现代建筑的又一审美特征。

2.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

建筑的美一方面需要审美者去审视,阅读建筑,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厚的审美修养。一个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内心豁达的建筑师建造出的建筑物是观者在视、感、触上都能领悟到其深邃的内涵,反之,再好的质才、精巧的设计,往往只有外在的躯壳,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能变成流传千古的佳作。有人说,建造需要心灵的呵护,意指此。

世界经典的建筑物,都是建造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凝聚建造者内在的心灵感悟,才使其在艺术特征、外在形象、艺术美感上达到完美的结合。优秀的建造者需要教育,需要培养,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意义,即不仅仅是造一个钢筋水泥的混合物,而是要建造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式;要让建筑者不仅懂得建造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更要让他们明白建筑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唯此,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建筑师,而不是一般的泥瓦匠。只有不断提高建造者本身的修养,才能真正激发建造者的灵感,丰富建筑本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建筑时代美和审美价值。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却往往忽略了建筑者本身审美修养的教育工作,只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过程,即为训练合格。造成我们大量的建造者缺乏对艺术的审美导向,审美修养不高,缺乏创新和实践动力,往往关注建筑本身,不在意建筑的审美底蕴。由此,在建造者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其自身的修养是当前建筑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3.现代建筑审美意象

中国建筑艺术一直都善于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赋予建筑无限的意韵。意象的一个特征就是象征,意象作为中国艺术创作者们内心自觉的审美取向,在建筑艺术中,尤其是我国的建筑形式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建筑意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建筑的展现形式,是建筑物生命的体现。一个优秀建筑不仅仅表现物的庞大,结构的精巧,还在于其意象的表达,即“启发和唤醒”。建筑意象从一般意义上说,包含建筑本身的意象,即建筑“为何”,另一层意象则表现其展示的丰富内涵,即建筑的“生命”。这种意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在表现与本身内涵的相互关系。

在中国优秀建筑艺术中不乏意象表现好的建筑形式,中国建筑即看重建筑外在“意象”要求,也突出其审美的指向。在传统建筑中,意象就表现为“象征”的一般形式,我国魏晋时期的美学家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周易略例・明象》)这里表明了以“象”求“意”的审美思想。

二、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

1.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

商业模式是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学说,对于经理人来说,商业模式意味着他们拥有了一系列全新的方式方法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企业,每个行业现在都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商业模式。以前所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大同小异,只要确定进入一个行业,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但是在今天,仅仅选择或者说确定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是不够的,你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才会得以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成功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迫使所有公司必须不断地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以此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一个公司来说,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组成商业元素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赶在自己特有的商业模式被复制之前重新审视并再次进行创新。

在当代新经济大潮的建筑活动中,新领域、新形制、新规模的建筑创造很多,比如绿色节能建筑、智能建筑、超高层建筑等。但这些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相较古希腊时期的建筑,逊色太多。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文化艺术是以建造者的本土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其突出对建筑材料的追求中,要展现出时代进步的印迹和发展的形态,现代建筑的文化艺术性是建筑师以特定的方式、形态展现不同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史特征。所以,建造者既要仔细研习建筑的基本功,也要钻研本土文化,使建筑形式有时代印迹,更有本土风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要坚持本土文化的创作思路,立足本土文化,融入民族文化的意象,同时博采众长,借鉴和吸纳外国建设文化和设计思路。总之,在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既要有民族特色,又兼备商业运作的特征;既能让本国人喜欢,也能让外国人接受和认可;既要与周边环境相互烘衬,又要凸显建筑本身的与众不同;既要建筑物风格本土化,也要兼备走向世界的能力。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表现

现代建筑美学的表现形式即建筑美学和艺术美学的融合,具有价值和人文双重性。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一方面如同其他艺术作品一致:具有观赏性和品味性,另一方面,建筑美学又具有美学品格:凸显审美价值和美学功能。

一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美的流露。建筑美学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显现其固有的建筑美,即建筑物自身的美的表现,如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互衬美,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美,这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表现。

