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78798

您的位置: 主页 > 重庆天曜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比如土楼、碉楼、山西的古堡和一些少数民族的堡寨等等

发布日期:2024-02-19 来源: 本站 阅读量(

中国古代建筑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体现在艺术表达上,往往不是孤立的、集中的表现(西方教堂那种),而是通过自身的规划组合,或者与环境相互照映而成。例如:“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复殿重房、交疏对霤。青台紫閣,浮道相通”、“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斗角”、“山顶千门次第开”、“窗含西岭千秋雪”…

因此,规划布局的艺术性可以来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而欧洲始自米开朗基罗之后,才开始主动性地重视。这也得自于中国都城规划思想的早熟,这里不详述。

目前我们可以欣赏到的古代建筑大致有三类:

一、宫室建筑、庙宇建筑、祠堂和大户建筑

二、园林建筑

三、城戍建筑(长城、古城墙城楼、土楼)

其中,只有园林建筑是真正“为艺术而艺术”的建筑。 园林建筑的建造者是中国古代的士大夫(皇家园林那些则是完全抄袭江南园林)。其精神渊薮来源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因此,园林建筑之艺术特征全在于澹然掩映于山水之间。其艺术特征在于,利用亭台楼阁廊轩斋榭舫等等,这些小型的建筑“构件”之间的联系和交替出现,串联起时空上的游赏路线,并且一次次通过这些建筑布局的影响,把人置于对庭院和远近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来。因此,不得不吐槽一下,基本上看照片根本感受不到园林建筑之美。但是,在士大夫眼中,那粉墙上雨水侵蚀的斑驳、墙角的青苔,无一不美。因此,第二个艺术特征则比较抽象,是桃花源式的不着痕迹地经营建筑与山水关系,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好吧,让我们改善一下口味,看看古代的土豪建筑吧,一个字,贵!故宫去过吧,光是那些台级井栏的石头,加起来就够修好几座教堂了。总是说我们古代不用石头,是因为石头都用到脚底下了。石头用在下方,这里大约来自于汉以来影响。汉代起,有埋石镇宅之风俗。《淮南万毕术》对此记载为:“埋石四隅,家无鬼。”官府及民间也多立“泰山石敢当”以克邪于要冲。石材于建筑中就逐渐退居下位。

再说结构,这个是历来为中外学者孜孜乐道的就是,梁柱斗拱体系。这种犹如鲁班锁一样暴露的结构,一向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建构美,而且这种梁柱承重方式也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内涵相合。

1000多年前的应县木塔。

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唐朝的佛光寺大殿。

山西老建筑藻井。

那么第三条就是斗拱的建构之美了。记住,故宫里那些不算,那些很多重复的斗拱是为装饰。

最后一项是巨构建筑。我几乎觉得,假如我们信圣经,那么造出来巴别塔的恐怕就是中国人了,看我们修长城的傻劲儿就知道了。还有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比乔布斯早了好几百年就修出来了苹果总部一样的建筑——土楼。因此不得不承认,中国古代建筑也不乏长城啊、土楼啊这些“敢与天工争造化”的伟大建筑。

总结总结,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征有四:

层级规划、意境经营、物料建构、因势创新。

这四点分别对应上帝视角、人文视角、技艺视角、未来视角。

展开说来,如下:

一,中国建筑的规划思想和古希腊米利都时期类似,都相当早熟,只不过中国由于较早实现大一统,因此延续下来。而欧洲直到法国巴黎大规划,才算是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力象征的整体建筑与城市规划。欧洲的教堂修道院古堡,更多的是体现神性或是战御功能,并不体现权力。具体说来,小到小四合院,大到紫禁城,每处规划都体现着权力等级分布,因此,与其说是艺术特征,不如说是用艺术来加强权力象征。比如,故宫和王府里屋檐下的彩画,就是分等级的,屋瓦和墙面的颜色,也是分等级,屋脊上的吻兽的个数,也是分等级。更不用说屋顶的样式,开间的间数,大门的尺寸等等。

二、意境的经营

这点和中国的书画艺术密不可分。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较早,而欧洲就相对晚很多。造园艺术实际就刻意模仿山水画的意境而成。形成卧游、洄游、曲径通幽的妙处。就像盆景最早出现在唐朝,中国园林就是微缩的盆景自然,是中国古代文人精心改造过的伪自然。这种意境经营实际上是一种精微的审美,一种对于诗意文化的敏感,所以就是文人审美。就是说,一个整天接触真正大山大河的农夫,可能反而欣赏不来的这种精致内卷,因为它勾连着很多艺术行为的发生,看红楼梦就知道了。

三、物料建构

其实从中国古代关于建筑师的称谓——“都料匠”,字面上可以看出古代对于用材的重视。曹植诗曾云“大匠无弃材”,牧之亦有云“譬如匠见木,碍眼皆不弃。大者粗十围,小者细一指。㨝橛与栋梁,施之皆有位。”古代建筑实在是把建筑经济这块发展到了极致。因为,那些斗拱啊,拱口、金柱、瓜柱、出昂、出跳的,大约都是应了材尽其用的发明,而最终恰恰和现代建筑的结构构造有些不谋而合罢了,实际倒是未必很多结构力学的考虑。只是到了辽金时代,几乎是有一些大胆的创新了,比如减柱造什么的,但可惜辽金国祚太短,发展就断了。

四、因势创新

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创新大部分时候很难自上而下。创新和改造大都是出自民间,而且是被动而为之。比如土楼、碉楼、山西的古堡和一些少数民族的堡寨等等。官方也不是一无所为,但这些所为一般是军事防御、陵寝和其他水利基建等。

综上,中国古代建筑是由权力、经济、生存条件、士大夫精神想象所决定的。所以说,其实,我们不能用西方的艺术划分来看待中国古代建筑。因为它根本也不打算往所谓的艺术那边靠,就像古代的帝王不会关注生产力和GDP那些,一个道理。

而如今让我们感慨古建筑之美的,大都是由于隔着一层历史的面纱。这也是仿古建筑名声不佳的重要原因。寻访中国古建筑,要去江南水乡的园林、山村;晋中的深宅大院,在灵山古庙和道苑仙馆,甚至在日韩台湾东南亚,也能看到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建筑。



本文由重庆天曜建筑科技提供

相关资讯