二是凸显商业运行模式下建筑美。表现在现代建筑在商业运行模式下,体现出的时代特色和商业价值运作。如,现代建筑的“高技美”融合了建筑特色和商业运作痕迹,更符合人们审美的标准和商业销售模式,把商业价值和建筑美有机的融合。

三、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与审美思维

1.现代建筑审美思维及心理建构

现代建筑突破传统建筑狭隘审美要求,更注重建筑本身对人的心灵的冲击和震撼。现代审美心理分为表现心理和内观心理,前者表现为建筑物本身外在的“视觉、触觉”感受,也理解为建筑造型的外化形式;后者表现为建造者的内心建筑预期,建筑物对观赏者心理的影响和掌控上,是内在的表现形式。

从建筑心理上来看,无论是审美中的表现心理还是内观心理都需要建筑物甚至是建造者与观赏者的相互沟通才能实现。建筑的表现心理观赏者通过感觉、触摸就能与建筑进行互动,好与坏,喜爱与厌恶也很容易在欣赏着身上体现出来;而内观心理则要隐晦的多,不仅需要观赏者用心去观赏,更需要了解建筑的历史,建筑的背景以及建造者的经历,才能真正了解建筑,才能体悟建造者的内观心理,才能用美的眼光审视建筑本身。

总体上看,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建筑的结构主义倾向,对建筑的结构,材料的重组都趋于完美,但是,再完美的艺术表现也要借助于人的思想,通过人的整理、修改,在建筑体现出来,建筑外观可以千奇百怪,但建筑内观则永恒不变。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

商业模式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首先是人的思维重构。建筑的生命力在建筑的时代美与人的审美趋于一致,与时代文化相交融。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建筑形式如何更新,表现手法如何夸大,建筑生命的永恒在于思想的表露。建筑思想的展现其实是建筑者的思想外露,所以,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审美思维重构首先在于人的思维重构,人要改变对建筑艺术呆板的印象,实现建筑与人的思想相结合,凸显建筑永恒的性质―建筑是人的建筑,要表现人的思想。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深入生活,思考建筑美的大众需求。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问题要考虑建筑的时代特色,即商业背景下的现代建筑的特点。在商业模式下,建筑风格、建筑特点及内涵表现形式都要打上商业的痕迹。在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考虑大众的需求,大众的审美层次。艺术要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在生活锤炼,打磨,被群众接受、认可和喜爱,才兼备运作和审美价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要有序进行。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问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坚持有序的原则。建筑活动从建筑思维的构想、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建筑的实施甚至包括建筑后期的效果评估都是在规范的程序下进行的,打破有序原则,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可能会出现功利化的速成建筑形式,而失去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出的思想都极为苍白。

总之,现代建筑的美学与商业运行是分不开的,审视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问题,重构美学标准是现代建筑更具时代特色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柴瑞林.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J].专题研讨,2010,(7).

[2]张莲芝.现代建筑审美心理建构之探析[J].山西建筑,2001,(6).

建筑艺术的审美篇6

关键词: 艺术素养 建筑学 审美能力 创造性思维

建筑学是一门技术与艺术并重的学科,尤其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单方面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再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要求技术更艺术化,艺术更科技化,两者在设计高峰汇合。正如《包豪斯宣言》也这样描述道:“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和所有工艺师共同奋斗,才能得以自救。建筑家、画家和雕刻家必须重新认识,一幢建筑是各种观感的共同结合的实体。”

一、建筑学艺术教学现状

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盲目追求升学率的功利思想影响,很多建筑学专业学生对艺术知识的学习很难得到保证。除少数学生有美术功底外,大部分学生都是入校后才开始系统学习艺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这使得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重点只是放在技能掌握方面,从而忽视基本艺术素养的培养。素描和色彩等专业基础课程多以实物写生,单纯的技法学习不能有效地与建筑设计课程相结合,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建筑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流甚少,学生对其他艺术形式关注不多,甚至没有设置重要的相关艺术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艺术创意能力的课程更是几乎没有。

二、建筑学艺术教学转型的必要性

一名出色的建筑师除了应必备职业道德素养外,其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成败。建筑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如下。

审美能力,是建筑师将建筑变为艺术的基础。正如《包豪斯宣言》中所说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建筑师一定是一个能够懂得美、鉴别美、运用美的艺术家。

创意思维,它是所有设计方案的源泉,是设计的灵魂。

沟通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方案草图表达两种。建筑师能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构思,直接决定了其建筑创作能否被更好地理解及顺利实施。

色彩能力,是建筑师对建筑色彩协调搭配的能力,以及对色彩情感传达的把控。

材料应用能力,是建筑师对建筑材料工艺和性能的掌握,是对建筑表皮及结构表达的基础。

空间塑造能力,是建筑师区别于二维设计师的关键。建筑是一个包含人类活动在内的三维空间,如何根据功能需求满足人们行为的空间组织是建筑师的首要任务。

当然,除以上提及的专业素质外,建筑师还应熟知相关规范,能够团队协作,等等。其中,方案草图表达能力、色彩能力、材料应用能力、空间塑造能力都可以在建筑学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中得到训练,而创意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并无具体课程与之配合。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师基本素质与艺术教育课程的关联性

随着电脑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建筑设计已经越来越能够摆脱传统技术的束缚,建筑大师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可以通过设计软件的计算与协助得以落实。这就要求现今的建筑学艺术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思维,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和抄袭。建筑界需要新一代设计师运用智慧,而不是模仿工匠。

三、建筑学艺术教学转型方式

建筑学艺术素养教育在专业教学中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笼统地认为建筑学艺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是非常片面的,建筑学学生在校期间的艺术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平台。根据建筑设计师从业所需艺术素养将建筑学艺术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提高设计审美能力、培养创意思维、锻炼基础绘画技能三个方面。

(一)设计审美能力的提高

提高学生的设计审美能力首先要增强学生对美的视觉敏感度,培养对美的赏析和评判能力,其次要把握如何对美进行提炼、抽象和再现。高层次的审美训练是建筑学艺术教育的首要目标。建筑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迎合大众审美,仅仅满足现有的生活习惯,而是引入新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生活的情趣、品位和质量,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做到赏心悦目。

对于工科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除平日多加强对中外美术作品的鉴赏外,还应多涉猎与艺术相关的其他领域,比如诗词、舞蹈、音乐、话剧、电影,等等,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学生长期受到多种门类艺术的熏陶,接触到各类艺术的美,从而有更多的机会感知美、提炼美。

学生早期所接受的审美教育与成长经历有关。很多人被认为没有艺术细胞,但实际上,他们在进入高校前的艺术积累并不是零基础,只是每个人对艺术敏感和喜好的方向不同。比如一些学生入校之前就对流行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老师可以从该方面入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找到学生所爱好的音乐美与设计美之间的相通之处,在情感和心理上加以引导。这种因材施教结合环境引导的方式对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审美能力的提高还在于审美经验的积累,这不仅需要积累广泛的艺术知识,还需要积累对生活中美的感悟。老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和洞察生活中的美,思考美中孕育和包含的情感,纪录生活中美的表达方式。只有调动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品位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创意思维的培养

建筑的多元化发展,促使建筑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绘画满足基本的造型要求。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和渗透着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哲学、艺术史论等人文科学,以及音乐、电影等人文方面的知识。建筑艺术教育还应重视与相关学科中艺术的交流融合,比如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和室内设计等,广泛了解同流派在不同领域中的艺术创作,以及不同流派在同领域中的创作表现,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与联系,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基于对不同门类学科的情感体验,学生要尝试打破建筑设计常规思维,对以往专业知识和习惯性理念重新组建。为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教师可以加大学生概念设计任务,强调自由创造,反对设计作业模仿因袭,墨守成规。教师应努力变“填鸭式”教学模式为“开放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跟与艺术相关专业的同学定期进行思想或作品交流,拓展思路和思考的角度,也可尝试组队创作,在共同的创作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

学生通过接受包豪斯教育体系构架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课程,实现艺术内容中创造性思维和造型能力的训练。教师应着重加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建筑设计课程的关联性,课程中增设大量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把平面构成手法与建筑平面、立面设计结合起来,用色彩构成语言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运用的敏锐感,以立体构成课程训练学生感知实体空间的能力,最终可以以建筑模型的作业方式呈现。学生通过对形体、色彩、材料、空间的再创造,把虚拟空间变为现实空间,并不断完善空间,达到培养创意思维的目的。

学生学习的空间环境也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途径。建筑设计教室可以被作为设计的对象,学生可定期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分隔。通过亲自动手改造学习环境,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被激发,思维的活跃程度和学习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基础绘画技能的训练

建筑学开设素描和色彩作为专业基础课,但与一般美术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不同,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对于技法要求很强的绘画,在教学过程中则宜以审美欣赏为主,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品位。绘画技能的训练强调基础,注重速写,对石膏头像和人物写生不做要求。绘画应与建筑设计融会贯通,以优秀建筑作品为素材分析临摹,既可以提高学生绘画的针对性,又可以加强学生对建筑设计语言的理解,还有利于建筑专业相关课程的展开。

建筑学专业的绘画主要以建筑效果图表现和建筑钢笔画表现技法训练为主,应与设计类课程实施捆绑教学,以古今中外的建筑名作为创作原型。学生应结合文史背景,提炼概括,通过所学技法准确表达建筑及建筑内外部环境空间。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想象力和把控能力,又能将表现技法灵活运用于建筑语言当中,使建筑语言视觉化。通过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培养学生眼光敏锐、趣味高雅、造型严谨的专业素质。

四、结语

就建筑学现行的招生和建筑专业就业情况来看,当前建筑学艺术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加强建筑学学生的艺术素养,应着重加强审美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绘画技能与建筑创作相结合,培养出真正有头脑的设计师而不是模仿工匠。

参考文献:

[1]纪怀禄.不拘一格育人才――我国建筑学专业的艺术教育需要转型[J].建筑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0(12):60-62.

[2]刘天民,陈静.建筑美术教学改革刍议[J].建筑学报,1999,46,(11):55-56.

[3]王强.建筑学美术课审美能力的构建与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9,(4):146-148.

建筑艺术的审美篇7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

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3.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10页

[2]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1997.8

建筑艺术的审美篇8

关键词 建筑学;美术课;审美能力;构建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 TU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037-01

建筑学同时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这也是我国现代建筑大师梁思成的观点,因此高校建筑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就要兼顾这两个方面,将美术课教学与建筑设计课程有机结合,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国外教材。艺术理论课程的选修和一些图片展览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美术课成为建筑学的重要辅助课程。

审美能力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能力,能发现美、鉴别美、创作美的个人能力,可以依靠后天的训练得到提高和加强,对于建筑学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具有关键的作用。

一、我国建筑学美术课教学的现状

(一)建筑学学生实际情况的现状

我国建筑学院属于理科,多是理性思维多于感性思维;加之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缺失,建筑系学生的美术基础薄弱,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就直接来学校继续深造,影响了建筑学专业的学习进程。

(二)建筑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现状

针对以上情况,我国建筑学的美术课教学大多停留在技法性训练的层面上,这种20世纪80年代的教学模式,以纯绘画的造型方法与训练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重视机械性的模仿和重复,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但却忽略了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顾此失彼,避重就轻,不能满足建筑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更不能适应当下国际建筑风尚的趋势。欠缺审美能力培养的美术教学是不全面的,更是不能提高学生创造力和鉴赏力的教学,亟待改革。

二、建筑学美术课程审美能力的构建与培养

(一)我国建筑学美术课教学目标的设置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处理好基础教学与艺术素养、技巧教学与审美、格调、趣味等的关系,这有这样才能将美术教学与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有机的结合。

对于初入学的大一建筑系学生,美术基础确实不好,那么基础教学是非常必要的。美术的基础教学包括素描、图形、色彩等的基础技巧教学,但又不同于美术学院的教学,如在图形教学中,应该侧重图形思考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的排列、形状、聚散等,善于发现众多线条或形状中的独特气韵结构主线,多向学生展现物象的层次关系、明暗变化等。而艺术素养的提高则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特别是从经过大一的基础训练后的大二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对艺术品的鉴别能力,还包括对艺术规律的理解,掌握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的规律如视知觉规律、形态色彩的组合规律、形式美规律等。前期的美术课教学目标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和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审美能力和素养至关重要。

(二)明确学习目的,技巧训练与审美提高相辅相成

在美术教学中要帮学生首先明确学习目的,即学生未来不是画家而是建筑家,学生的美术学习要结合审美能力的提高,建立一套符合规律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观察方法,并要学生将其运用到建筑的其他课程和建筑设计中去。

因为课时的关系,教学中不能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基础训练,这就要求学生要在课下多练习,特别是在建筑速写方面,多找感觉,与将来建筑设计的草图设计有很大的关联,这也不是计算机可以达到的速度和感觉。

观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建筑系的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眼睛外,更需要靠“心”做出判断,涉及到空间思维、重构思维、替换思维等,目标是获得新的视觉符号或个性表达等。

(三)选修课程与图片展览等手段的辅助教学

建筑学需要与市场的需求保持一致,因此适时了解流行文化和流行趋势非常必要,将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就是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举办的目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素养效果非常明显。

艺术史、艺术理论等课程的选修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包括古典、现代、形象、抽象艺术品的鉴别和欣赏。特别是艺术史20世纪后的现代西方艺术,在色彩、形状、组合上更具个性化的表达正是建筑系学生应该学习和具备的。独特的欣赏角度和个性的创造能力正是将审美能力外化的表现。

图片展览包括美术展览业和建筑专业设计展览。前者是很多美术大师的专业作品,其实不少建筑师本身就是画家,他们的作品造型准确独特、彩色鲜明,是高水平的美术作品,在鉴赏中可以直接把课堂的理论与眼前的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效果。美术鉴赏的高低与日后设计水平直接相关,因此美术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而建筑专业设计展览则是建筑系的成熟作品,里面包括美术功底的展示和独特创造性的表达,可以带给低年级学生很强的冲击力,要远远胜于课堂的说教,触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明确学习的目的和目标,事半功倍。

(四)调整课程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估的能力

改变过去只由老实讲、学生来听的美术教育模式,多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良流和沟通,便与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目标则是最好的激励。有了课程模式的调整,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加强,积极发言,主动提问,便于老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便于教学进度的把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自信心。

有了对自我的正确定位和对他人优势的认识,自然学习会动力倍增,课堂的氛围和学习的劲头都会增强。这是构建和培养审美能力的大环境,不能忽视,因为只有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结语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刻苦的精神和极高的悟性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在学生图形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认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其艺术素养,构建和培养其审美能力;教学中从兴趣出发,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将其科学搭配,为我国建筑学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孟梅林.植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高等设计教学[M].文艺研究,2007,10.

[3]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钟启泉.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2.

建筑艺术的审美篇9

关键词:美学 建筑 设计 思想 理论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aesthetics mor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 aesthetic architectural design thought and theory

中图分类号: 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美学属于一门理论课。尽管“建筑”在先,“美学”在后,但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建筑的侧重点是明确的。对学习建筑来说,经过几年系统训练基本上能形成从结构、材料、环境、造价等角度审视建筑的专业习惯:对非建筑专业的来说,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也能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形成体系。有没有建筑美学方面的知识对他们来说仿佛不影响什么,但换个角度看就值得深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人们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对城市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建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据有关方而统计,我国的建筑总量己达全世界建筑总晕的50%以上,各种流派、各类风格的建筑应运而生。

1.现代建筑设计美学思想倾向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有关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建筑美学具有价值独特的科学与人文两重性即建筑语汇所表达的意义建立在整个建筑功利性空间系统的基础上,空间系统之存在是实用功利性和科学技术的结晶,因此,建筑美学价值的独特性表现在科学的建筑技术美学价值,这是其他一切艺术所不具备的:建筑美学价值的另一方面就是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共性,具有感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切艺术所共有的多元化的人文特色,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建筑应具有技术性、艺术性:建筑设计应遵循适用与关观的原则。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演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

2.现代建筑设计中美学思想的具体内容

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刨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建筑之美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多样的建筑形式,各异的建筑风格适宜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溶为‘体,形成了各种建筑文化自己的美的语言。不间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总结的建筑,向植物。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各种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体。建筑之美在于其随意之处竟显精致,虽由人做宛自天成的艺术刨作。无论是拼贴,是变异,抑或是残缺,奇险,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非和谐”意识引人注目的一种倾向。例如,后现代主义建筑将拼贴正式引入建筑创作中,矶崎新的筑波中心是典型事例。他将历史上和当代的烈度,罗曼诺,米开朗基罗,穆尔,霍来因等很多人的片断从原来的文脉中撕拉出来,进行了转换和拼贴,构成了一个相互撞击的新系统,建筑之美在于科学技术对艺术和建筑创作的影响,这是20世纪艺术和建筑发展中,最鲜明的有益于以往时代的特征。技术的进步使得建筑师的梦想成为可能。艺术的作用表现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使生活的爆满,从感性上体验自然和人生的韵律和诗意。这时候的建筑界逐渐形成了“反形式美学”“高技美学”“生态美学”和“可维持发展的美学”为代表的新兴建筑美学体系。总之,孕育着一个文化背景的建筑,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建筑,既可以折射出所处环境的文化传统,人义精神,同时也以其自身诠释着美的概念,建筑丰富的语言中裹着的是让人无尽的回味。

3.建筑美学的意义

之所以建筑美学是设计工作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因为建筑美学在实际建筑中存在着重要意义,建筑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能真实地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形态、一个家庭,概言之,就是建筑物拥有者的政治文化、经济状况,具有真实美。真实是美的内核,建筑的美学价值首先在于,通过对建筑的审美,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构建的社会、时代或家庭当时经济、政治、文化之真实状况。反过来,又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审美,窥见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对建筑美的构建的支撑力和制约力。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凝固的史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原子塔,人们通过对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建筑物的审美,可以看到工业时代和原子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状况,并且是勿庸置疑的。

2)建筑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以及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形态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取向和美学追求。应该说,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决定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建造的建筑物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水平。反过来,通过对一个建筑、一个建筑群的审美,也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这个建筑群所建造的社会、时代的科技进步状况和创新能力。科技和创新是美的内涵,是美的创造的原动力,是美的母体。一般意义上的美是如此,建筑美亦是如此。3)建筑的实用性,也就是建筑的实用价值,同样是建筑美的美学意义的重要体现。建筑的美学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实用性(实用价值)。美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实用,建筑尤为如此。一般说来,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实用性有直接实用性和间接实用性之分。没有实用性,就很难说有什么美的感受,也就谈不上什么美。实用价值可以产生舒适,可以产生愉悦,可以激发美感,让人感受美。显然,建筑的美学意义,体现在其实用价值上。反过来,建筑的实用价值,彰显建筑的美学意义。

4)建筑的美学意义还体现在建筑的鉴赏价值(也叫观赏价值)上。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可以构成一个很好的建筑景观,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一般说来,建筑及其环境是同步设计,同步建造的。建筑群尤其是这样。环境强化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感,环境又扩展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建筑主体,有了与主体建筑和谐映衬的环境,其观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它(它们)的外观、神韵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结束语

通观建筑美学的种种理念,人们能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的美难以一言以蔽之,因为它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还包括了听觉、触觉、味觉、心理感受等等许多因素,义融合了技术、理念、环境、审美的主动者与被动者等等方面于一体。展望未来的建筑美学观,它必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融合系统论、环境学与生态美学等多种学科,把自然、生态和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相互和谐作为审美的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将更加成熟和完善,必将成为建立在广义基础上的审美价值标准。

参考文献

[1]建筑美学的人文趋向,冒亚龙,

[2]试论现代高层建筑美学的内在和外在标准,谭汇川,赵翰文,‘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年,第7期.

建筑艺术的审美篇10

美的根本功能,是能使审美者产生快乐感。拥有让审美者愉悦特性的艺术品才具有审美价值。每一个历史时期,金属艺术都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体现着不同的技术工艺与表现理念。早在夏商周时期,我们便进入了“青铜时代”,据考古调查,出土了当时大量的青铜工具、礼器、货币、武器等。著名的商代“四羊方尊”即为杰出的青铜器代表,是商代青铜方尊中体型最大的礼器,采用了浮雕、圆雕、线雕以及分铸技术,将龙纹与四头卷角羊巧妙地融为一体雕于容器上,线条优美,活灵活现,其整齐匀称的方口造型都暗含着这是奴隶社会时期权力、地位、财富、身份的象征。进入封建社会,金属冶炼创造技术进一步提升,其艺术作品的受众是居于高位的统治者,因此无论金属艺术作品形式如何改变,都变不了受众功利的审美视角——集权力、地位,财富象征于一体的金属艺术作品就具有当时的审美价值。 

金属艺术审美价值受到影响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西方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材料、新理念与新工艺。工业革命成为人们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窗口,设计思维观念出现短暂矛盾——想要进行形式上的革新,却无力摆脱传统的束缚。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在那一阶段的建筑风格上——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美国在1850年到1880年的“生铁时代”,建造了大量用生铁框架结构的建筑物,用纤细的生铁梁柱代替了沉重稳定的古典建筑形象,并且出现了众多高层建筑,在高度上有了新的突破,但外形还未完全摆脱古典形式的束缚,仍旧保持着原来的比例。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现代艺术传入中国,文化之间的极大碰撞交融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为我国金属艺术的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使金属艺术在我国进入了大繁荣、大发展时期。现如今,金属艺术作品主题多样、类型繁多、技术先进、做工精细,成为一个结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领域。在考虑用于交通运输业以及建筑业的金属制品质量性能的同时,设计师们也在向着美的方向改进,使之前存在城市中冰冷的建筑也被赋予了美的光环,如北京奥运会的主体场馆“鸟巢”,主体是由混凝土结构与先进的钢结构建成,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陶瓷纹路、镂空手法等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简单大气、朴素端庄,成为国家的地标性建筑,堪称金属艺术中的极品。 

二、从金属艺术审美价值的变迁中看城市发展 

综上可见,金属艺术审美价值基本上经历了原始崇拜、古典与现代艺术审美理念的矛盾冲突、古典与现代艺术审美观念的融合与发展这三个阶段的变迁。城市是由软件设施,硬件设施共同构成的一个社会场所,伴随着金属艺术审美价值的三次变迁,也可以探究出城市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在金属艺术审美价值仍处于原始崇拜、权力财富崇拜的时期,当时的社会单位为古代的诸侯国。众多青铜礼器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礼制的逐渐健全。各种祭祀活动的盛行透露了奴隶社会时期,较低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落后的生产力,人们还处于靠天吃饭,对天地等自然事物盲目崇拜的蒙昧时期。统治者对权力、财富的追捧,揭露了当时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专制与强权,社会的黑暗与落后。 

在古典与现代艺术审美理念矛盾冲突的时期,即工业革命时期,西方社会处于大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阶段,工业飞速发展,城市不断壮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艺术审美观念的进步,人的认识具有滞后性,仍受到古典观念的束缚,但高层的钢化结构建筑、桥梁等的出现都成为迈向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一步,比如伦敦的老火车站、商店、交易所等都采用了金属制品。 

到了古典与现代艺术审美观念的融合与发展的时期,城市发展趋于完善。在城市硬件设施上,金属艺术审美价值体现在众多的地标性建筑中。另外,几乎成熟的钢框架结构应用于城市建设: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公路、铁路、桥梁四通八达,将各个点连成网,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每位艺术家都在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一时期的信息文化大爆炸,每座城市都在用开放的胸襟容纳多元的文化与思想。在这一时期,古典与现代艺术审美观念能够和谐地融合并且共同发展创造出更丰富的艺术享受,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极大包容性与城市的开放性。尊重价值观的多元化,尊重艺术的多样化,是城市文化内涵的核心,也将成为城市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本文由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提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